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16.69817亿港元,较2023年的17.36972亿港元减少3.9%;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15.37813亿元,较2023年的15.69184亿元减少2.0%[3] - 2024年年内溢利为3.07222亿港元,较2023年的2.7526亿港元增加11.6%;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2.82935亿元,较2023年的2.4867亿元增加13.8%[3] - 2024年总资产为29.83045亿港元,较2023年的28.27558亿港元增加5.5%;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28.03078亿元,较2023年的25.59927亿元增加9.5%[3] - 2024年总负债为8.59325亿港元,较2023年的9.03781亿港元减少4.9%;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8.07482亿元,较2023年的8.18237亿元减少1.3%[3]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1.2372亿港元,较2023年的19.23777亿港元增加10.4%;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19.95596亿元,较2023年的17.4169亿元增加14.6%[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5.57167亿港元,较2023年的5.09845亿港元增加9.3%;以人民币计值,2024年为5.23553亿元,较2023年的4.61588亿元增加13.4%[3]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81,2023年为1.54[3] - 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为0.29,2023年为0.32[3] - 2024年毛利率为89.8%,2023年为89.9%;净利率为18.4%,2023年为15.8%;股本回报为14.5%,2023年为14.3%[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4.14港仙,较2023年的48.27港仙增加12.2%;摊薄每股盈利为53.18港仙,较2023年的46.90港仙增加13.4%[3][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75500231亿港元,2023年为3.46014427亿港元[14] - 2024年来自中国业务的外部客户收益为16.62297999亿港元,2023年为17.31873976亿港元;2024年来自海外业务的外部客户收益为751.8771万港元,2023年为509.8158万港元[16] - 2024年来自两名主要客户的收益分别为4.51629803亿港元和1.79528392亿港元,2023年分别为4.54572326亿港元和1.85308932亿港元[18] - 2024年土地使用权摊销36.0208万港元,2023年为36.7203万港元[19] - 2024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2489.4619万港元,2023年为2627.084万港元[19] - 2024年存货成本1.65280217亿港元,2023年为1.70312334亿港元[19] - 2024年确认为开支之研发成本2500.9026万港元,2023年为3914.4729万港元[19] - 2024年所得税为68,278,413港元,2023年为70,754,810港元[20] - 2024年中期股息为34,044,000港元,拟派末期股息为34,027,740港元;2023年中期股息为25,655,175港元,末期股息为25,539,300港元[2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7,221,818港元,2023年为275,259,617港元[23]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9,686,510港元,2023年为279,382,722港元[23]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为562,633,768港元,2023年为541,515,152港元[2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累计折旧总计为168,654,000港元,2023年为156,973,729港元[2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总计为393,979,768港元,2023年为384,541,423港元[24] - 2024年无形资产成本总计为1,246,836,875港元,2023年为1,153,040,731港元[25] - 2024年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及减值亏损总计为119,182,692港元,2023年为98,202,536港元[25] - 2024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总计为1,127,654,183港元,2023年为1,054,838,195港元[25] - 2024年存货总额为5893.8488万港元,较2023年的6282.1919万港元下降;存货撇销金额为387.0565万港元,较2023年的208.3845万港元增加[31] - 2024年指定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非上市股本投资为258.9859万港元,较2023年的36.6251万港元增长[29] - 2024年应收账款为528,102,048港元,较2023年的567,307,763港元有所下降;其他应收款项为65,236,555港元,较2023年的28,112,486港元上升[32] - 2024年需对应收账款作出拨备7,043,413港元,2023年无此项拨备[33] - 2024年按金及预付款项总计75,316,381港元,较2023年的37,400,962港元大幅增加[35] - 2024年应付货款为7,359,087港元,较2023年的10,581,286港元减少;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538,037,261港元,较2023年的473,631,468港元增加[3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额约16.698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7.37亿港元减少3.9%[68] - 2024年公司实现纯利约3.072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2.753亿港元增加11.6%[68] - 2024年分销及销售开支约9.342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0.12亿港元减少7.7%[70] - 