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源科技(835184) - 2023 Q4 - 年度财报
835184国源科技(835184)2024-03-28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简称为国源科技,代码为835184[20] - 法定代表人为董利成[20] - 董事会秘书为尚红英,联系电话010 - 58301677,邮箱shy@gykj.com.cn [21] - 公司网址为www.gykj.com.cn,办公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院西环广场T210C11、10C12号房间(德胜园区) [21] - 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www.bse.cn,媒体为《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22]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为董事会办公室[22] - 公司于2020年7月27日在北交所上市,普通股总股本为133,790,000股[23] - 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有7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和25家分公司[46] - 公司是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也是高新技术企业[47] 审计相关信息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1]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具备相关业务执业资格,在2023年度审计中表现良好,审计委员会认为其能公允合理发表独立审计意见[111]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6] 责任声明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报告资料无虚假记载等,并承担相应责任[10] 风险信息 - 公司不存在退市风险,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13] - 公司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内无新增风险因素[136][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233,956,195.76元,较2022年增长18.84%[28] - 2023年毛利率为4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00,373.75元,较2022年增长111.73%[28] - 2023年末资产总计为628,081,859.60元,较2022年末减少3.74%[30] - 2023年末负债总计为34,757,392.65元,较2022年末减少49.75%[3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29,474.25元,较2022年增长165.06%[30] - 年报审定营业收入与业绩快报数差异率为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差异率为 - 12.29%[32]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8,576,109.42元、58,995,164.52元、61,462,054.39元、74,922,867.43元[33]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321,000.02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317,920.13元[35] - 因会计政策变更,2022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重述后为32,577,740.40元[3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95.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4%[4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成本19775.3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78%[48] - 基础数据加工与主动遥感能力建设研发项目投入较上年同期减少46.47%[48] - 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46.60%[4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838.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47%[49] - 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970.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73%[49] - 2023年末货币资金209,372,512.56元,占总资产比重33.34%,较2022年末减少5.08%[66] - 2023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17,022,290.17元,占总资产比重2.71%,较2022年末增长30.50%[66] - 2023年末应收账款114,845,369.32元,占总资产比重18.29%,较2022年末增长9.02%[66] - 2023年末存货10,859,837.37元,占总资产比重1.73%,较2022年末减少23.18%[66] - 2023年末合同资产202,306,734.77元,占总资产比重32.21%,较2022年末减少10.35%[66] - 2023年末使用权资产5,975,303.25元,占总资产比重0.95%,较2022年末增长164.76%[67]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为0元,较2022年末减少100.00%[67] - 2023年末合同负债6,073,429.37元,占总资产比重0.97%,较2022年末减少72.99%[67] - 2023年末应付职工薪酬8,209,441.68元,占总资产比重1.31%,较2022年末增长35.76%[67] - 2023年末租赁负债4,555,979.74元,占总资产比重0.73%,较2022年末增长12,730.22%[67] - 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增加3,978,039.62元、增长30.50%,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68] - 报告期末其他应收款较上年期末减少3,315,850.76元、减少34.83%,因收回履约保证金[68] - 2023年营业收入233,956,195.76元,较2022年增长18.84%;营业成本129,284,447.18元,较2022年减少15.32%[70]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2,800,140.52元、减少46.47%,因研发项目投入减少[71] - 报告期内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5,407,163.43元、减少77.04%,因政府补助减少[71] - 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6,816,892.67元、减少41.09%,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20,367,954.23元、减少48.79%,因加大应收款项催收力度[71][72] - 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75,162.10元、增长127.93%,因处置固定资产[72] - 报告期内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107,377,123.29元、增长108.47%,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92,265,053.73元、增长111.59%,因营收增长、降本增效等[72]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233,956,195.76元,较2022年增长18.89%;其他业务收入为0,较2022年减少100%[7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029,474.25元,较2022年增长165.0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4,370,080.73元,较2022年减少113.0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8,010,458.82元,较2022年减少14.73%[85] - 