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8%、7.6%、8.0%,新签合同额突破人民币1.4万亿元,现汇业务占比超70%[16] - 2024年营业收入4367.13亿元,同比增长7.56%;归母净利润83.96亿元,同比增长5.13%[35][4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60.11亿元,同比增长5.02%;总资产8690.05亿元,同比增长10.96%[3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增长5.5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4%,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3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0.27亿元,同比增长16.25%[35] - 2024年分季度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15.74亿元最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92亿元最高[3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70亿元,2023年为8.23亿元,2022年为21.03亿元[40]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中,2024年合计期末余额1707.46亿元,较期初增加257.45亿元[42] - 2024年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14088.76亿元,同比增长9.75%[44] - 2024年公司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4.5%,沙特、菲律宾新签合同额均超200亿元,10个国别超100亿元,海外装机规模突破3GW [46] - 2024年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38.8%,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排名跃升至192位,营业收现率同比提高8.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加4.35万元/人 [46] - 2024年营业收入4367.13亿元,同比增长7.56%,营业成本3825.30亿元,同比增长7.84%[101] - 销售费用23.91亿元,同比增长25.83%;管理费用148.33亿元,同比增长0.55%;财务费用53.79亿元,同比增长14.92%;研发费用139.82亿元,同比增长7.72%[10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0.27亿元,同比增长16.2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03.3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3.62亿元,同比增长48.02%[101] - 2024年销售费用23.91亿元,同比增长25.83%;管理费用148.33亿元,同比增长0.55%;财务费用53.79亿元,同比增长14.92%;研发费用139.82亿元,同比增长7.72%[112]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141.176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23%,资本化比重0.96%[114] - 2024年资本支出合计579.59266亿元,2023年为462.86103亿元[11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0.27252亿元,同比增长16.2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33.62251亿元,同比增长48.02%[118] - 应收账款期末数852.37305亿元,较上期增长8.97%;合同资产期末数1036.55338亿元,较上期下降8.44%[121]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6.31%,较年初增加0.35个百分点[123] - 2024年债项总额2719.42亿元,2023年为2282.20614亿元[123][125] - 2024年度无超过净利润25%的重大其他支出[120] - 2024年传统能源营收1342.57亿元,占比38.69%;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1303.00亿元,占比37.55%等[139] - 2024年传统能源营业成本1253.81亿元,占比39.18%;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业成本1216.88亿元,占比38.03%等[142] - 2024年公司完成对外投资额949亿元,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348亿元,房地产开发业务217亿元等[145] - 2024年度公司无超过归母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股权投资和非股权投资项目[146][147]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4367.12亿元,2023年为4060.32亿元,2022年为3663.96亿元,2021年为3223.19亿元,2020年为2703.28亿元[158][159] - 2024年净利润为118.24亿元,2023年为112.56亿元,2022年为104.22亿元,2021年为95.98亿元,2020年为86.37亿元[159]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9元,2023年为0.18元,2022年为0.18元,2021年为0.19元,2020年为0.15元[159] - 2024年资产总额8690.05亿元,2023年为7831.56亿元,2022年为6645.52亿元,2021年为5288.63亿元,2020年为4760.52亿元[162] - 2024年负债总额6631.76亿元,2023年为5949.03亿元,2022年为4970.85亿元,2021年为3791.29亿元,2020年为3381.23亿元[16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5597.39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39.73%,近3年复合增长率42.27% [51] - 2024年公司新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2020.9万千瓦,累计7043.5万千瓦,年末新能源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19.55万千瓦,同比增长59.7% [51] - 2024年公司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业收入1397.62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总营业收入32.00% [51] - 2024年公司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97.2亿元,同比下降8.1%[70] - 2024年公司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12750.8亿元,同比增长6.4%[71] - 20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5553.5亿元,同比增长5.0%,占比达43.6%[73] - 2024年传统能源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3129.7亿元,同比增长57.6%,占比达24.5%[74] - 2024年城市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2248.7亿元,同比下降19.2%[75] - 2024年公司水泥产量2414万吨,同比增长5.1%;熟料产量1913万吨,同比增长5.8%;商品混凝土产销257万方,同比增长31.3%;砂石骨料产量278.8万吨,同比下降9.76%[78] - 2024年公司民用爆破业务完成营业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2.1%[80] - 2024年装备制造新签合同额144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81] - 