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7.6亿港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1.0亿港元,中期不派息[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额37.6亿港元,较去年下降约38%;实现毛利10.9亿港元,整体毛利率为29%;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11.0亿港元,剔除相关影响后为5.5亿港元[21] - 期内公司结转物业销售面积约54,119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0%;结转销售收入约1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5%;房地产开发销售毛利率为32%,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2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结转物业销售总面积54,119平方米,销售净额924,442千元,车位销售153个[23][2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合同销售金额约61.8亿元人民币(折合约68.0亿港元),同比下降58%,销售面积约23.9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售价28,483元人民币[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售未结合同款项约278亿港元,预计于2024、2025年结转[2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新开工面积约21.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80%[30]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竣工面积约35.7万平方米,去年同期无新竣工项目[30]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收入约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毛利率约71%,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0.3亿港元[35] - 城市综合运营业务合同签约面积约9229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8921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业务收入约14.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毛利率约17%[36] - 酒店运营业务实现经营收入约2.1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深圳MUJI酒店年平均入住率达80%[39] - 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业务收入1.8亿港元,同比下降16%,毛利率约为24.3%,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384.3亿港元,现金结存为110.6亿港元,除非控股股东权益后净资产为400.9亿港元[42] - 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68.9%,净负债率68.3%,银行及其他借款平均综合利率维持在年息4.4%[4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384.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0.4亿港元;净负债率68.3%,2023年12月31日为58.1%[43] - 期内人民币资产及收益相对港币波动亏损4.5亿港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44] - 主要合营及联营公司业绩不佳,多家公司为集团带来亏损,如深劲有限公司约2.2亿港元、路劲基建约2.8亿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收益37.5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0.58亿港元;中期亏损11.4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601.7万港元[52]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之每股亏损2024年为12.37港仙,2023年为1.31港仙[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中期亏损11418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017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7307765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4413358千港元略有下降[5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512407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7480211千港元有所减少[5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2795358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6933147千港元略有增加[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中期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17064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886387千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亏损162239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84088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发展中物业为7217615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563075千港元有所增加[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因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产生其他全面亏损447105千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拨备或支付之股息导致权益减少656291千港元[57] - 2024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注资使权益增加6605千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值为-16.1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60亿港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值为-4.4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76亿港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值为-12.80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37亿港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值为-33.4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4亿港元[61] - 2024年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33亿港元,2023年中期末为114.40亿港元[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37.5691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0.5789亿港元下降37.98%[77][78][80]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收益为10.17626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9.46867亿港元下降65.46%[77][78]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收益为6.76062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93708亿港元下降2.54%[77][78]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收益为14.7212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4.23074亿港元增长3.44%[77][78] - 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务收益为1.82277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1816亿港元下降16.45%[77][7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益为4.08825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7.76081亿港元下降47.32%[77][78]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9.4585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212亿港元[77][78] - 2024年上半年已售物业及存货成本为6.41072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8.87982亿港元下降66.04%[8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16476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0.8083亿港元增长44.09%[8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利得为0.0198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0.0304亿港元下降34.87%[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净额为641,1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94,379千港元,合资格资产财务成本资本化平均比率为3.66%,2023年同期为4.31%[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总计196,01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7,217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两年同期均无应课税溢利不计提拨备[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1,101,1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6,615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898,793,115[89] - 2024年未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中期股息为177,976,000港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7港仙,共622,916,000港元,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共1,067,855,000港元[90][91] 市场环境 - 2024年上半年全国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约42%,公司实现合同销售61.8亿元人民币[9]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全国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2%;深圳新房网签同比下跌25%,二手住宅过户套数反弹超30%但价格同比下跌15%[21] - 2024年上半年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约30%,公司物业投资收入约6.8亿港元,整体出租率89% [11] 业务运营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拓展合同面积929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收入约14.7亿港元[10] - 公司深业上城实现平均新签合同租金较2023年增长30% [11] - 公司高科农业和先进制造业业务稳步推进,晶华公司高难度点阵显示屏已大批量生产[11] - 公司在营持有物业约173万平方米,后续约47万平方米待开业商办和产业空间将陆续运营[16] - 公司将尽快实现深业运营在管规模突破1亿平方米[15] - 商业运营方面,公司推进湾中新城商业水街开业筹划,搭建集团商业品牌产品线,巩固深业上城标杆地位,拓展“深业商管”品牌影响力[15][18] - 酒店管理方面,公司加速“憬居”品牌样板店打造,推进武夷山憬居康养度假酒店试营业[15] - 2024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包括长沙麓溪云境二期等,新开工面积合计218千平方米[31] - 2024年上半年新竣工项目包括广州深业颐泽府一期等,新竣工面积合计357千平方米[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土地储备计容建筑面积约653万平方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二线省会城市占比分别为66%、14%、20%[33] - 2024年上半年深业运营净拓展管理面积约929.1万平方米,物管城市及公建项目净拓展占比为89%[37] - 2024年上半年深业上城商场客流破千万,销售额达21亿元人民币[38] - 锦农项目流转土地310亩,大鹏四季滨海田园项目列入深圳市“百千万工程”,新丰•四季滨江田园建筑方案获农业农村部奖项[41] 公司战略 - 公司凭ESG优异表现获MSCI ESG的A评级,重构总部及所属企业薪酬体系[12] - 公司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按“一手抓经营、一手抓转型”思路发展[13] - 公司下半年将推动地产主业稳健发展,推进销售去化[14] - 公司将向城市资产管理和综合运营、科技产业投资服务转型[17][19] - 公司将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控制新增投资及资本性支出,去化存量资产,降本提质增效,优化资债结构[20] - 公司将继续壮大高科农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板块,搭建产业空间运营平台开展科技产业投资服务[19]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金融负债总额为8.149195亿港元,账面价值为7.712413亿港元[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金融负债总额为8.2053122亿港元,账面价值为7.9784682亿港元[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允价值列账或呈列的金融工具总额为1.41422亿港元[7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列账或呈列的金融工具总额为1.34639亿港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三级工具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00963亿港元[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第三级工具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232.7万港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451,422千港元,投资物业为33,299,309千港元[92] - 公司投资物业位于中国大陆,以中期租约持有,2024年6月30日由仲量联行重估,全部归类为第三级估值[93][94] - 投资物业估值采用收入资本化法和剩余法,空置率范围为3%-20%和5%-15%,资本化率范围为3%-7%和3%-6%等[9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若干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为23.08904亿港元未获中国相关部门颁发所有权证,仍在办理手续[9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分别为104.9万港元及106.91231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投资物业已抵押[98] - 中期内,使用权资产添置金额为629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76亿港元[99] - 中期内,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5432.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519.5万港元[100] - 中期内,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5268.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088.4万港元[10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对合营公司投资为84336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804198千港元[10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对联营公司投资为41547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234028千港元[10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为138032千港元,流动部分中香港上市股权投资为1039千港元[10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计入流动资产为12285485千港元,计入非流动资产为30665千港元[104] - 2024年6
深圳控股(00604)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