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铜销售额同比下降68.8%[5] - 2022年公司净亏损约为人民币47.632亿元[5] - 2022年公司铜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68.8%[11] - 2022年公司净亏损约为人民币47.632亿元,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10元[1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9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02%,主要由于电解铜贸易和再生铜产品销售减少[29] - 再生铜产品销售额为23.8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4%,销量从131,864公吨减少至44,241公吨,降幅66.4%[29] - 2022年公司销售成本为26.7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6%[29] - 2022年公司毛损为2.88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2.0%,而2021年毛利为1.51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0%[29]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3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6%,主要由于增值税退税和政府补贴减少[30] - 2022年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为79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6%,与销售额下降一致[30] - 2022年公司行政费用为1.9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7.9%,主要由于逾期未缴税款附加费增加6,620万元人民币[30] - 2022年公司财务成本为2.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7%,主要由于逾期借款额外利息增加8,670万元人民币[30] - 2022年公司亏损为47.632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亏损为9,55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毛利减少、坏账拨备增加21.191亿元人民币及预付供应商款项减值增加19.485亿元人民币[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包括股东权益、应付票据、有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租赁负债和可转换债券的负债部分[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定息借款总额为1,595,83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799,96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金额为1,338,37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85,55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租赁负债金额为2,23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158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3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可换股债券金额为231,72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85,733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3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借款总额为1,595,459千元人民币[33]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的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借款总额为1,796,752千元人民币[34] - 公司于2017年8月11日向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亨富投资有限公司发行了本金总额为60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36]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与华融签订了第二份修订契据,延长了华融可换股债券的到期日[38] - 华融于2021年12月31日豁免了华融可换股债券认购协议项下的转换权[38] - 华融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并可能进一步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40] - 公司完成华融认购事项,发行500,000,000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465港元,总认购金额为232,500,000港元[40] - 公司完成Prosper Rich认购事项,发行525,537,194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465港元,总认购金额为244,374,795港元[41][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4百万元,较2021年的12.0百万元大幅减少[44] - 公司存货减少人民币88.6百万元至100.9百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12.2天增加至19.8天,主要由于铜产品市场需求减少[44] - 公司与华融和Prosper Rich分别签署抵销契据,将认购款项抵销可换股债券的未偿还本金及应计利息[40][42] - 公司与Prosper Rich达成协议,双方无条件解除并免除与Prosper Rich可换股债券相关的所有申索、债务及要求[4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约人民币2,075百万元至约人民币236.5百万元,周转天数从105.0天增加至176.4天,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导致客户流动性紧张[4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加人民币269.9百万元至人民币1,613.6百万元,周转天数从58.2天增加至91.6天,主要由于电解铜供应商采购减少[46] - 公司总计息借款减少人民币204.2百万元至人民币1,595.8百万元,主要由于可换股债券的本金和应计利息通过发行普通股结算[46] - 流动比率从1.2下降至0.3,速动比率从1.2下降至0.3,显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显著下降[47] - 债务权益比率从105.3%下降至-59.1%,净债务权益比率从104.6%下降至-59.0%,主要由于年亏损达人民币4,763.2百万元[47][48]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从人民币2,024,846千元减少至人民币1,066,819千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存货减少[49]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并无任何未平仓铜期货合约,且未确认任何收益或亏损[5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中,约0.1百万港元及4,534美元(合共相当于约人民币0.1百万元)存于香港银行[5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约为227.7百万港元[5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换算中国境外实体之财务报表产生汇兑差额人民币39.7百万元[5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0.1百万元,主要用于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以及土地使用权[51]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5.8百万元,涉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及土地租赁预付款[51]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1] - 公司于2023年5月19日收到联交所关于恢复股份买卖的指引,若未能在2024年10月2日前达成复牌指引,可能面临除牌风险[51] - 公司连续两年净亏损,2022年净亏损为人民币47.63亿元,2021年净亏损为人民币9547.7万元[1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33.19亿元,净负债约为人民币27.02亿元[17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239.1万元,而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负债约为人民币15.94亿元[178] - 公司未能偿还的可换股债券、委托贷款、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及应付票据分别为人民币2.32亿元、3.06亿元、9.82亿元及2351.1万元[178] 破产重整 - 公司已为部分运营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并获得法院批准[6][7] - 破产重整旨在减少子公司债务并释放其优质资产的内在价值和商业潜力[7]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绵阳金循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11]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绵阳保和泰越通信线缆有限公司也申请破产重整[13]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湖南银联湘北铜业有限公司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190万元,申请破产重整[14] - 公司希望通过债务重整减少相关附属公司的债务,释放资产价值并提升盈利能力[12][15] - 公司认为相关附属公司持有的资产具有战略价值,且所在行业前景看好[12][15] - 公司希望通过债务重整改善相关附属公司及集团的财务状况[12][15] - 公司希望通过债务重整维护员工福利并为当地社区作出贡献[12][15]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绵阳保和泰越通信线缆有限公司(泰越)于2023年5月18日向法院提交自愿破产重整申请[16]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湖南银联湘北铜业有限公司(银联湘北)因未能偿还约人民币11.9百万元债务,收到债权人汨之源提出的清盘呈请[16] - 法院驳回汨之源的清盘呈请,并接受银联湘北的破产重整申请[17][22]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湖北融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湖北融晟)于2023年9月12日收到法院关于预重整的决定和通知[18][22] - 法院批准湖北融晟的预重整,并指定湖北公顺会计师事务所为临时管理人[19][22] - 