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冶(60161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601618中国中冶(601618)2025-03-28 22: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4,595万元[4] - 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2487.06亿元,营业收入5520.25亿元,利润总额92.5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46亿元[15] - 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78.48亿元[19]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520.25亿元,较2023年减少818.45亿元,降幅12.91%[34][3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46亿元,较2023年减少19.24亿元,降幅22.20%[34][36] - 2024年末总资产为8080.1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464.14亿元,增幅22.13%[34][3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30.4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20%[3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较2023年的0.33元下降27.27%[35][36] - 2024年新签合同额12487.06亿元,较2023年减少1760.73亿元,降幅12.36%[3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552,024,638千元,2023年度为633,870,422千元,同比下降约12.91%[39] - 2024年度净利润为7,904,332千元,2023年度为11,406,109千元,同比下降约30.70%[39]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808,015,75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1,602,236千元,同比增长约22.13%[41]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值为625,679,8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3,611,071千元,同比增长约26.76%[4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49,949,264千元、148,892,263千元、113,775,947千元、139,407,164千元[4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至四季度分别为2,678,657千元、1,471,081千元、2,681,017千元、 - 84,801千元[4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642,898千元,2023年为1,116,612千元,同比增长约47.13%[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为1,951千元,期末余额为2,770千元,当期变动为819千元[4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11,131,328千元,期末余额为8,597,053千元,当期变动为 - 2,534,275千元[4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4元/股,2023年均为0.33元/股[40] - 实现营业收入5520.25亿元,利润总额92.5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78.48亿元,同比增长33.20%[48] - 2023年度现金分红14.92亿元,占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7.21%[54] - 2024年度拟实施现金分红11.61亿元[5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2,024,638千元,同比减少12.91%;利润总额9,254,538千元,同比减少32.7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45,954千元,同比减少22.20%[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3.2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856.63%[99] - 营业成本498,543,592千元,同比减少12.91%;销售费用3,063,315千元,同比减少3.34%;管理费用11,830,595千元,同比减少4.29%;财务费用1,078,705千元,同比增加9.06%;研发费用16,406,225千元,同比减少16.85%[100] - 2024年工程承包、特色业务、综合地产营业成本分别为455,113,796千元、31,634,538千元、18,017,799千元,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分别为-14.50%、0.02%、18.41%[11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6,783,891千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04%;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297,157千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26%[114][116] - 2024年及2023年销售费用分别为3,063,315千元及3,169,316千元,同比下降3.34%[118] - 2024年及2023年管理费用分别为11,830,595千元及12,360,311千元,同比下降4.29%[119] - 2024年及2023年财务费用分别为1,078,705千元及989,121千元,同比上升9.06%[120] - 2024年及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6,406,225千元及19,730,402千元,同比下降16.85%[121] - 2024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847,704千元、-9,582,031千元、11,059,823千元[126] - 2024年和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059,823千元和1,156,118千元,取得借款等收到现金占比分别为91.59%和87.86%,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占比分别为91.82%和84.14%[129] - 2024年末流动资产599,767,170千元,占总资产74.23%,较上期增长23.88%;非流动资产208,248,585千元,占总资产25.77%,较上期增长17.34%;资产总额808,015,755千元,较上期增长22.13%[130] - 2024年末流动负债573,629,900千元,占负债合计91.68%,较上期增长27.81%;非流动负债52,049,989千元,占负债合计8.32%,较上期增长16.20%;负债合计625,679,889千元,较上期增长26.76%[130] - 