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97年成立,2003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3年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3][15] - 公司在广州科学城设研发总部,全球申请约5900项专利[14][15] - 公司全球生产基地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约80000平方米[14][15] - 公司在中国大陆设超30家办事处,海外设超20家办事处,业务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14][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5.3亿港元,2023年为59.8亿港元[4] - 2024年公司毛利11.7亿港元,2023年为16.6亿港元[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25.9%,2023年为27.8%[4]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5.6419亿港元,2023年为670万港元[4] - 2024年公司总财务杠杆比率11.3%,2023年为8.8%[4] - 2024年公司营运现金流量3.3944亿港元,2023年为4.9272亿港元[4] - 2024年公司收入45.28亿港元,较2023年的59.82亿港元减少14.54亿港元[24][32] - 2024年公司毛利11.71亿港元,较2023年的16.63亿港元减少4.92亿港元,毛利率从27.8%降至25.9% [32]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64亿港元,而2023年为盈利6696万港元 [26][32] - 2024年公司总资产值74.40亿港元,较2023年的90.40亿港元下降17.7% [27][33]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39亿港元 [44] - 2024年公司收入45.28亿港元,较2023年的59.82亿港元下降24.3%[46][51] - 2024年公司毛利降至11.71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29.6%,毛利率为25.9% [56] - 2024年研发费用降至4.09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8.2%,占收入9.0% [58]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费用较上年度减少5.1%至5.54012亿港元,占集团收入12.2%(2023年:9.8%)[59] - 本年度行政费用较上年度减少4.0%至4.7154亿港元,占集团收入10.4%(2023年:8.2%)[60] - 本年度融资费用较上年度减少42.7%至3126.4万港元,占集团收入0.7%(2023年:0.9%),偿还银行负债8.35561亿港元(2023年:14.4361亿港元),2024年末财务杠杆比率为11.3%(2023年末:8.8%)[61] - 本年度其他费用及金融合约资产减值亏损较上年度上升80.8%至3.74726亿港元,占集团收入8.3%(2023年:3.5%)[62] - 本年度集团总税项费用1485.6万港元(2023年:3905.1万港元),包括所得税费用3062.9万港元(2023年:3312.7万港元),递延税项摊免1577.3万港元(2023年:递延税项费用592.4万港元)[63] - 本年度集团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64191亿港元(2023年:应占利润669.6万港元)[64] - 本年度公司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未派发)[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3.76444亿港元,其中存货9.34874亿港元、贸易应收账款25.50801亿港元等[76] - 本年度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期为244日,上年度为225日;平均应付账款周转期为345日,上年度为325日;平均存货周转期为122日,上年度为117日[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财务杠杆比率为11.3%,2023年12月31日为8.8%[7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印度卢比无本金交割外汇期权合约,认购金额为1600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未从事管理汇率风险的对冲活动[79] - 受限银行存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1.52581亿港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6266.4万港元[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或然负债为2.943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9619亿港元[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4300名,2023年12月31日为5100名;本年度总员工成本为11.30918亿港元,2023年为10.70859亿港元[94] - 2024年年度总销售收入452,826万港元,较2023年下降24.30%[176]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按业务划分,服务收入占比42.9%,基站天线及子系统占比25.3%,网络系统占比21.7%,无线传输及其他占比19.3% [29] - 按客户划分,中国联通收入占比76.1%,中国移动占比32.8%,中国铁塔占比36.2%,中国电信占比9.2%,国际客户及核心主设备商占比7.9%,其他客户占比17.8% [31] - 来自中国移动集团收入降至7.47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32.8%,占本年度收入16.5%[52] - 来自中国联通集团收入降至1.79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76.1%,占本年度收入3.9%[52] - 来自中国电信集团收入升至4.40亿港元,较上年度上升9.2%,占本年度收入9.7%[53] - 来自中国铁塔收入降至3.48亿港元,较上年度下降36.2%,占本年度收入7.7%[53] - 基站天線及子系统业务收入降至19.13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25.3%,占本年度收入42.2%[55] - 网络系统业务收入降至8.75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21.7%,占本年度收入19.3%[55] - 服务收入降至9.35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42.9%,占收入20.7%[55] 公司业务成果与创新 - 2024年京信通信第1000万副基站天线下线 [35] - 2024年公司发布ComFlex MAX小功率新产品,在多国市场订单金额显著增长 [35] - 2024年公司发布业内首款工作带宽达300MHz的高频宽带大功率RU - TDD设备 [36] - 公司推出全新一代2.0版“绿色天线解决方案”,满足运营商绿色低碳建网需求[67] - 公司联合伙伴推出面向5G - A的空地立体赋形绿色天线,覆盖区域扩展至600米内低空空域[68] - 公司共建共用室内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获广泛认可,推出高频宽频大功率室内分布覆盖系列产品和家庭级基站[69] - 集团在中国运营商业务方面,在中国移动2024 - 2025年绿色多频段基站天线产品第一批次规模集中采购中拔得头筹[72] - 集团在中国铁塔2024年微型数位直放站产品集中招标项目等多个项目中,中标份额名列前茅[72] - 