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士国际(00842) - 2024 - 年度业绩
00842理士国际(00842)2025-03-27 22: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0年4月2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1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8] - 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以人民币呈列,价值调整至最接近千元[9] - 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主席为董李博士[137]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138] - 公司执行董事为董李博士及洪渝女士[13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曹亦雄先生、刘智杰先生及卢志强先生[1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161.265亿元,较2023年的134.712亿元增长19.7%[2] - 2024年毛利为22.6685亿元,较2023年的19.43707亿元增长16.6%[2][4]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5.63502亿元,较2023年的5.67836亿元下降0.8%[2][4][5]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66393亿元,较2023年的5.35372亿元增长5.8%[2][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1元,2023年为0.39元[2][4] - 2024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7港仙,2023年同样为7港仙[2] - 2024年已派付每股中期股息为4港仙,2023年同样为4港仙[2]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1.99917亿元,2023年为47.24538亿元[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93.23996亿元,2023年为93.70706亿元[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50.1878亿元,2023年为45.8864亿元[7] - 2024年总收益为16,126,47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471,235千元人民币[23][24][2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240,87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7,894千元人民币[29] - 2024年所售存货成本为11,931,4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112,627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计1,481,29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30,987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研发成本总计602,5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97,014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财务成本总计299,99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3,554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Leoch Battery Pte. Ltd.即期所得税按税率17%计提拨备,2023年为10%[37] - 2024年部分中国附属公司获税务优惠,高新科技企业优惠所得税率为15%,从事合资格回收业务可扣除收益的10%[38] - 2024年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130,82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6,018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税前溢利为694,329千元人民币,按实际税率计算的税项开支为130,827千元人民币,实际税率18.8%;2023年税前溢利为643,854千元人民币,按实际税率计算的税项开支为76,018千元人民币,实际税率11.8%[40] - 若第二支柱税收立法于2024年生效,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实际税率约为18.8%,较原税率17.8%高出1%[4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66,393千元,2023年为535,372千元[45]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年内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73,897,419股,2023年为1,362,202,493股[44][47] - 2024年存货总计3,365,229千元,2023年为2,748,720千元[47] - 2024年因存货撇减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29,905,000元,2023年为20,812,000元[4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3,704,278千元,2023年为3,247,241千元[4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131,910千元,较年初增加58,782,000元;2023年末为73,128千元,较年初减少8,644,000元[5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为3.44%,2023年为2.20%[52] - 2024年有1,328,531,000元贸易应收款项订有短期信用保险,2023年为995,565,000元[49] - 2024年质押贸易应收款项金额为611,395,000元,所得款项533,759,000元;2023年质押金额为410,880,000元,所得款项327,160,000元[50] - 2024年末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总计161,166千元,2023年末为189,258千元,年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净额461,000元,2023年为亏损净额9,000元[53] - 2024年末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总计663,340千元,2023年末为631,017千元[54] - 2024年末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23,980千元,负债为10,371千元;2023年末资产总计25,360千元,负债为10,340千元[55]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743,975千元,定期存款662,028千元;2023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1,563,343千元,定期存款965,767千元[59]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2,603,037千元,2023年末为3,003,992千元[61] - 2024年末集团内公司间销售交易发行应付票据金额为759,932,000元,2023年为698,900,000元[61] - 2024年末若干应付票据以金额为326,764,000元的定期存款质押作担保,2023年为597,220,000元[62] - 2024年末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3个月内为123,169千元,2023年末为148,854千元[53]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1,187,451千元,2023年末为1,054,764千元[61] - 2024年末应付票据为1,415,586千元,2023年末为1,949,228千元[61]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计1094771千元,2023年为1476026千元[63]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计5190491千元,2023年为4518495千元[64] - 2024年须一年内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垫款为4005321千元,2023年为3501194千元[65] - 新融资协议下2024年末未偿还定期贷款结余为59819000美元及196414000港元,合计约人民币611888000元,须三年内偿还[66] - 2024年集团以价值1204966000元资产质押,2023年为1177741000元[67]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6126.5百万元,同比增长19.7%[68] - 集团收益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3,471.2百万元增加19.7%至人民币16,126.5百万元[99]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563.5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67.8百万元[9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66.4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535.4百万元[99] - 期内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1元,2023年为人民币0.39元[99]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115.275亿元增加20.2%至2024年的138.596亿元[103] - 毛利从2023年的19.437亿元增加16.6%至2024年的22.668亿元,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14.4%轻微下跌至2024年的14.1%[10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4.643亿元增加15.2%至2024年的5.347亿元[106]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4.461亿元增加12.1%至2024年的5.002亿元[107]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3.719亿元减少7.8%至2024年的3.426亿元[108] - 2024年存货为33.652亿元,较2023年的27.487亿元增加22.4%;贸易应收款项为37.043亿元,较2023年的32.472亿元增加14.1%[115][116] - 2024年资本开支为8.324亿元,2023年为6.091亿元[12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2.962亿人民币,2023年为11.607亿人民币[1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4.06亿人民币,2023年为25.291亿人民币[1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为51.215亿人民币,2023年为44.574亿人民币[1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实际利率介于2.00%至9.60%之间,与2023年相同[1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5.3%,2023年为31.6%[1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有16732位雇员,雇员福利开支合计为14.813亿人民币,2023年为13.31亿人民币[126]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7.0港仙,与2023年相同;中期股息每股4港仙,与2023年相同[1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14,503,8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447,457千元人民币;回收铅业务2024年收益为1,622,65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23,778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的外部客户收益为9,474,38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157,704千元人民币;欧洲、中东及非洲2024年为2,753,83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35,577千元人民币;美洲2024年为2,571,3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40,455千元人民币;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内地)2024年为1,326,9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37,499千元人民币[24] - 数据中心及网络电池2024年收益为6852.8百万元,同比增长9.0%[69] - 启动电池收益为人民币5931.6百万元,同比增长60.9%[70] - 动力电池收益为人民币1442.0百万元,同比增长19.2%[71] - 回收铅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622.7百万元,同比下降19.8%[72] - 中国内地地区收益为人民币9474.4百万元,同比增长16.1%[77] - 美洲地区收益为人民币2571.3百万元,同比增长20.1%[78] - EMEA地区收益为人民币2753.8百万元,同比增长42.3%[80] - 2024年北美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约15.9%[79] - 2024年EMEA地区占公司全球收益约17.1%[81] - 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内地)收益为人民币13.27亿元,同比增长7.2%,2024年贡献总收益约8.2%[82]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从2023年的114.475亿元增加26.7%至2024年的145.038亿元,回收铅业务收益从2023年的20.238亿元减少19.8%至2024年的16.227亿元[100] - 2024年备用电池、起动电池、动力电池和其他产品收益分别为68.52789亿元、59.31642亿元、14.42049亿元和2.77339亿元,占比分别为42.5%、36.8%、8.9%和1.7%,增长率分别为9.0%、60.9%、19.2%和4.0%[101] - 2024年中国内地、EMEA、美洲和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内地)收益分别为94.74381亿元、27.5383亿元、25.71306亿元和13.2696亿元,占比分别为58.8%、17.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