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收入7.618亿元,较2023财年的6.656亿元增长14.4%[3][4][107][13][71] - 2024财年毛利5.55927亿元,较2023财年的5.11791亿元增长8.6%[3] - 2024财年净溢利2.48855亿元,较2023财年的1.34581亿元增长84.9%[3][4][13][71][121] - 2024财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0.44元,较2023财年的0.25元增长76.0%[3][71] - 2024财年经调整净溢利2.81733亿元,较2023财年的1.95438亿元增长44.2%[3][5][13][121]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56,874千元,较2023年的145,785千元增长76.20%[72]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72,461千元,较2023年末的628,097千元增长7.06%[73]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1,370,075千元,较2023年末的1,332,544千元增长2.81%[73]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为261,538千元,较2023年末的249,249千元增长4.93%[74] - 2024年末公司资产净值为1,706,835千元,较2023年末的1,638,251千元增长4.18%[74] - 2024年末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710,563千元,较2023年末的1,635,505千元增长4.59%[74] - 2024年医疗器械销售按时间点确认收入为760,509千元,2023年为663,604千元[80] - 2024年主要客户A、B、C收入分别为211,142千元、202,237千元、186,045千元,2023年分别为198,448千元、142,786千元、145,078千元[81] - 2024年来自中国(居籍地)收入为686,468千元,中国境外为75,294千元;2023年分别为633,931千元、31,693千元[84] - 2024年其他净收入为56,580千元,2023年为40,035千元[86]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531千元,2023年为3,727千元[87]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61,665千元,2023年为180,869千元[87] - 2024年其他经营成本为58,969千元,2023年为56,092千元[91] - 2024年研发支出为96,482千元,2023年为165,133千元[91] - 2024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为53,878千元,2023年为27,470千元[92] - 2024年税前溢利为302,733千元,2023年为162,051千元[94] - 2024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盈利为254,165千元,2023年为145,548千元;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79,057千股,2023年为582,658千股[9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Rapid Medical的实益权益为22.3%,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为22.1百万股;2024年收入为191,392千元,2023年为157,262千元;2024年年内亏损为90,690千元,2023年为104,850千元[96] - 2024年公司未确认对Rapid Medical的减值亏损,2023年减值亏损为30,200,000元;2024年用于预算期后预测的平稳增长率为2.0%,2023年为2.1%;2024年税前贴现率为26.12%,2023年为27.64%[98] - 2024年12月31日,理财产品为0千元,2023年为283,504千元;结构性存款为372,480千元,2023年为0千元;未来股权简单协议为11,298千元,2023年为0千元[99] - 2024年12月31日,土地使用权代价及按金为153,784千元,2023年为160,428千元;租赁按金为25,586千元,2023年为24,500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预付款项为3,273千元,2023年为2,098千元;其他为1,500千元,2023年为348千元[10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44,061千元,2023年为10,564千元;其他应收账款为13,590千元,2023年为23,289千元;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9,340千元,2023年为28,912千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1个月内为131,208千元,2023年为6,743千元;1至3个月为10,165千元,2023年为3,477千元;3至12个月为2,688千元,2023年为344千元[102]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第三方供应商贸易应付款项为36,642千元,2023年为57,265千元;应付关联方为17,682千元,2023年为11,832千元;应计开支为38,249千元,2023年为25,036千元;应计工资为35,631千元,2023年为46,631千元;其他应付款项为85,194千元,2023年为72,312千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1个月内为29,789千元,2023年为37,316千元;超过1个月但于3个月内为13,896千元,2023年为18,389千元;超过3个月但于6个月内为7,432千元,2023年为6,442千元;超过6个月但于1年内为812千元,2023年为2,292千元;超过1年为2,395千元,2023年为4,658千元[103] - 2024财年销售成本2.058亿元,较2023财年的1.538亿元增加33.8%[109] - 2024财年毛利5.559亿元,较2023财年的5.118亿元增加8.6%,毛利率为73.0%,较2023财年的76.9%下降3.9个百分点[110] - 2024财年研发成本9650万元,较2023财年的1.651亿元减少41.6%[111] - 2024财年分销成本1.325亿元,较2023财年的1.107亿元增加19.6%[112] - 2024财年行政开支5580万元,较2023财年的5610万元下降0.5%[113] - 2024财年其他净收入5660万元,较2023财年的4000万元增加41.3%[114] - 2024财年融资成本3500万元,较2023财年的3700万元减少5.3%[115] - 2024财年一家联营公司投资的减损亏损为零,2023财年为3020万元[116] - 2024财年所得税费用5390万元,较2023财年的2750万元增加96.1%[118]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201.0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157.3百万元人民币[122] - 