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收入为7682.43亿元,较2023年增加125.56亿元或1.7%[3] - 2024年营业利润为393.07亿元,较2023年增加3.33亿元或0.9%[4] - 2024年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238.54亿元,较2023年减少8.85亿元或3.6%[4] - 2024年每股盈利为1.40元,2023年为1.45元[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增长至74.8%,2023年为72.7%[11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入125.06亿元,2023年为120.61亿元[117] - 2024年销售成本6756.40亿元,较2023年增长2.2%,分包成本增长2.6%,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和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下降2.7%及0.6%[120]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10.84亿元,2023年为3.25亿元[122] - 2024年销售及营销费用30.91亿元,较2023年增长21.3%,管理费用452.39亿元,较2023年下降4.9%[123][124] - 2024年营业利润率由2023年的5.2%下降至2024年的5.1%[12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利润371.63亿元,较2023年下降1.0%,所得税费用63.44亿元,较2023年减少0.9%,实际税率由17.0%上升至17.1%[130][13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7682.43亿元,2023年为7556.87亿元,同比增长1.7%[136] - 2024年毛利926.03亿元,较2023年下降2.1%,疏浚和其他业务毛利分别上升10.1%及108.6%,基建建设和设计业务毛利分别下降3.3%及17.0%[114][121] - 2024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296.19亿元,较2023年的558.69亿元减少47.0%[157]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416.40亿元,较2023年的503.32亿元减少17.3%[158] - 2024年资本性支出307.51亿元,2023年为428.98亿元[160] - 2024年平均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期为62天,2023年为56天;2024年平均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期为221天,2023年为206天[162]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拨备)总计140905百万元,2023年为119240百万元;2024年减值拨备为285.38亿元,2023年为239.88亿元[164]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计425779百万元,2023年为391835百万元[167] - 2024年质量保证金总计72552百万元,2023年为56756百万元[169] - 2024年借款总额为586323百万元,2023年为511626百万元[170] - 2024年以人民币计值的借款为562315百万元,2023年为481310百万元;2024年负债比率为49.1%,2023年为46.6%[172] - 与客户和分包商纠纷有关的未决诉讼最高赔偿金额2024年为43.47亿元,2023年为28.94亿元[173] - 2024年发行的部分资产支持证券及资产支持票据规模合计为712.54亿元,2023年为725.43亿元;其中优先级份额2024年为597.84亿元,2023年为670.89亿元[17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68,243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755,687百万元人民币[19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92,603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94,549百万元人民币[194] - 2024年公司营业利润为39,307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8,974百万元人民币[19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37,163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7,552百万元人民币[194] - 2024年公司本年度利润为30,819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1,153百万元人民币[194]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40元,2023年为人民币1.45元[194] - 2024年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4,103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099百万元人民币[196] - 2024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4,922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29,054百万元人民币[19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693.47亿元,2023年为9981.4亿元,同比增长7.13%[19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为7889.25亿元,2023年为6862.72亿元,同比增长14.96%[19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688.08亿元,2023年为7622.55亿元,同比增长13.98%[197] - 2024年12月31日净流动负债为798.83亿元,2023年为759.83亿元,同比增长5.13%[197]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894.64亿元,2023年为9221.57亿元,同比增长7.30%[197][198]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216.49亿元,2023年为4629.57亿元,同比增长12.68%[198]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4678.15亿元,2023年为4592亿元,同比增长1.88%[198]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为3134.25亿元,2023年为3017.67亿元,同比增长3.86%[198] - 2024年12月31日非控制性权益为1543.9亿元,2023年为1574.33亿元,同比下降1.93%[198] - 2024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4678.15亿元,2023年为4592亿元,同比增长1.88%[198] - 2023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459.124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467.815亿元[199] - 2024年度利润为30.819亿元,综合收益总额为34.922亿元[199] - 2024年宣派股息及分派永续证券利息共减少权益11.285亿元[199]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及授予限制性股票增加权益32300万元[199] - 