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额增长约12.8%,达约人民币23,147.1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20,523.7百万元)[3] - 毛利增长约19.1%,达约人民币6,698.1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5,622.0百万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21.9%,达约人民币2,319.3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1,903.2百万元)[3]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至约人民币2.019元(2023年:约人民币1.654元)[3] - 资本开支减少约40.9%,达约人民币1,911.7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3,235.4百万元)[3] - 综合资产净值增长约11.1%,达约人民币21,258.9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19,139.9百万元)[3]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806,939千元(2023年:人民币2,315,475千元)[4] - 本年度溢利为人民币2,375,760千元(2023年:人民币1,963,993千元)[4] - 总权益为人民币21,258,931千元(2023年:人民币19,139,879千元)[9] - 2024年营业额为人民币23,147,123千元,其中中国市场为人民币9,323,157千元,占比40.3%;其他国家为人民币13,823,966千元,占比59.7%[18] - 2023年营业额为人民币20,523,674千元,其中中国市场为人民币9,204,126千元,占比44.8%;其他国家为人民币11,319,548千元,占比55.2%[1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806,939千元,本年度溢利为人民币2,375,760千元[23] - 2023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2.0523674亿千元人民币,分部溢利为5621.991亿千元人民币,除税前溢利为2315.475亿千元人民币,本年度溢利为1963.993亿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其他利得与损失合计为亏损720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收益83038千元人民币[2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43117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482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员工总成本为5005.149亿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24.998亿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558.861亿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23.702亿千元人民币[27]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分别为2319300千元人民币和231929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03231千元人民币[29] - 2024年存货为4640.941亿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982.201亿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7476.017亿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609.980亿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预付供应商款项为895.439亿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67.904亿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用亏损拨备)为5384600千元,2023年为4740028千元[32] - 2024年合约资产为1292767千元,2023年为1206429千元[32]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264886千元,2023年为29578千元[34]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7260369千元,2023年为7004330千元[35]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0至90日账龄金额为3220295千元,2023年为2631211千元[37] - 2024年一年到期的其他长期负债账面价值连同应付利息为893100000元,2023年为874500000元[38] - 集团回顾年度营业额约为231.47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约12.8%[56] - 集团中国营业额约为93.23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约1.3%[56] - 集团国际营业额约为138.24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约22.1%[56] - 回顾年度公司营业额约为231.47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约12.8%[74] - 回顾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3.19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约21.9%[74] - 回顾年度中国市场营业额为93.23亿元,占比40.3%;其他国家市场营业额为138.24亿元,占比59.7%[77] - 回顾年度国际市场营业额约为138.24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22.1%,占比从55.2%增至59.7%[78] - 回顾年度公司毛利约为66.98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19.1%,毛利率从27.4%增至28.9%[79] - 回顾年度公司投资收入约为3.25亿元,较2023年度减少约3084万元[80] - 回顾年度公司其他收入约为4.60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4494万元[82] - 其他利得与损失回顾年度净损失约720.1万元,较2023年度净收益约8303.8万元减少约9023.9万元[83] - 分销及销售开支回顾年度约10.47605亿元,较2023年度约7.9191亿元增加约2.55695亿元,占营业额比重约4.5%,较2023年度约3.9%上升约0.6%[84] - 行政开支回顾年度约16.38404亿元,较2023年度约14.4949亿元增加约1.88914亿元,占营业额比重约7.1%,与2023年度基本持平[85] - 研发开支回顾年度约14.49444亿元,较2023年度约13.96622亿元增加约5282.2万元,占营业额比重约6.3%,较2023年度约6.8%下降约0.5%[86] - 所得税开支回顾年度约4.31179亿元,较2023年度约3.51482亿元增加约7969.7万元,实际税负率约15.4%,较2023年度约15.2%上升约0.2%[90][9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计金额约52.7497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64.59054亿元减少约11.84083亿元;借贷约84.1905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96.88323亿元减少约12.69267亿元[94] - 