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2024 - 年度财报

业务运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要业务运营公司天马通驰集团在2024年保持稳定的业务状况,尽管受到宏观环境影响[7][9] - 公司在2024财年的营收和利润受到行业整体环境的影响,但通过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努力,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6][9] - 公司2024年收益为84,73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1%,主要由于中国北京的汽车租赁及通勤巴士业务减少[30] - 公司新引入的资讯科技业务收益为22,169,000港元,成本为9,316,000港元,毛利率为42.0%[30] - 公司2024年毛利为6,311,000港元,毛利率为7.4%,较去年同期的负毛利率23.0%大幅提升[30]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为33,52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9.9%,主要由于去年同期有一笔328,461,000港元的债务重组一次性收益[31] - 公司2024年行政及其他运营费用为32,43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6.8%,主要由于本年度比去年同期少六个月[32] - 公司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的减值损失为10,57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858,000港元大幅减少[33][35] - 其他收入减少89.9%,从331,830,000港元降至33,526,000港元,主要由于债务重组的一次性收益减少[3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36.8%,从51,290,000港元降至32,434,000港元,主要由于本年度较相应期间少六个月[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减少,从57,858,000港元降至10,572,000港元,主要由于处置的淘汰汽车多于新增的电动巴士及燃油巴士[38] - 应收贸易款减值拨回3,450,000港元,而相应期间录得减值亏损10,081,000港元[39]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减少,从3,118,000港元降至716,000港元[39] - 融资成本减少45.5%,从12,630,000港元降至6,882,000港元,主要由于可换股债券、不可换股债券及租赁负债所收取的利息减少[41] - 公司本年度亏损约为8,629,000港元,而相应期间盈利约为201,759,000港元[42]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21港仙,相应期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6.63港仙[42] - 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6月30日的180,851,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54,641,000港元,增幅约为73,790,000港元[42]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6月30日的29,647,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31,144,000港元,增幅约为342.4%[42] - 公司购买了35辆新电动巴士和16辆新燃油巴士,总代价为人民币27,976,000元(约30,493,000港元)[42] - 无形资产约为27,931,000港元,主要涉及数据管理技术服务和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开发等[43]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6月30日的106,225,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25,116,000港元[43] - 使用权资产约为32,159,000港元,包括租赁的办公室、停车位及汽车[43] - 本年度使用权资产折旧约为3,963,000港元,相应期间折旧约为9,414,000港元[43] - 本年度使用权资产减值约为1,558,000港元,相应期间减值约为19,026,000港元[43] - 商誉从2023年6月30日的10,685,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6,488,000港元,主要由于收购City Gear带来的15,886,000港元[44] - 应收贸易款从2023年6月30日的20,305,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78,107,000港元,主要由于信息技术业务的增长[4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3年6月30日的135,575,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5,758,000港元[45]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3年6月30日的0.52倍提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0.60倍[45]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6月30日的53.6%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45.8%[45] - 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收购City Gear,其保证溢利需达到14,000,000港元以触发40,000,000港元的承兌票据支付[45] - 公司于2023年12月8日通过股份认购获得资金支持运营[45] - 公司于2022年1月25日完成股份合併,每10股合併为1股[45] - 公司于2022年3月9日完成第一项认购事项,共发行1,588,000,000股新合并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11港元,较理论收盘价折让约92.3%,所得款项总额为174,680,000港元,净额约为170,573,000港元[46][47] - 公司于2022年3月9日完成公开发售,共发行641,177,050股发售股份,发售价为每股0.11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70,529,475.5港元,净额约为65,212,000港元,拟用于债务重组[48] - 公司于2022年3月9日完成债务重组,向11名债权人发行207,274,309股债权人股份[49] - 公司于2022年3月10日恢复股份交易,已满足所有证监会及联交所的复牌条件[50] - 公司于2022年11月8日完成第二项认购事项,共发行610,000,000股认购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115港元,以加强集团的财务状况[52] - 公司完成第一项认购事项,向千逸及瀚天分别配发及发行972,500,000股和615,500,000股认购股份[53] - 公司完成债务重组,向11名债权人配发及发行207,274,309股债权人股份[53] - 公司完成第二项认购事项,配发及发行610,000,000股认购股份,每股价格为0.115港元[55] - 第二项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70,150,000港元,净额约为70,030,000港元[56] - 公司拟将第二项认购事项净额的70%以上用于提升现有业务及业务扩张[56] - 公司完成第三项认购事项,配发及发行700,000,000股认购股份,每股价格为0.115港元[56] - 第三项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80,500,000港元,净额约为80,400,000港元[56] - 第三项认购事项的认购价较2023年11月24日收盘价溢价40.24%[56] - 公司拟将第三项认购事项净额的74.63%用于投资机会出现时的投资活动[56] - 公司通过第一项认购事项、公开发售、第二项认购事项及第三项认购事项共筹集净款项386,215千港元,其中已使用148,301千港元,未使用41,906千港元[58] - 公司计划将160,000千港元用于债务重组,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使用65,002千港元,剩余41,906千港元预计在2024年内使用[58] - 公司于2023年12月27日以最高90,000,000港元收购City Gear及其附属公司,并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收购[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35名员工,较2023年同期减少47名[63] - 公司大部分收入和开支以人民币和港元计价,管理层认为外汇风险不显著,未使用金融工具进行对冲[62] - 公司计划将60,000千港元用于投资活动,并在本年度内全部使用[58] - 公司计划将49,030千港元用于业务提升及扩张,但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使用[58] - 公司计划将24,600千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但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使用[58] - 公司计划将20,400千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并在本年度内全部使用[58] - 公司计划将51,185千港元用于业务扩张,但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使用[5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借贷总额约为68,934,000港元,其中30,384,000港元为银行贷款,年利率为LPR -0.65%至LPR +0.53%,并以账面值约16,912,000港元的汽车作为抵押[6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借贷总额约为38,550,000港元,且无资产抵押[67] - 公司于2022年2月11日完成出售持有所有借贷的附属公司,解除所有还款责任,并获得约37,660,000港元的出售收益[69] - 核数师对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公司已采取行动处理相关审计保留意见[67] - 管理层确认核数师就借贷作出保留意见的基准,并对移除审计保留意见无异议[70]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审阅并认同公司管理层对保留意见的处理行动[71]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租赁及通勤巴士服务、云计算及全球交通运营服务、以及行业信息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84] - 公司通过收购City Gear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进一步扩展了行业信息解决方案业务[84] - 