2024年研发产生的总开支约1.566亿港元,占营业额的9.4%(2023年:9.5%)[7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贷约1.653亿港元,其中42.2%须于一年内偿还[72]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总额约61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120万港元减少[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获银行融资额度约6.312亿港元,其中约2.063亿港元已动用[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约5.572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5.098亿港元有所增加,其中73.1%以人民币计值、12.5%以港元计值、13.2%以美元计值[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28.8%,2023年为32.0%[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3.172亿港元,2023年约2.953亿港元[79] - 2024年集团共有1,450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1,481名;雇员酬金总额分别约为3.354亿港元及3.236亿港元[85] - 2024年9月24日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6港元,董事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6港元,待股东批准后于2025年6月9日派付[8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可报告分部外部客户收益总额为16.6981677亿港元,其中眼科7.71489697亿港元、外科8.79902941亿港元、提供服务1842.4132万港元;可报告分部溢利总额为4.59528896亿港元,其中眼科2.09689673亿港元、外科2.37420025亿港元、提供服务1241.9198万港元[12] - 2023年可报告分部外部客户收益总额为17.36972134亿港元,其中眼科7.5503304亿港元、外科9.70400672亿港元、提供服务1153.8422万港元;可报告分部溢利总额为4.37505377亿港元,其中眼科1.88322734亿港元、外科2.40191454亿港元、提供服务899.1189万港元[14] - 2024年眼科及外科的分部营业额分别约占公司营业额的46.2%及52.7%[68] - 2024年公司旗舰生物药贝复舒®系列及贝复济®系列合并营业额约占总营业额的84.5%[68] - 2024年眼科为公司营业额贡献约7.71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2%[70] - 2024年外科录得总营业额约8.799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9.3%[70] 产品相关情况 - 公司专注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因工程药物rb - bFGF,bFGF系列合并营业额约占集团总营业额84.5%[41] - 2024年8月和9月,公司分别获NMPA批准不含防腐剂单剂量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及玻璃酸钠滴眼液(0.3%)在中国注册及商业化[42] - 公司拥有六种在中国销售的商业化生物制剂,其中三种为国家一类新药,四种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41] - SkQ1产品2023年开发成本为249.7668万港元,2024年账面价值为3.44004639亿港元,较2023年的3.52618198亿港元有所下降[26] - 许可产品2024年开发成本为1.03924486亿港元,较2023年的7031.2529万港元增长;2024年账面价值为3.71837404亿港元,较2023年的2.80218468亿港元增长[26] - 适丽顺®相关知识产权及上市许可持有人权利2024年账面价值为1.01177843亿港元,较2023年的1.18874144亿港元下降[26] - 2023年集团有关若干知识产权的减值亏损为504.9442万港元[26] - SkQ1产品第二阶段三期临床试验取得正面结果,公司获眼科领域与SkQ1相关全球权利[45] - 适丽顺自2022年起成为集团核心产品及增长动力之一[46] - SkQ1产品临床开发及全球权利实际投资成本约3.44亿港元,占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11.5% [47] - 2024年中国境内中度至重度干眼症患者人数约1.116亿人[47] - 抗VEGF许可产品HLX04 - O已获多个国家批准开展三期临床试验,部分地区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及最后一名患者最后一次访视[48] - 与复宏汉霖共同开发抗VEGF许可产品最高承诺投资总额6700万美元(约5.203亿港元),实际投资成本约3.718亿港元,占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12.5% [50] - 2020年中国境内抗VEGF许可产品可治疗的4类病患人数约1580万人[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管线有5种已商业化的不含防腐剂单剂量滴眼液,部分在研产品预计未来2 - 5年商业化[57] - 2024年8月和9月,公司分别获NMPA批准不含防腐剂单剂量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及玻璃酸钠滴眼液(0.3%)在中国注册及商业化[58]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有16项研发计划处于临床前至临床阶段,其中4项眼科计划处于临床阶段[58]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持有100份专利证书或授权书,包括70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5项外观专利[59] 公司运营相关 - 公司珠海厂房建有生产rb - bFGF的生产线和先进的吹 - 灌 - 封生产线[60] - 公司第二间工厂2020年1月1日开始建设,原预计2023年完工,现预计2026或2027年完工,占地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8,000平方米[61] - 2024年5月,法院判令总承包商向公司支付约31,100,000港元作为违约赔偿,双方于7月上诉,9月已举行两次聆讯,法院未判决[63] - 2024年7月,公司附属公司收到广西万寿堂传票,公司否认指控并积极捍卫立场,11月已举行一次聆讯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