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epp Health(ZEPP) - 2019 Q4 - Annual Report

研发费用相关 - 2017 - 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占总运营费用的49.2%、45.9%和50.0%,占收入的7.5%、7.2%和7.4%[425] - 公司预计研发、行政和销售营销费用绝对值将增加[425][441][442] - 2019年研发费用为4.308亿人民币(6188.4万美元),较2018年的2.632亿人民币增长63.7%,主要因人员薪酬福利和测试成本增加[456] - 研发费用从2017年的1.538亿人民币增至2018年的2.632亿人民币,增幅71.1%[472] 小米可穿戴产品业务数据 - 2017 - 2019年小米可穿戴产品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8.8%、66.9%和72.2%[426] - 2017 - 2019年小米可穿戴产品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79.3%、69.6%和75.9%[438] - 2017 - 2019年小米可穿戴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3.6%、22.8%和21.4%[439] - 2019年小米可穿戴产品营收为41.937亿人民币(6.024亿美元),较2018年的24.395亿人民币增长71.9%,出货量从2018年约2440万增加到2019年约3840万[450] 自有品牌及其他产品业务数据 - 2017 - 2019年自有品牌及其他产品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20.7%、30.4%和24.1%[438] - 2017 - 2019年自有品牌及其他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6.0%、31.8%和35.3%[439] - 2019年自有品牌产品及其他营收为16.186亿人民币(2.325亿美元),较2018年的12.058亿人民币增长34.2%,出货量从2018年约310万增加到2019年约390万[451] - 2018年自有品牌产品及其他营收较2017年增长177.6%,从4.344亿人民币增至12.058亿人民币,出货量从约100万增加到约310万[465] - 2017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21.2%[501] 总体财务关键指标 - 2017 - 2019年总体毛利率分别为24.1%、25.8%和25.3%[439] - 2019年营收为58.123亿人民币(8.349亿美元),较2018年的36.453亿人民币增长59.4%,主要因小米可穿戴产品和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增长[449] - 2019年营收成本为43.445亿人民币(6.241亿美元),较2018年的27.059亿人民币增长60.6%,与产品销售增长一致[452] - 2019年毛利润为14.677亿人民币(2.108亿美元),较2018年的9.395亿人民币增长56.2%[455] - 2019年净利润为57.3371亿人民币(8.236亿美元),较2018年的33.632亿人民币增长70.5%[463] - 2018年营收较2017年增长77.9%,从20.489亿人民币增至36.453亿人民币,主要因产品出货量增加[463] 其他费用指标 - 2019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82亿人民币(2613.9万美元),较2018年的9653.8万人民币增长88.5%,主要因广告促销和人员成本增加[458]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17年的1.149亿人民币增至2018年的2.14亿人民币,增幅86.3%[473] - 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17年的4400万人民币增至2018年的9650万人民币,增幅119.3%[474] - 2018年经营收入为3.657亿人民币,2017年为1.82亿人民币[475] - 2018年利息收入为1160万人民币,2017年为300万人民币[476] - 2018年其他收入为880万人民币,2017年为460万人民币[477] - 2018年所得税费用为5200万人民币,2017年为2760万人民币[477] 客户收入占比 - 2018年和2019年,公司分别从单一客户获得66.9%和72.2%的收入,来自自有品牌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3.1%和27.8%[488] - 2017年与某客户合作销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8.8%,还可获客户未来商业销售净利润50%的第二期付款[502] 软件服务成本加成估计售价 - 软件服务和软件升级的成本加成估计售价在2018年为每单位1.77 - 5.68人民币,2019年为每单位1.72 - 10.62人民币[491] - 2017年软件服务和软件升级的最佳估计售价为每单位1.30元至5.69元[500] 合作协议权益 - 合作协议中公司有权获得客户未来商业销售净利润的50%作为第二期付款[493] 资产减值损失 - 2017 - 2019财年,存货拨备分别为240万元、0和2380万元[507] - 2017 - 2019年,商誉减值损失均为0[516] - 2017 - 2019年,无公允价值的权益证券减值损失分别为0、0和240万元[519] - 2017 - 2019年,权益法投资减值损失分别为0、410万元和21.8万元(3.13万美元)[524] - 2017 - 2019年,可供出售投资减值损失分别为0、350万元和0[526] 股份支付费用 - 2017 - 2019年,公司记录的与受限股和受限股单位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660万元人民币、2940万元人民币和370万元人民币(50万美元)[531] - 2017 - 2019年,公司记录的与创始人未归属股份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150万元人民币、5530万元人民币和1780万元人民币(260万美元)[535] 现金相关数据 - 2019年底公司现金头寸为18亿元人民币(3亿美元),2020年初从多家商业银行借款约8.82亿元人民币[432] - 2016 - 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分别为1726.6万元人民币、23833.6万元人民币、70760.5万元人民币和42799.9万元人民币(6147.9万美元)[542] - 截至201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分别为3.695亿元人民币、14.518亿元人民币和18.04亿元人民币(2.591亿美元)[54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70.3%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存于中国,69.8%由可变利益实体持有[542] - 