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交通建设(01800) - 2024 - 中期财报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3560.10亿元,同比下降2.6%;毛利415.96亿元,同比增长4.2%;营业利润205.27亿元,同比增长4.0%;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120.22亿元,同比下降3.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8648.50亿元,同比增长10.7%;总负债13951.51亿元,同比增长13.9%;总权益4696.99亿元,同比增长2.3%;母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3090.65亿元,同比增长2.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560.10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6%,海外市场收入694.59亿元,占比19.5%,同比增长4.1%[15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415.9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4.2%,毛利率从10.9%升至11.7%[1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利润为205.2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4.0%[154]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120.2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1%,每股盈利0.70元,2023年同期为0.73元[154] - 2024年上半年疏浚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268.94亿元及111.77亿元,分别增长3.2%及12.4%[156] - 2024年上半年基建建设业务及基建设计业务收入分别为3186.81亿元及173.42亿元,分别减少2.8%及10.4%[1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3144.14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4%[159] - 同期毛利为415.9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4.2%,毛利率由10.9%上升至11.7%[160] - 管理费用为189.10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0%,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161] - 其他收入为30.4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16亿元[162] - 其他损失为2.10亿元,2023年同期为其他收益4.39亿元,因汇兑收益和一次性收益减少[163]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为21.73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4.2%,因个别长账龄应收款项回收[164] - 营业利润为205.2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4.0%,营业利润率由5.4%增长至5.8%[166][167] - 财务收入为106.96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2%[168] - 财务费用净额为116.4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3%,因借款规模增加[169] - 除所得税前利润为189.6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1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建建设业务收入3186.81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8%[182] - 同期,基建建设业务销售成本2845.63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4%,销售成本占收入百分比降至89.3%[1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建建设业务毛利341.1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2%,毛利率升至10.7%[1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建设计业务收入173.4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0.4%[190] - 同期,基建设计业务销售成本141.1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2.0%,销售成本占收入百分比降至81.4%[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建设计业务毛利32.30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毛利率升至18.6%[1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疏浚业务收入268.9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2%[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建建设业务分部业绩171.3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8%,利润率增至5.4%[1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建设计业务分部业绩13.00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1.8%,利润率减至7.5%[1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疏浚业务分部业绩1773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疏浚业务销售成本为237.1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4%[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占疏浚业务收入的百分比由2023年同期的89.8%下降至88.2%[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疏浚业务毛利为31.77亿元,较2023年同期有所增长[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疏浚业务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10.2%上升至11.8%[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疏浚业务销售及营销费用为2.15亿元,2023年同期为1.18亿元[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疏浚业务管理费用为13.2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1.7%[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管理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由2023年同期的5.8%下降至4.9%[199] 合同数据 - 2024年新签合同额9608.6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基建建设业务8633.78亿元,同比增长9.4%;基建设计业务326.56亿元,同比增长21.9%;疏浚业务596.83亿元,同比下降4.1%;其他业务51.50亿元,同比下降38.