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伊之密: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伊之密伊之密(SZ:300415)2024-04-18 16:44

业绩总结 - 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9,581.69万元,同比增长11.30%[22] - 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708.99万元,同比增长17.66%[22] - 2023年度现金分红18422.48万元,占净利润比率38.61%[39] - 2022年度现金分红16401.25万元,占净利润比率40.45%[39] - 2021年度现金分红23457.28万元,占净利润比率45.46%[39] 用户数据 - 公司接到用户服务通知的响应时间为2小时内,到达用户现场的时间为12 - 24小时[71] 未来展望 - 到2025年公司要实现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8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全球有30多个海外经销商,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公司针对营销体系员工组织开展营销族任职资格评审[57] 公司基本情况 - 2023年是伊之密自2018年以来发布第六份社会责任报告[8] - 公司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近60万平方米,员工超3000名[15]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0] - 报告经公司2024年4月17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8] - 公司确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24] - 董事会下设有战略、审计、提名及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24] - 公司严格规范召集召开股东大会,保障股东权益[26] 信息披露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披露129个公告,包括9个董事会决议公告、9个监事会决议公告、4个股东大会决议公告、107个日常经营信息公告[37][38]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董秘办共披露4份定期报告,含2022年度、2023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及第三季度报告[37][38] - 深交所2022年度信息披露考核结果显示,公司信批质量被评为"A"级[37][38] 投资者关系 - 2023年公司共接待投资者来访10批次[39] - 2023年4月公司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等人员与投资者互动[39] ESG相关 - 公司识别出16项ESG重大性议题[35] - 2021年公司主导制定3项行业标准,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42] 能源与环保 - 2023年公司电力能源消耗总量同比增长34.26%,水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增长27.44%[45] - 2023年公司主要废气排放总量为104613.12万标米/年,其中VOCs 3.2879吨/年,二氧化硫0.1075吨/年,氮氧化物0.4505吨/年,烟尘0.233吨/年,颗粒物0.122吨/年[49] - 2023年公司产生有害废弃物636.46吨,无害废弃物2705.35吨[50] - 伊之密五沙工厂引入光伏发电5.6MW[48] - 2023年公司污染环境事件0起,超标排放事件0起,环保行政处罚0起[49] - 2019年以来,公司推出一系列环保提升措施,2023年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77]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员工总人数为3936人,其中技术人员为928人[54] - 2023年公司开展新入职员工培训10场,计558人,总课时72小时,其中储干培训48人次,总课时44.8小时[55] - 公司员工享有每月4小时带薪事假[57] - 2023年公司无重大事故,无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单数得到有效控制[58] 公益活动 - 金色暮年基金于2013年8月由公司高层领导出资30多万元作为本金设立[62] - 甄焕光爱心助学基金以10万元人民币为本金设立,截至2023年已有153人次获得资助,总资助金额累计65.75万元[64] - 2023年,18名伊哥子女获得甄焕光爱心助学金资助,4名伊哥子女获得甄焕光爱心奖学金奖励[64] - 10月29日公司120人参与顺德区长青共融公益徒步活动,报名费用捐入顺德关爱老人慈善基金[78] - 12月16日公司党委、工会与德耆慈善基金会党支部、善耆家园工会开展党建结对送温暖及青年担当敬老联谊活动[81] - 9月20日公司64名员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累计献血量达21800毫升[82] - 公司连续10年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活动,累计献血人数约780人,累计献血量约达254450毫升[82] - 2023年1月10日、13日公司党委优秀党员代表走访高黎、五沙社区困难群众,送春节红包及慰问品[85] - 2021年公司赞助顺德大良教育基金会168万,分三年执行(21年50万,22年50万,23年68万)[86] - 2021年公司赞助顺德容桂教育基金会100万,分三年执行(21年21万,22年30万,23年49万)[86] 产品质量 - 2023年,公司持续完善质量体系建设以及质量考核激励,未出现因产品安全或健康问题而被召回的情况[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