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4年9月由湖南省株洲市变更至江苏省无锡市[12] - 2021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由中国航发西控变更为中国航发,原控股股东划转204,497,159股股份,原大股东划转131,013,503股股份[15] - 公司是中国航发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细分领域领先[27]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国际合作业务、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三大业务[27] - 公司研制生产的产品广泛配装于各类动力装置,客户涉及多个领域,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专业优势[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480,966,613.80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2.95%[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0,270,250.37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3.26%[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5,489,668.35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5.39%[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61,588,300.50元,较2023年调整后下降126.60%[1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股,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3.64%[16]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57元/股,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3.64%[1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1%,较2023年调整后下降0.11%[16]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63.15亿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增长3.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3.47亿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增长4.46%[17] - 2023年度合并报表销售费用调整前为6315.51万元,调整后为1619.40万元;营业成本调整前为38.62亿元,调整后为39.09亿元[1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4.15亿元、13.90亿元、14.04亿元、12.71亿元[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0亿元、2.09亿元、1.59亿元、1.21亿元[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55亿元、2.02亿元、1.54亿元、1.14亿元[22]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1.95亿元、3.80亿元、 -2.68亿元、 -1.78亿元[2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478.06万元,2023年为3821.68万元,2022年为8666.46万元[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8,097万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75,027万元,同比增长3.26%[3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20.65%,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1.22%,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32] - 202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4.65万元/人,同比改善11.04%;净资产收益率为6.21%,较上年略有下降;营业收现率为78.45%,同比下降19.94个百分点[32] - 2024年销售费用1846.94万元,同比增14.05%;研发费用1.81亿元,同比增5.32%[44]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130人,同比增4.34%;研发投入金额6.15亿元,同比降15.15%[4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6.38亿元,同比降18.92%;现金流出小计48.99亿元,同比增3.43%[4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33亿元,同比降22.67%;现金流出小计20.59亿元,同比降21.23%[4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62.26万元,同比降63.37%;现金流出小计2.52亿元,同比降2.55%[4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0.32亿元,占总资产18.58%,较年初降6.17%;应收账款28.48亿元,占比17.46%,较年初升7.59%[50] - 2024年末固定资产35.01亿元,占总资产21.46%,较年初升2.99%;在建工程3.34亿元,占比2.05%,较年初降0.78%[50] - 本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 - 2.62亿元,净利润为7.55亿元,差异因客户回款下降和支付税费增加[48] - 合同负债从391,848,822.73元降至200,824,881.94元,占比从2.48%降至1.23%,下降1.25%[51] - 租赁负债从10,828,102.06元降至430,621.23元,占比从0.07%降至0.00%,下降0.07%[5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10,055,614.91元增至31,457,411.27元,占比从0.06%增至0.19%,上升0.13%[51] - 应付账款从1,332,736,653.53元增至1,670,814,070.70元,占比从8.45%增至10.24%,上升1.79%[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300,000,000.00元,本期出售300,000,000.00元,期末数为0.00元[5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制造业营业收入5,480,966,613.80元,占比100%,同比增长2.95%[35][37] - 2024年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营业收入4,881,787,940.74元,占比89.07%,同比增长4.00%[37] - 2024年国际合作营业收入368,395,834.67元,占比6.72%,同比增长5.48%[37] - 2024年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营业收入230,782,838.39元,占比4.21%,同比下降17.76%[37] - 2024年境内营业收入5,112,570,779.13元,占比93.28%,同比增长2.77%;境外营业收入368,395,834.67元,占比6.72%,同比增长5.48%[37] - 2024年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金额为34.5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7.77%,同比增1.77%[41] - 2024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50.2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1.71%[4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36,982.5万元,已累计使用239,407.74万元,使用比例71.04%[58] -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科研生产平台能力建设项目承诺投资63,64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6,945.71万元,投资进度58.05%[60] - 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衍生新产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7,89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453.18万元,投资进度43.42%[60] - 中国航发红林航空动力控制产品产能提升项目承诺投资49,8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4,930.19万元,投资进度70.14%[62]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产品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承诺投资8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0,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62]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115,224.30万元,其中106,000.00万元暂用于现金管理,9,224.30万元存于募集资金专户[6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中国航发西控科技注册资本218,473万元,公司持股100%,2024年营业收入238,303万元,利润总额33,065万元[68][69] - 中国航发红林注册资本139,603万元,公司持股100%,2024年营业收入168,529万元,利润总额33,198万元[68][70] -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注册资本86,851万元,公司持股100%,2024年营业收入93,317万元,利润总额12,656万元[68][71]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注册资本63,018万元,公司持股100%,2024年营业收入35,986万元,利润总额1,485万元[68][72]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向高可靠、长寿命、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74] - 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预算目标为530,000万元[76] - 公司高度关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转型国际转包业务,巩固与赛峰、霍尼韦尔等国际知名公司战略合作关系[75] - 公司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利用核心技术和品牌效应,加快军工科技成果转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子公司推动技术衍生品产业化发展[75] - 公司锚定建军百年目标,以军民燃协调发展为牵引,统筹多方面工作,实现内在与市场价值并进[75] - 公司以重大项目节点为核心强化科研管控,推动精益单元建设,保障批产和修理任务交付[76] - 公司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衍生产业,推进产品产业化,建立相关机制,探索新业务领域[76] - 公司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完成运营管理体系建成目标,深化产品研发体系应用,实现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升级[77] - 公司加大“十四五”收官保障力度,制订“十五五”规划,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市值管理[78] - 公司面临产业结构布局和现役产品性能与国际先进有差距的风险,将协同发展优化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79][80]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公司制定《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经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83]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1次,共审议议案12项[8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7次,共审议议案33项[87]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议6次,共审议议案17项[87]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06%,召开日期为2024年05月24日[93]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50%,召开日期为2024年12月20日[93] - 2024年公司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87] - 公司投关工作获中上协“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88]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90] - 2024年公司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08] - 董事缪仲明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7次,现场出席5次,通讯出席2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09] - 董事邓志伟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7次,现场出席3次,通讯出席3次,委托出席1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09] - 董事刘浩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7次,现场出席5次,通讯出席2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09]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11]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建议[112] - 董事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113][114] - 监事会在报告期内监督活动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15] 人员与薪酬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7174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1786人[116] - 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3652人、销售人员29人、技术人员2515人、财务人员132人、行政人员846人[116] - 教育程度方面硕士研究生及以上598人、大学本科3514人、大学专科1767人、中专及以下1295人[116] - 2024年公司全年完成各类培训6400余项,培训课时累计89000余小时,培训人员135000余人次,人均培训约19课时[118] - 2024年公司按要求开展管理、技术、技能及AEOS专项四类培训,覆盖各体系、各层级员工[118] - 2024年公司持续优化薪酬分配体系,采用工资总额与劳动效率紧密挂钩,向科研生产一线、核心骨干人才倾斜[117]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802.21万元[107] - 董事长缪仲明税前报酬为67.78万元[107] - 董事、总经理刘浩税前报酬为76.44万元[107]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人均8.5万/年(税前)[105]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以1,315,184,001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2元[5] - 2024年5月24日2023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利润分配预案,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1315184001股为基数,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1.66元(含税),分配利润总额218320544.17元[119] - 剩余未分配利润519468549.18元转入下一年度,本年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19] - 每10股派息1.72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1315184001股,现金分红金额为226211648.17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20] - 母公司2024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
航发控制(00073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