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72630万元,较2023年的61810万元增加约10820万元,同比增长17.5%[3]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2092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18370万元,占2024年总收入的约25.3%(2023年:33.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54260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3370万元,同比增长32.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为人民币28580万元,较2023年的25650万元增加2930万元或1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493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8140万元[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7318.9万元,2023年为亏损11937.7万元[8]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7318.9万元,2023年为亏损11937.7万元[8]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314.4万元,2023年为亏损11914.9万元[8]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318.9万元,2023年为亏损11937.7万元[8] - 2024年每股盈利为0.14元,2023年为亏损0.23元[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895008千元,2023年为1610379千元[9] - 2024年无形资产为1242984千元,2023年为950504千元[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453604千元,2023年为276195千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648681千元,2023年为653349千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07599千元,2023年为59658千元[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58569千元,2023年为350169千元[10] - 2024年净资为1644038千元,2023年为1319868千元[10]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为535934千元,2023年为509278千元[10]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储备为1108104千元,2023年为810590千元[10] - 2024年客户A收入为14988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8433千元人民币;客户B 2024年为105179千元人民币;客户C 2024年为97231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7263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8129千元人民币[24] - 2024年销售产品收入为68985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5272千元人民币;对外许可协议2024年为34510千元人民币;提供研发服务2024年为195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57千元人民币[24] - 2024年货品于某时间点转移收入为7243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5272千元人民币;服务随时间转移2024年为195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57千元人民币[24] - 2024年于报告期初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入中销售产品为1234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081千元人民币;提供研发服务2023年为943千元人民币[26]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450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654千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补助2024年为434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768千元人民币;银行利息收入2024年为4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59千元人民币;其他2024年为12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27千元人民币[30] - 年内自递延政府补助释出政府补助2024年为267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200000元人民币[30] - 2024年所售存货成本为179,669千元,2023年为195,723千元;研发成本2024年为149,274千元,2023年为230,682千元[31] - 2024年财务成本总计32,651千元,2023年为14,087千元,其中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利息2024年为31,366千元,2023年为12,276千元[3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73,189千元,2023年为亏损119,377千元[35] - 2024年按法定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18,297千元,2023年为亏损29,844千元[3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35,237千元,2023年为213,199千元;应收票据2024年为20,535千元,2023年为62,996千元[3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为2,168千元,2023年为0[3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25,137千元,2023年为185,691千元;应付票据2024年为88,457千元,2023年为31,881千元[43] - 2024年按发票日期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为432,204千元,2023年为206,276千元[41] - 2024年按发票日期3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为64,322千元,2023年为120,678千元[43] - 应付票据由703.8万元存款作担保,2023年为1229万元[45] - 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535,933,694股,股本535,934千元;2023年为509,278,094股,股本509,278千元[46] - 2024年8月7日配售26,655,600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扣除相关费用前)为2.53228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31861亿元)[46] - 2024年向绿叶贸易销售货品692千元,2023年为1607千元[48] - 2024年来自山东绿叶的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费用为1834千元,2023年为413千元[48] - 报告期末,山东绿叶与烟台绿叶为公司若干银行贷款担保1.60208亿元,2023年为2.10273亿元[49] - 报告期末,山东绿叶为公司若干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担保5.10809亿元,2023年为1亿元[4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中绿叶贸易为249千元,2023年为554千元[51] - 2024年应付关联方款项总计11,157千元,2023年为24,907千元[51] - 2024年已付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25,894千元,2023年为30,400千元[55] - 2024年公司收入较2023年增加17.5%,达人民币7.263亿元[59] - 报告期内产品收入增加12.1%,达人民币6.89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6.153亿元[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7.263亿元,纯利为人民币7320万元[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72630万元,较2023年的61810万元增加10820万元,同比增长17.5%[119]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2092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18370万元,占2024年总收入的约25.3%(2023年:33.9%)[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54260万元,较2023年增加13370万元,同比增长32.7%[121] - 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人民币4510万元(2023年:2770万元)[123]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517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4650万元[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为28580万元,较2023年的25650万元增加2930万元或11.4%[126]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14927.4万元,2023年为23068.2万元[127] - 2024年研发开支约1.49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8140万元[128]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270万元,较2023年增加1860万元,增幅131.9%[12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零[130] - 2024年年内溢利为7320万元,2023年为亏损1.194亿元[131]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8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49%;流动资产净值约3.076亿元,2023年末约5970万元;流动比率由1.09增至1.47[132] - 2024年末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共约6.78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827亿元[133]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末的30.0%增至41.3%[135] - 2024年末资本承担为2.173亿元(2023年:2.25亿元)[136] - 2024年度资本开支为4580万元(2023年:1.043亿元)[137] - 2024年8月7日,公司配售2665.56万股新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97%,配售价每股9.50港元[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023年:无)[1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在中国及全球从事优质生物制品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11]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三款产品已在中国内地上市,销售至逾2928家目标医院及机构[59] - 2024年5月,BA5101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在中国获受理;7月,BA9101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受理[60] - BA1104的III期临床研究进展良好,一款管线产品进入II期临床试验,四款管线产品I期临床试验进展良好[60] - 2024年7月,BA1302在中国获批启动临床试验,11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60] - 2024年1月,公司地舒单抗注射液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组;8月,BA5101在美国获批启动临床试验[61] - BA1301获FDA授予用于治疗胃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2025年3月,BA1302获FDA授予用于治疗两种适应症的孤儿药资格认定[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有286名雇员,自2024年初至公告日期获授10项新专利及10项新待批专利申请[62]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全球范围内已获授43项专利及52项待批专利申请[62]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商业产能为9000L,中试产能为2000L[63] - 2024年1月公司与健康元订立协议,授权其在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BA2101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64] - 2024年1月公司与臻格生物订立协议,授权其在中国大陆非独家使用BA - HIEXcell®平台开发药物[64] - 2024年11月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订立许可协议,在巴西市场商业化地舒单抗注射液[64] - 2025年1月公司向科兴生物制药授出在港澳推广地舒单抗注射液的权利[64]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产品组合含3款商业化产品、2款处于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审评阶段的候选产品及6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候选产品[66] - 博优诺于2021年4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69] - 截至公告日期,博优诺获批用于治疗6种适应症,且所有适应症已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69] - 安加维生物类似药(BA1102)完成III期患者入组[67] - 欧狄沃生物类似药(BA1104)完成FDA沟通交流,豁免III期[67] - 度易达生物类似药(BA5101)IND获FDA批准[67] - 博優倍(BA6101)于2022年11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2024年1月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70] - 博洛加(BA1102)于2024年1月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5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2025年2月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70] - BA5101是首款获美国临床试验批准和在中国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的度易达生物类似药,2024年8月获美国FDA批准启动临床试验[71][75] - BA9101在2024年7月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73] - BA1104于2024年3月在中国完成III期临床试验,5月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75
博安生物(06955)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