集团国际营销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出的ComFlex MAX有源室分解決方案覆盖多个大型场馆及园区[73] - 集团在“5G + 复合导航机器人”系列产品取得技术进展,推出全系列移动机器人和无人叉车产品及场景化标准方案[74] - 本年度集团发布业界首例蜂窝无源物联网端到端系统原型及蜂窝无源物联网中继组网方案[74] 公司股权变动与资金使用 - 本年度公司完成收购京信网络约10.6%权益,总代价约为人民币1.42亿元[82] - 收购后公司在京信网络的股权从约78.7%增加至约89.3%[84] - 2020年4月28日公司完成先旧后新配售事项,配售2.82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配售价为每股3.05港元[85] - 2020年5月8日公司按每股3.05港元的认购价,分别发行1.5亿股及8000万股新股份给Prime Choice Investments Limited及Wise Logic Investments Limited[85]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86235亿港元,每股净认购价约为2.98港元[86] - 2024年12月31日,5.1539亿港元用于研发5G小基站等已全部动用,1.70845亿港元用于扩充产能已动用1.70845亿港元[87]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霍东龄先生68岁,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在无线通信方面累积逾43年经验[96] - 张跃军先生66岁,为董事会副主席,拥有逾42年的无线通信经验[97] - 霍欣茹41岁,2010年加入集团,负责整体运营、管理及业务发展[99] - 张飞虎50岁,2016年加入集团,有逾27年企业融资等经验[100] - 伍绮琴67岁,2019年加入集团,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103] - 王洛琳39岁,2020年加入集团,有逾12年法律咨询及商业事务经验[105] - 张智强56岁,2023年加入集团,律所创办人和执业30年[106] - 孙善球44岁,2002年加入集团,负责天馈业务运营管理[108] - 李宇雯54岁,1997年加入集团,负责中国区营销中心运营管理[108] - 张飞虎2012年9月领导中国手游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100] - 伍绮琴2005年9月 - 2007年11月任恒隆地产执行董事[103] - 伍绮琴2008年1月 - 2014年4月任碧桂园首席财务官[10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至年报日期止遵守香港上市规则附录C1所有守则条文[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4] - 2024年公司共举行8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115] - 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议出席率高,如霍东龄先生等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达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达1/1[115] - 吴铁龙先生自2024年3月22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期间公司举行3次董事会会议,无股东大会[115] - 霍欣茹女士自2024年11月18日起获委任为集团总裁[115] - 徐慧俊先生自2024年11月18日起辞任集团执行董事及总裁[115] - 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集团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充分[112] - 公司采纳香港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自2024年1月1日起至年报日期止遵守相关守则[113] - 2024年霍东龄等多位董事出席公司及/或专业机构培训课程并提供培训记录[118] - 公司秘书陈少文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9]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24][127] - 本年度集团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200 - 300万港元有2人,300 - 400万港元有3人[125] - 2024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董事会女性比例约43%,高级管理人员女性比例20%,员工女性比例约29%[132] - 董事会制定目标,2033年前董事会女性比例增至约33%,员工女性比例增至35%[133] - 董事会主要可计量目标:至少四分之一董事为女性;至少两名董事有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至少三名董事有不同行业专业知识[135] - 公司与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不多于三年固定任期委任书,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2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董事及高管薪酬相关事宜[123]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订及执行提名政策[126]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书面独立性确认,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其均属独立[134] - 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王洛琳女士、伍绮琴女士、张智强先生出席次数均为2次[138] - 审核委员会由伍绮琴女士、王洛琳女士及张智强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伍绮琴女士[139]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伍绮琴女士、王洛琳女士、张智强先生出席次数均为2次[141] - 本年度已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为351.2万港元,税务检阅及中期财务报表协定程序服务的非审核服务费用分别为45.2万港元及44.1万港元[142]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委员会负责确保其客观性和独立性[142]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集团可接受风险的性质和程度,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45] - 管理层协助董事会识别和评估主要业务范畴风险,集团采用基于COSO模式的ERM框架管理风险[146] - 集团内部审计部统筹检讨,识别、评估和应对本年度主要风险[146] - 董事负责编制各财政期间综合财务报表,确保资源、员工资历经验、培训课程和预算充足[143] - 任何一位或以上股东于递呈要求之日持有不少于公司股本(不包括库存股份)所附投票权的十分之一,可递呈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在会议议程中增加决议,大会应于递呈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48] - 股东提名参选董事,需有一位有资格出席股东大会及有权投票的股东(被提名者除外)将已正式签署的提名通知,连同由被提名者正式签署表明其愿意被提名参选的通知,于寄发进行该等董事选举的股东大会通知翌日起计7天内呈交[150] - 董事会于201
京信通信(02342)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