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入约1561.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9%[4][5] - 2024年毛利约421.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1.2%[4][5] - 2024年年度溢利约245.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6.4%[4][5]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223.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5.2%[4][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约2.361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5.2%[4][8] - 2024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02港仙,全年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2023年为每股63港仙[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193.40亿元,2023年为1129.25亿元[10]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094.71亿元,2023年为873.95亿元[10] - 2024年流动负债为769.83亿元,2023年为740.29亿元[12]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86.13亿元,2023年为1062.56亿元[12] - 2024年集团特定时间点确认收入为156,168,720千元,2023年为133,623,632千元[30] - 2024年客户A收入为49,439,232千元,占集团总收入超10%,2023年为45,121,545千元[3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984,394千元,2023年为3,713,038千元[37] - 2024年其他开支为2,898,537千元,2023年为945,299千元[37]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8,251,619千元,2023年为3,392,712千元[39] - 2024年已确认分派股息为7,658,537千元,2023年为3,786,112千元[3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9,991,558千元,2023年为92,314,562千元[34]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22,372,331千元,2023年为11,460,678千元;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盈利为22,372,331千元,2023年为11,713,440千元[41] - 公司年收入约为1561.69亿元,同比增加约16.9%;毛利约为421.63亿元,同比增加约101.2%;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223.72亿元,同比增加约95.2%;每股基本盈利约为2.3611元,2023年同期约为1.2095元;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2023年年度为每股63港仙[58] - 2024年集团收入约为1561.69亿元,同比上升约16.9%[71]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223.72亿元,同比增加约95.2%[72] - 2024年集团产品整体毛利率约27.0%,较去年上升约11.3个百分点[7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6.61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2.5%[77] - 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49.93亿元,较去年增加约0.8%[78] - 2024年财务费用约为33.63亿元,较去年增加约2.9%[79]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47.70亿元,相比去年增加约41.1%[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账款约97.74亿元,较2023年末的54.89亿元增加约78.1%[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预付款及其他应收账款约78.12亿元,较2023年末的87.48亿元减少约10.7%;存货约373.44亿元,较2023年末的339.58亿元增加约10.0%[83] - 2024年度,集团所得税约82.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93亿元增加约143.2%[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223.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4.61亿元增加约95.2%;每股基本盈利约2.3611元(2023年约1.2095元)[86][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47.70亿元(2023年末约317.21亿元);总负债约1105.52亿元(2023年末约940.64亿元),资产负债率约48.2%(2023年末约47.0%);有抵押银行借款约155.48亿元(2023年末约125.38亿元)[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483.02亿元,其中约64.3%按固定息率计算,约35.7%按浮动息率计算;除银行借款外的债务包括短期债券30亿元、中期票据及公司债券约153.35亿元、担保票据约21.54亿元、可换股债券(含衍生工具部分)约42.03亿元,年利率在2.35%至7.75%之间;流动净资产约328.42亿元[9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中人民币债务占约88.7%,外币债务占约11.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人民币占约87.7%,外币占约12.3%[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员工51320名,较2023年末增加2412名;员工成本总额约55.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0.35亿元增加约10.4%,占集团收入约3.6%[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外币计价的银行结余约54.99亿元,外币计价债务约82.30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汇兑损失约2.23亿元(2023年约2.24亿元)[94]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02港仙,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2023年度为每股63港仙[115][1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铝合金产品销量约583.7万吨,较去年增加约1.5%,平均销售价格上升约6.6%至约17550元/吨[71] - 2024年氧化铝产品销量约1092.1万吨,较去年增加约5.3%,平均销售价格上升约33.6%至约3420元/吨[71] - 2024年铝合金加工产品销量约76.6万吨,较去年增加约32.1%,平均销售价格上升约2.5%至约20324元/吨[7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集团自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应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15] - 