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46,456,804千元,较2023年增长5.21%[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87,514千元,较2023年增长5.77%[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42,815千元,较2023年增长11.38%[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127,503千元,较2023年增长84.27%[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8,773,774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4.85%[20] - 2024年末总资产512,823,630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8.70%[20] - 2024年末总股本为28,698,864,088股,与2023年末持平[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较2023年的0.41元/股增长4.88%[2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1%,较2023年增加0.10个百分点[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1.83亿元、578.57亿元、625.44亿元、938.74亿元[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2.45亿元,2023年为26.05亿元,2022年为36.82亿元[24]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期初余额235.70亿元,期末余额195.07亿元,当期变动 - 40.63亿元[2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4.57亿元,增幅为5.21%[3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88亿元,增幅为5.77%[3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464.57亿元,增幅5.21%;净利润123.88亿元,增幅5.77%[54] - 2024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5128.24亿元,增幅8.70%;净资产1687.74亿元,增幅4.85%;资产负债率59.01%,较年初增加0.66个百分点[54] - 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约3222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3181亿元[54] - 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增长12.50%,主要因动车组业务收入增长;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减少9.72%,主要因城轨工程收入减少[58][60] - 新产业业务收入增长7.13%,主要因清洁能源装备收入增加;现代服务业务收入减少18.22%,主要因物流及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减少[59][60]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增加5.61%,其他国家或地区营业收入增加2.18%[59][61] - 直接材料成本1579.70亿元,占总成本81.53%,较上年同期增长3.06%;直接人工成本113.43亿元,占比5.85%,增长12.50%[63] - 制造费用116.81亿元,占比6.03%,增长7.23%;其他成本127.69亿元,占比6.59%,增长7.42%[6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189.3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8.26%;国铁集团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43.96%[6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03.1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88%,关联方采购额0亿元,占比0%[65]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约7.36%,管理费用上升约11.62%,财务费用为 - 0.12亿元,上年同期为 - 2.12亿元[65]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5,936,698千元,资本化研发投入748,890千元,研发投入合计16,685,588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77%,资本化比重4.49%[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入271.28亿元,上年同期147.22亿元;投资活动净流出170.38亿元,上年同期111.77亿元;筹资活动净流出94.45亿元,上年同期53.67亿元[70] - 其他流动资产等多项资产负债项目有变动,如其他流动资产增加39.75%,债权投资减少61.70%等[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224.17亿元,比年初增加10.38亿元,增幅4.86%[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23,458,581千元,期末数为19,502,335千元[81] - 四方股份公司2024年1 - 12月营业收入40,859,482千元,营业利润3,720,198千元[83] - 长客股份公司2024年1 - 12月营业收入33,395,921千元,营业利润2,748,486千元[83] - 株洲所2024年1 - 12月营业收入58,956,755千元,营业利润4,446,865千元[83] - 株机公司2024年1 - 12月营业收入22,025,562千元,营业利润1,475,480千元[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铁路装备业务包括机车、动车组等业务,业务平稳发展[39] - 公司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包括城市轨道车辆等业务,拓展前伸后延市场[40] - 公司新产业业务包括机电、新兴产业等业务,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42] - 公司现代服务业务包括金融、物流贸易等业务,产融平台发力[43] - 公司国际业务完成“五个转变”,践行“五本模式”[44] - 2024年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风电装备、储能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51] - 公司销售机车642台,客车321辆,动车组1940辆,货车31554辆,城轨车辆5504辆[61] 公司分红情况 - 公司拟以总股本28,698,864,08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0.27亿元(含税)[5] - 2023年度公司总股本28698864088股,拟派发现金红利57.40亿元,现金分红数额占2023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49.01%[159] - 2024年度公司总股本28698864088股,拟派发现金红利60.27亿元,现金分红数额占2024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48.65%[160] - 每10股派息2.1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6026761千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率为48.65%[163]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17506307千元,年均净利润金额11917513千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46.90%[165] 公司重大事件与项目 - 7款系列化新能源机车面向全球首发,复兴号高铁动卧首次交付使用[33] - 公司构建“平台公司+优势企业”DLS业务拓展模式[33] - 公司开展13个制造业典型场景应用[34] - 2024年公司推进重大产品研制,时速400公里CR45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样车成功下线,系列化新能源机车正式下线并集中发布等[52] - 