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0768309847亿元,同比上升23.80%[23][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06611729亿元,同比上升1.48%[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9814386054亿元,同比上升2.93%[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58509994亿元,2023年为 - 0.3530938252亿元[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6864851772亿元,同比上升7.11%[23] - 2024年末总资产19.5184019413亿元,同比上升20.26%[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10元/股,同比上升1.85%[2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6%,较2023年增加1.69个百分点[24]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3.513352万元,2023年为 - 15.105992万元[28]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38.161219万元,2023年为1240.518764万元[2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08亿元,同比增长23.80%,海外收入3257.85万元,同比增长6365.74%,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48%[34]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5亿元,现金流量状况持续改善[34]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订单15.37亿元,同比增长39.73%,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12.98亿元,同比增长18.97%[36]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28亿元,同比增长47.31%,研发投入占比10.56%,增加1.69个百分点[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90066780.82元,期末余额195206989.05元,当期变动105140208.23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441452.11元[31] - 应收账款融资额期初余额20636485.26元,期末余额58128594.05元,当期变动37492108.79元[31]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数据分别为1441452.11元、2395120.54元、6019997.29元[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数据分别为2582382.24元、3012688.91元、1122167.10元[29]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数据分别为108812.57元、86901.48元[29]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27,520,409.07元,上年度为86,568,275.04元,变化幅度47.31%,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8.87%增加至10.56%,增加1.69个百分点[11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683,098.47元,同比增长23.80%;扣非净利润98,143,860.54元,同比增长2.93%[148] - 营业成本818,170,338.44元,同比增长28.18%;销售费用81,029,128.03元,同比增长35.37%;管理费用53,565,837.28元,同比下降0.77%;研发费用127,520,409.07元,同比增长47.31%[150][1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4,585,099.94元,上期为 -35,309,382.52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21,414,441.68元,上期为42,298,719.15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5,228,612.71元,上期为 -7,697,996.26元[151] - 销售费用本期数81,029,128.03元,上年同期数59,859,184.51元,变动比例35.37% [168] - 研发费用本期数127,520,409.07元,上年同期数86,568,275.04元,变动比例47.31% [16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214,585,099.94元,上年同期数 -35,309,382.52元 [1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195,206,989.05元,占总资产10.00%,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80.22% [170]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18,542,422.65元,占总资产0.95%,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612.33% [170]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58,128,594.05元,占总资产2.9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34.22% [170]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4,100,074.62元,占总资产0.21%,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83.95% [170] - 合同资产本期为48,454,817.07元,占比2.48%,较上期减少41.15%[171] - 应付账款本期为291,135,974.44元,占比14.92%,较上期增加41.84%[171] - 合同负债本期为153,851,164.54元,占比7.88%,较上期增加34.92%[171] - 境外资产为3,351,687.88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17%[1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90,066,780.82元,期末数195,206,989.05元[17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制造行业营业收入1,122,360,020.99元,营业成本777,389,161.93元,毛利率30.74%,较上年减少1.68个百分点[154] - 运营服务行业营业收入83,933,123.89元,营业成本40,314,380.34元,毛利率51.97%,较上年减少5.36个百分点[154] - 国内地区营业收入1,173,714,609.71元,营业成本793,034,021.86元,毛利率32.43%,较上年减少2.09个百分点;国外地区营业收入32,578,535.17元,营业成本24,669,520.41元,毛利率24.28%,较上年减少13.86个百分点[155]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1,206,293,144.88元,营业成本817,703,542.27元,毛利率32.21%,较上年减少2.31个百分点[155] - 