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980,4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16,912千元人民币增长36.8%[3] - 2024年毛利为761,51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06,034千元人民币增长50.5%[3] - 2024年除税前盈利42,9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380,156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年内盈利33,5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382,952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08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0.96元人民币[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1,24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所用现金净额76,646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598,77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26,358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816,5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23,050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534,9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77,616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838,60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90,436千元人民币[8]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收益为101108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37784千元人民币;2024年可报告分部毛利为76749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06351千元人民币[22] - 2024年综合毛利为7615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06034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中,中国为318204千元人民币,美国为4943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中国为308610千元人民币,美国为301169千元人民币[24]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393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2259千元人民币[26] - 2024年生物资产已变现公允价值负变动为64820000元人民币,未变现公允价值正变动为79015000元人民币;2023年已变现为59940000元人民币,未变现为64819000元人民币[27] - 2024年财务成本为916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9844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员工成本为3374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4065千元人民币[2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1614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2299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综合损益表中的税项为940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96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除税前盈利为42940千元人民币,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80156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3354.2万元,2023年为亏损人民币38295.1万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98011千股,2023年为398314千股[3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人民币209899千元,关联方为人民币40441千元,亏损拨备为人民币20892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人民币153601千元,亏损拨备为人民币11396千元[3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第三方)为人民币69663千元,应付票据为人民币45816千元;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第三方)为人民币115113千元,应付票据为人民币60121千元[40]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980.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36.8%;净利润为人民币33.5百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211.2百万元[42] - 2024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23.9百万元,较去年下降约31.7%;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18.4百万元,较去年下降约23.7%[43] - 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21090万元增加3.8%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21890万元[118] - 毛利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50600万元增加50.5%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76150万元,毛利率由70.6%增至77.7%[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总计约为人民币2390万元,较去年减少43.4%[120]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从2023年约490万元增加190.9%至2024年约1420万元[121]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约6280万元增加48.1%至2024年约9300万元[122]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2.863亿元减少23.7%至2024年约2.184亿元[123]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约4.744亿元减少31.7%至2024年约3.239亿元[12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库存现金总计约4.039亿元,较2023年约4.177亿元略微减少[126]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约9980万元减少8.2%至2024年约9170万元[127] - 2024年所得税约940万元,2023年为280万元[128] - 2024年盈利约33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约3.83亿元[129] - 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贷款约4.02亿元,2023年为3.507亿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88,2023年为2.10[13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2.816亿元,2023年约1.454亿元[13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基因编辑收益72,083千元,2023年为74,325千元;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2024年为200,989千元,2023年为193,396千元;模式动物销售2024年为389,205千元,2023年为272,805千元;抗体开发2024年为317,794千元,2023年为175,870千元;其他2024年为383千元,2023年为516千元;2024年总计980,454千元,2023年为716,912千元[18] - 2024年抗体发现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317.