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本报告中所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实质性承诺[4]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4] - 2024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91][92] 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子公司相关 - 子公司指公司直接和/或间接持股比例超过50%的公司,或持股比例虽未超过50%但公司对其具有控制权并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公司[10] - 公司有光格网络、成都青云等多家全资子公司及青云创元参股公司[10]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44,161,398.38元,上年同期174,765,289.42元,同比减少17.51%[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7,638,766.21元,上年同期 - 82,104,307.05元[1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4,309,673.40元,上年度末179,481,073.74元,同比减少19.60%[19] - 本报告期总资产561,595,226.00元,上年度末624,349,834.84元,同比减少10.05%[1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 0.79元/股,上年同期 - 1.73元/股[20]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23.25%,上年同期 - 27.99%,增加4.74个百分点[2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4.50%,上年同期26.65%,减少2.15个百分点[20] - 公司提质增效及经营战略调整使本期扣非前后净亏损收窄,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27.19%[20] - 公司强化现金流管理,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且转正[21] - 非经常性损益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等为394,433.07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80,944.25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1,929,731.97元[22] - 除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1,978,521.66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26,587.63元[23] - 2024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35,315,127.25元,较上年同期46,566,801.20元下降24.16% [5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50%,较上年减少2.15个百分点[58]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14416.1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51%;营业成本9541.0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19%;毛利4875.07万元,增长11.49%,毛利率33.82%较上年同期增加8.8个百分点;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63.88万元,同比减亏54.1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71.77万元转正[70] - 2024年1-6月云服务收入7276.96万元,比上年减少7.82%;成本7371.1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45%;毛利-94.16万元,同比减亏88.56%;毛利率为-1.29%比上年同期提升9.13个百分点;AI算力云服务收入2359.51万元[70][71] - 2024年1-6月云产品毛利率达到69.61%,比上年同期增加15.57个百分点[72] - 2024年1-6月云平台营业收入2249.63万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72] - 2024年1-6月超融合产品营业收入979.2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50%[73] - 2024年1-6月分布式存储产品营业收入1012.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2%[73] - 2024年1-6月服务及其他收入1788.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9%[73] - 2024年1-6月AI智算平台及战略软件收入1109.9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29%[74] - 2024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16.14万元,同比下降17.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3763.88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4446.55万元[79] - 云平台、超融合系统、AI智算平台及战略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4.18%、64.50%、20.29%,分布式存储、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12%、22.19%,云产品总计收入同比下降25.20%[75] - 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8.96个百分点[76] - 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7.19%、23.77%、37.28%、24.16%,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7.30%[79][8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1.77万元,上年同期为 - 6912.70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7.5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86%[80]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增长41.77%,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下降74.86%,预付款项较上年期末下降82.93%,其他应收款较上年期末增长32.13%,存货较上年期末增长1712.49%[81] - 固定资产本期购买GPU服务器,金额为200,451,593.09元,占比35.69%[82] - 应付账款本期未付采购款增加,金额为67,811,982.34元,占比12.07%,变动幅度67.20%[82] - 合同负债上年末款项余额已在本期确认收入,余额减少,金额为50,803,596.12元,占比9.05%,变动幅度-73.06%[82] - 境外资产为5,928,550.52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06%[83] - 银行存款涉诉账户冻结金额为2,330.68万元,应收账款因短期借款质押受限金额为7,727.87万元,固定资产售后回租受限金额为3,083.14万元[84] - 