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力合科创,代码002243,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贺臻[15]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坪地段)1001号,邮政编码518117 [15] - 公司办公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北区新东路1号清华信息港科研楼十楼,邮政编码518057 [15] - 公司网址为www.leaguer.com.cn,电子信箱为leaguer@leaguer.com.cn [15] - 董事会秘书为于喆,证券事务代表为任红娟、张驰[16]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www.szse.cn,媒体为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7][1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董事会办公室[18] 公司业务与股权变更 - 2019年12月2日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交割完毕,引入以科技创新服务为核心的新主营业务[19] - 2008年5月28日上市时控股股东为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52%即188,003,552股;2019年12月18日清研投控成为控股股东,持股35.79%即416,812,955股[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320,918,013.53元,较2023年的2,515,807,672.54元减少7.75%[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461,822.04元,较2023年的329,092,282.55元减少25.41%[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098,311.12元,较2023年的104,666,001.42元增加3.28%[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4,509,989.16元,较2023年的 -317,581,466.89元增加70.24%[20] - 2024年末总资产16,590,938,308.23元,较2023年末的15,604,676,088.35元增加6.32%[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280,644,148.82元,较2023年末的7,150,151,386.07元增加1.83%[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7,363,510.92元,2023年为224,426,281.13元,2022年为267,940,472.66元[26]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091.80万元,同比减少7.75%,归母净利润24,546.18万元,同比减少25.41%[70] - 2024年科技创新服务收入710,523,761.36元,占比30.61%,同比减少8.58%[72]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1,568,930,068.49元,占比67.60%,同比减少7.10%[73] - 2024年创新基地平台服务收入637,333,535.72元,占比27.46%,同比减少5.72%[73] - 2024年科技创新运营服务收入73,190,225.64元,占比3.15%,同比减少27.68%[73] - 2024年新材料产业收入1,452,708,539.01元,占比62.59%,同比减少7.15%[73] - 2024年出口销售355,075,019.01元,占比15.30%,同比减少7.05%;国内销售1,965,842,994.52元,占比84.70%,同比减少7.87%[73] - 包装产品产量1,748,392,551.20,销量1,758,089,446.20,收入987,375,032.87元,售价有所下降[76] - 包装业务销售量为1,758,089,446支,同比增长4.45%;生产量为1,748,392,551支,同比增长3.30%;库存量为137,039,274支,同比下降6.61%[77] - 灌装业务销售量为162,719,564支或袋,同比增长4.52%;生产量为162,588,879支或袋,同比增长4.53%;库存量为4,461,945支或袋,同比下降2.85%[77] - 新材料产业直接材料成本611,185,159.98元,占比34.47%,同比下降8.82%[79] - 数字经济产业成本88,945,918.88元,占比5.02%,同比下降16.33%[79] - 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基地平台成本446,644,855.19元,占比25.19%,同比下降4.22%[79] - 销售费用88,438,760.70元,同比下降23.06%,因薪酬等费用减少[83] - 研发费用128,179,613.87元,同比下降13.24%,因研发投入减少[83]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32人,较2023年的626人减少15.02%,占比从13.90%降至12.45% [8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28,179,613.87元,较2023年的147,736,323.40元减少13.24%,占营业收入比例从5.87%降至5.52% [8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70.24%,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减少 [88]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76.51%,因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 [88]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176.40%,因报告期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增加 [8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7962210625亿元,同比减少13.34%;现金流出小计28.7413209541亿元,同比减少18.47%;现金流量净额-9450.998916万元,同比增加70.24%[90]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868961682亿元,同比增加85.69%;现金流出小计4.6124596648亿元,同比减少22.17%;现金流量净额-9255.634966万元,同比增加76.51%[9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2447223794亿元,同比增加13.14%;现金流出小计17.7832363950亿元,同比减少4.23%;现金流量净额5.4614859844亿元,同比增加176.40%[90] - 资产减值为-6832.893009万元,同比减少39.26%;营业外收入为562.041454万元,占比3.23%;营业外支出为379.548406万元,占比2.18%[91]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18.54871977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18%,较年初增加1.90%;存货为45.5852138055亿元,占比27.48%,较年初增加1.62%;长期借款为33.2284737849亿元,占比20.03%,较年初增加4.80%[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3.264241633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83.264079万元,期末数为2.4551408218亿元[9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为20.7069273072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884.377025万元,期末数为21.6119562557亿元[94] - 