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投资日志|9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0:01
股东大会及业绩公布 - 江南布衣、中关村科技租赁、华泰瑞银、佰悦集团、莹岚集团、佑驾创新、威扬酒业控股、中发展控股、剑虹集团控股、源想集团、力勤资源等公司将于2025年9月8日召开股东大会或公布业绩 [3] 分红派息除净日 - 北控水务集团、亿胜生物科技、王氏国际、海螺水泥、禅游科技、永达汽车、金茂服务(两次提及)、安井食品、训修实业、金茂源环保、嘉华国际、载通、恒安国际、信星集团、景福集团、专业旅运、维珍妮、香港信贷、新沣集团等公司将于2025年9月8日进行除净日操作 [3][4] 分红派息派息日 - 网易-S、港灯-SS、药明康德将于2025年9月8日进行派息日操作 [3][4]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2 16: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额为876.53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8%[7] - 期内溢利为163.4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8%[7] - 每股基本盈利为28.82港仙,同比增长3.9%[7] - 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82.85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7.65亿港元,同比增长5.8%[19] - 除所得税前溢利从19.74亿港元增至20.36亿港元,同比增长3.1%[19] - 每股基本盈利从1574万港元增至1634万港元,同比增长3.8%[3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8.765亿港元,同比增长5.8%[89] - 公司同期溢利为1.6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74亿港元增长3.8%[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成本从1248万港元增至2166万港元,同比增长73.6%[27] - 分銷及銷售開支為4.716亿港元,同比增长4.7%,与营业额增长趋势一致[92] - 行政开支减少至9970万港元同比下降3%[93] - 研发总开支为6650万港元占营业额7.6%其中4480万港元被资本化[93] - 融资成本总额280万港元包含资本化利息70万港元[95]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眼科、外科及医疗服务三大分部[17] - 眼科分部收益从37.74亿港元增至41.74亿港元,同比增长10.6%[19] - 外科分部收益从44.46亿港元微增至44.90亿港元,同比增长1.0%[19] - 提供服务收益从658万港元增至1021万港元,同比增长55.2%[19] - 眼科分部营业额为4.174亿港元,同比增长10.6%,占集团营业额47.6%[91][92] - 外科分部营业额为4.489亿港元,同比增长1.0%,占集团营业额51.2%[91][92] - 旗舰生物药贝复舒®系列和贝复济®系列合并营业额占比达83.5%,其中贝复舒系列占35.9%,贝复济系列占47.6%[91] - bFGF系列产品合并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约83.5%[6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从8.25亿港元增至8.72亿港元,同比增长5.6%[21] - 海外收益从330万港元增至480万港元,同比增长45.5%[21]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2,48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1,664千港元下降7.0%[1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大幅增加至111,10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824千港元增长172.2%[10]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58,97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949千港元增长891.4%[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0,533千港元,较期初557,167千港元增长15.0%[11] - 银行借贷所得款项124,34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182千港元增长169.2%[11] - 已付本公司拥有人股息34,02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539千港元增长33.2%[11]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59,35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482千港元增长815.5%[10] - 其他无形资产增加支出44,85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299千港元增长11.3%[10]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640.533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15.0%[8] - 已付股息34.02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6.405亿港元(2024年底:5.572亿港元)[95][97] 资产和投资 - 总资产达3,233.768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8.4%[8]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61.179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12.8%[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562,63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27,668千港元,增长11.6%[33] - 在建工程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8,85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5,498千港元,增长23.1%[33] - 其他无形资产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46,83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22,002千港元,增长6.0%[34] - 已收购无形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871,29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25,313千港元,增长6.2%[34] - 含SkQ1滴眼液开发成本从344,000千港元增至348,400千港元,增长1.3%[34] - 抗VEGF医药产品开发成本从371,800千港元增至426,700千港元,增长14.8%[34] - 