报告期对外投资额为124,100,376.00元[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27,646,333.6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4,214,683.78元,期末数为32,085,227.39元[87] - 全资子公司青云存储净资产为2,500.00万元,净利润为 -1,216.26万元[89] 业务模式 - 公司是企业级云服务商与数字化方案提供商,布局混合云市场,围绕四大场景打造核心业务线[23] - 云产品收入由软件或软硬一体化产品收入和售后支持服务收入组成,成本主要为服务器等硬件采购成本[24] - 云服务收入主要是资源订阅服务,有包年包月和弹性计费两种模式,成本主要是IT基础设施购置[25] - 云产品业务向客户提供自主研发产品及相关实施、维保、售后支持等服务[25] - 项目实施服务包括架构设计等内容,可快速完成系统和平台搭建[25] - 维保服务是7*24远程支持服务,可响应产品相关问题和环境事件处理要求[25] - 售后支持服务包括运维、培训等,提供按需的软件更新等服务[25] - 公司提供驻场、定制开发、项目管理等技术服务及多层次云服务和售后支持服务[26] - 云产品采购服务器等系统集成所需产品服务,云服务采购硬件产品和电信资源,非经营性物资采购办公用品等[26] - 硬件设备、电信资源采购采用集体采购模式,非经营性物资小额采购(小于1万元)部门自采购,大额采购(超过1万元)集体采购[28] - 针对市场竞争充分的产品及服务采购考虑价格等因素,有特定要求的综合评价选供应商[28] - 公司建立云产品、云服务融合售卖销售团队,分关键客户和中小客户服务,重点服务金融行业[28] - 公司通过直接销售和渠道销售模式销售产品和服务,云产品以渠道经销为主,云服务以直接销售为主[29] - 直接销售模式下中小客户电话回访营销,关键客户拜访提供定制化方案[30] - 渠道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代理商获客,云产品业务板块经销商买断产品及服务[30] - 二级经销商拓展客户处理事务,总经销商负责二级经销商账期管理和付款[30] - 公司对外销售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渠道销售两级经销商助拓展业务降风险[30]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2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504.7亿元,同比增长26.7%,预计到2025年将达2401.4亿元[32] - 2022年中国私有云平台市场规模达72.1亿元,同比增长40.3%,预计到2024年将达176.3亿元[32] - 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速达19%,远超全球3.4%的经济增长率,2022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增长到1294亿,较2021年增长25.3%,预计2025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32] - 2023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IaaS/PaaS/SaaS)为204.8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7.5%,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16.4%,IaaS+PaaS市场2023下半年同比增长9.5%[33] - Gartner预测到2025年超过95%的应用将采用云原生技术[33] - 有分析认为2024年AIGC将迎来商业化应用的爆发期[33] - 中国混合云采用率在2021年达到42%,预计到2024年渗透率将达70%,远高于50%的全球平均水平[34] - 云计算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私有云市场规模增长提速,公有云因AIGC兴起有新增长点[35] - 2022年多云管理市场规模为70亿美元,预计2023 - 2030年从86.1亿美元增长到50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6%[35] - 混合云占多云部署主导地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上云模式,可减少企业基础设施投资[35] - 混合云能让企业合规、改造传统应用、解决边缘和离线环境问题、促进中后台协作[36] - 混合云具有控制性、灵活性、成本效益等优点,将促进大企业云迁徙和相关技术发展[36][37] - 云网融合重要性凸显,是云服务商差异化竞争关键,应用场景广泛[37][38] - 云计算产业成熟,厂商需提高云网协同能力实现差异化竞争,企业对云网融合能力要求更高[38] - 5G和物联网驱动算力下沉,云边协同应用空间广阔,可降低云端压力等[38] - 边缘计算核心是在边缘节点处理数据,需与云端协同,应用场景多[38] - 云边协同可降低云端数据处理压力,减少网络带宽占用,提高终端响应速度[38] - 2021年35%的企业采用软件定义存储,预计2026年将达75%,数据存储及管理设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40] - 当前互联网行业云原生使用率达70%,传统大企业约10%,预计2025年成熟经济体中85%的大型企业将更多使用容器管理,高于2022年的30%[41] - IDC预测容器软件市场未来五年保持超40%的复合增长率,2025年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收入将与虚拟化软件市场、云系统软件市场齐平[42] - 2020年中国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规模达1.89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42] - 超融合架构将云计算功能整合到单一设备,简化私有云部署流程,缩短构建周期,降低交付、运维和扩展难度,客户复购率高[39] - 软件定义存储采用分布式架构,突破传统存储性能瓶颈,解耦软硬件,降低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管理难度[40] - 云原生技术以容器、微服务、DevOps为代表,为企业提供更高敏捷性、弹性和云间可移植性[41] - 容器技术日趋普及,成为云计算下一代发展热点,云原生技术采纳率持续提升[42] - 全栈私有云解决方案可一站式解决企业客户使用大模型和AI推理的存储、部署、运行等需求[43] - 大模型运行对算力要求高,在GPU多机多卡调度上可采用基于Slurm的技术[43] - 中国HCI市场未来5年将以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达近30亿美元;中国SDS市场未来五年将以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2028年市场容量接近39亿美元[46] - 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智算规模将达到1271.4EFLOPS,未来复合年增长率将达52.3%[48] - 到2026年,50%的企业将与云提供商形成生成式AI平台、开发者工具、基础设施的战略合作[48] - 新能源车制造商为数据模型训练,保存来自智能汽车的数据可能高达1000P[44] - 中国混合云采用率2021年达42%,预计2024年渗透率达7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9] - 到2024年,新增生产级云原生应用在新应用占比将从2020年的10%增至60%[50] 公司产品与技术成果 - 公司从2014年开始布局私有云,拥有企业级全栈云平台、云易捷等云产品[46] - 公司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在块存储和对象存储细分市场初步取得一定成绩,青云超融合产品在医疗、教育等传统行业持续发展[47] - 公司AI智算平台等产品服务智算中心建设与运营,高度解耦、标准化,与异构硬件设施和主流大模型等AI应用易适配[48] - 公司AI算力云服务通过云端AI算力资源,降低企业获取和维护高成本算力基础设施的门槛,向多领域扩展[48] - 公司公有云业务规模较小,未来将
青云科技(688316) - 2024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