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瑞特装: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富瑞特装富瑞特装(SZ:300228)2024-04-15 19:31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公司确认的营业收入为303,856.35万元[6] - 本期营业利润2.38亿元,上期亏损2.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30] - 本期净利润1.82亿元,上期亏损2.12亿元,扭亏为盈[30] - 公司本期基本每股收益0.26元,上期 - 0.39元[30] - 公司本期稀释每股收益0.25元,上期 - 0.39元[30]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1.81亿元,上期亏损2.11亿元,扭亏为盈[30] 财务数据 - 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2,767,874,861.16元,较期初增长约14.89%[19] - 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495,179,485.48元,较期初增长约7.9%[19] - 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2,198,721,228.51元,较期初增长约12.88%[22] - 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39,058,019.46元,较期初下降约57.08%[22]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237,779,247.97元,较期初增长约9.76%[22] - 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025,275,098.67元,较期初增长约15.31%[2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10,260,183.41元,较期初增长约37.61%[1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89,887,359.68元,较期初增长约38.68%[19] - 存货期末余额为1,000,857,242.87元,较期初增长约15.81%[19]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760,207,810.13元,较期初增长约46.92%[22] 其他信息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57,540.6349万股,注册资本为57,540.6349万元[53] - 公司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22户,较上期增加2户[55] - 本财务报表于2024年4月15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56] 会计政策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63] - 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期末余额需大于等于500万人民币[65] - 重要的在建工程预算需大于等于1000万人民币[65] - 重要的账龄超过一年的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需大于等于500万人民币[65] - 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净利润影响金额需大于等于2,000万人民币或为重要板块非全资子公司[66] - 重要的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需大于等于2,000万人民币[66] - 多次交易实现企业合并,一揽子交易按一项取得控制权交易处理,非一揽子交易调整资本公积等[6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日需满足五项条件,对价按公允价值计量[69][71] - 非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合并,一揽子交易按一项处理,非一揽子交易按不同核算方法确定初始投资成本[72]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73] - 合并财务报表以控制为基础确定范围,所有子公司均纳入[74][75] -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内部交易影响,调整子公司会计政策和期间[76]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最终控制方账面价值调整子公司报表,非同一控制下以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77]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等[77] - 报告期内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78] - 处置子公司或业务,将期初至处置日收入等纳入合并报表,分步处置符合条件按一揽子交易处理[79][80] - 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分一揽子和非一揽子交易,会计处理不同[81][82]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83]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83]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划分有不同条件[84] - 公司按规定确认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项目并处理[85][86] - 现金流量表编制时,库存现金和可随时支付存款确认为现金[87] - 外币业务初始确认用交易发生月初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按规定处理[88]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按资产负债表日等汇率折算,差额处理有规定[89][90]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91]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初始和后续计量有规定[92]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93]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94]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需计提减值准备[95]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等计入当期损益[96]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相关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97]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9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除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外,其他计入当期损益[100]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00] - 金融资产满足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已转移且满足终止确认规定时终止确认[102]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需满足相应条件(文档未明确具体条件内容)[102]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则终止确认,新老金融负债合同条款实质不同或修改原条款,终止确认原负债并确认新负债,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03] - 金融资产转移评估保留风险和报酬程度,分转移、保留、既没转移也没保留三种情形处理,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04]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将被转移资产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等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05]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且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将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等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06]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以报价确定公允价值,有针对资产本身限售的扣除补偿金额确定,无活跃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07]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部分金融资产和财务担保合同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08] - 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仅确认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为损失准备,变动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08]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减值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09]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信用损失准备增减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09] - 公司利用前瞻性信息比较资产负债表日和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10] - 公司基于单项和组合评估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考虑过去、当前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信息[114] - 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应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14] - 租赁应收款项信用损失为应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14] - 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为预计赔付额减去预期收取金额差额的现值[114] - 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账面余额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差额[115] - 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收回时减记账面余额[116] - 满足特定条件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列示[117]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跌价准备[125] - 标准产品按加权平均法结转营业成本,非标产品按个别计价法结转[124]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127] -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详见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129] -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29] -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29] - 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130] - 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30] - 原持有的权益性投资因追加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按原持有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133] - 原持有的权益性投资或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对非同一控制下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按原持有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134]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6] -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非一揽子交易,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处置股权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7] -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非一揽子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相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38] -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均为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4.75%;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9.5%;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145]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151] -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等持有且使用寿命超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需同时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成本能可靠计量两个条件才可确认[142] - 固定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不同来源的固定资产成本确定方式不同[143] - 自行建造的在建工程按实际成本计价,由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必要支出构成[146]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并计提折旧,决算后调整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已提折旧额[147] -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计入当期损益[148] - 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需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发生、借款费用已发生、购建或生产活动已开始三个条件[148]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包括租赁负债初始计量金额等四项内容,后续采用成本模式计量[153] - 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软件、商标权等[155] - 使用寿命有限的土地使用权预计寿命为50年,技术许可证、专利、商标权为10年,专有技术为20年,软件为2 - 5年[158][159] - 长期待摊费用中装修费摊销年限为2 - 10年,模具为5年[166] - 短期薪酬需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全部支付[169] - 公司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77] - 公司收入主要源于低温储运应用设备等产品销售及LNG天然气销售运维服务[183] - 公司在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按分摊交易价格确认收入[184] - 产品销售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大型成套产品安装调试运行且验收合格、其他产品交付并验收合格确认收入[186] -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合同,按预期有权收取对价确认收入,按预期退还金额确认负债[187] - 附有质量保证条款合同,提供额外服务作单项履约义务处理,否则按或有事项准则处理[187] - 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销售合同,提供重大权利作单项履约义务处理[187] - 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按客户实际销售或使用情况收特许权使用费,在两项孰晚时点确认收入[188] - 售后回购因远期安排负有回购义务,回购价低于原售价作租赁交易,不低于作融资交易处理[188] - 向客户收取无需退回初始费,按与转让商品相关性及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确认收入[189] - 满足特定条件的履行合同成本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资产[190] - 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收回确认为合同取得成本资产,摊销期不超一年的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91] - 合同成本相关资产按商品或服务收入确认基础摊销计入当期损益[192] - 合同成本相关资产账面价值高于特定差额时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因素变化可转回[193][194]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195] - 期末有证据符合条件且预计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按应收金额确认政府补助,否则实际收到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无法可靠取得按1元计量[196] - 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冲减资产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按用途不同处理,与日常活动相关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成本费用[197] - 已确认政府补助返还时按不同情况调整账面价值或计入当期损益[198]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差额计算,按预期收回或清偿期间适用税率计量[199] - 以很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特定交易初始确认的不予确认,联营企业投资相关满足条件确认[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