应收可换股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27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921千港元,增长1.4%[37][39]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上市股本投资从29,627千港元降至11,904千港元,下降59.8%[4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非上市股本投资从2,590千港元增至3,098千港元,增长19.6%[4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上市股本投资从3,572千港元降至2,390千港元,下降33.1%[40] - 存货总额从2024年末58,93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64,939千港元,增幅10.2%[41]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586,29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661,179千港元,增幅12.8%[43] - 应收账款减值准备从2024年末7,04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7,249千港元[43]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7,359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4,136千港元,增幅92.1%[47] - 第三层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45.921百万港元,较期初45.270百万港元增加1.4%[59] - 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从33.199百万港元降至14.294百万港元,下降57.0%[59] - 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从17.187百万港元增至17.695百万港元,增长3.0%[59] - 非上市股权投资权益B采用62%预期波幅和1.97%无风险利率估值[41] 债务和融资 - 银行借贷总额为270.486百万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150.322百万港元[8] - 银行融资额度从2024年末631.2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737.3百万港元[50] - 已动用银行融资从2024年末206.3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339.1百万港元[50] - 银行借贷增至2.705亿港元其中284%一年内到期[95] - 银行借贷利率区间24%-28%[95] - 资产负债率升至297%(2024年底:288%)[97] - 银行融资额度7373亿港元其中3391亿港元已被动用[97] 资本承诺和支出 - 已签约未拨备资本承诺总额从317.179百万港元降至243.527百万港元,减少23.2%[60] - 新工厂建设资本承诺从170.607百万港元降至159.889百万港元,减少6.3%[60] - 现有工厂扩建资本承诺从18.723百万港元降至10.805百万港元,减少42.3%[60] - 已收购无形资产资本承诺从117.919百万港元降至62.812百万港元,减少46.7%[60] - 资本承担减少至2435亿港元(2024年底:3172亿港元)[99] - 抗VEGF许可产品最高承诺投资总额为6700万美元(约5.259亿港元)[74] 汇兑影响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38.77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损失41.016百万港元[9] - 汇兑收益净额10,774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汇兑亏损2,432千港元[10] 研发与产品管线 - 公司共有18项研发计划处于临床前至临床阶段[80] - 其中4项眼科计划处于临床阶段[80] - 公司有6种已商业化不含防腐剂单剂量滴眼液[80] - 湿性AMD贝伐珠单抗玻璃体注射剂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于2025年8月获中国NMPA受理[1] - SkQ1产品投资成本为3.484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0.8%[71] - 抗VEGF产品实际投资成本为4.267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3.2%[74] 市场与销售 - 公司产品覆盖中国141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和2100家药房[78] - 公司拥有46间地区销售办事处[77] - 中国中度至重度干眼症患者人数估计为1.116亿人(2024年)[71] - 中国四类眼疾患者人数估计为1640万人(2025年)[74] 公司治理与股权 - 支付董事薪酬总额从3.670百万港元略降至3.659百万港元,减少0.3%[61] - 严名炽持有153,945,667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权益约27.15%[114] - 严名杰持有152,020,667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权益约26.81%[116] - 刘慧娟通过家族权益持有153,945,667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权益约27.15%[116] - 方海洲持有5,244,3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权益约0.92%[114] - 严贤龙持有2,039,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权益约0.36%[114] - 邱丽文持有46,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权益约0.01%[114] - 严名杰登记持有145,354,000股普通股[117] - Dynatech持有6,666,667股普通股,由新加坡亿胜全资拥有[117] - 刘慧娟被视为拥有严名炽权益相关的153,945,667股普通股[117] - 严名炽与严名杰按均等比例拥有新加坡亿胜[117] 股份回购 - 公司回购并注销123,000股股份,总代价325.27千港元[52] - 公司回购123,000股股份,总金额325,270港元[118] - 2025年1月回购53,000股,每股价格2.68至2.80港元,总金额145,970港元[118] - 2025年2月回购70,000股,每股价格2.55至2.58港元,总金额179,300港元[118] 股息 - 中期股息从每股0.06港元增至0.07港元,同比增长16.7%[30]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7港元,较去年同期0.06港元增长16.7%[122]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3日派付,登记截止日为2025年9月12日[122] - 股东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暂停办理[123] 诉讼与争议 - 第二间厂房建设因法律纠纷停工,法院判令总承包商支付2460万港元违约赔偿[84][85] - 