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无关业务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为445.19亿元,较2023年的472.05亿元下降5.69%[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5亿元,较2023年的23.05亿元下降32.54%[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98亿元,较2023年的18.83亿元下降41.70%[2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63亿元,较2023年的25.34亿元增长159.01%[27]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8.89亿元,较2023年末的154.21亿元增长3.03%[27] - 2024年末总资产为442.88亿元,较2023年末的358.32亿元增长23.60%[2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60元/股,较2023年的2.37元/股下降32.49%[2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03%,较2023年的15.89%减少5.86个百分点[28]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6%,较2023年的3.75%增加0.41个百分点[28] - 净利润等指标下降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降低及铅蓄电池销售下滑,经营现金流增加因经营性货款现金支付减少[28][29]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39]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39]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2.359058491亿元,2023年为 -3.006011866亿元,2022年为 -5.879936285亿元[33]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8.082856631亿元,2023年为49.535344961亿元,2022年为40.356839942亿元[33]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875428745.77元,上年度为1790347784.89元,变化幅度4.75%;研发投入合计1875428745.77元,上年度为1790347784.89元,变化幅度4.75%[73]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6%,上年度为3.75%,增加0.41个百分点[73]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450.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7%;营业成本382.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9%[101][102] - 其他收益8.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1.91%,主要系本期增值税加计抵减增加所致[101][1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9.01%,主要系本期经营性货款现金支付减少所致[101][10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6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7.85%,主要系本期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等各类保证金增加所致[101][102] - 主营业务中电池行业营业收入423.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8%;营业成本357.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7%;毛利率15.60%,较上年减少1.17个百分点[103] - 铅酸电池营业收入418.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9%;营业成本350.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6%;毛利率16.15%,较上年减少1.34个百分点[103] - 锂电池营业收入4.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42%;营业成本6.4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76%;毛利率-30.71%,较上年减少12.29个百分点[103] - 铅蓄电池生产量12227.67万KVAh,较上年减少6.05%;销售量11362.56万KVAh,较上年减少9.04%;库存量333.19万KVAh,较上年增加28.43%[106] - 锂电池生产量0.76Gwh,较上年增加76.74%;销售量1.10Gwh,较上年减少21.43%;库存量0.01Gwh,较上年减少75.00%[106] - 报告期内毛利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下降主要系铅蓄电池销售有所下滑所致[104][10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18,724,974,584.04元,占总资产42.28%,较上期期末变动65.18%[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686,000,000.00元,占总资产1.55%,较上期期末变动211.82%[118]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6,296,881,838.57元,占总资产14.22%,较上期期末变动157.10%[118]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9,914,497,770.83元,占总资产22.39%,较上期期末变动71.65%[118] - 境外资产108,815,879.66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25%[119] - 报告期投资额212,0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35,463,170.00元,变动幅度497.80%[12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1,125,295,735.79元[125] - 商品期货合约初始投资金额为4.884921亿美元,期初账面价值为4.9415975亿美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566.765万美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54.6712775亿美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59.5561985亿美元[127] - 报告期内公司期货合约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合计为6606.232968万元[1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铅蓄电池销售收入418.35亿元,同比下降5.79%[40] - 2024年公司锂电业务收入4.93亿元[41]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3.284802531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248976396亿元[3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2.939339095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169674431亿元[3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2.65174778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999432728亿元[3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21.542033195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033131065亿元[32] - 2024年直接出口海外业务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12.51%[45] 公司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1元(含税),以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的股本计算,拟派发现金红利397,641,780.41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5.58%[7] - 2024年度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1,313,161股,支付资金总额29,885,893.06元(不含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8]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27,527,673.47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7.50%[8] - 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9] - 2024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1元(含税),以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2,241,999股后的股本为基数,拟派发现金红利397,641,780.41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5.58%[175][177][180] - 2024年度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1,313,161股,支付资金29,885,893.06元(不含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27,527,673.47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7.50%[177][180]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1,612,769,942.21元,年均净利润金额为1,922,400,353.59元,现金分红比例为83.89%[182] - 公司现金分红采取固定比例政策,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10%,且任意三个连续会计年度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75] 公司治理与制度修订 - 报告期内对多项公司治理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修订[46] - 公司对《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修订[14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恪尽职守,公司治理机制规范有效[140] - 公司依据相关规定修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完善控制机制[185] 公司研发情况 - 2024年自研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在装载机和公交车小批量交付,产品最高功率达160kW[42] - 2024年研发出能量密度160Wh/kg的层状氧化物钠电软包电芯和95Wh/kg的聚阴离子钠电储能电芯[42] - 2024年设计并制备出能量密度300Wh/kg和400Wh/kg的两款固态电池原型产品[43] - 公司形成“总部研究院+事业部技术中心+生产基地技术部”三级研发架构[50] - 公司形成“总部研究院+事业部技术中心+生产基地技术部”的三级研发架构[79] - 公司在主流产品领域掌握新型材料技术,探索新一代电池前沿技术[79] - 公司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1,451.10万元,本期投入71,515.55万元,累计投入93,410.00万元[7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84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9.70%,上期研发人员数量为1,960人,占比8.24%[7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4,738.74万元,平均薪酬18.82万元,上期薪酬合计36,051.29万元,平均薪酬18.39万元[78]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120人、本科785人、专科411人、高中及以下515人[78]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618人、30 - 40岁735人、40 - 50岁351人、50 - 60岁126人、60岁及以上16人[78] 公司市场与业务拓展 - 2024年7月越南组装厂试生产,12月越南自建工厂开工建设[44] - 2024年参加12场海外展会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44][45] - 公司在浙、苏、皖、豫、黔、赣六省建立生产基地,销售渠道和终端服务网络遍布全国[63] - 公司在铅蓄电池领域业务覆盖全系列应用领域,建立覆盖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3000家经销商及40余万家门店的营销及售后一体化网络[63] - 公司提供“铅炭 + 锂电”双重技术路线储能解决方案,建成首座铅炭储能电站[63] - 公司在储能领域提供“铅炭 + 锂电”双重技术路线解决方案,打造多个优质项目,“和平共储”是世界最大铅炭储能电厂[65] - 公司在氢能产业致力成为全场景氢能应用服务商,提供定制化系统集成和制用氢一体化综合能源解决方案[65] - 铅蓄电池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新兴市场成需求增长新引擎,在新兴国家备用电源、小型储能及储能市场有潜力[66] - 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锂离子电池在储能行业广泛应用,2024年国家出台锂电两轮车产业举措推动规范升级[67]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电池工业10强[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3592项专利(含907项发明专利),16项专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9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参与起草并颁布4项国际标准、104项国家标准、51项行业标准和106项团体标准[70] - 2023 - 2025年,公司铅酸蓄电池获单项冠军产品认定;2024年,安徽中能电源有限公司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70]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新增申请193个、获得148个,累计申请2292个、获得907个;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438个、获得317个,累计申请4597个、获得2637个;外观设计专利新增申请5个、获得6个,累计申请210个、获得48个;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20个、获得17个,累计申请88个、获得77个;合计新增申请656个、获得488个,累计申请7187个、获得3669个[72]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权威认证[82] - 公司2024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案例”[186][189] 公司人员情况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801.00万元[153,154]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674.17万元[154]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63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8383人,在职员工合计19022人[171]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628人[171]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14
天能股份(688819)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