2024年非控股股东注资增加权益5.286亿元,撤回股本减少权益2.984亿元[199] - 2024年发行永续证券增加权益31.195亿元,赎回永续证券减少权益32.097亿元[199] - 2024年与非控制性权益交易减少权益37600万元[199] - 2024年转入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风险储备和安全生产储备共减少留存收益24400万元[199] - 2024年因出售权益投资转拨公允价值储备使其他储备减少10.64亿元,留存收益增加10.64亿元[19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行永续证券310亿元(2023年为350亿元),子公司发行永续证券876.61亿元(2023年为854.36亿元)[199] - 2022年12月31日母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合计426176百万元[200] - 2023年1月1日(经重列)母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合计427753百万元[200] - 本年度利润(经重列)为31153百万元[200] - 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扣除税项)为 - 2734百万元[200] - 本年度综合收益总额(经重列)为29054百万元[200] - 宣派2022年末期股息为 - 3509百万元[200] - 授予限制性股票涉及金额522百万元[200] - 设计院分拆上市带来权益增加12302百万元[200] - 发行永续证券涉及金额33948百万元[200] - 2023年12月31日(经重列)母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合计459200百万元[200] 集团新签合同相关数据 - 2024年集团新签订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较2023年增加7.3%[5] - 2024年集团新签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5%;营业收入为7682.4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4%[43] - 2025年集团新签合同额目标计划同比增速不低于7.1%,收入目标计划同比增速不低于5.0%[43] - 公司报告期新签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同比增长7.3%,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4867.73亿元[54] 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数据 - 2024年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为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7] - 报告期公司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26] - 公司各业务来自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为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 [54]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突破年”做好六方面工作[8] - 公司明确战新产业发展8个重点领域和25个细分赛道[26] - 公司2025年将拓展境内外市场,调整业务结构布局,扩大国际影响力[47] - “大交通”业务抓住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机遇,推进模式和技术创新[48] - 公路桥梁领域紧抓发展机遇,强化前端引领和绿色低碳转型[48] - 铁路领域抢抓铁路建设市场政策机遇,优化轨交经营布局[48] - 公司发挥重大工程示范效应,在各领域寻求新突破[48] - 房屋建筑领域关注35个城区常住人口超300万城市的保障房建设需求[49] - 内河领域结合17个省市特点创新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50] - 水利领域加大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三级水网攻坚力度[51] - 陆上新能源领域聚焦八大沙漠、四大采煤沉陷区以及青海、新疆戈壁等风光基地建设加大布局力度[51] - “大城市”业务把握城市发展市场机遇,重点拓展国家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圈[49] - 港航疏浚领域巩固主业领先地位,延伸拓展机电安装、管廊运输等衍生市场[50] - 生态环保领域抢抓城乡供排水厂网设施新一轮发展机遇[50] - 海洋业务领域全面参与海上风电咨询设计与建设运维[50] - 农林牧渔领域探索“德阳模式”的可复制性,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51] - 新基建业务领域加大东数西算数据中心与新能源建设融合发展[51] 公司业务结构与市场覆盖 - 公司核心业务领域为基建建设、基建设计和疏浚业务[14] - 公司拥有34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遍及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区和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17] - 报告期内,公司港航疏浚业务沿海市场占有率超六成,房建业务现汇同比增长36%[17] 公司项目投资相关数据 - 全年项目投资境内新签合同额1290.47亿元,同比减少33.8%[19] - 公司按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预计可承接建安合同额为1100.84亿元[55] - 2024年,公司按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同比下降38.0%[104] - 报告期内,公司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境内合同额为1290.47亿元,境外为3.36亿元,BOT及BOO类、政府付费类、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合同额分别占比58%、14%、28%[106] - 公司政府付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93.84亿元,累计收回资金968.74亿元;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92.04亿元,实现回款1661.74亿元[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特许经营权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50.07亿元,进入运营期项目32个,报告期运营收入83.29亿元,净亏损23.40亿元,尚未完成投资额为1118.27亿元[108] - 公司预计在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环节可承接建安合同额为1100.84亿元[106] - 新签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总投资概算为293,096百万元人民币,按股比确认合同额为129,383百万元人民币,建安合同额为110,084百万元人民币[109] - G76厦蓉国家高速公路都匀至贵阳段扩容工程与榕江至融安(黔桂界)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概算28,862百万元人民币,按股比确认合同额28,862百万元人民币,建安合同额22,012百万元人民币[109] - 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松岭门至沈阳段)项目总投资概算
中国交通建设(01800)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