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92.41亿元,较2023年减少2.73%[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0亿元,较2023年减少1.63%[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88亿元,较2023年增长2.47%[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07亿元,较2023年减少7.32%[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86.3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37%[25] - 2024年末总资产803.2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04%[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3.28元,较2023年增长0.31%[26]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3.26元,较2023年增长0.62%[26]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3.46元,较2023年增长4.22%[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8%,较2023年减少2.21个百分点[2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5.38亿元,2023年为 - 1.41亿元,2022年为4.69亿元[32]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2.34亿元,当期变动为12.23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额为6100.04万元[3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41亿元,同比下降2.73%,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5.2%[45][46] - 2024年营业收入392.41亿元,同比下降2.73%;营业成本229.65亿元,同比下降3.22%[50][51] - 2024年公司毛利162.77亿元,同比下降2.02%;毛利率41.48%,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52] - 2024年销售费用7.45亿元,同比增长6.33%;管理费用28.79亿元,同比增长0.02%;研发费用12.39亿元,同比下降14.03%[51] - 2024年投资收益6.04亿元,同比增长158.36%[5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07亿元,同比下降7.32%[51] - 化学业务毛利为1347830.95万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87个百分点;测试业务毛利为185609.38万元,毛利率下降5.34个百分点;生物学业务毛利为95894.77万元,毛利率下降2.66个百分点[56] - 直接人工成本为1065519.60万元,占比46.40%,较上年同期变动 - 0.77%;原材料成本为754123.97万元,占比32.84%,较上年同期下降10.63%;间接费用为476807.98万元,占比20.76%,较上年同期上升4.71%;营业成本合计2296451.5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57] -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为 - 78668.36万元,2023年为 - 33811.92万元,财务净收益增长得益于美元汇率上升带来的汇兑收益增加[60]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23852.50万元,研发投入合计123852.50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6%[62][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0651.48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7.32%,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17.44%;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1817.71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27.01%;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219.06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2.77%[65] - 报告期内投资收益为60416.24万元,2023年度为23384.90万元,增长得益于对WuXi XDC Cayman Inc.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及处置收益增长[66][67] - 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8695.76万元,2023年为损失3780.91万元,净收益增长系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67] - 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为33757.86万元,2023年度为23840.34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123625.80万元,2023年度为15650.89万元[67]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183.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81%,较上期期末增长33.12%[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2.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4%,较上期期末增长11114.79%[70]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0,较上期期末减少100%,原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到期交割及公允价值波动[70]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2.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5%,较上期期末减少66.11%[70]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29.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8%,较上期期末增长330.78%[70] - 报告期内投资额为38.4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57亿元,减幅31.38%[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01.77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560万元[78] - 已到期交割的衍生金融工具本报告期累计影响税前利润为人民币 - 104,690.41万元,不运用套期会计核算的远期合约对当期利润影响为人民币 - 51,313.98万元[8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达166.4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24.1%[39] - 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50.2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7.7%[39] - 来自欧洲客户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4.4%[39] - 来自中国客户收入70.7亿元,同比下降3.5%[39] - 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19.3亿元,同比下降11.4%[39] - 化学业务收入29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11.2%;测试业务收入567,073.84万元,同比下降4.82%;生物学业务收入254,392.63万元,同比下降0.34%;其他业务收入65,070.84万元,同比下降34.68%;终止经营业务收入132,364.92万元,同比下降20.40%[45][46] - 2024年公司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46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10%[46] - 2024年R到D转化分子366个[46] - 小分子D&M业务收入178.7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6.4%[46] - 2024年公司小分子CDMO管线累计新增1,187个分子,年末管线总数达3,377个,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合计增加25个项目[46] - 2024年TIDES业务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70.1%;截至年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50] - 2024年测试业务收入56.7亿元,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8.0%;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8%[50] - 2024年生物学业务收入25.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非肿瘤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9%[50] - 2024年化学业务收入290.52亿元,同比下降0.41%;测试业务收入56.71亿元,同比下降4.82%;生物学业务收入25.44亿元,同比下降0.34%[52] 公司分红与回购情况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816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8.3511343782亿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0%[6] - 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8.3511343782亿元,采用集中竞价方式于A股已实施的股份回购注销金额30.0000191887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金额合计58.3511535669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61.75%[6]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8974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8.820508299亿元(含税)[155]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816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8.3511343782亿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0.00%[155] - 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金额合计58.3511535669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61.75%[15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83.6624781286亿元[16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30.0000191887亿元[16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累计金额为113.6624973173亿元[16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金额为92.9025686545亿元[16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122.35%[161]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30.171737895亿元[161] 公司运营与发展相关 - 2024年末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6000家,持续经营业务活跃客户约5500家,全年新增约1000家[3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493.1亿元,同比增长47.0%[36] - 预计2025年末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超4,000kL[42][46][47] - 2024年末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末超100,000L[42] - 2024年瑞士库威基地口服制剂产能翻倍[42][46][4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6,000家[42] - 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 - 15%,整体收入达415 - 430亿元[48] - 2025年公司将聚焦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坚持能力与规模建设,提升经营效率[94] - 2024年公司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科学碳目标倡议和制药供应链倡议[96] 公司治理与制度建设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6次股东会(含A/H股类别股东会议各2次)、10次董事会以及5次监事会,审议议案通过率100%[109] - 公司为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修订多项制度优化独立董事任职条件等机制[109]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6次股东会(含A/H股类别股东会议各2次),会议决议合法有效[116] - 公司建立《对外担保及提供财务资助管理制度》,无资产和权益为关联方担保情形[110] - 公司建立《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制度》,无资产、资金被关联方违规占用情形[110] - 公司设有独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劳动人事管理与关联方分离,薪酬体系独立运作[112] - 公司建立独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决策独立[112]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详见《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66]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67] - 公司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自查不存在需整改问题[167] 公司人员变动与薪酬 - 陈曙辉于2024年4月10日辞去公司副总裁等职务[120] - 冯岱因任职年限规定申请卸任独立董事,2025年1月22日股东大会同意补选冷雪松为独立董事[120] - 董事长、执行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Ge Li(李革)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180.00万元[118] - 执行董事Minzhang Chen(陈民章)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46,180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672.43万元[118] - 执行董事Edward Hu(胡正国)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54,132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14.24万元[118] - 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Steve Qing Yang(杨青)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13,554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37.74万元[118] - 执行董事、副总裁张朝晖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80.70万元[118] - 陈曙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69,140[119] - 施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000[119] - 张远舟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172[119] - 朱敏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1.81[119] - 贺亮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5.00[119] - 吴柏杨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5.00[119] - 多位独立董事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0.00[119] - 冷雪松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0.00[119] - 董事、监事的报酬由股东大会批准,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由董事会批准[129] - 公司董事薪酬方案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均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具体实施[12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全体委员在审议相关薪酬方案时,均发表了同意的审核意见[129]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为40万元(税前),不足一年者按比例逐日计算;未在公司任职的监事每年领取15万元(税前)津贴[130]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
药明康德(603259)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