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7%,占公司总收入32.4%;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签署约200项药物合作开发/授权/转让协议,2024年新增约100项,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0%[43] 财务报表相关政策及影响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含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以及集团于联营公司的权益,计量基准为历史成本,生物资产等按公允价值列账[11][12] - 公司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修订本,采纳后集团重新评估负债分类,未发现需重新分类[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因集团无售后租回交易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 -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本引入新披露规定,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 - 会计估计修订若只影响当期则于当期确认,若影响当期及未来期则于修订期及未来期确认[13] 业务线管理及业绩评估 - 集团按业务线管理业务,有基因编辑服务、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模式动物销售、抗体开发、进行创新药开发五个可报告分部[20] - 集团最高执行管理层按毛利评估可报告分部业绩,其他经营收支、资产与负债未按个别分部计量[21] 业务合作及授权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单一客户收益占集团收益10%以上[18] - 2024年12月31日,分配至集团现有合约下剩余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总额为133,283,000元,2023年为182,160,000元,预期3年内确认[19] - 公司与Tracon协商一致收回YH001的授权权益,Tracon已进入破产程序[53][56] - 2022年公司与Syncromune签订授权协议,2023年订立技术转让协议,Syncromune已在墨西哥开展SyncrovaxTM疗法临床试验,2024年7月该疗法获FDA快速通道资格[55] - 公司可向荣昌生物收取YH005的许可费,向启德医药收取PD - L1单抗的许可费[53] - 公司将Claudin 18.2抗体YH005许可授予荣昌生物,转让其全球权利,RC118于2021年8月获澳大利亚I期临床批复,9月获国内I期临床批复,2022年12月获美国FDA两项孤儿药资格认证,2023年4月其I/IIa期临床研究获CDE正式批准[66] - 2023年2月27日公司与微芯新域达成YH008在大中华区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授权协议,微芯新域将支付4000万元首付款、不超3.6亿元潜在研发里程碑付款、不超1.96亿元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及分级净销售额分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首付款和国家药监局IND里程碑付款[67] - 2024年1月公司基于全人源类抗HER2/TROP2双特异性抗体与Radiance订立独家选择权及授权协议,行使选择权后公司将有权获得选择权费用、授权费用、开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个位数净销售额分成等[71] - 公司正与不同合作伙伴就YH016、YH017潜在合作展开讨论,以期2025年底前达成协议[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与数十家知名跨国制药公司及领先制药公司达成授权及试验合作协议[93] 产品研发及管线进展 - 药物开发业务包括抗体开发业务和在肿瘤及自免领域筛选推进药物靶点;临床前研究服务包括基因编辑、药理药效评估及模式动物销售[44] - 公司利用RenMice和“千鼠万抗”计划为1000多个靶点评出约1000000个抗体序列库[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达成约200项联合开发/已授权转让/转让开发协议,2024年新增约100项交易[46][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千鼠万抗完成约1000个靶点评估调研,在靶点敲除RenMab中敲除680多个靶点基因,在靶点敲除RenLite中敲除270多个靶点基因,有望获约100万个涵盖1000多个创新靶点的全人源抗体序列库[47] - 公司研发模式较传统药物研发方式可为合作伙伴节省1至2年以上临床前研发时间[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六种候选药物与不同合作方有授权转让安排,六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中有五种已达转让授权,四种临床前候选药物中有一种已达转让授权[50] - 2023年第三季度末初步完成千鼠万抗的研发工作并建成庞大抗体序列库[46] - 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来制备抗体”转变为“针对上千个靶点提前开发数十万个抗体分子进行货架式提供”[48] - 现阶段每年销售收入大部分来自首付款及少量里程碑付款,未来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增长将更显著[48] - 公司研发药物分子以达成对外转让合作为最终目的,未来将更聚焦临床前药物分子研发[50] - 公司产品管线包括针对新型靶点或经临床前及早期临床研究验证的候选药物[50] - 公司目前无计划投资自有资源领导管线候选药物后期临床开发与商业化[50] - YH001与恩沃利单抗及多柔比星联合治疗软组织肉瘤的I/II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8月获FDA批准,11月首例患者用药[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YH003的PDAC研究有92名受试者入组,YH003006研究有20名受试者入组,YH003005研究有15名受试者入组[59] - 公司分别于2021年6 - 11月从美国FDA、TGA、MedSafe、国家药监局及台湾FDA获IND批准开展YH003的II期MRCT[58] - YH002已在澳大利亚完成FIH、多中心、开放标签及I期剂量递增研究[63] - 公司与Syncromune基于Syncrovax™技术共同开发并商业化YH002、YH003的瘤内免疫疗法[60][64] - YH004已在澳大利亚完成I期临床试验,2021年10月获美国FDA的IND批准,2022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IND批准[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YH004有17名受试者入组,在不超3.0mg/kg剂量下安全且耐受性良好[65] - YH008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多中心I期剂量递增临床研究,2024年1月5日开始I期研究患者入组[68] - 2024年11月28日多玛医药提交的YH013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始在中国入组患者,8月29日和9月11日分别获美国FDA和澳大利亚TGA批准开启临床一期研究,11月21日给药首个患者[70] - YH015基于全人源抗体小鼠平台RenMice,目前处于CMC阶段[72] - YH016已筛选到具有优秀体内外活性的候选抗体,YH017已筛选到具有高亲和力及高阻断活性的候选抗体[73] 临床前研究服务业务情况 - 公司临床前研究服务及产品包括CRO服务、研发及创新靶点模式动物销售以及基因编辑定制服务业务,是重要业务分部[74] - 公司的抗体发现及疾病小鼠模型包括超3500个独特的基因编辑小鼠/细胞系项目[75] - 公司每年向市场推出数百种新型模式动物[75] - 公司已为全球约900名合作伙伴完成超5
百奥赛图-B(02315)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