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业务 - 公司聚焦中國市場和食品加工轉型已有4年[14] - 食品業務營收佔集團總營收45%,毛利佔比高達74%,是公司最主要的獲利來源和成長動能[14] - 公司通過食品與肉品之間的風險對沖,避免了更大損失[14] - 公司持續集中資源聚焦食品發展的戰略調整[14] - 公司投產蚌埠食品一條龍項目[14] - 公司深耕国内肉食品市场十余年,在渠道布建和團隊建設等方面具有行業內領先優勢[18] - 公司將強化對食品銷售渠道的研發投入,持續推動渠道專業化,並根據不同消費場景設計不同價位產品[19] - 公司投資人民幣10億元在蚌埠新建的肉食品一條龍已於2023年第四季順利投產,新增年產能可達4.6萬吨[21] - 公司還在大連啟動了食品加工廠擴產改造項目,預計今年全部完工後將新增年產能0.9萬吨[21] - 公司將繼續擴充食品產能,加大在供應鏈、研發、數字化運營等方面的投資力度,進一步鞏固在肉食品加工行業的優勢地位[21] - 公司食品業務佔集團總營收45%、毛利74%,是公司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和增長動力[15] - 公司預計隨著新型城鎮化政策落地,將刺激城鎮居民餐飲消費需求,為食品行業發展創造更多商機[19] - 公司內銷加工食品業務上半年保持良好增長,營業收入和毛利同比分別增長11.9%和21%[28] - 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入為人民幣1.24億元,為食品產能擴充提供資金支持[28] 肉品業務 - 公司由於供過於求的白羽肉雞市場行情持續低迷,主動重構商業模式聚焦下游食品加工[13] - 公司加大食品加工規模,收縮種雞養殖規模,毛雞供應模式靈活多樣化[13] - 公司以價值客戶為導向,大力開發差異化產品和精加工產品,致力於提升一隻雞價值[13] - 公司逐步降低白羽肉雞行情波動的風險[13] - 公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重構肉雞養殖與屠宰供應鏈,增加供應鏈靈活性,降低行情波動風險[22]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肉品事業營業收入與毛利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20.7%和47.1%[40] - 第二季度肉品事業營業收入與毛利較去年同期減少20.1%和52%[40] - 由於國內市場消費景氣度恢復有限,白羽肉雞產業整體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41,42] - 肉品團隊加速商業模式轉型,從生產供給導向轉為以客戶需求驅動活禽供應與屠宰的業務模式[43,44] 飼料業務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飼料事業營業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9.6%[32] - 飼料事業毛利佔公司總毛利的19.1%[32] - 飼料銷量的持續增長是飼料事業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35] - 公司將以飼料為根基,提升銷量,同時借助產品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分散市場風險[31] - 公司將繼續優化飼料業務,提高銷量和盈利能力[31]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飼料事業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25.8%,毛利較去年同期增長2.4%[37] - 第二季度,飼料事業營業收入和毛利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27.9%和16.8%[37] - 由於養殖虧損加速了國內生豬行業的產能去化進程,飼料團隊持續增加反芻料以及小品類飼料的產品研發力量及渠道開發力度,積極開拓豬料之外的其他市場[38,39] 財務狀況 - 公司通過業務模式轉型、調結構、降庫存等措施,實現了經營現金流穩定增加,財務負債比保持安全水平[23] - 公司堅持現金為王的策略,在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下保持穩中求進,提升相對競爭力[23]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錄得其他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0,717千元[46]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本集團錄得其他淨收益為人民幣755千元[46]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現金及銀行存款餘額為人民幣504,106千元,計息借款增加至人民幣609,503千元[48]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首六個月錄得利息開支人民幣13,008千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加83.1%[5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已訂約但未於財務報表作出撥備的資本開支為人民幣265,068千元,而已授權但未訂約的資本開支則為人民幣113,246千元[51] - 本集團的業務交易主要以人民幣及美元計值,於回顧期內,人民幣對美元貶值0.62%,該匯率變動對本集團的營運並無重大影響[53]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共有8,229名員工,本集團為員工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並重視員工培訓及發展[58]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首六個月的資本開支為人民幣98,284千元,主要用於收購物業、機器及設備[52] 公司概況 - 公司於2007年5月18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79] - 公司主要從事食品生產和銷售業務[79] - 公司採用
大成食品(03999)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