报告期投资额为4.1124596648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4.8038716491亿元,变动幅度为-14.39%[97]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合计67498080元,期初账面价值103220789.3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11981778.85元,本期购买金额57612465.07元,本期出售金额998487元,报告期损益998487元,期末账面价值36010485.09元[99] - 2024年研发人员中本科人数为202人,较2023年的276人减少26.81% [86] - 2024年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人数为85人,较2023年的118人减少27.97% [86] - 投资收益为2.8039901449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61.1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069.423761万元,占比17.63%[8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32,091.80万元,净利润24,546.18万元,期末总资产1,659,093.83万元,期末净资产837,022.97万元,资产负债率49.55%[120] - 2024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7405.5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46.18万元[167] 行业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8.3%,投入强度达2.68% [29] - 2024年全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4357亿元,美妆市场增速放缓,包材行业整体承压[37] - 2024年1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六大方向产业发展[39] - 2024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引导资金用途[39] - 2024年3月,五部门发布《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39] - 2024年3月,四部门汇总《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39] - 4月国务院印发新“国九条”,为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创造规范透明市场环境[32] - 6月国务院发布政策措施,从四大领域提出20项举措推动创投行业转型[32] - 9月证监会出台意见,简化科技企业并购重组审核流程,明确税收优惠政策[33]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38] 公司投资与业务布局 - 公司累计孵化服务企业超40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300多家[36] - 公司报告期内完成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额约2.6亿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48]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截至报告期末持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4家,持有香港H股上市公司1家,持有华金资本市值36019.14万元、力合微42697.20万元等[49][50] - 公司直投及管理基金截至报告期末在投项目237个,其中先进制造投资金额占比49.24%、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16.70%等[51] - 公司直投及管理基金项目报告期内退出回笼资金约1.8亿元[52] - 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包括科技创投、科技创新运营服务、创新基地平台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在全国有科技创新基地38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10处[42][44] - 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和数字经济,子公司丽星科技从事日化包装材料制造业务,子公司数云科际是数字化建筑服务商[45][46] - 公司以“深圳市国资系统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为定位,巩固“科技创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41] - 公司科技创投业务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为核心,投资阶段以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为重点[43] - 公司创新基地平台服务依托全品类空间载体,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空间载体相关服务[44] - 公司科技创新运营服务对产业端和创新端信息进行供需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并提供辅导赋能服务[44] - 安徽深能力合创新基金新增出资3亿元,扩募至11.128亿元[54] - 超35家在投企业完成再融资,总融资金额约11.5亿元[55] - 丽星科技部分客户销售额同比增长50%,包材业务中软管新进订单同比增长12%[57] - 塑料原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28.00%,上半年平均价格8.89元/kg,下半年平均价格9.57元/kg[61]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61]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丽星科技集团共获专利授权726项,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授权8项[62] - 软管类设计产能75,000万支,产能利用率75.00%[63] - 吹塑类设计产能85,000万支,产能利用率81.00%[63] - 注塑类设计产能153,000万支,产能利用率84.00%[63] - OEM类设计产能350,000万支,产能利用率77.00%[63] - 公司对清研院旗下160 +研发单元的科技成果有优先投资权[65] - 子公司丽星科技拥有6个国家级创新载体和20多个省、市级平台,牵头或参与制订40多项标准[68] 公司研发成果 - 云际模审平台已完结,可提升产品在BIM模型数据治理和交付质量管控方面优势,扩大市场知名度[84] - 云际数能平台已完结,聚焦BIM数据服务和轻量化渲染引擎,满足客户多样需求[84] - 云际模
力合科创(002243)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