Workflow
黄河实业(00318) - 2024 - 年度财报
00318黄河实业(00318)2024-08-30 16: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2.045亿港元,同比增长1.4%[3]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6.208亿港元,同比增长1.9%[3] - 公司2024年科技相关收益为1.974亿港元,同比增长0.4%[3] - 公司2024年资产净值为5.465亿港元,同比增长3.4%[3] - 公司2024年其他收益为3500万港元,同比增长13.6%[3] - 公司2024财年总收入为2.045亿港元,同比增长1.4%[25][28] - 公司2024财年税前利润为2110万港元,同比下降7.5%,若排除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税前利润为2680万港元,同比下降3.6%[25][28] - 公司2024财年收入增长1.4%至2.045亿港元,EBITDA增长13.6%至3500万港元[63] - 公司收入增长1.4%至204.5百万港元[67] -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增加13.6%至35.0百万港元[67] - 公司年度收入增长1.4%至204.5百万港元,科技部门收入增长0.4%至197.4百万港元[70] - 科技相关业务收入增长0.4%至1.974亿港元,年度溢利为4290万港元[71] - 物业分部未变现公平值为2.283亿港元,租金收入为550万港元[71] - 金融服务相关业务收入为170万港元,录得收益100万港元[7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在2024年4月30日为5310万港元,较2023年的1亿港元减少[72] - 公司流动比率在2024年4月30日为4.0,较2023年的3.7有所提升[72] - 公司总权益在2024年4月30日为5.465亿港元,较2023年的5.287亿港元增加[72] - 公司负债比率在2024年4月30日为0.10,较2023年的0.09略有上升[76] - 公司银行借贷在2024年4月30日为3760万港元,较2023年的4130万港元减少[79] - 公司银行透支融资在2024年4月30日为1460万港元,较2023年的410万港元大幅增加[79]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的无抵押贷款在2024年4月30日为8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0万港元减少[81] - 公司银行借贷以投资物业作抵押,总账面净值约为1.81亿港元(2023年:1.832亿港元)[82] - 公司银行借贷以租赁土地及楼宇作抵押,价值约为1000万港元(2023年:1040万港元)[82] - 公司提供无限额公司担保作为银行融资的担保[82] - 公司银行融资需满足与各附属公司相关的契诺,否则需按要求偿还[83] - 公司截至2024年4月30日无任何资本承担(2023年:无)[84] - 公司2024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850万港元(2023年:910万港元)[85]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约2.75亿港元,较去年增长约3.5%[9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0,827,299股[98] - 公司董事黄达扬通过所控制机构持有141,424,436股,占公司股份的52.22%[109] - 公司未在年度内派付末期股息[96] - 公司未在年度内进行任何慈善捐款[96] - 公司未在年度内进行任何资本承担[107] - 公司未在报告日期后发生重大事项[107] - 公司未在年度内授予或行使任何购股权[106] - 公司未在年度内进行任何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96] - Von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52.22%的已发行股本[116] - Allyking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12.88%的已发行股本[116] - Kingston Investment Assets Limited持有公司8.60%的已发行股本[116] - 公司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集团总收益的不到30%[121] - 公司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的不到30%[121] - 公司未在截至2024年4月30日的年度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8] - 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29]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4年10月举行[129]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3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审计师[130] - 2024年审计服务费用为13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150] 科技与创新 - 公司致力于通过FinTech、SaaS、VR和AR技术推动国际活动业务的增长[7] - 公司子公司Claman Global Limited为香港多个大型国际活动提供技术支持[7] -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AI技术、数据驱动智能、FinTech服务等扩展和增强其数字生态系统[6] - 公司持续投资并加强智能科技和商业流程外包服务,覆盖香港、亚洲及英国/欧盟市场[9] - 公司加速整合FringeBacker Events的SaaS服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提供无缝及沉浸式体验[10] - 公司致力于加强数据驱动及人工智能管理,应用于马拉松、贸易展览、门票活动及科技驱动的支付服务[12] - TeamSoft子公司成功开发并运营企业级SaaS移动企业资源平台,专注于中小企业和扩大分销网络[13] - 公司看到英国和欧盟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致力于扩大在英国的战略基础,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15] - 公司通过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虚拟和混合会议、展览、活动及移动营销业务的增长[16] - 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中,支持客户进行云端的数字转型,加速采用新业务模式[18] - 公司专注于创新、安全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客户垂直领域和高流量大型活动,实现了盈利增长[20] - 公司在技术和商业领域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推动了多个行业的增长,致力于抓住机遇并创造持久价值[21] - 公司科技业务显著增长,专注于安全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巩固了其作为信赖合作伙伴的声誉[23][26] - 公司FringeBacker Events业务为大型国际活动提供专有云平台,涉及数十万参与者和数字互动[27][29] - 公司自2019年起成为渣打香港马拉松的独家注册和支付管理平台[30][32] - 公司为2023年香港珠海澳门大桥半程马拉松提供技术支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桥隧海上跨越的首次跑步事件[30][32] - 