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对集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的负债分类无影响[17]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第19号等[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期影响未来财务报表呈列及披露[20]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报告期间生效,公司因股本工具公开交易不符合应用资格[22][23]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应用预期无重大影响[2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应用预期无重大影响[2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呈列,引入损益表呈列新规定等[20]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允许合资格实体选择应用减少的披露规定[21]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规定货币可兑换评估及汇率确定和披露事宜[2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应用预期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28] 公司业务布局与战略发展 - 公司完成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发挥纵向整合业务优势,增厚利润[57] - 公司持续推进“双碳”战略,清洁能源占比提升,低碳铝产量逐年增长,子公司获铝深加工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证书[60] - 公司构建“科教创产”融合创新体系,开展前瞻性研发,智慧氧化铝未来工厂一期已运行,二期有序推进,原铝单吨电耗下降[61] - 公司以六大战略深塑发展坐标系,聚焦延链、强链与数智改造,推进企业核心能力建设[57] - 公司将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实现目标,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领先企业[65]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在“2024年度—亚洲管理团队排名(日本除外)”评选中获十五个榜单排名、八项主要大奖,荣膺55家“最受尊崇公司”之一[62] - 公司下属多家子公司入选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省级绿色工厂、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2] 公司资本运营与融资情况 - 2025年公司间接附属公司宏创拟收购山东宏拓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于宏创持股比例将增加[51] - 2025年集团发行本金总额为330,000,000美元(约人民币2,398,176,000元)的7.05%担保票据[51] - 子公司山东宏桥年内成功发行总价值126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3亿美金高级无抵押债券在美元市场成功发行并获七倍超额认购[64] - 公司优化资本运营结构与财务管理,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64]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5年1月6日,宏创控股董事会决议通过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宏拓实业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在宏创控股持股比例将提高[98] - 2025年1月6日,公司公告发行本金总额3.3亿美元、2028年到期、利率7.05厘的优先无抵押票据,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现有离岸债务再融资及一般公司用途[99] - 公司于业绩公告日期维持联交所批准及上市规则准许的公众持股量[100] - 2025年1月15日至2月5日公司共购回11,649,500股普通股,2月20日注销,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12%[121] - 截至业绩公告刊发日期,公司通过联交所购回股份总计11,649,500股,已付代价138,972,235.40港元[123] 公司董事与治理结构 - 截至业绩公告刊發日期,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为期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04] - 2024年,非执行董事涂一鍇先生和田明明先生未从公司领取董事酬金,无董事放弃薪酬[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业务管理或行政工作相关合约[106] - 2024年12月31日,张波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887万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0.09%[108] - 2024年12月31日,张波先生于一致行动人士权益中持有公司60.90031073亿股好仓,占已发行股本64.27%[108] - 公司章程细则及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102] - 士平信托公司、宏桥控股分别持有6,090,031,073股好仓,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64.27%[111] - 张红霞女士、张艳红女士分别持有6,098,901,073股好仓,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64.36%[111] - 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565,690,170股好仓,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约5.97%[111]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有十二名董事[148] - 执行董事有张波先生、郑淑良女士、张瑞莲女士及王雨婷女士[148] - 非执行董事有杨丛森先生、张敬雷先生、田明明先生(张浩先生为其替任董事)及孙冬冬女士[14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文献军先生、韩本文先生、董新义先生及傅郁林女士[148] 公司债券发行与赎回情况 - 2024年6月11日,山东宏桥按存续本金总额及累计利息赎回到期债券[128] - 2024年6月8日,公司按存续本金总额及累计利息赎回2021年发行的5亿美元、6.25厘优先无抵押票据[129] - 2024年3月25日,公司发行3亿美元、7.75厘优先无抵押票据,所得款项净额约2.976亿美元已使用完毕[129] - 2025年1月6日,公司发行3.3亿美元、7.05厘优先无抵押票据,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现有离岸债务再融资及一般公司用途,尚未使用[129] - 2021年6月11日,山东宏桥发行5亿元、5.60%年利率的境内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回售后转售,存续本金5亿元,存续期票面利率下调至4.50%[129] - 2021年8月20日,山东宏桥发行10亿元、4.16%年利率的境内公司债券(第二期),多次回
中国宏桥(01378)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