在与广西万寿堂的诉讼中,公司获判令可收回4890万港元欠款,同时被要求支付1430万港元赔偿[86] 知识产权 - 公司持有111份专利证书,包括81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5项外观专利[82] 投资与贷款 - 向Antikor提供800,000美元贷款(约6,200,000港元),利率8%,期限9个月[43]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收购Antikor的100%股权,涉足癌症治疗抗体偶联药物领域[62] 员工 - 全职雇员减少至1426名雇员酬金总额增至1621亿港元[105] 购股权计划 - 计划批准日可供发行的股份最高数目为57,064,9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06%[109] - 计划下可授予所有C类参与者的购股权最高数目合计为5,706,490股,占已发行股本1.0%[110] - 每名合资格参与者十二个月内配额上限合计不超过已发行股份1.0%[109] - 计划剩余年期约7.8年,于2033年6月8日届满[111] 应收账款质量 - 90天以上逾期应收账款占比22.3%(137,262千港元/614,458千港元)[45]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2025-09-02 12:03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10亿股,面值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1亿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5.67006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5.67006亿股[2] 购股期权 - 截至2025年8月底,购股期权计划月底结存股份期权0,全部行使或发行或转让5706.49万股[3] - 2023年6月9日股东大会通过购股期权计划[3]
亿胜生物科技(01061.HK):上半年纯利为1.63亿港元 同比增加3.8%
格隆汇· 2025-08-26 19:0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达8.77亿港元 同比增长5.8% [1] - 毛利为7.79亿港元 同比增长5.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8% [1] 股东回报 - 基本每股盈利28.82港仙 [1]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7港元 [1]
亿胜生物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期内溢利1.63亿港元 同比增加3.79%
智通财经· 2025-08-26 18:49
财务表现 - 营业额达8.77亿港元 同比增长5.79% [1] - 期内溢利为1.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79% [1] - 每股基本盈利28.82港仙 [1]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港仙 [1]
亿胜生物科技(01061)发布中期业绩 期内溢利1.63亿港元 同比增加3.7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8:46
财务表现 - 营业额8.77亿港元 同比增长5.79% [1] - 期内溢利1.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79% [1] - 每股基本盈利28.82港仙 [1]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港仙 [1]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
2025-08-26 18:42
股息信息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7 HKD[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8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9月23日[1]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严名炽等四人[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冯志英等三人[2]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8:3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87.65亿港元,同比增长5.8%[3] - 期内溢利为16.34亿港元,同比增长3.8%[3]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增长3.8%至1.63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574亿港元)[9]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5.8%至876,535千港元,其中眼科分部收益增长10.6%至417,358千港元[19][21] - 外科分部收益微增1.0%至448,965千港元,而提供服务分部收益大幅增长55.2%至10,212千港元[19][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1.634亿港元,同比增长3.8%[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摊薄每股盈利为1.595亿港元,同比增长2.5%[33] - 每股基本盈利为28.82港仙,同比增长3.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业额为87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28.5百万港元增长5.8%[93] - 眼科分部营业额417.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6%;外科分部营业额44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9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营业额约8.765亿港元,同比增长5.8%[90] - 公司同期溢利约1.6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574亿港元增长3.8%[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88.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3] - 净利率为18.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3] - 研发成本大幅增长73.6%至21,664千港元[29] - 分銷及銷售開支471.