公司为2023年新鸿基香港单车节提供技术支持,该活动是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国际日历上的主要事件[30][32] - 公司专注于战略利用数据和AI,重新定义客户、员工和公众的体验,推动运营动态的范式转变[31][33] - 公司积极与企业在数字化举措上合作,为其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奠定增长基础[31][33] - 公司科技业务模型基于信任和理解,持续获得支持,使其在市场上与众多竞争者区别开来[26][29] - 移动ERMTech和EdTech系统帮助客户在远程工作环境中保持生产力、协作和运营效率[35] - Greenie EdTech部门专注于远程学习和培训解决方案,支持客户提升员工技能以适应数码市场需求[35] - 公司致力于创新和扩展数码产品,目标是保持对新兴趋势的领先地位[36] - 公司预计将增加对数码生产力工具、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AI、云基础设施及可持续科技解决方案的需求[44] - 公司通过持续投资于尖端科技和可持续创新,巩固其在行业创新前沿的地位[46] - 公司继续在数位化转型和基于云端的平台上进行大量投资[57] - 生成性AI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预计将加速应用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57] - 公司投资于先进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保护其数位资产并确保数据完整性[58] - 公司通过数位化转型、AI、网络安全和行业特定解决方案增加了整体收入[63] - TeamTech业务开发企业级SaaS移动资源平台,提升后疫情时代的商业生产力[65] - FringeBacker Events部门为巨型国际活动开发和管理云平台,涉及数十万参与者[66] - Greenie EdTech部门专注于远程学习和培训领域[66] - 公司投资于人才发展、研究和创新,保持新技术的开发[64] - 公司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科技工具,帮助客户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外包工作[67]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投资于早期研究,在多个业务科技领域成为领导者和先驱者[69]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Vongroup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在提供业务科技服务方面取得重大业务扩展和发展里程碑[69] - 公司在英国设立了英国/欧盟区域总部,客户涵盖投资银行、金融服务、财富管理等多个行业[69] - 公司通过整合Claman Group Limited的FringeBacker Events国际云端管理和技术解决方案,扩展了EventTech业务[69] - 公司子公司FringeBacker Events再次被任命为渣打香港马拉松等大型活动提供重要的EventTech服务[69]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增强基于云端科技的数字和远程互动安全性和隐私性,投资得到了回报[69] - 公司自2007年以来从事科技及相关业务,提供软件和IT服务以及咨询和商业解决方案[69] - 公司通过24/7无边界服务基础设施和位置无关的工作模式,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佳支持[69]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研究和预测客户未来科技需求,做出早期投资和开发决策[69] - 公司开发了无现金事件支付系统,旨在为客户创造新的收入来源[70] - TechSoft进一步开发了SaaS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移动应用程序,并扩展了其分销网络[70] - 公司扩展了本地和国际虚拟和混合会议、展览及移动营销的战略联盟和联合市场合作[70] - 公司计划加强业务科技应用组合,专注于可扩展的云平台、AI集成和网络安全[70] - 公司将继续增加在UK/EU地区、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国际影响力[70] - 公司将持续投资于研发,扩展在AI、物联网和其他新兴科技方面的能力[70] - 公司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利用新技术和共同开发满足行业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70] - 公司致力于开发环保科技并实施可持续的业务实践,以减少环境影响[70] - 公司将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重点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70] - 科技相关业务专注于企业管理科技、活动管理解决方案和SaaS移动企业解决方案[71]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增强科技相关业务的积累和管理技能[71] - 科技相关业务在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期间占公司总收入的96.5%[182] 业务扩展与市场策略 - 公司看到英国和欧盟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致力于扩大在英国的战略基础,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15] - 公司通过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虚拟和混合会议、展览、活动及移动营销业务的增长[16] - 公司在英国的业务标志着其在英国/欧盟市场增长的重要一步[47] - 公司预计将进一步加强在香港及亚洲地区的业务,并开拓新的国际市场[47] - 公司在英国和欧盟的业务增长,扩大全球影响力[67] - 公司将继续增加在UK/EU地区、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国际影响力[70] - 公司预计将继续减少金融服务相关业务的比重,以支持科技分部的增长[71] - 公司将继续寻找机会降低物业分部的比重[71] - 公司拥有科技相关、物业相关和金融服务相关三个业务分部[182]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面临全球、地区及当地经济体的负面、波动及不明朗发展风险[71]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业务风险、运营风险及财务风险[94] - 科技业务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对成功至关重要[94] - 未来更严格的法规可能对公司业务及运营产生重大影响[94] - 系统及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对公司声誉及业务产生负面影响[94] - 财务风险的详细信息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94] - 公司董事会负责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并审查其有效性[152] - 高级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提供必要的说明和资料,以便董事会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知情、平衡和可理解的评估[151] - 公司采纳并审查了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程序的有效性,旨在实现业务目标、保护资产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154] - 公司董事会每年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并识别出网络安全风险、人才短缺和快速科技变革等风险[155] - 