2024年公司全年主持参与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00项,新增授权专利2,707项,其中发明专利1,733项、海外专利206项[52] - 2024年公司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取得“1金、1银、4优秀”的成绩[52] - 2024年公司全年新签3个DLS项目,12月中标的迪拜地铁蓝线项目实现GCC地区高端市场重大突破[53] -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年,上座率达99.6% [53] - 中老铁路开通三周年,累计安全运行超240万公里[53] - 重大股权投资涉及巴西圣保罗州项目投资1,229,000千元,中车数智科技(雄安)有限公司投资500,000千元[78] - 2024年4月29日,公司同意香港公司与巴西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巴西圣保罗州城际铁路北轴线PPP项目公司,被投资公司已完成注册[79] - 2024年10月30日,公司以现金方式设立中车数智科技(雄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0万元,公司持股100%[79] - 2024年8月23日,公司审议通过株洲所中低压功率组件产能建设(宜兴)项目议案,项目尚在实施中[80] - 2024年12月6日,公司审议通过株洲所广西百色田林那比及田林利周风场建设项目等议案,项目尚在实施中[80] - 截至目前,子公司认购中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广东)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份额项目尚在实施中[82] 行业政策与发展目标 -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约70万公里,国家铁路网规模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里、普速铁路13万公里[89] - 到202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实现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91]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88]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由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89] -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先进交通装备应用,巩固提升高铁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90] -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提高都市圈交通运输连通性便利性,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91] -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92]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统筹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推进铁路重点领域改革[93]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强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8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87] - 2025年国家铁路目标完成旅客发送量42.8亿人,同比增长4.9%,完成货物发送量40.3亿吨,同比增长1.1%[95] - 2025年国家铁路力争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投产新线2600公里[95] - 2025年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10160亿元,同比增收258亿元,增长2.6%[95]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打造“六化”业务发展体系、“五力”经营管理体系、“五大保障”党建引领体系[97] - 铁路装备业务要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稳固全球行业规模第一位[98] -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要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能力[99] - 新产业业务要打造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形成绿色多元发展模式[100] - 现代服务业务要规范发展内部支撑业务,稳健发展平台业务[102] - 国际业务要扩大海外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03] - 2025年公司将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战略目标落实落地[104]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国铁运输改革深化,动车组高级修、客车厂修检修周期延长,对动车组“检修 + 服务”带来挑战[106] - 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等全面放开,跨界竞争成常态,行业竞争更激烈[107] - 公司风电整机业务面临激烈市场竞争[107] - 公司国际化经营因汇率波动可能引发汇兑损失等风险[108] - 部分境外国家外资安全审查升级、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公司境外经营[108] - 公司轨道交通装备部分业务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需开展产业结构性调整[109]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孙永才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11,650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105.68万元[116] - 王铵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96.71万元[116] - 史坚忠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为8.00万元[116] - 赵虎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107.51万元[116] - 陈震晗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95.21万元[116] - 张世东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91.44万元[116] - 余卫平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96.27万元[117] - 李铮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96.27万元[117] - 林存增报告期内持股数为0,从公司领取报酬总额为59.83万元[117] - 全体董监高报告期内年初和年末持股总数均为111,650股,无增减变动,从公司领取报酬合计1104.19万元[117] - 孙永才2010年12月至2015年5月任中国北车副总裁、党委常委,2015年5月起任公司党委常委等职[119] - 王铵2018年12月起任公司党委常委,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任公司纪委书记等职[119] - 史坚忠2020年6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翁亦然2021年12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魏明德2021年12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易冉2025年3月起任公司职工董事[119] - 赵虎2019年10月起任公司职工监事、工会主席,2019年12月起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20] - 陈震晗2019年6月起出任公司监事,2023年7月起任公司审计风险部部长[120] - 张世东2023年7月起任公司法律合规部部长,2023年11月起任公司监事[120] - 余卫平2015年6月起任公司副总裁
中国中车(60176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