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投交通科技(01522) - 2024 - 中期财报

公司业务覆盖范围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业务累计覆盖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55个城市,海外19个国家和地区、30个城市[9]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公司拥有141项专利及599项软件著作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41项专利及599项软件著作权[31] 公司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约为港币27.7亿元[15] - 上半年新签约及中标项目金额约8.3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手订单约27.7亿港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9.5%[17]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68,982千港币,2023年上半年为473,188千港币[1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7,605千港币,2023年上半年为60千港币[1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645千港币,2023年上半年为2,632千港币[15] - 2024年上半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9,636千港币,2023年上半年为5,081千港币[1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0.4%,2023年上半年为39.8%[1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46港仙,2023年上半年为0.24港仙[15]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约4.6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9%;毛利约1.89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7%;毛利率约40.4%,较上年同期上升约0.6个百分点;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96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89.6%[1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468,98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3,18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0.9%[5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89,65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8,37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0.7%[5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7,60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0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长[5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6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4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2%[5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6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3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8.5%[54]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046港元,2023年同期为0.0024港元,同比增长约91.7%[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963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081万港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全面开支为2149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6620万港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1185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1539万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可申报分部收入472,129千港元,2023年为476,073千港元[68][69] - 2024年上半年可申报分部利润189,650千港元,2023年为188,375千港元[68][6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3,627千港元,2023年为3,447千港元[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收入为1,632,975,000港元,2023年为1,538,279,000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毛利为592,282,000港元,2023年为587,814,000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4,599千港元,2023年为5,293千港元[70][72] 公司各业务线收入占比情况 - 智慧乘客信息服务、数据与集成服务、智慧基础设施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收入分别约1.674亿港元、1.652亿港元、1.364亿港元,分别约占总收入的35.7%、35.2%、29.1%[18] 公司各业务线收入变化情况 - 智慧乘客信息服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660万港元,减幅约31.4%;数据与集成服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200万港元,增幅约15.4%;智慧基础设施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约5040万港元,增幅约58.6%[18][19] - 按地区划分,中国内地收入约4.55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7%;中国香港市场收入约110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0%;印度市场收入约25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3.9%[19] - 智慧乘客信息服务业务期内收入约1.67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7660万港元,减幅约31.4%,毛利约927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2%,新签及中标项目金额约4.4亿元人民币[28] - 数据与集成服务业务期内收入约1.65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200万港元,增幅约15.4%,毛利约304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4%,新签及中标项目金额约2.0亿元人民币[28] - 智慧基础设施业务期内收入约1.36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5040万港元,增幅约58.6%,毛利约665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84.2%,新签及中标项目金额约1.9亿元人民币[29]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智慧乘客信息服务收入167,374千港元,2023年为243,942千港元[64]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数据与集成服务收入165,240千港元,2023年为143,247千港元[64]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智慧基础设施收入136,368千港元,2023年为85,999千港元[64] 公司各业务线项目签约情况 - 智慧乘客信息服务业务国内中标昆明12号线首期大修项目,金额3200万元人民币,海外签约埃及开罗4号线LCD显示屏项目,金额1878万元人民币,签约CAF荷兰NSDD双层车显示系统项目,金额2321万元人民币[28] - 数据与集成服务业务签约北京轨道交通AFC 2.0系统项目,签约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AFC项目,金额约7790万元人民币[28] - 智慧基础设施业务推进北京地铁3号线、12号线共30个车站民用通信配套设施及4G传输系统建设,签约3项园区专线服务项目[29] - “智慧+”业务签约大兴机场高速公路智慧管控平台升级项目,签约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实施项目[30] 公司旗下APP用户情况 - 上半年如易行旗下亿通行APP注册用户约3970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互联网平台业务占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过闸量约63%[31]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约831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5%[21] - 上半年集团研发投入约831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5%[31] 公司研发课题及产品转化情况 - 集团有序推动15项课题研发,重点完成“智慧东坝出行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验收工作[32] - 集团推进共8项创新产品于项目中落地转化[32]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624名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729名[33]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总成本约1.143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1.31亿港元[33] 公司股息宣派情况 - 董事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4] - 2024年中期不建议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2024年有关以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52,429千港元,每股2.5仙,2023年为54,526千港元,每股2.6仙[90] 公司对京城地铁投资情况 - 京城地铁于2016年2月15日成立,集团与北京地铁分别持股49%和51%,注册资本5.0亿元,公司出资245.0百万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占京城地铁净资产账面价值约2.54亿港元,占集团资产总额约5.8%[3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应占京城地铁溢利约1070万港元[35]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曹明达先生透过信托持有公司244,657,815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本约11.66%[38][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京投香港和京投公司分别以实益拥有人和受控法团权益身份持有公司1,157,634,9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5.20%[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More Legend等多方分别以不同权益身份持有公司244,657,81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1.66%[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财产再保险等多方分别以不同权益身份持有公司125,721,53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99%[40] - 京投公司于本公司1,157,634,9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42] - More Legend、Toplight Management Limited及Trident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于本公司244,657,815股股份中拥有权益[42] - 庞女士于曹明达先生拥有权益的本公司244,657,815股股份中拥有权益[42] -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公司125,721,534股股份中拥有权益,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1.56% [42] 公司证券交易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未持有库存股份[4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实施也无存续购股计划[45]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执行总裁刘瑜于2024年7月11日辞任乐码仕董事长[46] - 前非执行董事侯薇薇于2024年8月8日辞任非执行董事[46] - 赵婧媛于2024年8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方志伟于同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46] 公司审核委员会组成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7] 公司资产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507,71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3,756千港元,增长约39.6%[56]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负债为95,91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800千港元,增长约109.4%[5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2,804,97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78,849千港元,下降约2.6%[57]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643,5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07,818千港元,下降约2.4%[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6973万港元,较2024年1月1日减少17827万港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11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0052万港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55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2149万港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16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698万港元[59] - 2024年6月30日有关智慧乘客信息服务、数据与集成服务、智慧基础设施业务的运营金额分别为490,328千港元、51,742千港元、9,8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493,846千港元、52,113千港元、9,894千港元[80]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资产为764,5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4,262千港元;合同负债中服务合同预收履约账款2024年6月30日为95,91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800千港元[82][8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42,760千港元,应收票据为218,2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843,551千港元和263,771千港元[8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034,12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46,043千港元[8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经扣除亏损拨备后,一年內为869,741千港元,超过一年为200,008千港元,总计1,069,749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10,037,000港元已被质押作借款担保[85] - 2024年6月30日手头及银行现金为546,973千港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28,020千港元,现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