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方精电(00710)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方精电(00710):1H25业绩点评:车载+泛工业双轮驱动,系统业务与海外布局驱动长期发展
光大证券· 2025-08-27 15: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实现营收66.71亿港元同比增长8% 归母净利润1.80亿港元同比增长5% 净利率2.7% [1] - 车载显示业务收入62.45亿港元同比增长9% 工业显示收入4.26亿港元同比增长5% [1] - Tier1系统业务成为新成长引擎 1H25定点项目价值同比增长超100% 目标4Q25实现盈亏平衡 [3] - 海外业务战略推进 越南工厂投产 目标2027年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50% [3] - 盈利预测调整 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下调至3.65亿/4.31亿港元 新增2027E预测5.21亿港元 [4]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66.71亿港元同比增长8% 归母净利润1.80亿港元同比增长5% [1] - 2025E营收预测152.79亿港元同比增长13.6% 2026E预测170.62亿港元同比增长11.7% [4]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3.65亿港元同比下降6.6% 2026E预测4.31亿港元同比增长17.8% [4] - 2025E每股收益0.46港元 2026E提升至0.54港元 [4] 业务板块分析 - 车载显示业务全球领先 1H25收入62.5亿港元同比增长9% [2] - 车载TFT总出货量/出货面积/8英寸及以上大尺寸出货量市占率分别为18.2%/19.9%/21.8% 均位列全球第一 [2] - 车载LTPS产品出货量增幅高达78% ≥15英寸大尺寸产品出货量增长56% [2] - 工业显示屏业务1H25收入4.3亿港元同比增长5% 战略目标2027年泛工业收入占比达10% [2] 战略布局进展 - Tier1系统业务客户包括小鹏、零跑等新势力品牌 2024年新增安徽大众、福建奔驰等合资车厂定点项目 [3] - 2025年系统业务营收预计同比增长20%以上 [3] - 越南工厂二期2025年6月投产 已投入0.7亿港元准备两条产线 总投资约3亿港元 [4] - 成都工厂1H25实现整体扭亏 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下降 [4]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1H25收入实现9%稳健增长 [3] - 美洲/日本/韩国市场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7%/34%/20% [3] - 公司积极扩充海外销售及技术团队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3]
京东方精电午后跌超5% 公司遭剔除恒生综合指数 花旗称公司业务复苏进度缓慢
智通财经· 2025-08-27 14:33
消息面上,8月22日盘后,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其定期的半年度指数调整结果,所有变动将于9月8日起 生效。其中,京东方精电遭剔除出恒生综合指数。此外,京东方精电公布中期业绩,上半年收益66.71 亿港元,同比增加约8%;股东应占溢利约1.8亿港元,同比增加约5%。 花旗发布研报称,京东方精电上半年利润率表现疲软,主要归因于对系统业务的投资。该行指出,京东 方精电业务正逐步复苏,但进展非常缓慢,管理层亦预期下半年国内市场仍面对去库存压力,预料净利 润率将与上半年持平,因此预期未来两年经营利润率不会出现显著改善,将投资评级由"买入"一举下调 至"沽售",目标价亦从7.4港元降至5.5港元。 京东方精电(00710)午后跌超5%,截至发稿,跌5.21%,报6.55港元,成交额1.12亿港元。 ...
大行评级|花旗:一举降京东方精电评级至“沽售” 指其业务复苏进展缓慢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28
格隆汇8月27日|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京东方精电上半年利润率表现疲软,主要归因于对系统业务的 投资。管理层表示2025年上半年系统收入按年增长超过60%,期内成都工厂已实现盈利,产能利用率介 乎70%至80%。花旗指,京东方精电业务正逐步复苏,但进展非常缓慢,管理层亦预期下半年国内市场 仍面对去库存压力,预料净利润率将与上半年持平,因此预期未来两年经营利润率不会出现显著改善, 将投资评级由"买入"一举降至"沽售",目标价亦从7.4港元下调至5.5港元。 ...
