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隅集团(60199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601992金隅集团(601992)2025-03-28 23: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5,286,646,897.45元,较2023年的28,235,146,548.20元减少10.44%[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91,024,259.22元,较2023年的 -1,482,257,189.40元增长33.14%[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1,159,619.89元,较2023年的2,980,414,805.69元增长6.74%[2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9,313,896,919.67元,较2023年末的60,385,548,767.95元减少1.77%[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661,746,583.48元,较2023年末的28,989,551,325.51元减少4.58%[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340,720,156.82元、7,878,958,590.33元、7,337,521,765.50元、6,729,446,384.80元[26]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12,279,816.54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7,400,760.21元[28] - 2024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23,028,959.35元[29]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0,602,730.04元[29]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降低16.86%,营业利润同比减亏60.36%[5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87亿元,同比降低10.44%,营业利润 -7.66亿元,同比减亏6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91亿元,同比减亏33.14%[58] - 2024年营业收入252.87亿元,较2023年的282.35亿元同比减少10.44%[61] - 2024年销售费用为4.99亿元,较2023年减少1.64%[72] - 2024年管理费用为37.13亿元,较2023年增长1.73%[73] - 2024年财务费用为5.61亿元,较2023年减少8.49%[73] - 2024年研发费用为1.29亿元,较2023年增长2.08%[73]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649人,较2023年的638人增长1.72%,占比3.10%,较2023年的2.85%提升0.25%[75]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128,843,928.18元,较2023年的126,223,798.65元增长2.08%,占营业收入比例0.51%,较2023年的0.45%提升0.06%[7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928,106,689.84元,较2023年的28,437,726,959.72元减少12.34%;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1,746,947,069.95元,较2023年的25,457,312,154.03元减少14.5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81,159,619.89元,较2023年的2,980,414,805.69元增长6.74%[7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89,861,408.56元,较2023年的475,999,733.26元增长23.9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287,612,599.60元,较2023年的2,281,197,497.24元增长0.2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97,751,191.04元,较2023年的 -1,805,197,763.98元增长5.95%[7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161,947,455.78元,较2023年的9,198,133,370.70元增长10.48%;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050,434,670.78元,较2023年的10,522,116,750.51元增长5.0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88,487,215.00元,较2023年的 -1,323,983,379.81元增长32.89%[76][7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94,865,522.22元,较2023年的 -149,375,928.20元增长498.23%[7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6,934,688,088.68元,占总资产比例11.69%,较年初的6,306,229,602.06元及占比10.44%提升1.25%[8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619,807,728.78元,占总资产比例4.42%,较年初的2,085,895,930.46元及占比3.45%提升0.97%[80] - 2024年末固定资产31,135,271,247.35元,占总资产比例52.49%,较年初的32,343,636,650.61元及占比53.56%下降1.07%[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9.5%,较去年同期扩大8.8个百分点[32] - 公司全年销售水泥熟料8440万吨,同比减少9.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4.91亿元[32] - 2024年公司水泥销售量7547万吨,同比降12.58%;生产量7540万吨,同比降12.86%;库存量230万吨,同比降2.95%[43] - 2024年公司熟料销售量893万吨,同比增29.23%;生产量6133万吨,同比降10.32%;库存量425万吨,同比降28.69%[4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1.1亿吨,2024年度产能发挥率约62.07%;水泥产能1.8亿吨,产能发挥率约45.85%;骨料产能8370万吨,产能发挥率约64.93%[43] - 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0%,煤炭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5%,外购电价格同比基本持平[45] - 2024年水泥收入185.91亿元,占比73.52%,同比减少17.06%;熟料收入19.78亿元,占比7.82%,同比增加21.11%;骨料收入18.31亿元,占比7.24%,同比增加25.32%[61] - 2024年华北地区收入181.57亿元,占比71.81%,同比减少12.99%;西北地区收入24.22亿元,占比9.58%,同比增加5.59%[61] - 2024年直销收入137.16亿元,占比54.24%,同比减少9.71%;经销收入115.71亿元,占比45.76%,同比减少11.29%[61] - 