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人员 - 拟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员工不超52人,董监高8人,其他员工不超44人[5] 资金筹集 - 员工自筹资金不超5542.1835万元,提取长期激励基金不超5542.1835万元,拟筹集资金不超11084.3670万元[7] 股份回购 - 2022年4月18日至2023年4月18日,累计回购股份4461600股,占总股本0.31%,成交总金额209988554元[9] - 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5534152股,占总股本0.39%,成交总金额185238999.50元[10] 持股计划规模 - 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回购股份价格为22.26元/股[10] - 员工持股计划持股规模不超497.95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35%[12] - 公司全部有效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票总数累计不超公司股本总额10%,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益对应股票总数累计不超公司股本总额1%[12] 存续与锁定期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60个月[15]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12个月,自草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计划名下之日起算[16] 人员份额 - 董事兼总经理孔德珠持有份额972.3168万份,占总份额8.77%,对应股份43.68万股[16] 业绩考核 - 业绩考核年度为2024 - 2026年,分三个批次归属,归属比例分别为30%、30%和40%[19] - 业务单元层面业绩考核以达到年度业绩目标作为持有人当年度归属条件之一[21]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绩效评定B及以上归属系数为100%,B - 为50%,C为0[22] - 持有人实际可归属权益=持有人计划归属权益×业务单元层面业绩考核归属系数(N)×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归属系数(P)[23] 权益处理 - 持有人各批次未能归属的激励基金出资部分,权益由管理委员会无偿收回[24] 管理与决策 - 员工持股计划由公司自行管理,股东大会负责审核批准[25] - 持有人按认购金额在约定期限内足额缴款,自行承担投资风险[28] - 半数及以上持有人提议召开持有人会议,管理委员会应在收到提议和议案后3日发出书面通知[30] - 持有人会议每项议案需经出席会议持有人所持50%以上(不含50%)份额同意视为表决通过[32] - 单独或合计持有员工持股计划10%以上份额的持有人可在会议召开前1日提交临时提案[34] - 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设主任1人[35] - 管理委员会主任由管理委员会以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选举产生[35] - 管理委员会不定期会议由主任召集,需提前3日通知委员[37] - 委员提议召开临时会议,主任应在接到提议后5日内召集和主持[37] - 管理委员会会议应有过半数委员出席方可举行[39] - 管理委员会决议须经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39] - 管理委员会决议表决实行一人一票,记名投票[39] 资产与权益 - 员工持股计划资产包括公司股票对应权益、现金存款和应计利息、公司现金分红等[40]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放弃间接持有公司股票的表决权,仅保留其他股东权利[42] - 存续期内,持有人所持员工持股计划份额未经同意不得擅自退出、转让等[42] - 未满足归属条件,持有人不得要求对员工持股计划权益进行分配[42] - 锁定期满,管理委员会择机出售标的股票或非交易过户给持有人[42] 持有人情形处理 - 持有人辞职等8种情形须提前退出员工持股计划[43][44] - 持有人职务变更等4种情形权益可能不变或被取消[44][45][46] - 持有人降职且仍符合条件,公司重新核定可分配份额[47] - 持有人降职且不再符合条件,管理委员会取消其参与资格[48] - 收回份额处理方式包括转让或按比例分配收益等,单一持有人份额对应股票不超公司股本总额1%[43][44][45][46][47][48] - 员工持股计划份额对应标的股票数量不超公司股本总额1%[49] 计划终止与变更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届满不展期或提前终止,管理委员会30个工作日内完成清算并按份额分配[50]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内变更须经出席持有人会议的持有人所持超50%份额同意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51]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满未延长则自行终止[52]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满且资产为货币资金并完成权益归属可提前终止[52]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内终止须经出席持有人会议的持有人所持超50%份额同意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52] 其他说明 - 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不构成对员工聘用期限的承诺[54] - 员工持股计划不存在第三方提供奖励、补贴、兜底等安排[54] - 员工因持股计划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承担[54] - 员工持股计划解释权属于公司董事会[54]
纳思达:公司中长期事业合伙人计划之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