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公布信息 - 公司2024年中期未经审计业绩公布,中期报告印刷版将于9月30日前寄发股东,可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阅览[1]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664.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812.8百万港元下跌18.2%[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19.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266.0百万港元下跌17.4%[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451.77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507.049百万港元下跌10.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283.642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353.968百万港元下跌19.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利润240.344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297.871百万港元下跌19.3%[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1769.747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2378.693百万港元下跌25.6%[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277.81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4434.445百万港元下跌3.5%[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3969.552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4020.690百万港元下跌1.3%[5] - 2024年6月30日有779名雇员,2023年为789名;本期员工成本为1.045亿港元,2023年为1.071亿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达17.69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787亿港元,减少因原材料采购增加[1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非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净额及净资产分别为5.653亿港元、34.915亿港元及39.69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5.901亿港元、35.144亿港元及40.207亿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6.8,2023年12月31日为11.7;负债比率为3.4%,2023年12月31日为3.3%[18] - 本期集团资本开支为1120万港元,2023年为700万港元,主要用于零售终端装修及购置机器设备[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6.645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12807亿港元;期间利润为2.4034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97871亿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存货为16.0189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11649亿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3.0825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3755亿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货币兑换产生其他综合亏损553.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00万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6港元,2023年同期为0.32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利润及其他综合收益使保留收益增加266,040千港元,权益总额增加297,871千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使总额增加750千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货币兑换差额使权益总额减少5,473千港元(本集团)和1,277千港元(合营企业)[3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3,8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产生现金净额514,542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350,42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351,043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0,2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2,997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26,3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减少净额159,498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21,49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26,808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产品收入642,311千港元,服务收入21,996千港元,品牌使用费收益211千港元,总计664,518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790,029千港元、22,731千港元、47千港元,总计812,807千港元[39] - 2024年上半年香港、中国内地、海外分部收入分别为372,148千港元、162,537千港元、214,369千港元,总额749,054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563,473千港元、150,610千港元、267,777千港元,总额981,860千港元[43][45]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之收入香港、中国内地、海外分别为333,807千港元、116,342千港元、214,369千港元,总计664,518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439,328千港元、107,867千港元、265,612千港元,总计812,807千港元[43][4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香港、中国内地、海外分别为201,510千港元、20,108千港元、37,260千港元,总计258,878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83,351千港元、 - 6,304千港元、52,988千港元,总计330,035千港元[43][45]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283,642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43,298千港元,期间利润为240,344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53,968千港元、56,097千港元、297,871千港元[43][45] - 2024年上半年出售存货成本169295千港元,较2023年的267406千港元有所下降[49] - 2024年上半年宣传及广告开支40371千港元,较2023年的16028千港元大幅增加[49] - 2024年上半年净财务收益31746千港元,高于2023年的26312千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43298千港元,低于2023年的56097千港元[5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19782千港元,每股盈利0.26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66040千港元和0.32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1601895千港元,较2023年末的1011649千港元有所增加[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贸易应收款项为285539千港元,低于2023年末的395244千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计78,12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6,977千港元有所下降[66]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为16,908千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5,961千港元[68] - 2024年6月30日一年内租赁承担为1,648千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4,944千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已承诺但未开始的未折现未来租赁付款额为11,987,000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7,400,000港元[69] - 2024年上半年向同系附属公司销售产品7,977千港元,高于2023年的1,792千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合营企业之品牌使用费收益为214千港元,高于2023年的47千港元[7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直接控股公司的租赁负债为1,317,000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2,776,000港元[7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同系附属公司的租赁负债为7,966,000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11,804,000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和其他短期雇员福利为3,835千港元,高于2023年的3,007千港元[74] 市场环境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下跌6.6%,中药零售类别同比下跌15.9%;澳门零售业销货量指数同比下跌22.1%[8] 业务发展举措 - 推出同仁堂仙龄、保龄中式抗衰老NMN系列产品等新产品[10] - 在香港北角、旺角及西九龙新设三家零售终端,北角及西九龙店提供中医诊疗服务[10] - 大埔生产研发基地通过香港GMP、ISO22000认证,加强生产布局改造升级[12] - 完成桂枝茯苓丸等多款新注册中成药及保健食品生产,计划开展芪药丸等投产工作[13] - 当归补血颗粒获香港中成药注册证书,“一种祛斑美白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发明专利于中国授权[13] - 与新西兰鹿业局签署鹿产品新型健康功能食品推广支援谅解备忘录[13] - 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对重点品种开展研究[13] - 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丰富产品种类,强化新零售布局等推动业务增长[15]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付[19] - 2024年6月已付2023年度股息276243000港元,2024年上半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5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从事中药产品和保健品的生产、零售及批发并提供中医诊疗服务[33]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4年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新修订框架及准则,对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34][35] 财务资料编制说明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要求管理层作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或有别于估计,且主要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来源与2023年年报一致[36] 财务风险管理 - 集团业务面临市场、信贷及流动资金等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自上一年结日以来无改变[36] - 相比2023年12月31日,金融负债的合约未贴现现金流出无重大变动[37] 公司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董事陈飞持有公司43,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0.005%[77] - 同仁堂科技持有公司318,54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8.05%[80] - 同仁堂股份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6.85%,视为拥有公司318,540,000股股份权益,直接持股281,460,000股,占比33.62%[80] - 同仁堂集团公司直接持有同仁堂股份已发行股本约52.45%,直接持有公司约1.34%内资股及H股股份,视为拥有公司600,000,000股股份权益,占比71.67%[80] 不竞争契据相关 - 各控股股东与公司于2013年4月18日订立不竞争契据,限制在非中国内地市场的部分业务[83] - 控股股东若获与受限制业务相关项目或新业务机会,须7天内书面通知公司,公司30个营业日内决定是否投资[84] - 同仁堂集团公司授予公司优先认购权,可收购其持有的部分公司权益[84] 竞争监督机制 - 竞争执行委员会由两名无权益董事组成,负责季度检查母集团分销渠道及沟通研发产品组合[85] - 监察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季度审阅竞争执行委员会记录并向董事会报告[85] 管理层变动 - 陈飞先生于2024年3月28日至5月10日兼任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89] - 王驰先生于2024年5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89] 风险管理模式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以“三道防线”模式为基础[91] - 公司主动、系统、持续识别和评估经营风险,加强风险管控能力[91] - 相关职能部室和业务单位对风险进行日常监控并汇报[91] 财务资料审核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及中期报告[92]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公司采纳的会计处理方法上无意见分歧[92]
同仁堂国药(03613)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