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拓开源(83441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恒拓开源恒拓开源(BJ:834415)2023-04-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7日,于2021年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22] - 公司是民航业核心软件供应商,业务覆盖民航核心IT系统,还拓展至医药健康等领域[44]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航空板块和其他行业板块[45] - 公司业务包括民航IT解决方案、智慧机场系列产品及其他行业板块业务[48][54] - 公司业务类型分为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及其服务、运维服务[55] - 恒拓开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个子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认定[60] - 2022年公司所处行业、主营业务等均未发生变化[6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6家子公司,无参股公司[100] 子公司相关情况 - 2022年1月子公司恒赢智航获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3] - 北京恒赢智航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2,615,364.93元,主营业务利润26,707,340.05元,净利润5,376,115.43元[106] - 智能航空系统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5,200,213.23元,主营业务利润29,662,327.15元,净利润12,318,451.44元[106] - 公司新设立子公司智航拓宇航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有利于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107] - 自2022年5月20日起,新设立子公司智航拓宇航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128] 权益分派与股本变更 - 2022年6月10日公司实施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以137,701,987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0.41元,共派发现金红利5,645,781.45元[5]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137,701,987股,2023年1月5日后股本变更为140,511,487股,注册资本由137,701,987.00元变更为140,511,487.00元[22][26] 股票期权与激励计划 - 截至2022年11月24日,53名激励对象完成行权缴款,共认购2,809,500份股票期权[6] - 2021年认定66名核心员工,拟向激励对象授予8000000份股票期权[180] - 2021年9月6日公司完成首次股权激励登记授予,向68名激励对象实际授予6365000份股票期权,预留1600000份[181]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刘德永获授678000份,占拟授予总量8.4750%,占授予前总股本0.4924%;牟轶获授500000份,占比6.2500%和0.3631%;潘小玲获授700000份,占比8.7500%和0.5083%[181] - 核心员工65人共获授4487000份,占拟授予总量56.0875%,占授予前总股本3.2585%[181] - 预留部分1600000份,占拟授予总量20.0000%,占授予前总股本1.1619%[181] - 2022年因权益分派,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由3.92元/份调整为3.88元/份[182] - 注销7名离职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26.4万份[183] - 拟向3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股票期权160万份[183] - 61名激励对象可行权股份数量为305.05万份,行权价格为3.88元/份[186] - 53名激励对象认购280.95万份股票期权,认购金额1090.086万元[187] - 8名激励对象放弃认购,6名未全额认购,共涉及股票期权24.1万份[187] 审计相关情况 - 中审众环对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0]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2年审计机构,与公司无关联关系且具证券业务资格[123] - 公司认为中审众环担任审计机构期间能认真履职,独立客观公正完成审计工作[123] - 公司将收入确认、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商誉减值测试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20][121][1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140,506,612.10元,较期初减少1.58%,占期末总资产和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3.58%和28.23%[12][139]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79,037,969.88元,较2021年的195,891,316.33元减少8.60%[29][78][87] - 2022年毛利率为39.83%,2021年为44.07%[29][78][8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35,110.00元,较2021年的22,674,673.54元减少68.97%[2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423,257.00元,较2021年的15,705,258.77元减少78.20%[29]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1.38%,2021年为4.56%[29]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为0.67%,2021年为3.16%[2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5,较2021年的0.16减少69.03%[29] - 2022年末资产总计595,981,742.37元,较2021年末减少0.80%[31] - 2022年末负债总计80,010,553.88元,较2021年末减少12.80%[3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82,015.91元,较2021年减少62.20%[33][93] - 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为 -0.8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8.60%,净利润增长率为 -68.99%[34] - 业绩预告营业总收入为180,113,784.22元,审定后为179,037,969.88元,变动比例 -0.60%[36]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066,632.61元,净额为3,611,853.00元[40][41] - 2022年末货币资金5178.00万元,占总资产8.69%,较2021年末减少70.85%,主要因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69][72] - 2022年末应收票据91.79万元,占总资产0.15%,较2021年末增长132.97%[69] - 2022年末存货2773.17万元,占总资产4.65%,较2021年末增长52.86%[69] -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25594.66万元,占总资产42.95%,较2021年末增长109.35%[69] - 