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由内部审计师执行,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并在评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60] - 公司董事会认为,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且充足,并拥有足够具备适当资格和经验的员工资源[161] - 公司设有处理及披露内幕消息的政策,以确保股东、潜在投资者和持份者能够对集团表现进行平衡、清晰和公平的评估[162] - 公司已制定举报政策,允许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书面报告欺诈或不道德行为,不鼓励匿名举报[163] - 公司要求所有员工、供应商和客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发现不合规情况将采取终止合同等行动[164] 企业管治与董事会 - 公司致力于提高企业管治质量,确保透明度和股东权益[131]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截至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举行了九次会议,董事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与[134] - 公司未为董事购买法律诉讼保险,认为法律风险较低[132]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结构更有利于领导和发展策略[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但需每三年至少轮席退任一次[132] - 董事会负责制定企业策略、业务发展及审批收购、出售、酬金政策等[13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所有董事在2024年度均遵守该守则[132] - 董事会成员之间无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关系[132] - 公司委任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取得法律意见并确认其职责[132] - 董事会成员在2024年度内的会议出席率较高,部分董事通过电子方式参与[135] - 公司鼓励董事参加外部研讨会和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承担,以更新法律、法规、业务和市场变化的知识[136][138] - 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黄达扬担任,负责制定公司战略并监督日常运营[137][139] - 董事会将在适当时候考虑拆分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角色[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嘉强已任职超过九年,其连任需股东单独决议批准[14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查公司财务控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140]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财务和会计政策及实践[140] - 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确保系统有效[140] - 董事会将企业管治职能委托给审计委员会,包括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培训及专业发展[140]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对法律和法规要求的合规情况[140]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对《企业管治守则》的合规情况[141]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集团的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142] - 审计委员会讨论了新会计准则的采用及其影响[142] - 薪酬委员会批准了董事的薪酬,并根据个人表现和集团财务表现进行年度审查[142] - 提名委员会制定了提名政策并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提名政策[142]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审查董事会的结构、人数和组成[142] - 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董事会中男性成员占比约60%,女性成员占比约40%,实现了性别多元化[143] - 公司员工中男性与女性比例各占50%,并在中高级员工招聘中确保性别多元化[14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致力于遵守所有环境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94] - 公司致力于将环境足迹降至最低,并全面遵守有关废气、温室气体排放及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183] - 公司的环境足迹主要来自办公运营中的水电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84] - 公司通过多种沟通渠道深入了解持份者的关切和期望,以更好地定位市场并调整策略[181] - 公司重视与持份者的沟通,包括股东、客户、供应商、雇员及政府组织等[179] - 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识别了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及节水等关键议题[181] - 公司通过培训和绩效评估提升员工的事业发展和职业健康安全[179] - 公司确保供应链管理中的公平公开采购,以保护相互利益[179] - 公司通过会议和活动直接与客户沟通,以提升客户满意度[179]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450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1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收入[186]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981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07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收入[186] - 2024年电力消耗总量为30,985千瓦时,密度为119千瓦时/员工[187] - 2023年电力消耗总量为30,855千瓦时,密度为97千瓦时/员工[187] - 2024年办公用纸消耗总量为138千克,密度为101千克/员工[187] - 2023年办公用纸消耗总量为162千克,密度为198千克/员工[187] - 公司通过节能措施减少对环境影响,包括使用节能灯泡和LED照明系统[186] - 公司推行无纸化办公,鼓励员工使用电子银行、电子账单和电子收据[186] - 公司通过减少电力和水的消耗密度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86] - 公司将继续监控气候相关风险并采取适当行动[187] - 公司董事会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策略及报告,并定期审查相关进展[175] - 公司管理层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