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约116.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05.3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6%,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12.8%[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24.68亿港元,较2023年的18.80亿港元上涨约31.3%,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34.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研发工作及项目投入约22.74亿港元[3]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6港元,共约9.10亿港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益约116.45亿港元,同比上涨约10.6%,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12.8%;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24.68亿港元,同比上涨约31.3%,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34.0% [144] - 期内,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收益约8.1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48.3% [145] - 期内,公司制药科技产品收益约73.1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9.6% [148] - 期内,公司生物科技产品收益约35.1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5.9% [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销成本及行政费用分别约为32.57亿港元及13.6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加约6.89亿港元及1.31亿港元 [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财务费用约为1.80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 [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约为34.55亿港元,较2023年结余增加约3.87亿港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约为29.28亿港元,较2023年结余增加约0.98亿港元 [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80.26亿港元(2023年:70.16亿港元),流动负债为65.73亿港元(2023年:57.3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22 [1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3.41亿港元(2023年:13.40亿港元),11.9%以多种外币列值,88.1%以人民币列值[1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银行贷款约43.59亿港元(2023年:32.85亿港元),年利率2.20% - 5.58%(2023年:2.50% - 7.07%),19.92亿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1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部分银行贷款以资产抵押,账面价值约8514万港元(2023年:1.21亿港元),负债比率约26.4%(2023年:21.5%)[1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作为出租人有经营租赁承担222万港元,2023年为38万港元[1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资本承担约22.396亿港元,2023年为12.466亿港元[192] 公司业务布局与战略发展 - 2024年公司完成对多普泰制药战略控股,收购天津田边、南昌百济制药和江西百安百煜医药科技100%股权[8] - 2024年公司战略引进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创新眼用制剂和治疗干眼症的鼻喷雾剂[8] - 公司自2018年起在核药领域加速拓展,已完成向创新核药龙头转型[9] - 2024年至公告日期,公司共有63项重大里程碑进展,包括创新产品23项、仿制产品17项、功能性食品3项、原料产品认证11项、产品及产业布局5项、重大建设项目4项[23] - 2024年公司新增14款商业化产品,核药抗瘤诊疗、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呼吸及危重症、五官科、心脑血管急救板块分别新增1款、5款、1款、2款、5款[23] - 公司建立了武汉光谷国际研发中心、澳洲糖组学研发中心以及南京奥罗mRNA研发中心[84] - 公司寻找机会进入新市场及开拓产品组合,如投资Grand Pharma Sphere进入核药抗肿瘤领域[159] - 公司寻找现有产品及市场协同效应,如旭东海普产品与公司制剂产品产生协同效应[159] - 公司寻求与早期研发阶段公司合作,获取有潜力产品经营权[159] - 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集团分别以约1.8954亿元及4.4226亿元收购多普泰医药科技27%及63%股权[172] - 2024年3月,集团以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一定金额注册里程碑费用取得眼用制剂GPN01768在大中华区独家权益[174] - 2024年6月,集团附属公司以约2.6亿元收购百济制药100%股权[175] - 2024年7月,集团附属公司以合共约4.86亿元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177] - 2024年12月,集团与箕星达成合作,将获治疗干眼症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权益[178] - 2025年2月21日,公司拟行使权利向南京基金及上海洪昇收购股权,收购代价参照预期估值3.57亿元人民币,其中向二者合计收购1.093848亿元人民币,完成后目标公司将由公司持有59.91%股权[196] - 2025年2月28日,集团场外出售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约45.2%持股(494.7181万股股份),价值约1.43亿澳元[196]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益约5.89亿港元,较2023年的2.17亿港元上涨约176.6%(撇除汇率影响)[3] - 截至2024年末,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2024年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11] - RDC有3款产品处于临床III期阶段,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RDC药物TLX591 - CDx预计今年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海外上市两年累计取得超7亿美元收入[11] - 用于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RDC药物TLX250 - CDx新药上市申请获FDA受理并进入优先审评,国内正进行三期临床[11]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的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和液体栓塞剂LavaTM等产品进入快速放量阶段[23] - 创新核药产品TLX250 - CDx在中国完成I期临床研究并达临床终点,开展确证性临床研究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24] - 创新核药产品ITM - 