2022年末合同负债1542.48万元,占总资产2.59%,较2021年末增长20.92%[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25,594.66万元,期初为12,225.97万元,增加13,368.69万元,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73] - 2022年营业成本为107,736,009.90元,占比60.17%,较2021年的109,560,101.23元减少1.66%[78] - 2022年销售费用为12,264,527.72元,占比6.85%,较2021年增长6.21%[78] - 2022年信用减值损失为-835,740.66元,较2021年的267,065.54元减少412.93%,主要因期末账龄3 - 4年应收账款增加[79] - 2022年其他收益为2,020,946.47元,占比1.13%,较2021年增加96.90%,因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增加[79] - 2022年投资收益为3,150,965.10元,占比1.76%,较2021年减少32.74%,系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减少[79] - 2022年营业利润为7,765,569.25元,占比4.34%,较2021年减少70.82%[79] - 2022年净利润为7,035,110.00元,占比3.93%,较2021年减少68.99%[7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对比同期分别减少1685.33万元、1502.93万元,系统集成及其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876.86万元[87]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98507896.37元,占年度销售比55.03%[91]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20871351.43元,占年度采购比62.39%[92]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645474.01元,2021年为117178652.57元[93]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82272.82元,2021年为-16946021.79元[93] - 报告期投资额81680100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44%[96] - 理财产品投资发生额合计816801000元,未到期余额257225301.50元[99] - 2022年度恒拓开源合并利润表营业收入金额为17,903.80万元[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拓开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账面原值为14,762.33万元,占合并资产负债表资产总额的比例24.77%[121] - 2022年12月31日,恒拓开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净值为4,539.04万元[122] 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研发的航班运行控制管理解决方案围绕“航班信息→航班计划→动态控制→安全保障→统计分析”主线建立[47] - 公司提供的民航智慧加油解决方案实现无线化、电子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提升调度和航油保障效率[50] - 2022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发布数字化放行、PLM等新一代民航智慧化应用产品[64] - 2022年非航业务聚焦优化,医疗健康业务壮大,取得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4]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2022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52003.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2.7%,货邮吞吐量1453.1万吨,比上年下降18.5%,飞机起降715.2万架次,比上年下降26.8%[62] - 2022年民航业主要上市航司与机场合计亏损超千亿,公司面临巨大挑战[62] - 预计到2035年航空运输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民航业基础设施保障需求迫切[66] - 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10%,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67][68] - 2022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利润总额达12648亿元[68] - 我国人均民航出行次数0.47次,远低于美国的2.83次和日本的1.03次,2030年前民航需求至少还有一倍空间,未来15年计划新建162座机场[132][133] -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40%,保持10%高位增长,预计2025年占GDP“半壁江山”,2025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5年复合增长率达36%[134]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挑战,包括对外沟通、拓展业务,对内优化结构、降本增效[63]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利用行业低谷期孵化新产品、升级已有产品[63] - 公司2022年稳住业务基本盘,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有利位置[63] - 公司立足民航多支柱发展,2023年将依托自身优势提升业务规模[135][136] 公司风险与对策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经营场地租赁等多项风险,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12][13][14] - 公司主要客户和收入来源对民航产业有一定依赖性,面临宏观经济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138] - 公司经营场所均为租赁,存在办公场所稳定性差的风险,对策是提前准备续租[142] - 公司存在前瞻性技术创新风险,对策是加强项目立项及可行性研究管控[143] - 公司营收依赖航空行业,存在盈利波动风险,对策是维护客户群、拓展需求范围[144][146]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对策是分散技术掌握情况、强化人员激励[147]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对策是提升技能、挖掘资源潜力、争取融资[148] - 公司面临产业政策风险,对策是加强核心业务管理[149]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对策是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150][151] - 公司募投项目存在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对策是合理安排工期、加快研发进度[152] - 报告期内无新增风险因素[153] 诉讼与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诉讼或仲裁累计金额为262,786.22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05%,公司作为被告/被申请人[158] - 公司对外担保金额总计900万美元,担保余额为0[161][163] - 关联方北京亚邦伟业技术有限公司为公司之子公司智能航空提供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