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134.49亿港元,较2023年的107.6亿港元增加25%[3][5] - 2024年公司EBITDA为6.86亿港元,较2023年的7.71亿港元下降11%,EBITDA利润率为5.1%(2023年:7.2%)[3][5][7]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3.913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18%[3][5][6] - 2024年末公司现金资源总额41.22亿港元,2023年末为35.72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3.76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6.2亿港元减少39%[3][5] - 2024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7.0港仙(2023年:每股19.0港仙),全年派息比率为34%(2023年:32%)[3][8] - 2024年经营溢利为437,453千港元,较2023年的569,723千港元下降约23%[63] - 2024年本年溢利为401,585千港元,较2023年的481,081千港元下降约17%[63]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91,282千港元,较2023年的475,260千港元下降约18%[6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49.6港仙,较2023年的60.4港仙下降约18%[63]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36,242千港元,较2023年的454,187千港元下降约26%[6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269,640千港元,较2023年的1,936,645千港元增长约17%[6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9,195,302千港元,较2023年的8,097,225千港元增长约14%[6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6,499,601千港元,较2023年的5,022,791千港元增长约29%[6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4,600,495千港元,较2023年的4,409,711千港元增长约4%[66] - 2024年综合收益为134.48506亿港元,2023年为107.60416亿港元,同比增长24.98%[76] - 2024年指定非流动资为20.89813亿港元,2023年为17.84641亿港元,同比增长17.10%[76] - 2024年其他营运收入净额为1.99046亿港元,2023年为1.74215亿港元,同比增长14.25%[77] - 2024年除税前溢利融资成本为1536.2万港元,2023年为2522万港元,同比下降39.09%[78] - 2024年存货成本为122.90039亿港元,2023年为96.20357亿港元,同比增长27.75%[79] - 2024年研究及开发费用为2.8416亿港元,2023年为2.36522亿港元,同比增长19.29%[79] - 2024年综合损益表所得税为2050.6万港元,2023年为5895.1万港元,同比下降65.21%[80] - 2024年建議末期股息每股17.0港仙,金額134,568千港元;2023年為每股19.0港仙,金額150,399千港元[85] - 2024年批准及派付上一財年末期股息每股19.0港仙,金額149,660千港元;2023年為每股23.0港仙,金額180,964千港元[8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普通股股東應佔綜合溢利391,282,000港元及加權平均788,571,961股計算,2023年分別為475,260,000港元及786,365,101股[88] - 2024年每股攤薄盈利按普通股股東應佔綜合溢利391,282,000港元及加權平均790,536,366股計算,2023年分別為475,260,000港元及788,953,698股[90] - 2024年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扣除虧損撥備54,955,000港元,2023年為44,100,000港元[91] - 2024年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總額5,367,226千港元,2023年為3,808,181千港元[92] - 2024年資本承擔已訂約金額203,666千港元,2023年為346,202千港元[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無重大或然負債,2023年12月31日亦無[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團權益總額4,600,000,000港元,流動比率1.41;2023年分別為4,410,000,000港元及1.61[100] - 年末集团持有流动投资组合价值41.22亿港元,2023年为35.72亿港元[101] - 年末集团银行贷款结余3.76亿港元,2023年为6.2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8.2%,2023年为14.1%[101] - 本年度存货周转率为7倍,2023年为5倍;客户应收款周转日为69日,2023年为72日[101] - 2024年末银行贷款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结余分别为3000万港元和3.46亿港元,2023年末分别为4.43亿港元和1.77亿港元[10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汽车显示屏业务收益126.6亿港元,较2023年的97.1亿港元增加30%,占公司整体收益约94%[9] - 公司TFT模组业务及触摸屏显示模组业务占公司收益约93%,单色显示屏业务收益贡献减少[6] - 2024年系统业务收益显著增长,一级客户基础更多样化和有韧性[12] - 2024年工业显示屏业务收益7.8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10.5亿港元减少约25%,占集团整体收益约6%[14] - 2024年中国录得收益83.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5%,约占总收益62%[50] - 2024年欧洲录得收益24.4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4%,占集团总收益约18%[55] - 2024年美洲录得收益8.3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7%,占集团总收益约6%[58] - 2024年日本录得收益11.5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50%,占集团收益约9%[60] - 2024年韩国录得收益3.