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62.8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7.0百万元人民币[12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13.1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13.4百万元人民币,无重大变动[124] - 2024年资本开支为51.0百万元人民币,包括无形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对Rapid Medical投资成本为27.5百万美元(相当于191.9百万元人民币),持有其22.3%股份,集团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20.6百万元人民币[1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721.2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622.6百万元人民币,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约284.4百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160.5百万元人民币,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226.3百万元人民币[132]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7%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2.2%[1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提升137.6%[4] - 报告期内,集团国际业务海外收入75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6%,首次实现盈利[21] - 报告期内,出血性脑卒中产品销售收入4.0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28] - 报告期内,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销售收入2.6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6%[39] - 公司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报告期销售收入46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0%[47] - 报告期内通路产品销售收入为434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7%[58] 股息派发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财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1港元[5] - 董事会建议向2025年7月8日在册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11港元,可选择以股代息,待股东批准及联交所批准后实施,预计2025年8月22日前后派发[153] 市场份额相关 - 2024年公司在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按销售收入计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第一[11] 销售渠道相关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治疗方案推广团队有94位资深人员,与超400家经销商及二级经销商合作,销售渠道覆盖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1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销售渠道新增约45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3400家医院,产品累计支持约21万台神经介入手术[15] 产品市场表现相关 - 公司弹簧圈产品在集采中以量换价,市占率提升,APOLLO™颅内支架是河北“3 + N”联盟集采唯一中选国产颅内支架产品[15] - 公司NUMEN®弹簧圈报告期内新增约520家医院,累计近1450家医院临床应用[16] - 公司Tubridge®密网支架报告期内新增约170家医院,覆盖超1190家医院,新一代全显影Tubridge Plus®密网支架获批上市[16] - 公司WILLIS®覆膜支架报告期内新增约60家医院,覆盖约800家医院[16] - 2024年,公司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新增约38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1500家医院[17] - 2024年,公司Neurohawk®取栓支架新增超230家医院,累计覆盖约520家医院[18] - 截至2024年末,集团8款产品出海,累计在30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商业化,涵盖9个神经介入手术量排名全球前十的国家[21] - 截至报告期末,NUMEN®弹簧圈在日本已进入超250家医院,在法国实现首批商业临床应用[21] - 2024年一季度起,集团在美国由经销模式切换为直销模式,已入院近50家[21] - Tubridge®密网支架在巴西和阿根廷上市后,已支持逾80台手术[21] - Numen®弹簧圈栓塞系统新增进入10个国家,首次突破南亚市场[22] - 截至报告期末,NUMEN®弹簧圈已在30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29] - 报告期内,Tubridge®密网支架在阿根廷、巴西开始商业化植入[33] - Neurohawk®取栓支架2024年在巴西和阿根廷首次商业化使用,并获墨西哥注册批准,报告期已向欧盟和韩国递交注册申请[49] - X - track®远端导管2024年在阿根廷和巴西首次商业化使用,并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获批[56] - U - track®支撑导管报告期内在巴西完成首批商业使用[60] 产品研发与获批相关 - 截至公告日,集团拥有25款在中国获批并商业化的产品,11款在研产品,4款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纳入绿色通道,排名第一[24] - 2024年初截至公告日,9款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2款产品注册申请已递交国家药监局审批[25] - 2022年产品获NMPA、巴西批准[27] - 2023年产品获阿根廷、NMPA批准[27] - 2024年1月、4月、6月、7月、8月、11月产品获NMPA批准,同年获巴西、阿根廷、FDA及CE等批准[27] - 预计2025年1月、2月、3月产品获NMPA批准[27] - 预计2026年、2027年、2028年、2029年产品获相关批准[27] - 2013年、2018年、2020年、2004年产品获NMPA批准[27] - NUMEN Silk®弹簧圈于2024年9月获FDA上市批准[31] -
微创脑科学(02172)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