云计算及全球交通运营服务业务于2024年下半年产生收益,并分配至新的可呈报经营分部,即信息技术业务[84] - 公司所有业务均在中国进行[84] - 公司详细业务表现及财务状况回顾载于年报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84] - 公司环境政策及表现载于年报的“环境政策”部分[84] - 公司与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的主要关系载于年报的“主要关系”部分[84] - 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载于年报的“遵守法律法规”部分[8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业绩载于第64页的综合损益表,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92] - 公司将于2024年12月4日举行年度股东大会,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暂停[93][94] - 公司过往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及资产与负债概要载于第140页[9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情况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6[96] - 公司致力于通过节省电力及鼓励办公室用品循环再利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86] - 公司将于发布年报的同时,以电子形式发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ESG报告[86] - 公司确保全体员工获得合理薪酬,并定期检讨及更新薪酬、福利、培训及职业健康安全政策[86] - 公司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业务伙伴关系,确保业务稳定性及质量和及时交货[86] - 公司遵守中国及香港的所有相关法律法规,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无重大违规行为[89][90] - 公司未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订立或存在关于公司全部或主要部分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约[91]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4,387,628,409港元,分为4,387,628,409股股份[98]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48.5%,其中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14.9%[99] - 公司没有可供分派的储备[99]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内没有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9]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的权益和淡仓情况已按要求通知公司和联交所[100] - 纪开平持有公司股份972,50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22.16%[101] - 郭培远持有公司股份615,50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14.03%[101] - 丘可山持有公司股份3,14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0.07%[101] - 千逸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72,50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22.16%[104] - Hot Mediatech Group Pte. Ltd.持有公司股份700,00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15.95%[104] - 李佳益女士持有公司股份700,00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15.95%[104] - 瀚天海洋资源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15,500,000股,占公司权益的14.03%[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任何股份或债券的权益或淡仓[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授予任何董事或其家属购买股份或债券的权利[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参与任何安排致使董事收购其他法团的股份或债券权利[10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年度内未进行任何非豁免关连交易或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105] - 公司确认已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关于关联方交易的规定[105] - 公司具备足够的公众持股量,不少于已发行股份的25%[106] - 审计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和风险管理[106] - 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其职能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09] - 董事会由八名成员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在2024年度遵守了所有相关守则条文,除未委任行政总裁外[108]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06]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董事为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9:1[110] - 公司员工(包括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男女性别比率为9:1[110] - 公司董事会已举行六次会议,并通过书面决议案批准决议[111] - 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一次股东大会[113] - 公司董事会未任命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的角色和职能由所有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15] - 公司董事会已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人士[111] - 公司董事会已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成效,并认为该政策已有效实施[110] - 公司董事会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适当的保险,以应对因公司活动而提起的法律诉讼[111] - 公司董事会鼓励所有董事参加相关培训课程,以确保其充分明白上市规则规定的责任及义务[111] - 公司董事会会议记录草拟本会在会议后尽快向全体董事传阅,以供其表达意见及批准[111] - 董事任期为三年,可连任[116]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初始任期为一年,可自动续期一年[1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举行一次股东大会[118] - 公司未设立行政总裁职位,其职能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18] - 公司已采纳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2024年度内遵守该守则[120]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并在2024年度举行一次会议[120] - 薪酬委员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20] - 公司董事会负责编制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财务报表[120] - 公司外聘核数师的报告责任声明载于独立核数师报告中[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高级管理层(包括董事)的薪酬按范围划分[121] - 公司董事薪酬范围为0至1,000,000港元的有7人,1,000,001至2,000,000港元的有2人[122] - 提名委员会在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1次会议,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人数及架构,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考虑重选董事[124] - 审计委员会在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2次会议,主要职责包括审阅及监督集团的财务申报流程、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向董事会提供推荐意见[12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的综合财务报表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表已审议[127] - 公司核数师费用为980,000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370,000港元[132] - 公司股息政策旨在平衡股东期望与审慎资金管理,考虑因素包括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未来扩展计划[131] - 审核委员会已举行两次会议,审议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129] - 公司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出席情况显示,执行董事纪开平先生出席所有6次董事会会议[126] - 公司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酬金已支付[133] - 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及企业管治报告内的披露[134] - 公司董事会持续检讨股息政策,保留随时更新、修订或取消政策的权利[131] - 公司董事会每年至少审查一次其结构、规模、组成及多元化政策,以确保符合上市规则的相关要求[135] - 公司董事会已将其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的职责转授给审计委员会,并确认截至2024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