2024年末货币资金52,558,851千元,较年初增长18.27%,受限货币资金9,368,247千元,占比17.82%[131]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13,513,725千元,较年初增长64.19%[132] - 2024年末存货75,593,134千元,较年初下降5.60%[134] - 2024年末合同资产156,291,569千元,较年初增长28.28%[135] - 2024年末无形资产33,639,591千元,较年初增长47.22%[136] - 报告期末公司债权和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1528.87亿元,较期初增长18.87%,其中债权融资余额952.87亿元,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576.00亿元,一年内到期融资余额502.80亿元,长期融资余额1026.07亿元[154]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净额2770千元,较年初增长41.98%;长期股权投资净额38078760千元,较年初增长5.08%;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净额1698287千元,较年初增长50.81%;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净额4875569千元,较年初增长22.12%[15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6140098千元[1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为5014.50亿元,较2023年减少840.32亿元,降幅14.35%[38] - 2024年特色板块业务营业收入为381.66亿元,较2023年减少6.30亿元,降幅1.63%[38] - 2024年综合地产业务营业收入为187.53亿元,较2023年增加22.34亿元,增幅13.52%[38] - 2024年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为7.20亿元,较2023年减少1.85亿元,降幅20.50%[38] - 2024年工程承包业务分部营业收入501,450,181千元,占总额比例89.69%,较2023年下降14.35%[68] - 2024年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为9.24%,较2023年增加0.15个百分点[68] - 2024年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收入392,348,099千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78.24%;2023年为474,212,865千元,占比81.00%;2022年为414,266,220千元,占比77.36%[73] - 2024年冶金建设收入109,102,082千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21.76%;2023年为111,269,436千元,占比19.00%;2022年为121,248,446千元,占比22.64%[74] - 2024年特色业务分部营业收入38,165,798千元,占总额比例6.83%,同比减少1.63%[78] - 2024年特色业务毛利率为17.11%,较2023年减少1.37个百分点[78] - 2024年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业务收入64.19亿元,占比16.82%;工程服务业务收入34.86亿元,占比9.14%;高端装备业务收入140.89亿元,占比36.91%;能源环保业务收入141.72亿元,占比37.13%[90] - 2024年综合地产业务分部营业收入18.75亿元,占总额比例3.35%,同比增长13.52%,毛利率3.92%,较2023年减少3.97个百分点[90] - 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501,450,181千元,同比减少14.35%,毛利率9.24%,比上年增加0.15个百分点[107] - 特色业务营业收入38,165,798千元,同比减少1.63%,毛利率17.11%,比上年减少1.37个百分点[107] - 综合地产营业收入18,752,727千元,同比增加13.52%,毛利率3.92%,比上年减少3.97个百分点[107]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523,889,122千元,同比减少13.77%,毛利率9.41%,比上年增加0.17个百分点[107] - 其他国家/地区营业收入28,135,516千元,同比增加6.77%,毛利率14.92%,比上年减少5.14个百分点[107] - 2024年及2023年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24%及9.09%,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108] - 2024年及2023年特色业务总体毛利率分别为17.11%及18.48%,同比减少1.37个百分点[108] - 2024年及2023年综合地产业务总体毛利率分别为3.92%及7.89%,同比减少3.97个百分点[108] 公司战略目标 - “五五”战略目标为提升核心业务冶金建设与特色业务占比至50%左右,调整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业务占比至50%左右[13] 公司市场与荣誉 - 2024年公司成功打造5个国内千亿级市场,培育3个百亿级海外市场,印尼市场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300亿元,海外市场规模两年翻一番[17] - 2024年公司累计荣获32项詹天佑奖、149项鲁班奖和318项国优奖[17] - 公司自主设计5600毫米全球最宽厚板轧机、自主开发世界首条炭热还原烟气制硫磺中试线热试成功,荣获国家科技奖3项,累计有效专利超5.5万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家[18] - 2024年公司连续第16年位居ENR全球承包商前十强,连续第8年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境外主体信用评级首次进入A级区间,所属AAA级单位增加到7家[19] - 公司在ENR2024年“全球承包商250强”中排名第5位[23] 公司人员与平台 - 公司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有效专利5.5万余件,2009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专利奖92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9项,发布国家标准686项[24] - 公司拥有6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24] - 公司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3人,全国技术能手9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24] - 获批组建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51]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增至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0个[51] - 特级资质增至49项[52] - AAA级子公司增至7家,AA+级子公司达到15家[52] - 截至202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