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7%;行政開支9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93][94] - 研发开支66.5百万港元,占营业额7.6%,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5.8%至876,535千港元,其中眼科分部收益增长10.6%至417,358千港元[19][21] - 外科分部收益微增1.0%至448,965千港元,而提供服务分部收益大幅增长55.2%至10,212千港元[19][21] - 公司总分部溢利下降2.5%至242,068千港元,其中眼科分部溢利增长1.7%至113,486千港元[19][21] - 眼科和外科分部的营业额分别占公司总营业额的47.6%和51.2%[92] - 旗舰生物药贝复舒®系列和贝复济®系列合并营业额占公司总营业额的83.5%[92] - bFGF系列产品合并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约83.5%[67]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益达871,700千港元(占比99.5%),海外收益为4,800千港元(占比0.5%)[23] - 非流动资产增长6.6%至1,747,131千港元,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占比82.4%达1,440,271千港元[24] - 公司在新加坡建立战略基地以进入东南亚市场(2020年起)[79] - 公司分销网络覆盖中国超141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以及约2100家药房[79] - 公司在中国拥有46间地区销售办事处[79] - 公司在中国所有省份的集中采购制度中纳入贝复舒®系列及贝复济®系列产品[90]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同比下降10.8%至1.44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618亿港元)[11]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大幅增加172%至1.11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408亿港元)[12] - 公司已付股息同比增长33.2%至0.340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255亿港元)[9][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增长7%至6.405亿港元(期初为5.572亿港元)[12]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激增816%至0.594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065亿港元)[12] - 公司银行借贷所得款项增长169%至1.24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0.462亿港元)[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40.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557.2百万港元增长14.9%[95][98] 资产、债务和借款 - 总资产为323.38亿港元,较期初增长8.4%[4] - 总负债为95.99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1.7%[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05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5.0%[4] - 流动比率为1.90,较期初1.81有所提升[5] - 资产负债比率为0.30,较期初0.29略有上升[5] - 银行借贷270.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165.3百万港元增长63.6%[95] - 资产负债率为29.7%,较2024年末28.8%上升0.9个百分点[98] - 应收购货款总额为614.45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21.059百万港元增长17.9%[44][46] - 存货总额为64.939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8.938百万港元增长10.2%[42] - 银行融资总额为737.3百万港元,其中已动用339.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06.3百万港元增长64.4%[51] - 应收账款账龄90天以上的金额为137.26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17.212百万港元增长17.1%[4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505.354百万港元,其中应计销售及营销成本为448.8百万港元[48][4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至43.983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1.6%[35] - 在建工程账面净值增加至19.550亿港元,较期初增长23.1%[35]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增加至118.667亿港元,较期初增长5.2%[36] - 含抗VEGF医药产品开发成本账面净值增至4.267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4.8%[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投资为11.904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9.627百万港元下降59.8%[41] - 公司上市股本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19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294千港元,降幅约57%[60] - 公司非上市股本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187千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695千港元,增幅约3%[60] - 应收可换股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27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921千港元,增幅约1.4%[60] - 资本承担243.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317.2百万港元减少23.2%[101] - 已收购无形资产资本承担从117,919千港元大幅降至62,812千港元,降幅约46.7%[62] - 建设新工厂资本承担从170,607千港元降至159,889千港元,降幅约6.3%[62] 汇兑及金融工具 - 公司汇兑收益净额显著改善,2025年录得收益0.108亿港元(2024年为亏损0.024亿港元)[11] - 公司外币汇兑储备因汇率变动产生0.388亿港元正收益(2024年为负0.410亿港元)[9]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录得公平值亏损0.177亿港元(2024年为收益0.009亿港元)[9] - 汇兑收益净额达12,01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汇兑亏损2,432千港元[2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收窄至23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366千港元[27] - 可换股贷款公平价值变动产生收益65.1万港元[39] - 可换股贷款乙公平价值为3072.5万港元,被分类为流动部分[39] - 