京东方精电(0071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5 18: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为66.71亿港元,同比增长8%[3][4] - 股东应占溢利为1.805亿港元,同比增长5%[3][4] - 集团总收益为66.705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1.57319亿港元增长8.3%[70] - 经营溢利为2.012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93651亿港元增长3.9%[70] - 本期溢利为1.695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75377亿港元下降3.3%[70] - 综合收益为66.70596亿港元,同比增长8.3%,从2024年同期的61.57319亿港元增长[84] - 其他营运收入净额为1.68557亿港元,同比增长77.8%,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大幅增加[86] - 政府补贴为5965.8万港元,同比增长265.4%,其中生产相关奖励金为4376.2万港元[86]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229港元,基于股东应占溢利18047.6万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78790.8万股[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存货成本为61.00343亿港元,同比增长11.8%[87] - 计提客户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为4464.6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846.8%[8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926.2万港元,中国所得税为1077.9万港元,支柱二所得税新增550万港元[88] - 递延税项收益130万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递延税项收益3063.7万港元[8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显示屏业务收益为62.45亿港元,同比增长9%,占总收益94%[5][9] - TFT模组及触控屏显示模组业务占集团收益约94%[5] - 工业显示屏业务收益426,000,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406,000,000港元增加5%[13] - 系统业务已成规模并成为驱动公司创新增长的新引擎[28] 各地区表现 - 海外业务在欧洲地区实现收入增长,销量和平均售价均提升[10] - 中国地区收益增长21%至44.48亿港元,占总收益67%[61] - 欧洲地区收益增长9%至12.09亿港元,占总收益18%[64] - 美洲市场收益为3.25亿港元,同比下降17%,占集团总收益5%[65] - 日本市场收益为4.13亿港元,同比下降34%,占集团总收益6%[67] - 韩国市场收益为1.6亿港元,同比下降20%,占集团总收益2%[69] - 中国市场收益为44.48176亿港元,同比增长20.6%,占集团总收益的66.7%[84] - 欧洲市场收益为12.0863亿港元,同比增长9.3%[84] - 美洲市场收益为3.25251亿港元,同比下降17.0%[84] - 日本市场收益为4.1253亿港元,同比下降33.8%[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运营与生产 - 成都生产设施运营趋于稳定,致力于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6] - 河源工厂产值较2024年同期增长[11] - 成都工厂于2022年底建成,提升车载显示屏业务获利能力,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11] - 公司推进平台化设计以降低开发维护成本,优化工厂运营效率[22] - 供应链多元化策略应对潜在短缺风险,探索海外并购及建厂[23] - 公司通过自动化流程和人才招聘提升人效,推动收入增长[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与竞争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上半年产量6,900,000辆,同比增长41.4%[15]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上半年销量6,900,000辆,同比增长40.3%,占汽车总销量44.3%[15] - 2025年1-6月汽车进口224,000辆,同比减少32.4%[16] - 2025年1-6月汽车出口3,500,000辆,同比增长18.6%[16] - 2025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6%[16] - 欧盟委员会投资852,000,000欧元支持电动车电池制造项目[16] - 2025年上半年北美地区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率放缓至3%[17] - 全球汽车显示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4000亿港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9.93%[20] - 全球工业显示屏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超600亿港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6.7%[24] - 汽车显示屏领域采用LCD技术为主,成本竞争力优于OLED[20] - 工业显示屏业务聚焦高端、高科技、高利润产品,应用场景覆盖无人商店/公共交通等[24]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公司专注领先客户并提升产品品质[22] - 公司作为TIER-1供应商获得更多领先汽车客户认可[26] - 公司目标近年实现本土和海外销售各占一半[25] - 公司计划扩大海外销售团队并加强研发和制造基地[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与应对 - 