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为人民币766.69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8.61%[2]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1.42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7.29%[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1.01元,2023年为1.62元[2][5]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49.12亿元,2023年为59.65亿元[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8.92亿元,2023年为25.63亿元[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20.63亿元,2023年为174.11亿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32.18亿元,2023年为293.40亿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92.72亿元,2023年为232.86亿元[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89.09亿元,2023年为184.45亿元[8] - 2024年集团收益为7.67亿元,较2023年的8.39亿元下降8.61%[18]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298万元,较2023年的1836万元下降29.25%[18]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77万元,较2023年的822万元增长31.03%[19] - 2024年利息收入为485万元,较2023年的568万元下降14.6%[1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594万元,较2023年的728万元下降18.38%[19]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与销售物业相关的剩余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分别为250,393千元和287,917千元[26]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61,989千元,2023年为亏损50,677千元[27] - 2024年融资成本为546,530千元,2023年为482,780千元[2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594,106千元,2023年为727,780千元[2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892,013千元,2023年为2,563,485千元[30] - 2024年总员工成本为2,910,993千元,2023年为3,283,960千元[31]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68,845,473千元,2023年为74,642,355千元[31] - 2024年已宣派二零二三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9.15分,2023年为35.52分[3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142,405千元,2023年为1,821,836千元[35] - 2024年应收票据、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4,581,076千元,2023年为5,031,601千元[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总计1535922千元,较2023年的1810526千元有所下降[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3292894千元,较2023年的12997639千元有所上升[40]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0至90天为1970491千元,较2023年的2043673千元有所下降[42] - 2024年应付票据0至180天为6808120千元,较2023年的6152115千元有所上升[42]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约59.65亿元下降17.64%至2024年约49.12亿元,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约7.11%下降0.70个百分点至2024年约6.41%[75] - 其他收入从2023年度约18.97亿元增加10.73%至2024年度约21.01亿元,政府补贴从2023年度约12.19亿元增加至2024年度约14.76亿元,利息收入从2023年度约5.68亿元减少至2024年度约4.85亿元[76]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度约14.24亿元下降9.19%至2024年度约12.93亿元[7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度约13.57亿元下降6.33%至2024年度约12.71亿元[78] - 融资成本从2023年度约4.83亿元增加13.20%至2024年度约5.47亿元[79]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度约7.28亿元减少18.37%至2024年度约5.94亿元[8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约为5.49亿元(2023年约23.30亿元),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等约为214.10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54.35亿元),未使用银行融资约为196.45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217.56亿元)[8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9.45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60.54亿元),一年到期付息贷款约为127.26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62.48亿元),一年后到期付息贷款约为58.2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28.33亿元),付息贷款年利率为2.22% - 5.5%(2023年为2.5% - 5.85%)[82]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为552.8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467.51亿元增加18.24%,非流动资产增长26.72%至约220.63亿元,流动资产增加13.22%至约332.18亿元[83] - 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约为363.7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283.06亿元增加28.49%,非流动负债增长41.41%至约70.99亿元,流动负债增长25.71%至约292.72亿元[84]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增加6天至38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1天至8天,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1天至19天,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增加4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2023年持平[89] - 2024年净债务比率为 -22.46%,利息保障比率为6.50倍,付息债务约为185.49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14.10亿元,净债务约为 -28.61亿元[91] - 2024年每股盈利(基本)为1.01元,每股派息为17港仙/股,2023年分别为1.62元、43港仙/股[93] - 2024年度资本开支约为25.03亿元,2023年约为37.22亿元[94] - 