2024年获取新能源投资指标2020.9万千瓦,截至年末新能源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19.55万千瓦,其中风电341.1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109.2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22.4万千瓦,新型储能46.7万千瓦[83] - 截至2024年末,传统能源业务控股装机容量293.98万千瓦,其中火电130.42万千瓦,水电163.56万千瓦[84] - 2024年环保水务水处理设计规模450万吨/日,水处理量160万吨/日[85] - 报告期末,综合交通板块运营的高速公路运营里程1320.7公里[86] - 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208.34亿元,同比增长8.58%[103][105] - 工程建设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3668.18亿元,同比增长6.80%,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业收入1303.00亿元,同比增长12.61%[103][106] - 工业制造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322.22亿元,同比下降4.47%[103][106] - 投资运营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361.29亿元[103][107] - 其他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53.40亿元[103][107] - 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成本132.90亿元,占总成本3.47%,同比增长14.31%[109] - 工程建设业务成本3389.26亿元,占总成本88.60%,同比增长7.08%[109]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2025年3月28日拟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62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10.92亿元[5]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已实施中期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5.21亿元[5] - 公司本年度现金分红(含中期)总额16.13亿元,剩余利润结转下一年度[5] - 2025年3月28日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5] 公司治理与会议相关 - 董事长宋海良、董事刘学诗和司欣波因其他公务未出席会议,分别委托倪真、牛向春和程念高参会[4]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业绩公告、年报及财务报表,未对会计政策及实务提异议[9] - 全年组织10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64项议案;组织4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1项议案,重大事项决策通过率100%[186] - 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含10%)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可提请召集临时股东大会[188]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向公司提出议案,可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议案[188] - 公司每年至少举行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大约每季度1次,提前不少于14天发通知[189] - 临时董事会会议议程及文件提前最少5天寄发,专门委员会会议议程及文件提前最少3天寄发[189] 审计与财务报告相关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宋海良、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丽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刘爱军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公司业务成果与项目进展 - 湖北应城“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全容量全商业并网[16] - 2024年百余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完成布局[16] - “双百”“科改”试点成效跻身央企“第一方阵”[17] - 2025年1月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全商业并网发电,入选国家相关示范项目;河北张家口和甘肃酒泉项目纳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福建厦门5GWh电芯生产线开工 [49] - 公司投建的吉林松原项目建成后年产氢3.24万吨,合成氨装置年产16.6万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装置年产1.66万吨 [49] - 公司超前完成8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安徽电建二公司蝉联“双百”考核标杆企业,易普力公司入选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 [50] -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项目总投资约41亿元,总IT功率6万kW,2024年底一期建成1700面高密机柜并出租,完成155个人工智能场景技术开发应用布局 [52] - 报告期内竣工验收项目113个,总金额108.66亿元,其中境内105个,金额95.76亿元,境外8个,金额12.90亿元[128][129] - 报告期内在建项目2701个,总金额1364.80亿元,其中境内2431个,金额1103.07亿元,境外270个,金额261.72亿元[131][133] - 报告期内累计新签项目8341个,金额14088.76亿元[135] - 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28134.56亿元,其中已签订合同但未开工项目金额17389.91亿元,在建项目未完工部分金额10774.65亿元[13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新的一年推进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等重大科技任务[17] - 新的一年加快甘肃酒泉压缩空气储能、吉林松原氢能产业园等新技术示范项目建设[17] - 新的一年实施“AI+能源电力”“AI+产业融合”专项行动[17] - 新的一年按“强强联合、优优互补”原则推进同质化子企业重组整合[18] - 新的一年深入实施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一体化“四步走”战略[19] - 2025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计划为人民币15000亿元,营业收入计划为人民币4585亿元,投资计划为人民币1354亿元[174] - 到2025年底,中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30%以上,公司将开拓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市场[169] - 公司将围绕提升“五大能力”,聚焦“一引领五图强”,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五个价值”,发挥“三大作用”,争当“三个排头兵”[171] - 公司将立足“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综合储能、一体化氢能“两个支撑点”,推进“四大转型”,打造“四新”能建[171] - 公司将践行以“十八八”为核心的战略体系,包括“十个三”战略发展体系、“八力管理模型”卓越企业管理体系、“八大管理目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体系[172] 行业环境与市场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
中国能建(60186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