运营服务行业直接材料成本本期金额7,856,503.17元,占总成本比例0.96%,上年同期金额5,627,351.13元,占比0.90%,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39.61%[157] 分红与股本情况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02,207,980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728,633.40元(含税)[7]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33,728,633.40元,占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10%[7] - 本报告期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7] 审计与会议情况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2024年第1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1月25日召开,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决议于2024年1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198] - 2023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6日召开,审议通过十三项议案,决议于2024年5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198]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1次临时股东大会,未否决议案[198] 合规情况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情况为否[4]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0]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1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44] -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慧物流系统,提供RaaS代运营等服务,智能机器人和系统类型多样[45]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销售智慧物流系统、RaaS代运营等四方面[47] - 公司成立兰剑研究院统筹研发,内部设专门部门负责软硬件研发[53]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定制化采购模式[54] - 公司生产模式为订单式、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55] - 公司营销模式是以解决方案为中心的直销模式[56] 行业发展情况 - 我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行业正处在集成自动化向智能自动化发展阶段[57] - 机器人智慧物流系统成为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融合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物流设备需求变为刚性需求[64] - 近年来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物流机器人技术和软件控制技术,使装备和系统更智能[65] - 智能自动化系统在传统领域持续拓展,快速进入军工物流等多个行业[67] - 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领域竞争加剧,通用产品价格竞争明显,专用机器人需求增多[68] - 智慧物流系统行业“代运营模式”发展较快,还出现客户购买运维服务新模式[68] - 未来智慧物流系统将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作业水平和降低成本,扩大市场[69] - 国内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参与者多,竞争格局分散,细分市场集中度低[179] 核心技术情况 - 公司核心技术覆盖主要系统级产品,包括多种以机器人为核心的系统[70] - 基于多阶贝塞尔曲线的行走控制技术,在直角转弯工况下可提升40%以上工作效率,相比低阶(<3)贝塞尔曲线行走效率提高10%以上[71] - 基于时间预测机制的AGV调度技术,相比业内常用的基于管控规则的调度技术,发生交通管制的概率可降低5%以上[72] - 基于激光SLAM的复合导航技术,在开阔区域实现厘米级(<±15mm)定位,在站台等位置实现亚厘米级(<±5mm)精确定位[71] - 基于仿真的轻量化设计技术相比常规方法力学分析更全面、结构更可靠[71] - 基于多阶S曲线的速度控制技术可让设备实现又快又稳的加减速效果[71] - 托盘位置与外形信息检测技术可提前规避货叉存取托盘事故风险,提高设备工作智能性和稳定性[71] - AGV监控与仿真一体化技术相比单纯仿真软件平台,仿真结果准确性更高[72] - 基于层组式的码垛与拆垛技术通过分层和分组并行工作实现高效拆码垛[72] - 基于3D视觉的料箱识别与定位技术可实现柔性拆垛与码垛及全自动化料箱拣选与组盘[72] - 基于实时更新地图的AGV定位技术相比业内常见固定地图定位技术,提高了导航稳定性[72] - 穿梭车经过货架轨道连接缝隙处,车体震动噪音可降低4 - 6分贝[74] - 基于动态货位的行走定位技术与WMS软件配合,相比固定货位管理方法,可提高30%以上的存储密度[75] - 基于仿真的抗震设计技术,相比业内常见普通货架零部件结构,抗震性能可提升10%以上[75] -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移载技术,移载角度可调整为30°、45°、60°[75] - 基于麦克纳姆轮和福来轮的移载技术,噪音可做到60分贝以内,相比其他常见形式移载机噪音可降低5 - 10分贝[75] - 基于四连杆的切刀自动对齐中缝技术下件烟开箱破损率达5%以内[77] - 基于竖井缓存的双向拨烟技术下单机连续单条弹射时间节省60%,占地面积节省一半[77] - 基于瀑布缓存滑道的预分拣技术下条烟拣选效率比多段式皮带输送线合流方法高20%以上,工作效率达32,000条/小时[77] - 柔性周转箱可循环使用500次,扩张比达1:3[78] - 柔性周转箱快速包装技术包装效率达18,000条/小时[78] - 软塑膜封刀加热控制技术瞬间加热时间控制在0.3s,间隔时间4s,节约电能40%以上[78] - 动态料箱货位管理技术下的货架存储密度相比业内常用方法可提高30%以上[79] -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入库调度技术相比业内常用方法可提高入库设备工作并行率10%以上[79] -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订单分批与排序技术相比业内常用方法可降低料箱或托盘重复拣选出库率15%以上[79] - 四向蜘蛛料箱机器人系统相较于传统料箱级仓库可提高20%-30%以上的存储密度[82] 产品研发情况 - 公司完成二代潜伏机器人全系列产品(400kg/600kg/1000kg/1500kg/2000kg)的开发定型[84] - 公司研发四大系列叉取机器人,额定载荷覆盖1000kg、2000kg、3000kg,举升高度覆盖1.6m、2m、3m、4.5m[86] - 公司为电缆行业开发移动机器人,载荷适配1000kg - 5000kg[89] - 公司为锂电行业开发AGV产品,包括1.5吨双工位凹版机器人、3.5吨双工位涂布机器人,体积缩小10%[91] - 公司研发低温版四向穿梭板,采用定制低温伺服电机和专用低温锂电池[100] - 公司完成
兰剑智能(68855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