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4%,占集团收益约3%[62] 业务市场地位与客户情况 - 公司在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出货量、面积,特别是8吋及以上尺寸显示屏出货量保持第一,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技术领域市占率稳定成长[9] - 公司客户涵盖中国前20大汽车制造商、大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及海外汽车制造商,并与多数中国领先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9] 公司经营管理举措 - 2024年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实施集中质量管理,引入自动化生产流程[12] - 公司严格监控成都工厂等新设施,提升产能效率,避免库存过剩和损失[18] - 公司强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商品质管理、优化成都工厂生产流程等,赢得客户信任获供应商奖项[51] 行业市场环境 - 中国2024年GDP同比增长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4.4%和35.5%,达1290万辆[15][16] - 全球汽车市场中,欧美面临短期挑战,日韩发展受阻碍,韩国市场前景看好[16][17]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 50%,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转型为人工智能、高端显示技术和大萤幕功能[21]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7%和4.5%,达3130万辆和314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4.4%和35.5%,总量均达1290万辆[50]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增长率约为24%[5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产业进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时期[52]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汽车业务作为核心,积极寻找新兴市场需求,建立海外生产基地[18] - 公司计划在欧美市场建立更多实验室,扩大销售和服务团队[22] - 公司探索海外并购机会和建立国际生产基地,海外资本支出将逐步投入[22] - 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可能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投资[23] - 公司为降低与前景不佳客户相关风险,将更专注头部客户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4] - 公司扩大供应商来源增强多样性,有信心管理原材料稳定性和成本[25] - 公司持续加大员工投资,招聘更多人才推动每位员工收入增长[25] - 公司预计2025年欧洲市场特定项目投产后收入将实现可观增长[57] - 公司预计美国市场随客户推出新车型将带来潜在收入增长,半系统产品需求增加也将推动业务增长[58] - 公司认为来自日本客户的收入增长潜力巨大,因客户计划在中国扩大产能[61] 公司研发成果与计划 - 研发支出从2023年的2.37亿港元增长到2024年的2.84亿港元,研发技术人员数量从2023年约410人增至2024年约450人[30] - 2025年CES首次展出44.8吋全景抬头显示贯穿式大屏,获良好市场反馈[32] - 已完成12.3寸,5K超高清裸眼3D显示硬件可靠性验证,正与部分车企联合基于车机系统验证[36] - 公司预计2025上半年完成远像光场显示样机开发,应用于椅背屏、头枕屏[38]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产出双视双触显示技术POC样机用于市场推广[40] - 公司可切换防窥显示幕技术预计2025年投入市场[41] - 公司估计尾灯应用评估将在2025年Q3完成并成为显示业务增长点[42] - 首款量产独立仪表产品2024年量产,双联屏形态独立仪表项目计划2025年量产[44] - 椅背屏旋转技术2024年在总成项目上实现量产,吸顶屏旋转结构项目2025年量产[45][46] - 公司与主要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45英寸车载显示屏并获积极反馈,还为即将推出的车型项目取得订单[52] 公司社会责任与认证 - 公司制定2025年减少碳排放、能源和用水量以及废弃物的目标,并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28] - 2024年9月,集团荣获BSI颁发的TISAX AL2级标签、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9] 公司税务情况 - 集团在香港经营业务的香港利得税以16.5%税率计算[81] - 集团在中国经营业务按中国企业所得税法,标准企业所得税率为25%[82] - 精電河源、睿合、精電惠州及成都汽車2024年和2023年適用稅率為15%,其他中國子公司標準企業所得稅率為25%,中國企業2008年1月1日後所得溢利股息分派預扣稅率為5%[83][84]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度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购买18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23%,总代价约917.2万港元[103] - 2024年3月22日向选定参与者授予204.7万股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份0.26%[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累计购买股份计算可授予奖励股份240.71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30%;以采纳日期最高数目计算为6158.752万股,占已发行股本7.78%[104]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议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贺华和董事会主席高文宝因业务安排未出席2024年11月21日股东特别大会[105] - 审核委员会由冯育勤、朱贺华和庞春霖组成,负责委任外聘核数师等事宜[108] - 投资委员会包括9名委员,董事会授权其在限制和期限内对投资项目做决定[111][11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116] - 董事会由九位董事组成[116] - 执行董事有高文宝先生、高頴欣女士及苏宁先生[116] - 非执行董事有邵喜斌先生、金浩先生及孟超先生[11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冯育勤先生、朱贺华先生及庞春霖先生[116]
京东方精电(00710)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