公司正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区关税风险,并实施严格信贷控制措施[19][22] -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额外关税成本,公司考虑成本转嫁及海外合作[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创新 - 公司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近9亿港元,研发人员规模增至464人[30] - 车载UB Cell显示器原型对比度达2300:1,目标提升至3000:1[32] - 44.8英寸全景抬头显示贯穿式大屏在SID 2025展出并获得良好市场反馈[31] - 多个车载f-OLED显示屏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34] - 远像光场显示技术计划2025年上半年完成样机开发[35] - 双轴并联储控偏摆屏将驾驶员专注度提升20%,行车安全增加30%[39] - 自适应调节远像头枕屏使睫状肌调节力降低90%以上[40] - 防窥显示技术(POD)预计2026年陆续量产,2025年第四季将有进一步改善[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可持续发展与公司治理 - 公司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27] - 子公司精电河源、睿合、精电惠州及成都汽车适用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89] - 公司宣派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7.0港仙,总额13409.5万港元[9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贺华因业务安排缺席2025年6月25日股东周年大会[107]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财务资料审阅及风险监控[109] - 薪酬委员会成员超过半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提名委员会成员超过半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1] - 投资委员会包含9名委员,含3名执行董事及管理层成员[112]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入为5.33亿港元,同比下降33%[3] - 现金资源总额为47.48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5%[3][5] - 经营业务净现金为5.33亿港元,同比下降33%(2024年:7.95亿港元)[51]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4.69亿港元,同比减少60%(2024年:11.77亿港元)[51] - 现金资源增至47.48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5%(2024年末:41.22亿港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88505亿港元,较期初27.00141亿港元增长7%[72]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与债务 - 银行贷款为4.34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6%[5] - 公司总资产达118.34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114.65亿港元有所增长[46] - 现金资源增至47.48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41.22亿港元增长15.2%[46][47][49] - 存货增加4%至18.54亿港元,主要因策略性产能分配[46] - 流动资产总额为96.12893亿港元,较期初91.95302亿港元增长4.5%[72] - 流动负债总额为67.53785亿港元,较期初64.99601亿港元增长3.9%[72] - 资产净值为47.17112亿港元,较期初46.00495亿港元增长2.5%[73]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无形资产为20.82264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20.89813亿港元略有下降[85] - 银行贷款增至4.34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5%(2024年末:3.76亿港元)[53] - 人民币计值现金减少3.9%至12.36亿港元(2024年末:12.86亿港元)[54] - 美元计值现金增长23%至15.9亿港元(2024年末:12.97亿港元)[54] - 浮动利率银行贷款占比82%达3.57亿港元(固定利率:0.77亿港元)[56] - 未偿还资本承担增至2.14亿港元(2024年末:2.04亿港元)[58]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9.2%,较2024年底的8.2%有所上升[49] - 流动比率为1.42,较2024年底的1.41略有改善[48] - 存货周转天数为54天,较2024年底的55天略有改善[50] - 客户应收款周转天数增至63天,较2024年底的59天有所上升[50] - 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扣除亏损拨备后总额26009万港元,较2024年末28955.6万港元下降10.2%[96] - 金融资产中结构性存款投资增至72962.3万港元,较2024年末38975.9万港元增长87.2%[97] - 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54299.4万港元,其中60日内账期占比86.6%(47003.7万港元)[98] - 资本承担承诺21443.2万港元,较2024年末20366.6万港元增长5.3%[99] 其他财务数据:股份相关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在2025年上半年购入110.6万股股份,总代价557.6万港元[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购买股份15,279,000股,可授予奖励股份200,6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3%[103] - 按采纳日期计算,可授予奖励股份最高数目为58,252,520股,占已发行股本7.36%[103] - 公司已发行总股本为791,575,204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105]