可换股贷款甲公平价值为1519.6万港元,被分类为非流动部分[39] - 可换股贷款乙的预期波幅为67%,股价为0.0886美元,转换价区间为0.195美元至0.588美元[40] - 权益B投资的预期波幅为62%,无风险利率为1.97%[42] - 向Antikor提供的贷款本金为0.8百万美元(约6.2百万港元),固定利率8%,期限9个月[44] 研发及产品管线 - 研发成本大幅增长73.6%至21,664千港元[29] - 研发开支66.5百万港元,占营业额7.6%,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95] - 公司有6种已商业化不含防腐剂单剂量滴眼液,另有若干产品目标未来2-5年内商业化[82] - 公司有18项研发计划处于临床前至临床阶段,其中4项眼科计划处于临床阶段[82] - 公司湿性AMD贝伐珠单抗玻璃体注射剂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于2025年8月获中国NMPA受理[84] - SkQ1产品投资成本为3.484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0.8%[73] - 抗VEGF许可产品最高承诺投资总额为6700万美元(约5.259亿港元),实际投资成本4.267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3.2%[76] - SkQ1相关技术转让处于最后阶段,VISTA计划正在与监管机构重新建立[73] - 抗VEGF产品HLX04-O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于2025年8月获中国NMPA受理[74] - 与复宏汉霖共同开发抗VEGF产品的协议条款于2023年2月修订[75] - 公司于2025年7月获得NMPA批准多剂量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在中国注册及商业化[68] - 公司持有111份专利证书或授权书,包括81项发明专利[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期股息提升16.7%至每股0.07港元[32]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7港元,高于去年同期的0.06港元[126]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3日派付,登记截止日为2025年9月12日[126]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127] - 购回股份旨在提高每股资产净值及每股盈利,使全体股东受益[12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5] 股份回购及激励计划 - 公司购回并注销123,0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0.325百万港元[53] - 公司于回顾期间在联交所购回123,000股股份,总金额325,270港元[123] - 2025年1月以每股2.68至2.80港元购回53,000股,支付145,970港元[123] - 2025年2月以每股2.55至2.58港元购回70,000股,支付179,300港元[123] - 股份激励计划授权限额为已发行股份的10.0%,即57,064,900股[113] - C类参与者购股权授予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5,706,490股[113] - 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57,064,9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06%[112] - 每名合格参与者十二个月内配额上限不超过已发行股份1.0%[112]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及面值最高者[116] - 购股权有效期自2023年6月9日起十年,至2033年6月8日届满[115] 主要股东及董事持股 - 董事严名炽持有153,945,66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7.15%[117] - 董事方海洲持有5,244,3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92%[117] - 董事严贤龙持有2,039,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36%[117] - 董事邱丽文持有46,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1%[117] - 严名杰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152,020,66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权益26.81%[121][122] - 刘慧娟(严名炽配偶)被视为拥有153,945,66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权益27.15%[121][122] 客户与供应商 - 两大主要客户贡献收益合计319,600千港元,占总收益36.5%[25] 法律诉讼及风险 - 公司第二间厂房因法律纠纷停工,法院判令总承包商支付约2460万港元违约赔偿[86] - 公司因代理协议纠纷被裁定需支付约1430万港元赔偿金,但已提出上诉[87] - 公司反诉广西北寿堂获法院裁定胜诉,对方需偿还约4890万港元[87] 收购及投资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收购Antikor的100%股权[64] - 支付主要管理人员报酬从2024年的3,670千港元微降至2025年的3,659千港元,降幅约0.3%[63] 市场及患者数据 - 中国中度至重度干眼症患者人数估计约1.116亿人(2024年)[73] - 抗VEGF适应症患者人数估计约1640万人(2025年)[76]
亿胜生物科技(01061.HK)拟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17:17
公司董事会会议安排 - 亿胜生物科技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6日下午四时在香港信德中心西座3206室举行会议 [1] 会议议程内容 - 议程包括商讨及通过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 [1] 时间节点信息 - 中期业绩覆盖期间为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1] - 会议具体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 [1]
亿胜生物科技(01061)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4 17:07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6日下午4时在香港信德中心西座3206室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议程包括商讨及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 - 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严名炽、方海洲、严贤龙及邱丽文[4] - 公布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冯志英、邱梅美及甄文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