2024年12月31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入账款项约为15.92亿元,2023年约为27.53亿元[95]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3.55%,2023年约为19.42%[96] - 2024年12月31日,抵押资产账面净值总额约为140.39亿元,2023年约为79.32亿元[9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20,676名员工,2023年为25,776名,员工成本约为29.06亿元,2023年约为32.80亿元[100]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7港仙,2023年为每股43港仙[10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制造业业务外部销售为4.36亿元,较2023年的4.74亿元下降8.29%[18] - 2024年贸易外部销售为3.31亿元,较2023年的3.65亿元下降9.27%[18] - 2024年制造业业务业绩为1359万元,较2023年的1901万元下降28.44%[18] - 2024年贸易业绩为 - 64.62万元,较2023年的 - 7.37万元亏损扩大[18] - 2024年铅蓄电池年处置产能提升至约120万吨,锂离子电池年处置产能超7万吨[46] - 2024年集团实现制造业营业额约人民币435.59亿元[48] - 2024年集团高端环保电池业务取得营业收入约人民币398.54亿元[48] - 2024年集团铅蓄动力电池产品取得营业收入约人民币371.81亿元[49] - 公司铅炭储能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取得营业收入约人民币2.18亿元[54] - 其他高端环保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取得营业收入约24.55亿元[56] - 报告期内汽车电池二级市场新增经销商超100家[56] - 锂离子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取得营业收入约4.78亿元[59] - 报告期内,公司铅蓄电池回收业务对外营收约21.48亿元[67] - 报告期内,公司锂离子电池循环产业营业收入约5.73亿元[70]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2024年集团在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市场业务拓展取得突破,加大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力度[47] - 公司线下销售网络依托3000多家经销商覆盖中国40多万家终端门店[52] - 公司在越南的自建生产基地项目年产能为2.5GWh,已顺利进入土建阶段[53] - 公司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建设,自主研发的“铅产业智能制造计划管理系统”获国家专利局认可[51] - 公司濮阳工厂作为首个5G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绿色标准化建设,提升生产效率、产能和质量[51] - 公司新发布“天冠”系列、真黑金系列等新产品实现销量新突破,“云动力”系列电池开启大规模交付[52] - 公司推进国际化战略,在越南实现本土化生产与销售,在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新增多国办事处[53] - 公司推出OPzV - 1000阀控胶体固态铅炭电池,可满足多场景直流电源需求,解决多项痛点[55] - 报告期内安徽省和县37.5MW/100.5MWh锂离子电储能电站项目启动[60]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设计并制备两款固态电芯产品通过安全性能测试[61] - 公司全年申报氢能源相关专利50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7件[62] - 报告期内公司氢燃料电池获得“国家安全标准化三级认证”和“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63] - 公司氢燃料电系统入选2024年“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名单”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提名[63] - 公司自研两款氢燃料电池系统和一款石墨板电堆已具备装车条件[62] - 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报告期内成功交付浙江长兴、江苏沭阳等地城市公车和装载机客户[62] - 公司在全国15个省取得铅蓄电池回收试点资质,四大产业园废旧铅蓄电池年处置能力达120万吨,各材料回收率超99%[67] - 公司构建的技术体系使钴、镍、锰回收率达98.5%以上[71] - 公司具备年处理超7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能力,江苏滨海县基地6万吨三元锂离子电池年处置产能已投用,另有3000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年处置产能[71] - 公司钠电实验室测评循环寿命超1万次的首代高能量密度聚阴离子钠电储能电芯推出[64] - “高安全、低成本钠离子储能电池研发”项目入选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科技攻关计划[65] - 公司地处浙江湖州长兴县的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处理项目获浙江省内首个“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荣誉[69] - 公司子公司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的动力电源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共同体入选浙江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名单[69] - 公司与多家新能源整车企业签退役电池定向回收协议,与数十家汽车拆解厂、4S店集群和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72] 行业政策相关 - 2024年8月24日,中国5部门发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方案,对换购铅蓄电池电动车加大补贴[50] - 2025年1月,中国5部门修订电动自行车规范,将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kg放宽至63kg[50]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修订本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公司治理与合规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报告期内年度业绩[112][113] - 公司采用并履行企业管治守则,惟C.2.1条除外,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114]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同意集团2024年年审综合财务报表金额,未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115]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上市规则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6] 公司重大事项与安排 - 2024年12月26日,天能控股收购投资者于天能新材料全部股权,占注册资本约28.57%,总收购价为10.72302亿元[104] - 若消费者市场下行,集团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等传统业务或受影响,集团将设置自动化生产系统并采用雇员激励计划应对[105][106]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13日至5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股东周年大会记录日期为5月16日[110]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3日至5月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记录日期为5月26日[111]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6日下午2时在浙江长兴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17] - 本公布及年报
天能动力(00819)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