2019年,公司净利润5.734亿元人民币(8240万美元)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4.28亿元人民币(6150万美元)的差异主要是因营运资金增加2.497亿元人民币(3590万美元),部分被非现金项目调整1.043亿元人民币(1500万美元)抵消[546] - 2018年,公司净利润3.363亿元人民币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7.076亿元人民币的差异主要是因非现金项目调整1.116亿元人民币和营运资金增加2.597亿元人民币[548] - 2017年,公司净利润1.671亿元人民币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2.383亿元人民币的差异主要是因非现金项目调整4500万元人民币和营运资金增加2130万元人民币[549] 关联方款项 - 截至2017、2018和2019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关联方款项分别为5.785亿、6.564亿和14.212亿元(2.041亿美元),其中来自小米及其附属公司的分别为5.676亿、6.484亿和14.186亿元(2.038亿美元)[550] 投资与融资活动现金 - 2017 - 2019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3890万、3.248亿和1.127亿元(1620万美元)[551][552][553] - 2017 - 2019年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分别为2010万、6.392亿和2560万元(370万美元)[554][555] 资本支出 - 2017 - 2019年资本支出分别为2450万、6920万和4610万元(660万美元)[556] 公司与VIEs收入及资产占比 - 2017 - 2019年,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收入贡献分别为0.3%、0.2%和0.2%,VIEs收入贡献分别为99.7%、99.8%和99.8%;2018 - 2019年,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总资产占比分别为26.5%和17.0%,VIEs总资产占比分别为73.5%和83.0%[558] 租赁承诺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承诺总计20207.1万元,2020年需支付4172.7万元,2021 - 2022年需支付8366万元,2023 - 2025年需支付7668.4万元[56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公司创始人王黄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拥有丰富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经验[566] - 德刘自2015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是小米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获多项工业设计奖[568] - 云芬陆自2015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在财务会计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经验丰富[570] - 小军张自2015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自2014年1月起担任安徽华米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和公司战略[571] 高管薪酬与激励计划 - 2019财年公司向高管支付现金约2310万元人民币(330万美元),向非执行董事支付60万元人民币(10万美元)[584] - 2015年10月公司批准2015股份激励计划,可发行A类普通股的最大总数为14328358股,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授予并尚未行使的购买A类普通股的奖励为13796269股[585] - 2018年1月公司通过2018股份激励计划,初始可发行的股份最大总数为9559607股,自2018年起每年增加1.0%的首次公开发行后已发行股份总数或董事会确定的股份数量,截至2020年1月1日,2018股份激励计划下可供未来发行的A类普通股数量为14339410股,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授予并尚未行使的购买A类普通股的奖励为6936025股[59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2015计划和2018计划授予几位高管的奖励总计4798468份,均不足公司总流通股的1%[60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其他员工持有的未行使期权可购买10862312股A类普通股,加权平均行使价格为每股0.26美元,还有2076217股受限股和1124081个受限股单位[603] 公司与高管协议 - 公司与高管签订雇佣协议,可因特定原因无通知无报酬终止雇佣,也可无原因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雇佣并支付遣散费,高管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辞职[580] - 高管同意对公司及相关方的机密信息保密,在雇佣期间披露发明等并转让权利,协助获取和执行相关法律权利[581] - 高管同意在雇佣期间及离职后一年内受非招揽限制[582] - 公司与董事和高管签订赔偿协议,同意赔偿其因担任公司职务而产生的某些责任和费用[583] 股份激励计划管理 - 2015股份激励计划允许授予期权、受限股和受限股单位,由董事会或委员会管理[588] - 2018股份激励计划允许授予期权、受限股、受限股单位或委员会决定的其他类型奖励[595] - 2018计划由董事会或董事会委员会管理,有效期为7年,董事会有权修改或终止该计划[596][601] 员工相关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数量分别为416人、694人和1132人[61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研发、销售和营销、行政、供应链管理的员工数量分别为679人、190人、183人和80人[61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合肥、北京、南京、西安、库比蒂诺和温哥华的员工数量分别为387人、364人、301人、48人、16人、11人和5人[616] - 员工需签订标准劳动协议,关键员工还需签订保密和非竞争协议,非竞争限制期通常为离职后2年[617]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下设审计、薪酬和提名及公司治理三个委员会[604][606] - 非执行董事没有规定离职福利的服务合同,董事需履行信托义务[604][612] 股份投票权与转换 - A类普通股股东每股有一票投票权,B类普通股股东每股有十票投票权[623] - B类普通股可按一比一的比例随时转换为A类普通股[623] 股东持股情况 - 王黄持有85,547,127股普通股,占普通股总数34.5%,占总投票权55.8%[623] - 陆云芬持有3,450,746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