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沛嘉医疗-B(09996) - 2024 - 年度业绩
09996沛嘉医疗-B(09996)2025-03-26 06: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6.155亿元,较2023年增加39.5%,毛利为4.33621亿元,同比增加33.3%[4][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2834亿元,同比增加1.0%,行政开支为1.511亿元,同比增加6.7%,研发开支为2.0342亿元,同比减少30.7%[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28492亿元,较2023年减少41.8%,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定期存款为7.07775亿元,同比减少26.7%[4] - 报告期内净亏损2.285亿元,较2023年大幅下降41.8%;神经介入业务产生分部利润5210万元;集团毛利率保持在70.5%[1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控制在1.0%,开支率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至53.5%,产生商业利润1.053亿元;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2.2%,支出比率降低38.7个百分点[15] - 研发开支率由66.5%降至33.1%,同比下降33.4个百分点;行政开支率由32.1%降至24.5%,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15] - 2024年公司收入6.15483亿元,2023年为4.41126亿元;销售成本2024年为1.81862亿元,2023年为1.15756亿元[22] - 2024年年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2.28492亿元,2023年为3.92553亿元;每股亏损2024年为0.34元,2023年为0.58元[22]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701708千元,2023年为1434472千元[23] - 2024年流动资产为986996千元,2023年为1237492千元[23]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42697千元,2023年为154249千元[23]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44299千元,2023年为1083243千元[23]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246007千元,2023年为2517715千元[2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201408千元,2023年为243635千元[24] - 2024年净资产为2044599千元,2023年为2274080千元[2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028043千元,2023年为2274108千元[24]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16556千元,2023年为 - 28千元[24] - 2024年公司医疗设备销售收入为615,483千元,2023年为441,126千元,同比增长约39.52%[35][37]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及研发开支总额为864,722千元,2023年为875,794千元[38] - 2024年公司收入相关政府补助18,196千元,资产相关政府补助739千元;2023年收入相关政府补助18,840千元,租金收入712千元[39]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9,346千元,2023年为 - 15,808千元[40] - 2024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7,744千元,2023年为39,259千元[41]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 - 6,891千元,2023年为 - 1,052千元[42][4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 - 221,601千元,2023年为 - 391,501千元[4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 - 226,576千元,每股基本亏损为 - 0.34元;2023年分别为 - 392,525千元和 - 0.58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2,316,913,000元未确认递延税项资产的可抵扣亏损,2023年为2,089,099,000元[44]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4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集团旗下现有公司均无派付或宣派股息,报告期末后亦无拟派股息[4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2,336千元,2023年为10,918千元;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为57,621千元,2023年为18,802千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主要管理人员提供贷款名义面值为12,035,000港元,2023年为16,000,000港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到应收票据名义面值为20,000,000元并贴现转让给银行[50] - 2024年存货预付款项为16,024千元,2023年为27,466千元;2024年物业、厂房及器械预付款项为19,217千元,2023年为7,962千元[51]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5,722千元,2023年为19,708千元;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为262,340千元,2023年为66,005千元[52] - 2024年计入其他应付款项的107,826,000元为收购研发中知识产权相关的里程碑应付款项[5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6.155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4.411亿人民币增加39.5% [110]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819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158亿人民币增加57.1% [112] - 2024年毛利为4.336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33.3%,毛利率为70.5%,2023年为73.8% [113]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283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1.0% [114] - 2024年行政开支为1.511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6.7% [115] - 2024年研发开支为2.034亿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30.7% [116] - 2024年资本负债比率为31.5%,较2023年的17.5%增长 [119] - 2024年流动净资产为5.443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0.832亿人民币减少 [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总额约为人民币707.