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冶(01618) - 2024 - 中期财报
01618中国中冶(01618)2024-09-20 16:30

报告审议与基本信息 - 报告经公司2024年8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六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应出席董事6名,实际出席5名,闫爱中董事委托陈建光董事长代为出席并表决[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表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阅报告[1]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2]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风险事项[2] - 除特别注明外,本报告所有金额币种均为人民币[2]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营业收入2988.42亿元,利润总额56.8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0亿元[10]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298,841,527千元,上年同期334,458,860千元,同比减少10.65%[26] - 2024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49,738千元,上年同期7,217,536千元,同比减少42.50%[26] - 2024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218,416千元,上年同期6,981,126千元,同比减少53.90%[2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50,423,795千元,上年度末145,480,182千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40%[2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55,551,432千元,上年度末661,602,236千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20%[2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88.4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56.17亿元,降幅10.65%[2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47.0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9.78亿元,降幅45.84%[28]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0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0.68亿元,降幅42.50%[2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555.5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939.49亿元,增幅14.20%[28]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1700.5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0.64亿元,增幅1.23%[28]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40.94亿元,降幅6.11%[28]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0.26元下降57.69%[27][28][35] - 202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5%,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38个百分点[27]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9,949,264千元,第二季度为148,892,263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8,657千元,第二季度为1,471,081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68,559千元,第二季度为549,857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0,747,367千元,第二季度为2,341,207千元[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42亿元,利润总额56.8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0亿元[8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435.4亿元,同比增长92.1% [85] - 营业收入本期数2988.42亿元,上年同期数3344.59亿元,变动比例-10.65%,因房地产及基建市场调整致业务收入下降 [88] - 营业成本本期数2718.00亿元,上年同期数3034.70亿元,变动比例-10.44%,随营业收入减少业务成本下降 [88] - 管理费用本期数57.08亿元,上年同期数54.26亿元,变动比例5.21%,因人员费用等管理费用增加 [88] - 财务费用本期数6.37亿元,上年同期数2.49亿元,变动比例156.36%,因汇兑收益下降导致费用增加 [8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386,378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0.43%[106] - 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5,708,421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5,425,525千元,同比上升5.21%[10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637,30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248,599千元,同比上升156.36%[10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8,066,189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9,089,092千元,同比下降11.25%[109]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8,066,189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0%[1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406,16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 - 14,516,419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00,932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 - 2,517,715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704,769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1,102,865千元[11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755,551,432千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4.20%[11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77,495,026千元,较年初增长36.50%[116][118] - 2024年6月30日存货净值为79,996,382千元,较年初下降0.10%[116][119]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值为166,238,366千元,较年初增长36.45%[120]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3,384,645千元,较年初增长2.34%[120] - 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款账面价值为58,432,552千元,较年初增长107.06%;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为35,454,476千元,较年初增长3.76%[120] - 报告期内偿还短期贷款115,092,329千元,长期贷款5,720,226千元;报告期末固定利率短期借款余额为47,708,991千元,固定利率长期借款为20,035,174千元[12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为289,510,977千元,较年初增长20.43%[121]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负债账面价值为62,297,667千元,较年初下降3.89%[122] - 境外资产35,244,717千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66%[123] - 报告期末债权和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1,636.77亿元,较期初增长27.26%;债权融资余额1,082.77亿元,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554.00亿元[127] - 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净额较年初增长33.36%,长期股权投资净额较年初下降0.3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净额较年初增长28.54%,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净额较年初下降0.99%[127] 业务资质与荣誉 - 截至目前,累计149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318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2项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1] - 上半年,中冶南方、中国恩菲和中冶建研院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2]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再添一员[12] - 9户“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专项考核中再创新佳绩[12] - 累计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有效专利超5.3万件[12] - 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8项,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12] - 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国家标准673项[12] - 位居ENR2023年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第5位[15] - 公司拥有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家大型施工企业,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9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7] - 公司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5.3万件,2009年以来获中国专利奖88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国家标准673项[17] - 公司累计149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318项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2项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053项获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17] - 公司拥有6.4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等[17] - 公司A股被纳入上证央企指数等,H股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18] - 公司旗下“中冶重机”品牌产品已覆盖国内外68家有色冶金企业,报告期内荣获首届中国有色金属(装备与材料)供应商40强[66] - 获行业最高AAA评级的子公司增至7家 [88] 业务结构与市场环境 - 公司形成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检验检测、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和水务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结构[40] - 冶金行业全国钢铁生产总体稳定,但面临供需矛盾、行业亏损、产能释放快和社会预期弱等挑战,正处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4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房市场下行压力大,部分核心城市二手房好转,“三大工程”建设配套政策加快落实,专项债等资金将推动基础设施项目落地[42] - 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一带一路”推动下对外工程承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42] - 预计到2025年,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的营收总额将达到5777亿元[61] - 预计2029年全球冶金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1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62] - 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将达1.4亿吨左右,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5%以上[62] - 到2035年,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的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62] - 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行业营收有望突破3万亿元[63] - 非钢工程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公司在热点地区市场占比偏低[140] - 2024年房地产政策全面宽松,但市场未明显回暖,房价仍下跌[142] - 预计2024年全球发达市场央行进入降息周期,但高息环境短期难改,中国经济恢复处关键阶段[144] - 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受宏观经济等影响会波动,影响公司成本及利润[145] - 公司国际化经营受当地环境和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可能出现工程问题影响海外收入利润[1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程承包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73.6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20.88亿元,降幅10.37%[30] - 资源开发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9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2.77亿元,降幅7.76%[30] - 报告期内,冶金建设业务营业收入567.06亿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20.44%[43] - 报告期内,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营业收入2167.58亿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78.15%[44]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冶金建设类工程合同额1019.4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16.3%[45] - 2024年上半年,新签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类合同额4135.2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66.3%[45]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工业制造业及其他工程合同额1084.9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17.4%[45] - 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氢冶金项目总承包协议合同金额22.0亿元[45] - 宿州市埇桥区城东片区开发项目一包合同金额59.7亿元[45] - 大石河钼矿整体管理项目合同金额126.1亿元[46] - 自贡至泸州港公路工程二期项目施工合同金额23.9亿元[47] - 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合同金额21.1亿元[45] - 2024年上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镍、铜、锌、铅均价分别为17,741美元/吨、9,201美元/吨、2,674美元/吨、2,149美元/吨,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下跌26.7%、上涨5.7%、下跌5.7%、上涨0.9%[48] - 报告期内公司资源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92亿元[54] -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估算保有镍资源量增至140.2万吨、钴资源量增至15.8万吨,2024年上半年生产氢氧化镍钴含镍15,837吨、含钴1,442吨,平均达产率97.2%,销售氢氧化镍钴含镍16,531吨、含钴1,50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