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致远互联(688369) - 2024 Q2 - 季度财报
688369致远互联(688369)2024-08-30 18:42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02亿元,同比下降16.01%[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42.48万元,同比下降433.78%[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047.12万元,同比下降493.57%[1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4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61%[1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7.1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9.34%[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13.93万元,同比下降16.01%[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42.48万元,同比下降433.78%[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047.12万元,同比下降493.57%[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同比下降340.00%[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同比下降381.82%[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23%,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74个百分点[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20.39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减少了1,539.15万元[1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协同管理软件"平台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战略[20] - 公司基于协同管理技术平台AICOP-V5和云原生技术平台AICOP-V8研发了多款协同管理软件产品[21] - 公司所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6] - 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协同办公迎来新的发展周期[27] - 数据要素在软件行业发挥关键作用,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28] - AI等技术变革带给行业更高的成长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9]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向垂直行业渗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30] - 信创全面推广,未来5年信创市场规模将保持30%以上年增长[31] - 信息技术服务逐步形成合作伙伴生态,服务内涵从"被动"变为"主动"[32] - AI技术与云技术结合发展,助推企业智能化水平提升[33]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不断的产品技术创新,加强协同技术平台、协同应用平台、协同集成平台等技术性能,加强了平台及产品的核心竞争力[1] - 协同技术平台(CTP)持续提升技术平台稳定性与性能,实现全文检索/音视频微服务多实例集群部署,提升微服务高可用能力[1] - 协同应用平台(CAP)引入并适配了新的计算引擎,提供了双引擎运行模式,提升了公式计算性能[1] - 协同集成平台(CIP)优化了用户数据导入的校验规则和接口参数赋值的准确性[1] - 协同数据平台(CDP)与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进行了集成整合,新提供了强大的致远数脉BI平台[2] - 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发明专利批准4项,新申请并获得认证的软件著作权37项[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获得专利批准35项,获得认证的软件著作权386项[3] - 公司通过容器化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调度,确保系统在面对突发流量时仍能保持稳定运行[2] 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XXX元[4] - 研发投入总额为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3%[4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23%[40] - 基于云原生的协同运营技术平台和应用开发项目正在进行,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7亿元[42] - 基于信创的协同技术平台及产品升级项目正在进行,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71亿元[42] - 基于人工智能和信创的协同运营平台及产品升级项目正在进行,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800万元[43] - 央国企一体化、智能化、信创化协同运营管理平台项目正在进行,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亿元[43] 产品创新 - 推出了iForm智能表单产品,利用大模型AI技术进行重构[43] - 持续加强产品在安全性、稳定性、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升级和适配[42][43] - 致力于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协同应用[43] - 聚焦央国企市场,提升新一代协同运营管理平台的市场占有率[43] - 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48] - 公司拥有开放技术平台、低代码平台、信息交换与集成技术、智能化工作流与表单技术等关键技术[48] - 公司发起并创立协同研究院,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产品技术创新模式[48] - 公司创新研发全新一代协同管理技术平台COP-V8,满足中大型及集团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48] - 公司产品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集成性等特征,支持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设计和功能扩展[49] - 公司产品体系涵盖适用于不同规模组织的A9、A8、A6、G9、G6等系列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49,50] - A9产品基于云原生、数字AI技术,具备完整的云原生基座、超大数据量处理能力、微服务化流程创新等特点[49] - A8产品具有良好的平台化特征,可灵活定义、构建和部署企业多样化、差异化与个性化的业务应用[49] - G6和G9产品针对政府行业,在多级数据交换、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50] - A6系列产品具有快速部署、低成本、易用性等优势,能满足中小企业协同工作管理需求[50] 市场营销 - 公司是国内协同管理软件行业较早的进入者,具备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51] - 公司拥有超过5万家企业客户和政府组织,在国内协同管理软件行业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51] - 公司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分支机构,发展了超过600家销售伙伴,构建起了成熟、稳定、多层次的营销服务体系[51] - 公司拥有活跃稳定的85家城市专营销售伙伴,还发展了超过100家专业服务合作伙伴[51] - 公司联合协同管理软件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构建起了包括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腾讯等在内的合作生态[51] - 公司在项目实施交付阶段,通过专业化流程和质量管控,保障了实施部署效率和成功率[52][53] - 公司建立了包括现场支持服务和远程技术支持的双模式技术支持服务,实现线下与远程的技术支持[53] - 公司企业端订单保持增长,新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16%,金额同比增长约9%[54] - 公司聚焦国央企和中大型客户,聚焦细分景气度高的行业市场,紧抓信创政策的产业机会[54] - 公司持续升级客户服务,以"云+端"模式为依托,进一步高效触达客户,快速响应客户需求[55] 产品体系优化 - 优化后的公司产品体系包括AICOP A9、AICOP A8、AICOP A6、AICOP G9和AICOP G6等[57] - 公司持续提升AICOP-V8和AICOP-V5两大技术平台的能力,满足不同客户需求[57,58] - 公司在应用AI化、原生AI应用以及AI投资合作等方面取得进展,多个项目落地应用[59] - 公司海外业务战略升级,聚焦香港信创市场、扩大海外生态市场、精耕中东政务市场并寻求两非机会市场[60,61] - 公司持续优化经销商伙伴生态,与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深度合作,与运营商合作取得新进展[62] - 公司升级和优化生态伙伴发展策略,通过"平台+应用+方案"生态供给模式,积极布局国资数科公司生态业务,推动数科公司生态合作推进数量近 120 家,数科生态业务同比大幅增长[63] 组织优化 - 完成区域机构和总部运营机构的优化,研发各产品线的融合,新组织结构与组织目标更匹配[65] - 优化人员结构和规模、控制成本及运营费用,加强了采购管理,对成本费用的影响将逐步显现[65] - 实施了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对象 240 人,授予数量 320 万股[65] - 升级并强化双通道发展机制,有效拓展员工发展空间,强化专业路线发展通道,增强公司对专业人才持续吸引和人才保留[65] 财务数据分析 - 存货增加55.29%,主要是未验收项目交付成本尚未结转成本所致[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872.98%,主要是购买理财产品所致[70] - 预付款项增加115.85%,主要是预付外包费、房租及云租赁款项增加所致[70] - 租赁负债增加111.77%,主要是新增办公场所租赁所致[70] - 库存股增加159.38%,主要是本期股票回购所致[70] - 公司持有15项对外股权投资,报告期内出资300万元收购北京致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股权[72] - 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003.575万元,较期初增加2.69亿元[73] - 公司持有的其他权益工具期末余额为12,044.98万元,较期初增加3,071.59万元[73] - 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广州致远互联、陕西致远互联、大连致远互联等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75]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4年1月16日和5月20日分别召开了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76][77] - 公司监事李伟民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监事职务,公司选举刘晶莹女士为新任监事[78]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经披露并在后续实施中[80] 社会责任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协同管理软件开发及销售,不直接从事具体生产制造行为[82] - 公司积极响应低碳、环保、绿色和效能的使命与号召,在日常运营中践行绿色办公、绿色出行[82] - 公司凭借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打造出覆盖组织全生命周期的办公运营协同一体化解决方案[82] - 公司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采用线上沟通方式,极大程度达成减碳目标[83] - 公司提倡员工按需领取办公用品,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开展垃圾分类[84] 承诺与责任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石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8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杨祉雄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和离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