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3年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乙苯/苯乙烯成套技术、环氧丙烷/苯乙烯联产成套技术、正丁烷制顺酐成套技术、聚苯乙烯成套技术等[7]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59,999,998股[8] - 公司注册资本为59,999,998元,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徐志刚,无一致行动人[7] - 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24日,法定代表人为徐志刚[7] - 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简称为瑞华技术,证券代码为872869[8]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已经挂牌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不存在未出席审议的董事[2]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由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2]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对报告期内的重大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2]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 - 公司计划建设1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预计年产5万吨PBS、2.5万吨PBAT和2.5万吨PBT树脂[12] - 公司2023年3月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报送了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51] - 公司主要业务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基于化工工艺包技术的成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119] - 公司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120]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24]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25] - 公司重要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标准为1000万元人民币[126] - 公司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1000万元人民币[126] - 公司重要应收账款核销情况标准为50万元[126]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以控制为基础,合并范围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29] - 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将子公司或业务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29] - 公司在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以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自购买日起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29] - 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被投资方控制权时,对于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投资,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131]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31] - 公司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131] - 公司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13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包括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33] - 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成人民币记账[134] - 公司金融工具的分类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36]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3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3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4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4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4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144]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等[14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包括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等[149]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包括活跃市场报价和估值技术[150] - 金融工具减值测试方法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151] - 公司对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若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若未显著增加,则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153]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等无论是否包含重大融资成分,公司始终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53] - 应收票据的预期信用损失率根据账龄划分:1年以内为5%,1-2年为20%,2-3年为50%,3年以上为100%[155] - 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根据账龄划分:1年以内为5%,1-2年为20%,2-3年为50%,3年以上为100%[155] - 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根据账龄划分:1年以内为5%,1-2年为20%,2-3年为50%,3年以上为100%[155] - 合同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率根据账龄划分:1年以内为5%,1-2年为20%,2-3年为50%,3年以上为100%[15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若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 - 公司对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若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则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63] - 终止经营的减值损失和转回金额等经营损益及处置损益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165] - 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除非投资符合持有待售的条件[167]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7]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年,年折旧率为4.75%[172] - 机械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年折旧率为9.50%[172] - 电子及办公设备折旧年限为3-5年,年折旧率为19.00-31.67%[172] - 运输工具折旧年限为4年,年折旧率为23.75%[172] - 固定资产处置时,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73] - 公司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生的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167] - 因处置股权投资丧失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原股权投资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169] -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70] - 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标准包括设备安装完毕、调试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74] -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从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到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77] - 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条件为资产购建或生产过程中非正常中断超过3个月[178] - 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无形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180] -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按直线法摊销[182] - 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满足技术可行性、意图、经济利益、资源支持和支出可靠计量等条件[185]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按单项资产或资产组进行,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186] - 商誉减值测试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损失首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187] - 合同负债列示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189] - 短期薪酬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190] - 