11两项III期临床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批准[26]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约有800名员工[42]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在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2款创新产品,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7个癌种[42]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早期研发阶段产品储备达12款[42]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2022年1月获批上市,5月正式投入应用,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人次使用,已进入多项国内外权威指南[45][47][48]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客观缓解率达65.6%,疾病控制率达87.4%,已有40余名患者肿瘤降期转化并切除,10余名患者桥接治疗后肝移植[48] - 公司已对70家医院超1100名医生进行易甘泰®手术理论或技能培训,超170名医师获手术登记,70名获独立手术资格,85名具备助理手术资质,16位专家获培训导师资格[49]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已进入45个惠民保和3个特药险,覆盖21个省、30余个城市[49] - 全球创新液体栓塞剂LavaTM 2023年4月在美国获批上市,10月正式商业化,制备只需2分钟[51] - RDC药物方面,已有四款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三款进入III期临床[44] - 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 2024年7月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2025年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44][55] - 全球创新液体栓塞剂KonaTM已向FDA递交上市前审批申请,适用于脑动静脉畸形术前栓塞[56] - 公司正在有序推进甲级资质核素生产平台的建设[44] - 公司有9款在研RDC药物,多款取得重要进展[58] - TLX591海外早期临床研究影像无进展生存期(rPFS)中位数为8.8个月,2023年11月完成海外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首例患者入组[60] - TLX591 - CDx于2021 - 2025年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在19个欧洲国家上市申请推进中,2023年8月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60] - TLX250 - CDx海外Ⅲ期临床研究诊断ccRC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6%和87%,阳性预测值达93%,针对T1a期早期ccRC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5%和89%[61] - ITM - 11海外III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1月达主要临床终点,在中国获批多项临床研究[63]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已布局27款产品,通路管理方向20款、结构性心脏病方向1款在中国获批上市[67] - 多款创新产品于2024 - 2025年获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包括国产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鸬鹚、国产血管内双模成像系统NOVASYNCTM等[67]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员工超220人,研发团队超50人,硕士和博士占比超60%[68] - AuroLase®已向FDA递交PMA申请[57] - ITM - 41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65] - 透析通路药涂球囊APERTO® OTW术后六个月靶病变通畅率比普通高压球囊有显著优势[72] - 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鉑睿時IberisTM相关研究成果在影响因数为35.5的国际心血管顶级学术期刊Circulation上全文发表[76] - 国产外周冲击波系统DEEPQUAKETM可治疗血管狭窄程度≥50%的成人患者髂动脉等部位的钙化病变[78] - 全球创新内源性组织修复产品aXess在美国获批开展的关键性临床研究于2024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在欧洲开展的关键性临床研究于2025年1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80] - 全球创新二尖瓣置换系统Saturn于2024年6月在美国完成首次人体实验的首例患者入组[82] - 冠脉药涂球囊RESTORE DEB®是中国首款具有原发冠脉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双重适应症的药涂球囊[71] - 血管内双模成像设备NOVASIGHTTM是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的血管内超声光学双模成像系统[74] - 首款国产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鸬鹚®采用圆丝编织结构设计,可体外手动调控直径,提高血管再通率[75] - 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鉑睿時IberisTM是全球范围内唯一获得欧盟CE认证且具备桡动脉与股动脉双入路设计的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产品[76] - 国产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NeoNova®采用弹性自锁机制,可规避瓣膜被撕裂风险[79] 呼吸及危重症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恩卓潤®比斯海樂®III期臨床研究顯示,24周中度急性發作風險的年化發生率較高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聯合噻托溴銨吸入噴霧劑開放三聯降低了43%[89] - 恩明潤®比斯海樂®III期臨床研究顯示,對比常規高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重度、中重度和所有急性發作類別風險分別降低約26%、22%和19%[89] - 切諾於2017年進入中國國家醫保目錄,2018年進入中國國家基藥目錄[88] - 新型複方鼻噴劑GSP 301 NS於2021年10月獲批在中國開展III期臨床試驗,2023年9月成功到達臨床終點,2024年2月NDA獲得藥監局受理[93] - 呼吸及危重症板塊在售產品覆蓋鼻炎、支氣管炎等多個適應症[86] - 切諾有成人裝和兒童裝,榮登「2024年健康產業品牌榜」等多個榜單[88] - 恩卓潤®比斯海樂®是中國國內首款獲批哮喘適應症的三聯複方吸入製劑[89] -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為國內首仿,有望改變同通用名產品市場上外資企業獨佔的競爭格局[91] - 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已在三大洲五个国家的四个适应症上获批七个临床批件,完成三项临床研究并达终点,2024年12月完成脓毒症II期临床全部患者入组给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出初步结果[95] 五官科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五官科板块治疗领域覆盖多科室疾病,建立专业化营销团队,形成全国营销网络,秉持中西结合与药械同治战略[98] - 五官科核心产品包括和血明目片、金嗓系列、脉血康、瑞珠、诺通等[99] - 和血明目片为全国独家、中药保护、医保和基药目录品种,上市30余年积累大量临床资料和经验[100] - 金嗓系列为全国独家产品,覆盖喉科全病种,多款产品被纳入多个指南和共识,金嗓散结和金嗓开音胶囊为医保目录产品[102] - 脉血康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医保和基药目录品种,是国内唯一标注抗凝血酶活性单位的中成药,每粒/片相当于14个抗凝血酶活性单位[103] - 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为单支装无防腐剂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一线用药,获多个专家共识推荐,2017年获中国驰名商标,2016 - 2024年连获九年西普金奖[105] - 酒石酸伐尼克蘭鼻噴霧劑(「OC - 01」)2021年10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远大医药(00512)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