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人民币87.165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2.5227亿元,增幅为20%[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35%至人民币7.056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5.2123亿元[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71.4分,2023年为人民币52.7分[3]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38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354元[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6.8140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6.71521亿元[4]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30.3513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5.80751亿元[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10.3016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60593亿元[4][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390622千元,2023年为3952832千元,同比下降14.22%[8]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0489497千元,2023年为11774066千元,同比下降10.91%[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6227711千元,2023年为7376110千元,同比下降15.57%[8]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261786千元,2023年为4397956千元,同比下降3.10%[8]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7652408千元,2023年为8350788千元,同比下降8.36%[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029860千元,2023年为875787千元,同比增长17.60%[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7320928千元,2023年为6776621千元,同比增长8.03%[9]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中储备为5422701千元,2023年为5156730千元,同比增长5.16%[9]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1888321千元,2023年为1609985千元,同比增长17.30%[9] - 2024年权益总额为7320928千元,2023年为6776621千元,同比增长8.03%[9]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为871654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2522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19%[21]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860732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24173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85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93%[22] - 2024年收益及亏损净额总额为 - 879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66030千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22]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55764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2690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3.18%[23] - 2024年研发成本总计7304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8137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20%[23]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计112455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465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2.84%[23] - 2024年本年度税项支出总额为177,426千元,2023年为100,139千元[30] - 董事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约378,434,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52,171,000元),2023年为28港仙,278,846,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54,252,000元)[3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佔溢利为705,612千元,2023年为521,233千元[33]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母公司拥有人应佔溢利为705,027千元,2023年为521,233千元[33]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5,821,016千元,2023年为4,550,227千元[34] - 2024年集团应收账款包括应收合营企业款项30,299,000元,2023年为48,009,000元[35] - 2024年合约资产账面净值为388,495千元,2023年为404,953千元[37]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计为5,081,672千元,2023年为3,938,543千元[39] - 2024年集团应付账款包括应付合营企业款项5,684,000元,2023年为7,135,000元[40] - 集团三大主要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87.1654亿元,同比增加20%,毛利为人民币30.3514亿元,同比上升18%,整体毛利率为34.8%,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人民币7.0561亿元,同比上升35%[46] - 收入增加20%至人民币8,716.54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7,252.27百万元)[99] - 毛利增加18%至人民币3,035.14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580.75百万元),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34.8%(2023年:35.6%)[100]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41.73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08.51百万元)[101] - 其他亏损为人民币8.79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66.03百万元)[102] - 经营费用为人民币1,835.84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658.21百万元),占2024年收入的21%,较2023年的23%下降2%[103]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25.53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31.53百万元)[104] - 未计融资成本及税项前利润为人民币1,333.12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992.26百万元),较去年增加34%[105]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增加35%至人民币705.61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521.23百万元)[10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11,774.07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0,489.50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2,790.30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644.90百万元)[108]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587.20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514.45百万元),负债比率由2023年的18%减少2%至2024年的16%[108] - 2024年12月31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6129万元,2023年为11345万元;投资金融工具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5600万元,2023年为6400万元[11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280名雇员,2023年为4929名[113]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8港元,2023年为0.28港元[11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AMI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1.9876亿元,较2023年增加21%[3] - 2024年通讯及流体AMI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6.1480亿元,较2023年增加24%[3] - 2024年ADO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9.0299亿元,较2023年增加17%[3] - 公司按产品及服务划分三个可呈报营运分部,分别为电智能计量解决方案、通信及流体智能计量解决方案、智能配用电系统及解决方案[14][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外部客户销售总收入为8716541千元人民币,其中电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3198759千元人民币,通信及流体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2614796千元人民币,智能配用电系统及解决方案为2902986千元人民币[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部间销售总额为140398千元人民币,其中电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20690千元人民币,通信及流体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119693千元人民币,智能配用电系统及解决方案为15千元人民币[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部收入总额为8856939千元人民币,其中电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3219449千元人民币,通信及流体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2734489千元人民币,智能配用电系统及解决方案为2903001千元人民币[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部业绩总额为1239916千元人民币,其中电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379567千元人民币,通信及流体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为603383千元人民币,智能配用电系统及解决方案为256966千元人民币[19] - 电AMI业务年内营业额为31.9876亿元,同比上升21%,占集团总收入的37%[48] - 电AMI业务国内客户和海外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9%和51%[48] - 电AMI业务国内订单金额约20.4亿元,同比上升22%[49] - 电AMI业务来自电网客户中标金额同比增长29%至超15.61亿元[49] - 电AMI业务来自非电网客户中标金额超4.79亿元,同比增长3%[49] - 威胜集团在国家电网统一招标获5.97亿元合约金额,南方电网集中采购招标获4.44亿元合约金额[49] - 湖南晟和智控科技有限公司通信电源业务获约6996万元订单[50] - 威胜集团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统一集中采购招标获合约金额共达10.41亿元,行业排名第一[51] - 省级电网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合约总金额超5.27亿元[51] - 通信及流體AMI业务为集团拥有59.55%股份的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之业务,威胜信息入选多个重量级指数[56] - 通信及流體AMI业务年内营业额为26.148亿人民币,同比上升24%,占集团总收入的30% [57] - 通信及流體AMI业务国内客户和海外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4%和16%,2023年为89%和11% [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通信及流體AMI业务在手合同总金额达40.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 [58] - 通信及流體AMI业务新签订合同总金额达37.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 [58] - ADO业务年内营业额为29.0299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7%,占集团总收入33% [65] - ADO业务国内客户和海外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88%和12%,2023年为99%和1% [65] - ADO业务年内订单金额为42.93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21% [66] - ADO业务来自电网市场中标金额逾16.55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7% [66] - ADO业务来自非电网市场中标金额逾21.64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6% [66] - ADO业务来自海外市场中标金额逾4.74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253% [67] - 国内电网市场南方电网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9% [68] 行业市场环境相关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南方电网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1.7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5.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42] - 国家电网110 - 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5.57万千米、3.61亿千伏安,投产4.08万千米、2.67亿千伏安,分别完成总体年度计划的100.5%和101.9%[42] - 国家电网年内智能电表招标总量约为8933万台,同比增长25%,南方电网2024年计量产品两次招标总额约为人民币88.39亿元[42] - “十四五”以来,南方区域新增光伏发电机组超7500万千瓦,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6%,超过全国平均增速11.6个百分点[42] - 2025年国家电网预计投资将首次超人民币6500亿元,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投资安排达人民币1750亿元[42] - 国家电网12月发布光明电力大模型,可应用于600多个场景,年内与巴西本地企业签约绿氢项目,建成后绿氢产能可达200标准立方米每小时[44] - 7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共同牵头组建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33家中央企业和104家地方国企、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团组织[44] - 南方电网全面建成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应用场景覆盖7类,计划到2025年打造50个“AI + 电力”示范场景,2026年生产AI巡视替代率不低于90%[45] - 12月南方电网宣布负责西藏东南部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望为广州每年带来超20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约人民币180亿元的年产值[45] - 2025年海外需求有望加速释放,智能电表出口市场向好,2030年全球电网投资有望达6000亿美元[74] - 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超250GWh,工商业储能增速50%以上,海外市场将爆发式增长[71] - 2025年配电网要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71]
威胜控股(03393)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