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信中国(03301) - 2024 - 中期业绩
03301融信中国(03301)2024-08-30 20:05

合约销售数据变化 - 合约销售额约为33.6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65.66%[1] - 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34亿元,同比下降约65.66%,合约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平均合约售价约为每平方米11,860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销售额约为33.6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7.89亿元下跌65.66%[42][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约建筑面积约为28.35万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的68.11万平方米减少58.38%[42][44]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益约为142.0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6.55%[1] - 毛利约为29.12亿元,2023年同期为毛亏约7442万元,实现转亏为盈[1] - 期内溢利约为7998万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约24.47亿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为19.31亿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约19.92亿元[1] - 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1.52上升4.03%至2024年6月30日的1.58[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15元,2023年同期均为1.18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约为223.3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1.22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约为1110.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51.90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约为1114.80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45.24亿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4,202,468千元,2023年同期为13,329,117千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4,954千元,2023年同期为50,514千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 - 1,485,516千元,2023年同期为 - 1,383,344千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885,594千元,2023年同期为412,889千元[2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1930740千元人民币和1992410千元人民币,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1.15元人民币和1.18元人民币[2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亏损均未假设行使公司购股权,每股摊薄亏损分别为1.15元人民币和1.18元人民币[2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计27402861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7521862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2705千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25819千元人民币,一年以上46886千元人民币[31][3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1965731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1109920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563922千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2803466千元人民币,超过一年3760456千元人民币[34][35] - 其他应付款项约270594940元人民币须于2024年6月30日后一年内偿还,2023年12月31日为219800000元人民币[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交付物业收益约为139.6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0.38亿元增长7.08%[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142.0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3.29亿元增长6.55%[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为112.9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4.04亿元减少15.77%[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约为1333.50亿元,较2023年减少9.48%;负债总额约为1114.80亿元,较2023年减少10.48%;权益总额约为218.70亿元,较2023年减少4.03%[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09倍,较2023年的1.13倍下降3.54%;负债比率为1.58,较2023年的1.23增长28.46%[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14202.4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55%[53][5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益约1396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7.08%[53][54]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约97.9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1.52%[54] - 2024年上半年咨询服务收益约48.42百万元,销售佣金约2.55百万元,酒店营运收益约77.90百万元[5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建筑面积545571平方米,平均售价25591元/平方米[54]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约13403.53百万元,减少约15.77%至2024年上半年约11290.21百万元[55] - 2023年上半年毛亏约74.42百万元,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2912.26百万元[55] - 2023年上半年毛亏率约0.56%,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约20.51%[55]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1.4424亿元减少94.59%至2024年上半年约781万元[56] - 销售及营销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3.5261亿元减少66.85%至2024年上半年约1.169亿元[5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3.6049亿元轻微减少0.02%至2024年上半年约3.604亿元[58]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13.8334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4.8552亿元[59] - 分占以权益法入账的投资纯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1825万元增加398.44%至2024年上半年约9099万元[59]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4.1289亿元增加114.49%至2024年上半年约8.8559亿元[6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约19.9241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约19.3074亿元[62]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亏损4744万元变为2024年上半年约盈利20.1072亿元[62] - 流动资产总值从2023年12月31日约1251.8987亿元减少11.32%至2024年6月30日约1110.1854亿元[63]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约1108.5116亿元减少8.30%至2024年6月30日约1016.4526亿元[63] - 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境内公司债券总额约为人民币85.14亿元,占集团借款总额约21.66%[6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以约人民币276.0684亿元资产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为约人民币362.2263亿元[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担保总额约为人民币200.232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约人民币208.0615亿元[6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09倍,2023年12月31日为1.13倍[6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58,2023年12月31日为1.52[69] 债务违约与应对措施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9373百万元,借款即期部分为人民币30752百万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不含受限现金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2588百万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支付多笔优先票据本息及/或利息,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人民币157.44亿元[10] - 若持续未支付款项,当时相关尚未偿还优先票据本金总额至少25%的持有人可要求公司立即还款,截至报表批准日期,公司未收到加快还款通知[1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人民币184.50亿元的若干借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220.54亿元的借款已构成违约[11] - 公司已制定计划减轻流动资金压力及改善财务状况,包括与金融机构磋商续借和寻求新融资、加快物业预售和销售及款项回收、控制行政成本和节约开支、委任财务顾问处理境外债务[11] 税务相关信息 - 中国内地集团实体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1] - 销售或转让中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收入须按增值的30% - 60%累进税率缴纳土地增值税,一般住宅物业销售增值不超总可扣税项目金额20%可获豁免[22] - 中国公司向海外投资者分派股息应按10%税率缴纳预扣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香港注册控股公司可能适用5%较低税率,公司无计划分派盈利未计预扣所得税[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集团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利得税拨备[24] 业务区域与客户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部收益来自中国,与2023年同期相同[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除部分定期存款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外,公司其他资产均位于中国,与2023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外部客户收益占公司收益10%或以上,与2023年同期相同[16] 股份与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购回并注销本身普通股[30]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36]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79] 项目建设与交付情况 - 集团多个项目迎来交付,包括长乐澜天、太原时光之城等[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共有11个项目或项目阶段已竣工,总建筑面积约为101万平方米[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44个项目或项目阶段在建,计划总建筑面积约为534万平方米[46]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国共计209个项目,总土储约1,803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的土储占比达约85.65%[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为1803万平方米,其中约794万平方米为持作出售已竣工物业,约897万平方米在建,约112万平方米持作未来开发[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土地储备(含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每平方米成本约为人民币7999元[48] - 郑州郑州时光之城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77.6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3167元[48] - 福州福州鼓山大桥项目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34.24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13521元[48] - 上海上海海纳印象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16.4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38763元[48] - 杭州杭州湘湖悦章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25.07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17134元[48] - 杭州杭州世纪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30816元[49] - 南通南通崇川时代悦城南地块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14197元[49] - 苏州苏州吴中区木渎镇项目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6.38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16811元[49] - 上海上海中兴路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100091元[50] - 杭州杭州古翠隐秀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成本40542元[50] - 公司土地储备项目总计建筑面积54871.97万平方米,平均成本7999元/平方米[52] 公司运营与发展规划 - 集团已完成境内公司债券重组,并委任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担任境外债务管理的财务顾问、开展相关前期工作[39] - 集团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平稳经营和提升流动性,包括加强销售和回款力度、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等[39] - 集团致力于ESG领域全面发展,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40] - 展望下半年,新房销售降幅或逐步收窄,但市场调整压力依旧存在[41] - 各地政府将通过降低房贷利率、降低交易税费等措施刺激购房需求[41] - 集团将继续深耕长三角、海峡西岸等地区,确保项目开工与交付[41] - 集团将专注物业开发业务及在一线城市收购优质地块,但会保持审慎,公告日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