京东方精电跌超4% 遭剔除恒生综合指数 公司中期业绩披露在即
智通财经· 2025-08-25 15:29
股价表现 - 京东方精电股价下跌4.2%至7.3港元 成交额达1.23亿港元 [1] 指数调整 - 公司遭恒生指数公司剔除出恒生综合指数 调整结果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 [1] 公司治理 - 董事会会议将于公告日举行 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潜在中期股息事项 [1]
京东方精电(00710) - 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08-13 12:01
业绩相关 - 董事会2025年8月25日会议将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九位董事组成,含三位执行董事、三位非执行董事、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
京东方精电午前涨超7% 据报公司将为iPhone 17 Pro系列供应OLED面板
智通财经· 2025-08-07 11:58
公司动态 - 京东方精电股价午前上涨7.72%至6.56港元 成交额达7741.09万港元 [1] - 公司将为iPhone17 Pro系列供应OLED面板 但仅限于国行版本 [1] - 京东方最近建立了iPhone OLED产品线 供应量在三家供应商中最少 [1] - 公司此前为iPhone16系列供应约20%的OLED显示屏 [1] - 公司年产能可达1亿块OLED显示屏 [1] 行业格局 - iPhone17系列屏幕供应商包括三星 LG和京东方 [1] - 三星是iPhone17系列主要供应商 预计供应7000万块OLED面板 [1] - LG将供应4300万块OLED面板 [1] - 第二季度LG在苹果OLED份额占比21.3% 京东方占22.7% 三星占56.0% [1] - iPhone17系列OLED面板将在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1]
京东方精电(00710) - 截至2025年7月31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
2025-08-01 11:1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亿股,面值0.25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2.5亿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7.91575204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91575204亿股[2] - 2025年7月,公司法定/注册股份、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京东方完成彩虹光电30%股权转让工商变更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5 17:07
股权转让交易 - 彩虹股份子公司彩虹光电30%股权已转让给京东方 工商变更登记程序已完成 [1] - 交易后彩虹股份持有彩虹光电69.79%股权 仍为控股股东 彩虹光电继续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彩虹光电运营一条G8.6 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 投资280亿元 主要生产32-100英寸LCD电视面板 [1] 业务与战略调整 - 彩虹股份预测彩虹光电2025-203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2亿元、108.3亿元、108.4亿元、108.5亿元、108.5亿元 2031年进入永续期营收108.5亿元 [3] - 液晶显示面板行业格局已基本确定 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供需趋于动态平衡 [3] - 彩虹股份希望通过股权转让优化业务结构 聚焦更具增长潜力的基板玻璃业务 提升抗风险能力 [3] - 京东方表示收购符合其发展战略 有助于巩固竞争优势 强化行业影响力 提升整体竞争力 [3] 产线与技术 - 彩虹光电G8.6产线主要生产32-100英寸具备8K、4K超高分辨率 曲面 窄边框等特性的LCD电视面板 [1]
京东方iPhone面板供货份额首超LGD
观察者网· 2025-07-23 10:48
OLED面板出货量增长 - 随着iPhone 17系列量产,预计第三季度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将增长约70% [1] - LG Display第二季度iPhone面板出货量占比21.3%,首次落后于京东方(22.7%),三星Display保持领先(56%) [1] - LG Display第三季度iPhone面板出货量预计达1850万片,环比增长70%,第四季度将超2500万片 [3] 面板供应商竞争格局 - LG Display独家供应iPhone Pro系列LTPO面板,价格高于京东方供应的LTPS面板 [3] - 京东方主要向基础款iPhone 16e供应OLED屏幕,计划扩大在苹果全线产品的份额 [3] - 高端机型LTPO OLED面板目前仅由三星Display和LG Display供应,京东方若突破技术将快速扩大份额 [4] - 2025年LG Display预计占据iPhone OLED面板总出货量30%以上 [4] iPad面板市场动态 - 新款iPad Pro机型7月开始生产,第三季度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从80万片翻倍至160万片 [4] - 去年iPad Pro因零售价高导致销量低迷 [4] MacBook面板供应变化 - 2025年京东方预计占据苹果MacBook面板供应量51%,较2024年增长12% [6][7] - 2025年苹果MacBook面板总采购量预计2250万台,同比仅增1% [6] - LG Display 2025年MacBook面板份额将降至35%(较2024年减少9%),供应量同比下降12.2%至848万台 [6] - 份额变化主要因苹果将MacBook Air订单转至京东方,导致MacBook Pro需求疲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