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完工合同额35362.43亿元,其中基建建设业务30137.80亿元;基建设计业务1850.17亿元;疏浚业务3063.02亿元;其他业务311.44亿元[2] - 报告期公司新签合同额为9608.67亿元,同比增长8.4%,境外工程、城市建设等建设需求增加推动增长[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5362.43亿元[59] - 报告期公司各业务来自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1960.65亿元(约折合278.21亿美元),同比增长38.9%,约占新签合同额20%[59] - 境外新签合同额在3亿美元以上项目总合同额137.98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新签合同额的50%[59] - 各业务按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608.20亿元,预计设计与施工环节可承接建安合同额为546.29亿元[59] - 报告期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07.58亿元,获海南、福建等地新签项目[63] - 报告期公司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新签合同额207.29亿美元,其中中东地区48.03亿美元,自倡议提出累计新签合同额2554.87亿美元[66] - 报告期公司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8633.78亿元,同比增长9.4%,境外新签合同额1913.91亿元(约271.52亿美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为30137.80亿元[71] - 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分别占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的5%、16%、2%、55%、22%[71] - 报告期公司境内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458.95亿元,同比增长4.6%,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72] - 公司境内道路与桥梁建设新签合同额为1409.14亿元,同比减少31.6%,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6%[75] - 公司境内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为127.49亿元,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市场份额6%,为行业第三名,路外第一名[81] - 公司境内城市建设等项目新签合同额为4724.29亿元,同比增长21.8%,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5%[83] - 公司道路与桥梁建设业务中,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为345.03亿元,预计承接建安合同金额为351.61亿元[75] - 公司城市建设业务中,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为223.22亿元,预计承接建安合同金额为179.88亿元[83] - 公司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中,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分别占比44%、17%等[83] - 报告期基建建设业务中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1913.91亿元(约折合271.52亿美元),同比增长44.2%,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2%[88] - 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按项目类型划分,道路与桥梁、城市建设、港口、城市轨交、铁路、其他分别占25%、20%、17%、15%、11%、12%[88] - 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按项目地域划分,非洲、亚洲(除港澳台)、大洋洲、欧洲、拉丁美洲、港澳台及其他分别占31%、30%、20%、9%、5%、5%[88] - 报告期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326.56亿元,同比增长21.9%,境外新签合同额14.13亿元(约折合2亿美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1850.17亿元[96] - 基建设计业务中EPC总承包、勘察设计及其他项目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18.50亿元、108.06亿元,分别占比67%、33%[96] - 报告期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596.83亿元,同比减少4.1%,境外新签合同额26.01亿元(约折合3.75亿美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3063.02亿元[103] - 报告期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为51.50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11.44亿元[108] - 基建建设业务港口建设部分,如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防波堤一期工程项目金额为19.53亿元[110] - 基建建设业务道路与桥梁建设部分,广西省南宁二环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金额为47.85亿元[115] - 基建建设业务铁路建设部分,江苏省宿迁市潍宿高铁江苏段站前3标项目金额为30.11亿元[117] - 基建建设业务城市建设部分,四川省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金额为97.55亿元[120] - 基建建设业务海外工程部分,澳大利亚墨尔本雅拉有轨电车第五期运维项目金额为119.83亿元[121] - 基建设计业务中,准东将军庙至哈密淖毛湖(白石湖南)铁路增建二线项目金额为81.38亿元[124] - 疏浚业务中,重庆市经开区江南春城综合开发项目金额为30.67亿元[125] - 2024年4 - 6月新签合同额45.36亿美元,2024年累计96.09亿美元,同比增长8.4%[127] - 基建建设业务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86.34亿美元,同比增长9.4%[127] - 境外工程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19.14亿美元,同比增长44.2%[127] - 报告期内竣工项目总金额10.54亿美元,境内9.23亿美元,境外1.31亿美元[130] - 报告期内在建项目总金额497.51亿美元,境内423.12亿美元,境外74.40亿美元[131] - 已签约未开工项目总金额81.74亿美元,在建未完工项目总金额271.89亿美元[133] - 基建建设业务已签约未开工金额70.01亿美元,在建未完工金额231.36亿美元[133] 分红派息 - 公司制订2024年中期分红派息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人民币1.4005元(含税)[5] - 公司制定2024年度中期分红预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53] 公司战略与规划 - 下半年公司将聚焦年度重点任务攻坚,以高质量执行力建设确保高质量发展提升取得实效[6] - 公司将纵深推进“四做”落地,包括做大工程、做强投资、做实资产、做优资本[7][9][10] - 公司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破解卡点堵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1] - 公司将持续开展金融类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强化存量类金融资产管控[10] - 公司将加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统筹策划,开展专项活动,强化再融资功能[10] - 公司将完成第三批44个国别组织「O」的组建[15] - 公司将推动科技创新与「战新」产业培育协同,推进绿色化、智能化转型[14] - 公司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释放要素创新活力[14] - 公司持续巩固扩大海外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15] - 公司加快转变经营模式,把商业可行作为国际化经营先决条件,防范各类风险[15] - 公司强化风险意识,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降低带息负债规模[17] - 公司高度警惕安全质量风险和合规风险,提升合同与流程管理标准化水平[17] - 至2025年公司要确保中国和亚洲国际承包商第一的绝对领先优势,提升海外综合贡献度,使净资产收益水平高于公司平均水平[31] - 公司坚持“建设城市、运营城市、发展城市”理念,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和城市体检行动[34] - 公司明确战新产业发展8个重点领域和25个细分赛道[37] - 未来公司科技创新要在国家战略前沿领域及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