2024年建材行业毛利率18.10%,较上年同期增加6.32%;水泥毛利率16.43%,较上年同期增加7.00%[63] - 2024年水泥销售量7547万吨,同比减少12.58%;生产量7540万吨,同比减少12.86%;库存量230万吨,同比减少2.95%[64] - 2024年熟料销售量893万吨,同比增加29.23%;生产量6133万吨,同比减少10.32%;库存量425万吨,同比减少28.69%[64] - 2024年水泥原材料成本42.09亿元,占比27.09%,同比减少2.25%;燃料及动力成本69.68亿元,占比44.85%,同比减少1.28%[66] - 2024年熟料原材料成本2.22亿元,占比12.59%,同比减少0.62%;燃料及动力成本10.45亿元,占比59.14%,同比减少1.86%[66] 公司股权与收购情况 - 2021年12月16日公司向金隅集团发行1,065,988,043股股份吸收合并金隅冀东水泥(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股东由冀东发展集团变为金隅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北京市国资委[19] - 2024年底公司收购双鸭山水泥100%股权,2025年初收购恒威水泥100%股权[39] - 2024年公司收购曼巴水泥实现海外布局零突破[40] -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中非冀东及双鸭山水泥100%股权,新增矿山资源约1.1亿吨[60] - 2024年5月14日和5月29日,公司分别与冀东发展集团、中非发展基金签署协议,购买中非冀东建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60%和40%股权,6月14日完成股权交割,实现100%控股[147] - 2024年12月13日,公司与48名自然人签署协议,购买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2025年1月13日完成股权交割,实现100%控股[147] - 2024年12月16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与山西鑫海天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购买闻喜鑫海天混凝土有限公司100%股权,2025年1月2日完成股权交割,实现100%控股[147] - 2024年12月16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与山西鑫海天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购买运城海鑫海天混凝土有限公司100%股权,2025年1月3日完成股权交割,实现100%控股[147] 公司产能与市场地位 - 公司熟料产能占京津冀区域总产能的50%,处于区域市场行业引领地位[38] - 公司在山西地区产能规模位居区域第一,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3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年熟料产能1.1亿吨,水泥产能1.8亿吨,骨料产能8370万吨,危固废处置能力554.6万吨/年,预拌混凝土产能900万立方米[46] - 公司在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水泥产能位列国内水泥制造企业第三名[46] - 2024年公司新增骨料产能1170万吨、混凝土产能735万立方米[52] 公司研发与创新情况 - 公司现有发明专利209项,实用新型专利2017项,外观设计5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92项,参与5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编制[53] - 公司超50%的熟料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24家、省级绿色矿山23家[53]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有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2家企业获国家5G工厂称号,11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个案例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23家企业获评省级、行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4][55] - 高活性贝利特熟料配制通用硅酸盐水泥及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处于产业化阶段[74] - 零碳燃料掺烧中试实验平台建设和技术方案开发处于产业化阶段[74] - 水泥生产智能化成套技术开发与“零员工”工厂应用示范项目处于研究阶段[74] - 基于多污染物超低环境负荷系统的协同处置技术优化与集成处于研究阶段[74] 公司经营计划与风险 - 2025年与水泥需求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或仍处于筑底阶段,水泥需求将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政策利好有望使水泥行业效益稳步增长[94] - 国家稳增长政策效应释放及京津冀城市更新等政策将对水泥需求形成一定支撑,公司作为北方头部企业将把握行业调整机遇[96] - 2025年公司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年”为主题,计划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97] - 为实现经营计划,公司将推动价值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98] - 公司将挖掘内部潜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包括深化组织变革、精益运营和强化采购管理[98] - 公司将打造产业集群,增强战略执行力,如推动低效产能整合、发展环保产业和骨料产业等[98] - 公司将推动转型升级,释放创新驱动力,包括推动智能制造、研发新材料和加快数智化转型[99]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需求减少风险,因水泥行业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100] - 公司面临产业政策冲击、原燃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将采取相应措施应对[101][102]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合规,保障股东权利[109] - 公司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治理体系和专门委员会[109]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10次会议[110]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2名,报告期内召开6次会议[110] - 报告期内公司在指定媒体累计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相关文件150余项[112]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8.14%,于2024年2月27日召开[115]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6.17%,于2024年4月26日召开[115]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8.03%,于2024年9月24日召开[11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初、本期增持、减持、其他增减变动及期末持股数量均为0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