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1,297千元,毛利为5,706千元,期内溢利为661千元,而2023年同期亏损5,612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所得税前溢利为785千元,2023年同期亏损4,796千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净额约为人民币66.1万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数字服务及销售代理费收入为人民币3129.7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736.6万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收益为人民币3079.3万元,中国内地收益为人民币50.4万元;2023年同期中国内地收益为人民币736.6万元][13] - [2024年客户B收益为人民币3079.3万元,2023年客户A收益为人民币736.6万元][13] - [回顾期内公司整体收入约313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390万元;毛利约5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70万元;纯利约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630万元][34] - [期内数字医疗服务及药品代理收益约为3130万元,较同期740万元增加2390万元或76.4%,因2024年新业务启动所致][39] - [期内销售成本约为2560万元,同期无该成本,收益增加因2024年新业务启动][40] - [期内毛利约为570万元,较同期740万元减少约170万元或约23.0%][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减少约710万元或54.2%至约600万元,因借贷金额较2023年同期减少][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0万元,2023年无;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70万元,2023年为亏损480万元][4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24,36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6,845千元有所增加][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4,40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277千元有所增加][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681,61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5,087千元有所增加][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 667,211千元,总负债净额为 - 346,415千元,总资本亏绌为 - 346,415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人民币6.67211亿元及人民币3.46415亿元][9] - [集团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3.56133亿元,其中约人民币3.52878亿元将于2024年6月30日起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不受限制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579.1万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5488千元,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285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0052千元、2865千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中三个月内到期的为5488千元,2023年12月31日超过三个月但于六个月内到期的为10052千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763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910千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无抵押其他借贷为356133千元,2023年为343926千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流动借贷为352,87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0,708千元][25]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确认的财务担保合约分别约为1.33008亿元及3770.5万元][2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借贷总额约为3.561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439亿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约1.33亿元及3770万元之财务担保合约,公司正磋商财务担保总额约3770.5万元的其他借款][48]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对资产比率为155.7%,2023年12月31日为156.7%][50]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收购药品生产许可证金额均为144万元][50]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不可解除经营租赁项下并无日后应付最低租赁付款][5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于中国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销售及分销,以及向供应商提供市场推广及宣传服务][7] - [公司为超10000家骨科终端医疗机构提供服务,运营超10年][34] - [2023年起公司转型轻资产行业,完成业务重组,剥离苏州第一制药业务][34] - [公司已获得部分医疗产品或授权,将利用人工智能搭建骨健康供需桥梁,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35] - [2019 - 2060年中国老龄人口占比将从12.6%升至35%左右,公司认为骨质疏松症市场潜力巨大][35] - [业务重组后公司设立四个平台,将于2024 - 2025年推出][35] - [药品销售服务平台收购1个专利药品待上市,代理2个骨质疏松治疗药品,2个在谈产品预计今年签约][36] - [跨境健康平台拥有3个自有产品和10余个国际品牌代理产品,已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36] - [医疗器械推广平台与两家公司合作推广骨质疏松诊断设备、检测服务及骨代谢检测仪器等,业务已签约在准备阶段][37] - [医疗数字服务平台2024年上半年已为1家企业提供服务,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大骨健康数字化医药资讯服务商][37] 苏州第一制药相关 - [公司为苏州第一制药及其附属公司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提供财务担保,法院裁定核准金额分别约为3.83156亿元及6078.9万元][26] - [2022年8月29日,苏州第一制药被指控违反贷款协议,需偿还约1.6亿元未偿还贷款本金及相关利息][28] - [2023年4月27日,法院受理苏州第一制药破产重整申请,8月1日完成向投资者转让股份][28] - [投资者支付3.55亿元补偿金用于清偿部分债权人结余及其他重整开支][28] - [苏州第一制药2023年1 - 6月除所得税前亏损816千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期间亏损816千元][30] - [苏州第一制药2023年1 - 6月毛利为44,937千元][31] - [苏州第一制药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762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3261千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718千元][32] 会计政策与税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一致,新准则修订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04千元,无形资产摊销为0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千元、439千元、180千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124千元,2023年同期为0千元][16] - [香港两级利得税率制度下,合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约25.8万美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计算,超过部分按16.5%税率计算;2024年和2023年税率相同][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就中国附属公司应课税溢利按25%税率计提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2023年同期税率相同][18] 资金压力与应对措施 - [集团已采取与贷款人协商、发展综合性平台企业、控制行政成本、获取新融资等措施减轻流动资金压力][10] - [集团持续经营取决于与贷款人协商、业务发展、获取新融资等方面产生现金流的能力][11] - [若未能实现计划及措施,集团可能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11] 股本与股息 - [2023年9月21日,公司完成配售263,073,000股新股,配售价为每股0.0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00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原计划用作产品研发资金的所得款项净额的24.2%(约290万港元)未动用,董事会拟重新分配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开发骨骼保健产品已动用150万港元;营运资金专业人士服务费已动用150万港元,未动用100万港元,预计2024年9月前使用;办公室租金及公用事业费用已动用50万港元;董事酬金及员工薪金已动用150万港元,未动用15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其他一般开支已动用110万港元,未动用14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根据药品许可证生产骨科药物的加工费未动用20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宣派或支付股息(2023年:无)][3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无)][60] 重大投资与收购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投资附属公司外,未在其他公司股权中持有重大投资][51] - [2022年6月21日订立的许可及合作协议收购事项,因双方无法就产品延迟研发时间表调整达成一致而终止][52] - [回顾期内,集团无其他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53]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适用条文,但偏离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的条文A.2.1,吴铁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两者职权划分清晰][58]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一半][58]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5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并建议董事会采纳,认为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61] - [于公告日期,公司按上市规则规定维持已发行股本25%以上的公众持股量][62]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人数为20名,较2023年6月30日的9名有所增加;同期薪酬、福利及社会保障总成本约为人民币25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00万元增长][56] 证券交易与公告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57] - [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已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公布,中期报告将于2024年9月30日或之前寄发股东并登载于相关网站][63]
泰凌医药(01011)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