回顾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32.74402亿元,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日约77日,较2023年度约80日减少约3日,应付贸易账款周转日约91日,较2023年度约86日增加约5日[95] - 回顾年度存货周转日约96日,较2023年度约93日增加约3日;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1.2,与2023年基本持平,资产负债率约24.3%,较2023年12月31日约28.4%下降[97]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中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为468437千元[10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余额约84.19056亿元,其中约18.78086亿元采用固定利率计息,约65.4097亿元采用浮动利率计息;约42.59711亿元以非功能性货币计值[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非功能性货币现金及等价物等共约19.34448亿元,其中美元约12.14152亿元、欧元约5.06162亿元、日圆约1.71965亿元等[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有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账面价值约609.3万元土地使用权等抵押借入新台币6000万元(等值1337.4万元)及约280.7万元(2023年:借入约2206.6万元)[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公允价值约693.2万元应收票据等质押借入新台币1.44亿元(等值3209.8万元)等(2023年:借入5000万元)[106] - 回顾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19.11728亿元,较2023年度约32.35375亿元减少约40.9%[10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25663名,较2023年增加3352名[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塑件营业额为人民币5,865,183千元,分部溢利为人民币1,472,124千元[23] - 2024年金屬及飾條营业额为人民币5,488,146千元,分部溢利为人民币1,525,553千元[23] - 2024年电池盒营业额为人民币5,337,514千元,分部溢利为人民币1,143,917千元[23] - 2024年铝件营业额为人民币4,917,171千元,分部溢利为人民币1,638,561千元[23] - 2024年其他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2,921,190千元,分部溢利为人民币922,805千元[23] 股东权益与股权相关 - 秦荣华先生透过敏实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50,072,000股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38.73%[10] - 2023年1月1日及12月31日,集团有权递延结算分别约为人民币1,459,425,000元及人民币1,101,960,000元的借款[14] - 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578港元,合共608578千元人民币;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435港元,合共463860千元人民币[28]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435港元(2023年:无)[3] - 2024年5月2日,公司董事会批准向合资格参与者授予购股权以认购3000万股公司股份,行使期为2025年5月5日至2029年12月31日[117] - 2025年1月22日,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若干承授人总计89.5万股奖励股份,约占截至授予日期已发行总股数(不包括库存股份)的0.08%[120] - 159,6400份购股权因承授人离职失效,22,6000股奖励股份因承授人离职被没收[128] - 公司购回10,244,000股本公司股份并持作库存股份[129]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支付每股0.435港元末期股息,支付须经股东大会批准[136] - 公司合共持有10,244,000股库存股份,该等股份无末期股息[136]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39] - 为出席股东大会,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26日下午4时30分前交予登记处[139]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5日至6月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股息股东[140] - 为收取末期股息,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6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予登记处[140] - 建议末期股息将于2025年6月25日或前后支付[140] - 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6月3日除息交易[140] 市场与行业数据 - 中国乘用车2024年产量约2747.7万辆,同比增长约5.2%;销量约2756.3万辆,同比增长约5.8%[40] - 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约1286.6万辆,同比增长约35.5%,占汽车新车市场比重约40.9%[40] - 插混汽车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约83.3%[40] - 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乘用车总销量预计达2890万辆,同比增长4.9%;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预计约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出口总量预计实现620万辆,同比增长5.8%[121] - 回顾年度,全球汽车销量为8817万辆,同比增长2%;北美地区销量为1934万辆,同比增长3.3%;欧洲市场销量为1845万辆,同比增长3.6%[122]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拥有汽车零部件和工装模具两大业务,已在多地布局,规划建设加拿大新据点[43] - 公司四大产品线协同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枢纽式”运营模式,实施产能差异化管理[44] - 公司计划增加北美和东南亚等地资本开支,资金预计来自营运资金流入[45] - 公司深化卓越运营系统,推进精益管理和降本专案,毛利率显著回升[46] - 公司关注中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业务,争取国际品牌新业务,多个产品营业额增长[46] - 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系统并借助AI支持决策[47] - 公司打造标杆工厂
敏实集团(00425)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