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和绵阳金循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债务重整申请已获法院受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于2023年3月28日举行[52][53] - 绵阳保和泰越通信线缆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提交破产重整申请,法院于2023年5月23日受理[54][56] - 湖南银联湘北铜业有限公司涉及约1190万元人民币的债务,法院驳回清盘呈请并接受其破产重整申请[55][56] - 湖北融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预重整申请获法院批准,指定湖北公顺会计师事务所为临时管理人[57] - 报告期后,公司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总余额为26.1万元人民币,多项资产被查封,包括账面价值为7885.6万元人民币的物业、厂房及设备,4331.7万元人民币的使用权资产,以及238.4万元人民币的存货[57] 业务前景与市场需求 - 公司预计短期内运营和财务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8] - 公司对未来铜产品需求保持信心,特别是在新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高科技家电及电子设备等领域[8][9] - 公司预计短期内运营和财务业绩将受到破产重整的不利影响,但对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铜产品的需求将保持强劲[20][23] -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GDP达到人民币91.3万亿元,同比增长5.2%[21][23] - 公司预计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将继续推动制造业发展,特别是在5G、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基础设施领域,铜需求将持续增长[24][2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俞建秋先生是公司的创始人,担任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业务及策略[58] - 俞建秋先生拥有超过20年的石油化工、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企业运营及管理经验[58] - 俞建秋先生曾担任古杉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主席兼首席行政总裁,该公司于2007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58] - 鄺伟信先生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公司企业及策略发展,并担任多家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董事[58] - 鄺伟信先生曾担任古杉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总裁[58] - 鄺伟信先生自2011年起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涉及时尚鞋履、服装、太阳能和教育服务等行业[58] - 鄺先生拥有超过10年的亚洲企业融资及股票资本市场经验,曾担任多家投资银行的高管职位[59] - 朱玉芬女士拥有超过20年的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主要负责公司财务报告及会计事务[59] - 朱玉芬女士自2009年7月起担任绵阳金鑫铜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财务[59] - 高强先生自2019年1月起担任雅薇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59] - 高强先生自2019年3月起担任星玖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59] - 高强先生目前担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民间艺术专项基金秘书长[59] - 高强先生目前担任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59] - 高强先生于2022年9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59] - 李伟先生于2022年6月28日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验[60] - 方光华先生于2022年10月13日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建筑、土木工程和银行业务经验[60] - 俞礽忠先生于2022年10月13日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21年的审计、会计和财务管理经验[60] - 公司是中国西南部再生铜产品制造商,自2013年起开始销售通信电缆和送配电电缆,2015年起开展电解铜贸易活动[63][6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履历详情载于报告“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一节[6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确认其独立性[69]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变动情况除“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一节所披露者外,无其他变动[69] - 公司董事于合约的权益除财务报表明细披露外,无其他重大权益[69] - 公司拟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获膺选连任的董事中,无不可在一年内终止的长期服务合约[69] - 俞建秋先生持有公司股份6,204,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14%[72] - 俞建秋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公司时建持有公司股份532,794,4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89%[72][73] - 黄伟萍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10,317,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92%[72][73] - 鄺偉信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272,6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7%[72] - 朱玉芬女士持有公司相关股份3,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7%[75] - 鄺偉信先生持有公司相关股份4,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9%[75] - Quaetus Capital Pte Ltd持有公司普通股280,312,90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25%[79] - 绵阳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717,994,566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6.02%[79] - 亨富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557,627,26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2.44%[79] - 绵阳园城融合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50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16%[79] - Quaestus Capital Pte Ltd 持有公司280,312,902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25%[80] - 绵阳富乐持有公司694,470,566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5.49%[80] - 亨富持有公司557,627,26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2.44%[80] - 绵阳园城持有公司5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15%[80] - 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10,317,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92%[81]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90,485,2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7.64%[81] - 华融持有公司90,485,2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2%[84] - 时建与华融订立的股份押记涉及2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46%[84] - 绵阳园城与华融订立的股份押记涉及5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15%[84] - 公司董事会未建议或宣布支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的任何股息[8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详情载于年报第77页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88]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8[91]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人民币4,620,000元,较2021年的6,596,000元有所下降[93]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没有任何可供分派储备[93] - 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5[91] - 公司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详情分别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2[91] - 公司香港全体雇员参加了强积金计划,供款为相关工资成本的5%,受每月相关收入上限30,000港元所限[93]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6[88] - 公司未就2021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或宣派任何股息[89] - 公司未就全部或任何主要部分业务订立或现存任何管理及行政合约[93] - 公司2022年员工总数为507名,较2021年的592名减少14.4%[94] - 2022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4400万元,较2021年的4490万元减少2%[94] - 最大供应商占销售成本的16%,五大供应商合计占销售成本的37%[94] - 最大客户占营业额的29%,五大客户合计占营业额的
中国金属利用(01636) - 2024 - 年度财报
中国金属利用(01636)2024-11-01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