报告期投资额为359,99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35%[87] - 理财产品投资发生额合计353,700,000.00元,未到期余额17,000,000.00元[89] - 本期研发支出金额为26,260,009.9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22%;上期研发支出金额为49,060,150.50元,占比24.92%[96] - 研发投入占比减少,因基础数据加工与主动遥感能力建设研发项目投入减少[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76亿元,减值准备为6131.38万元,账面价值为1.15亿元;合同资产账面余额为3.19亿元,减值准备为1.16亿元,账面价值为2.02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账面余额为58.76万元,减值准备为14.27万元,账面价值为44.49万元[108]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影响202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0,854.38元,未分配利润减少17,800.57元,盈余公积减少3,053.81元;影响2022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减少10,892.66元[112][113] - 报告期内公司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缴纳各项税费约1237.26万元[116] 业务线相关信息 - 公司围绕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国土资源数字化两大领域开展业务,盈利主要通过招投标获取订单[43] - 公司采用“技术驱动+市场驱动”双轮驱动研发模式[44] - 公司在宁夏、黑龙江、海南等地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线上线下结合模式[51] - 公司承接多个县区土壤三普业务,为2024年扩大业务奠定基础[51] - 公司在河北、辽宁等地参与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52] - 公司面向贵州、宁夏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用平台,并与国家国土调查云平台打通数据[53] - 公司依据贵州需求开发耕地保护监管应用平台,与卫星应用部门合作构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即时监测能力[53] - 公司推进资产清查数据建库软件开发形成产品,预期2024年推出资产权益管理应用平台并启动部分省份推广[54] - 公司通过洞庭湖区相关平台建设形成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信息化平台,下一步将面向全国开展市场拓展[54] - 2023年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试点实施大豆相关保险[59] - 公司在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国土资源数字化领域,通过产品迭代等深耕业务获取订单,在新业务领域形成产品与服务能力[55] - 公司深化数字乡村相关产品场景应用,落地智慧农业产业和数智乡村治理服务项目[52] - 地理信息数据营业收入130,847,634.7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4%;营业成本82,040,929.6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34%;毛利率增加20.30个百分点[76]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7.79%,营业成本下降46.47%[80] - 华北地区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31.99%,毛利率增加20.82%[80]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1.18%,营业成本下降42.20%,毛利率增加22.92%[80]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15.32%,营业成本增长51.50%,毛利率增加20.43%[81]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7.96%,营业成本增长53.26%,毛利率增长29.08%[82]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6.09%,营业成本增长32.98%,毛利率增长22.08%[82]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33,956,195.76元,地理信息数据工程占比55.93%、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占比22.97%[105] - 公司开展供销数字化应用平台开发项目,构建“统一供销数据基座+五级纵向横向服务网络+八大数字化应用场景”平台[102] - 公司开展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开发项目,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探索[102] - 公司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管理及应用平台开发项目,研发相关工具与软件[102] - 公司进行农村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升级,提高承保理赔服务能力和效率[103] - 公司地理信息数据工程及空间信息应用服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行业软件开发业务在取得验收文件后确认收入[105] - 公司围绕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国土资源数字化两大领域开展地理信息数据工程等业务[118] - 公司以“用空间信息技术助力国家乡村振兴”为使命,构建国源农业地理大数据平台提供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115] - 公司围绕“聚数、管数和用数”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依托国源地图构建应用案例,线上线下一体化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平台已在100多个县域推广[199] - 公司开展关键技术、新技术、时空数字底座、基础平台、农业产业数字化应用、国土资源数字化应用产品研发[194] - 公司构建协同研发组织模式,制定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和IPD软件研发流程,以研发中心规划组织研发活动[194] - 公司自主研发时空大数据基础平台,提供数字化底座共性功能,可快速搭建各类大数据平台[198] - 公司致力于用大数据手段助力政府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国源地图可赋能乡村产业发展[198] - 公司通过“数据+平台+应用+运营”模式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治理建设[199] - 公司在数字金融领域整合涉农数据,搭建农业金融服务数据库和共享服务平台,开发应用软件[200] - 公司在数字政务领域提供资源资产数字化采集能力,为政务信息化提供数据底板和数字底座[200] - 公司在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数字政务领域开发多款应用软件,助力政府提升政务数字化服务水平[200] 税收政策信息 - 公司2023年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部分子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税收政策[93]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沈阳国源可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94] - 部分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部分税费减半征收[94] 研发项目信息 - 期初研发人员146人,占员工总量比例23.40%;期末105人,占比17.71%[98] - 本期公司拥有专利数量4个,其中发明专利3个;上期专利1个,无发明专利[99] - 时空大数据基础平台研发五期项目已结项,提升了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能力[100][101] - 农业地理大数据平台(国源地图)多个研发项目已结项,推进了基础数据更新和应用能力研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