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65.8百万元减少26.7%[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280.1百万元,用于建设新总部和新工厂、设备采购及技术开发[125]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人民币316.8百万元,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人民币14.7百万元[12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inQB8 1,326,263股股份,占总股权的50%,所持股权公允值为人民币165.3百万元,占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的6.2%[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分别为人民币8.9百万元及人民币360.8百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及在建楼宇已就长期银行借款进行抵押[122]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87.98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为429.89百万港元[134] - 开发及商业化核心产品及其他主要在研产品占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65%,金额为1,682.18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为399.44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使用[134] - 2021年1月配售股份33,800,000股,配售股份市值约为1,012.31百万港元,占配售协议日期现有已发行股本约5.3%及紧随配售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5.1%[136] - 2021年1月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71.48百万港元,用于加强集团财务状况及为业务、扩张及增长计划募资[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9.7148亿港元,未动用金额为7389万港元,其中为二尖瓣置换术及修复治疗领域潜在产品许可与可能并购预留2531万港元,预计2025年使用;用于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的4858万港元未动用,预计2025年使用[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047名雇员,均位于中国,报告期内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3.465亿元人民币[140] - 董事会决议报告期内不宣派任何末期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142] 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TAVR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40.1%至2.599亿元,终端植入总量超3400台,同比增长约37%,在中国经股TAVR市场份额提升至约25%[5] - 2024年公司TAVR产品新增入院数量超150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覆盖中国约650家医疗机构[7]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TAVR产品月植入量与先发同业相当,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9] - 2024年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收入259,936千元,2023年为185,571千元[35] - 报告期内,公司经导管瓣膜治疗产品销售收入达2.599亿元,较2023年的1.856亿元增加40.1%[58] - 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有七款注册产品及多款在研产品[55] - TaurusOne®于2021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5月商业化;2024年4月新AV21规格获批,12月产品升级获批[59] - TaurusElite®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7月商业化;2024年4月新AV21规格获批[60] - TaurusMax™于2024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公司正推进其商业化进程[61] - TaurusNXT®完成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患者随访[56] - TrilogyTM TAVR系统获CE认证,在港澳或大湾区其他地区商业化[56] - 多个手术配件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包括TaurusAtlas®球囊扩张导管等[62] - 截至公告日期,已完成TaurusNXT®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的一年患者随访[63] - 截至公告日期,正在进行TaurusApex®动物试验及其相关长期随访跟踪评估工作[64] - 截至公告日期,TrilogyTM THV系统已在中国香港及台湾进行几例植入,TaurusTrioTM首例同情救治于2024年11月在中国香港进行,中国内地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于2024年1月完成患者入组,已完成患者随访[68] - 前沿技术业务有三款在研产品,包括冲击波钙化重构系统、MonarQ TTVR®系统及ReachTactile™机器人辅助TAVR系统[77]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完成10例主动脉瓣狭窄的冲击波钙化重构系统FIM研究[78] - 2024年9月,MonarQ TTVR®系统早期可行性研究获FDA的IDE批准,正准备启动研究[79] - 公司正准备ReachTactile™的FIM临床试验[82] - 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新总部生产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苏州中田巷原有设施三倍以上,年产能约30000套,为原产能三倍以上[101] - 报告期内,经导管瓣膜治疗产品新增入院超150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覆盖医疗机构达650家,年度终端植入总量超3400台,在中国经股TAVR市场份额增长至约25%[103] - 2024年神经介入业务及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收入分别为3.555亿人民币及2.599亿人民币,较2023年分别增加39.1%及40.1% [110] 神经介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神经介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9.1%至3.555亿元,神经介入业务带来5210万元的分部利润[6] - 2024年神经介入业务收入355,547千元,2023年为255,555千元[35] - 神经介入业务有十六款注册产品及多款在研产品[55] - 报告期内,神经介入产品收入达3.555亿元,较2023年的2.556亿元增加39.1%[84] - 报告期内,出血性产品总收入达1.078亿元,较2023年的0.819亿元增加31.6%,占神经介入业务总收入的30.3%[85] - 报告期内,缺血性产品收入达1.149亿元,较2023年的0.859亿元增加33.7%,占神经介入业务总收入的32.3%[88] - 2024年8月16日,公司与江苏暖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订立独家分销协议,于大中华区销售和分销YonFlow®血流导向装置[87] - 血管通路产品报告期内总收入为1.326亿元,较2023年的8710万元增加52.3%,占神经介入业务总收入的37.3%[93] - Syphonet®取栓支架于2022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申请,用于治疗AIS[89] - Tethys AS®血栓抽吸导管于2022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