公司按当地政府规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并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年金计划/当地社会保险机构缴费[191] - 公司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并将其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191] - 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191] - 公司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按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和结算价格的差额确认结算利得或损失[192] - 公司在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193] - 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199] - 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的,公司在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分摊交易价格[199] - 公司在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可变对价、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的影响[199] - 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公司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199] - 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199] - 公司已将商品的法定所有权、实物占有权以及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200] - 公司在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前是否拥有控制权决定其身份为主要责任人或代理人[200] - 主要责任人按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确认收入,代理人按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确认收入[200]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39,446.59万元,同比增长21.01%[14] - 2023年度净利润为11,392.75万元,同比增长44.92%[14] - 工艺包收入为15,469.81万元,占总收入的39.2%[10] - 化工专用设备收入为15,250.61万元,占总收入的38.7%[10] - 催化剂收入为8,714.90万元,占总收入的22.1%[10] - 毛利率为54.49%,较上年同期的42.68%有所提升[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057,497.80元,同比下降29.12%[15]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24,461.2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9.90%,主要原因是支付现金股利8,999.9997万元[18]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6,374.41万元,较上年末减少45.73%,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账龄增加,坏账余额增加[18] - 2023年末存货为18,225.1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41.82%,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采购增加及在产品增多[18] - 2023年末合同资产为5,218.1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009.65%,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确认的进度款和质保金增多[18] - 2023年营业收入为39,446.59万元,较上年增加21.01%,其中工艺包收入增加5,325.81万元,设备收入下降7,010.72万元,催化剂收入增加8,714.90万元[21] - 2023年毛利率为54.49%,较上年增加11.8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设备和催化剂毛利率增加[21] - 2023年销售费用为101.74万元,较上年减少52.11%,主要原因是售后服务费减少198.47万元[21] - 2023年研发费用为2,148.77万元,较上年增加19.53%,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1] - 2023年投资收益为131.47万元,较上年增加67.25%,主要原因是公司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等[21] - 2023年营业外支出为212.63万元,较上年增加10477.70%,主要原因是捐赠200万元给华东理工大学[21]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39,446.59万元,其中工艺包收入为15,469.81万元,设备收入为15,250.61万元,催化剂收入为8,714.90万元[25] - 工艺包收入同比增长52.50%,达到15,469.81万元,主要由于2023年交付的工艺包平均收入为3,867.45万元/个,较2022年的1,449.14万元/个大幅提升[25] - 设备收入同比下降31.49%,主要原因是部分设备正在生产建造中,未达到交付条件[25] - 催化剂收入同比增加8,714.90万元,主要由于公司根据客户项目建设进度交付催化剂[25]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05.75万元,同比下降29.12%,主要由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3,896.70万元[28][29] - 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为21,487,726.18元,占营业收入的5.45%,与上期的5.51%基本持平[33]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从44项增加到60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从23项增加到36项[36] - 公司主要客户中,客户1的销售金额为122,123,371.62元,占总销售额的30.96%[26] - 公司主要供应商中,江西八六三实业有限公司的采购金额为52,265,557.52元,占总采购额的24.10%[27]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94,465,865.12元[38]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正在研发项目共计11项,取得发明专利13项、国际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37]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42,774,023.39元,坏账准备79,029,952.74元[38]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为7.72%[39] - 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比例为99.17%[40]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374.41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0.13%[41] - 公司控股股东徐志刚直接持有公司53.54%的股份[40] - 公司全资子公司瑞凯装备主要产品为化工装备,业务开展中对钢材等原材料需求较大[40] - 公司作为被告/被申请人的累计金额为1,587,265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36%[43] - 公司为子公司瑞凯装备提供担保总额为233,350,000元,担保余额为233,350,000元[44][45][46] - 公司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13,075,518.02元[46] - 关联方无偿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为122,950,000元[49] - 公司向关联方支付租金金额为250,000元[49] - 公司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承诺不构成同业竞争,正在履行中[50] - 公司董监高承诺规范和减少与公司的关联交易,正在履行中[50] - 公司其他货币资金质押金额为7,157,930.84元,占总资产的0.87%[52] - 银行承兑汇票质押金额为22,752,000.00元,占总资产的2.75%[52] - 已背书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2,100,000.00元,占总资产的0.25%[52] - 公司总资产受限金额为32,009,930.84元,占总资产的3.87%[52] - 无限售条件股份期末数量为17,288,403股,占总股本的28.81%[54] - 有限售条件股份期末数量为42,711,595股,占总股本的71.19%[54] - 公司控股股东徐志刚持有32,124,784股,占总股本的53.54%[55] - 公司普通股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49,758,754股,占总股本的82.94%[56] - 公司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乙苯/苯乙烯成套技术、环氧丙烷/苯乙烯联产成套技术、正丁烷制顺酐成套技术和聚苯乙烯成套技术[61] - 公司拥有6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6项、国际专利1项、实用新型23项[6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有4名,技术人员总数56名,占员工总人数的30.43%[66] - 报告期内,公司确认收入的工艺包销售合同数量为4个,收入金额为15,469.81万元,其中2个合同金额超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收入的10%[67] - 公司董事长徐志刚持有32,124,784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53.54%[70] - 公司总经理吴非克持有1,005,58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68%[70] - 公司副总经理张晶持有2,513,96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4.19%[70] - 公司副总经理谈登来持有90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51%[70] - 公司财务总监陆芝茵持有502,79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0.84%[70] - 公司监事会主席康葵持有418,97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0.70%[70] - 公司员工总数从期初的132人增加到期末的184人,新增69人,减少17人[75] - 技术人员从期初的52人增加到期末的56人,新增9人,减少5人[75] - 生产人员从期初的40人增加到期末的79人,新增51人,减少12人[75] - 行政管理人员从期初的28人增加到期末的36人,新增8人[75
瑞华技术(92009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