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为6.488亿元,同比减少约27.5%,其中海外地区收入同比增加约151.7%,非车用场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加约132.6%[4]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为1.118亿元,同比减少约37.8%[4]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373亿元,过往期间为5.295亿元[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调整净亏损约为4.17亿元,过往期间为4.714亿元,同比减少约11.5%[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净流出约为3.932亿元,过往期间为7.184亿元,同比减少约45.3%[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6.48775亿元,2023年为8.95278亿元[5]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7.77759亿元,2023年为5.77531亿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3155亿元,2023年为12.51784亿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19.39089亿元,2023年为17.50464亿元[8]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为648,775千元,2023年为895,278千元[24] - 2024年海外地区销售收入为58,426,000元,2023年为23,209,000元[2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41,750千元,2023年为59,825千元[25] - 2024年集团除税前亏损779,606千元,2023年为579,768千元[34] - 2024年财务费用总计57,593千元,2023年为47,926千元[27] - 2024年年内税项抵免总额为1,847千元,2023年为2,237千元[33]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7.37301亿元,2023年为5.29472亿元;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9.03元,2023年为6.51元[36] - 2024年应占归属联营公司之税项金额为1518.2万元,2023年为385.5万元[3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以及合约资产总计23.99694亿元,2023年为20.18113亿元[3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8.73823亿元,2023年为6.50741亿元[40] - 2024年为供应商融资安排一部分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中,供应商已收取款项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44261亿元,2023年为1633.7万元[42] - 2024年公司股本为8613.9万元,2023年为8131.1万元;2024年发行新股482.792万股,股本增加482.8万元[43]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2024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164.205万股,2023年为8131.1371万股[35][36]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6.488亿元,过往期间约为8.953亿元,减少约27.5%[59] - 报告期内海外地区收入为5840万元,过往期间约为2320万元,增加约151.7%[61] - 报告期内非车用场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为5410万元,过往期间约为2330万元,增加约132.6%[61] - 2024年销售成本为5.37亿元,较2023年的7.157亿元减少约25.0%[62] - 公司毛利由过往期间的约1.796亿元减少约37.8%至报告期的约1.118亿元,毛利率由约20.1%降至约17.2%[63] - 公司其他收入由过往期间的约5710万元减少约1880万元或约32.9%至报告期的约3830万元[64]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由过往期间的约1.348亿元增加至报告期的约1.395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由约1.313亿元减至约8500万元[65] - 公司行政开支由过往期间的约3.397亿元增加至报告期的约4.549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上市开支后由约2.591亿元减至约2.268亿元[66] - 公司研发开支由过往期间的约2.209亿元减至报告期的约2.194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由约2.008亿元减至约1.438亿元[66]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约7.373亿元,过往期间约为5.295亿元[70]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4.17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4.71亿元人民币[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约为15.59亿元人民币,非流动借款占借款总额约32.4%[72] - 2024年流动借款小计为1.05亿元人民币,非流动借款小计为5047.76万元人民币,总计1.56亿元人民币[73][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83亿元人民币,较往期增加约32.8%;流动资产净额约为14.27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由2.1下降至1.7[75]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0.46,2023年12月31日为0.45[76] - 集团为客户提供担保,2025年12月31日前及2024年12月31日前客户将收到政府补助2.53亿元人民币及1.81亿元人民币,2024年已收取5605.6万元人民币[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6060万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1.42亿元人民币[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为1.60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51亿元人民币[81] 股息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宣派任何股息[4] - 2024年公司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也无[44] - 董事会未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86] - 公司目前未采纳股息政策,未来股息宣派由董事会厘定,且需满足弥补亏损和分配公积金条件[91] 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本年度首次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多项经修订准则,这些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6] - 公司尚未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等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初步评估生效后对公司财务无重大影响[18][19]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等准则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8][22]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等准则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8][22]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8][22]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强制生效日期待定但可供采纳[18][22] 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相关工程开发服务[13] - 公司大部分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中国内地业务[21] - 管理层未呈列经营分部进一步资料,因集团资源统一且无独立经营分部资料[20] - 回顾年度,集团主要客户收入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的50.2%,最大客户销售额占22.4%[23] 税务情况 - 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一般按25%法定税率缴税,部分高新企业按15%优惠税率缴税,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税率征收[29] - 香港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不超200万港元应评税利润按8.25%,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税率缴纳利得税,年内无应课税利润未作拨备[30] - 加拿大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按15%法定税率缴纳利得税,年内无应课税利润未作拨备[31] 融资及信用额度情况 - 西安经产为公司供应商应收账款保理提供最高2亿元信用额度,公司提供6000万元保证金;中企云链通过多家银行提供1.7亿元总信用额度;建信融通通过建行提供2000万元总信用额度[41] 超额配股权行使情况 - 2025年1月2日,稳定价格操作人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涉及23180股H股,相当于超额配股权行使前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约0.48%[45] - 2025年1月2日部分超额配股权获行使,配23180股H股,公司获额外所得款项净额约340万港元[85] - 2025年1月2日部分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合共23,180股H股配发给公司,获额外所得款项净额约340万港元[96] 业务发展成果 - 2024年公司保持车用燃料电池核心业务稳定性和领先优势,重卡装机量行业领先,海外业务大幅增长[47] - 2024年公司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稳步推动超1000辆新增车辆应用落地[49] - 2024年公司联合中石化打通“京沪氢能走廊”,完成京沪高速1500km试运营[49] - 2024年国内首套1.5兆瓦氢能电站应用于“氢代油”绿色钻井示范工程[49] - 2024年宁夏太阳山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50] - 2024年公司与宁德时代6月签署框架合作协议[52] - 2024年公司与中车戚墅堰机车合作开发的氢能机车出口智利[51]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公司将持续进行产品和技术开发,推进商业化应用并拓展氢能应用场景[54] - 2025年公司将探索绿氢一体化项目,构建氢能生态[54] 上市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6日公司于联交所主板首次挂牌上市[53] - 公司H股于2024年12月6日上市,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6.20亿港元[83] - 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途及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情况: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扩产4.618亿港元(占74.5%)、氢能装备扩产9490万港元(占15.3%)、海外市场业务拓展4770万港元(占7.7%)、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1550万港元(占2.5%),总计6.199亿港元[84]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9日举行年度股东会,5月14日至19日暂停办理H股过户登记[87]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林琦兼任,构成偏离企业管治守则[89] - 因2024年12月6日才上市,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未开会,后续将按规定召开[90]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遵守该守则[92] - 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内部控制及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94] - 2025年2月28日公司就实施H股全流通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备案,申请将16,369,877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并上市[99]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将适时分别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01] - 公司2025年5月19日将举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105] - H股于2024年12月6日首次在联交所上市及交易[106] - 公司招股章程日期为2024年11月28日[106]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06] 人员变动情况 - 孙北先生自2025年1月27日起辞任职工代表监事,刘铁中先生同日当选职工代表监事[98] - 季一志先生自2025年2月19日起辞任股东代表监事,董亚洲先生同日当选股东代表监事[98] 公告相关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成员包括多名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综合财务报表范围 - 综合财务报表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1] 集团雇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414名全职雇员[82]
重塑能源(02570)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