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13.054亿元,较2023年的10.557亿元有所增加[4] - 公司2024年全年毛利为3.74亿元,较2023年的3.328亿元有所增加[4] - 公司2024年全年亏损为11.599亿元,较2023年的12.646亿元有所收窄[4] - 2024年薪酬成本总额为9.407亿元,2023年为10.068亿元,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减少[27]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4亿元,较2023年的5.407亿元减少25.9%,主要与深圳总部建设有关[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5810万元,2023年为6570万元;租赁负债为7190万元,2023年为7700万元[31]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3080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310万元[31] - 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3.054亿元,较2023年的10.557亿元增加23.7%[38]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3.328亿元增加12.4%至2024年的3.74亿元,2024年及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28.7%及31.5%[42] - 其他收益由2023年的2723.8万元增加38.2%至2024年的3760万元[43] - 销售费用由2023年的5.061亿元增加1780万元至2024年的5.23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023年的47.9%减少至2024年的40.1%[44] - 管理费用由2023年的3.997亿元减少2970万元至2024年的3.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023年的37.9%减少至2024年的28.3%[45] - 公司2023年及2024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12.646亿元及11.599亿元[50] - 2024年年内亏损净额为11.59924亿元,2023年为12.6459亿元[53] - 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9.14598亿元,2023年为8.17002亿元[54]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6.08523亿元,2023年为5.15454亿元[54] - 2024年用于营运的现金约为8.836亿元,2023年为10亿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91亿元,2023年为5.209亿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外部银行借贷约为15.376亿元,2023年为14.535亿元[55]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杠杆比率分别为73.3%及71.6%,流动比率分别为1.5倍及1.4倍[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5.376亿元,较2023年的14.535亿元增加[5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305361千元,2023年度为1055698千元,同比增长约23.65%[60] - 2024年度净亏损为1159924千元,2023年度为1264590千元,亏损幅度收窄约8.27%[61] - 2024年末资产总计为5133525千元,2023年末为4765635千元,同比增长约7.72%[62] - 2024年末负债合计为2885993千元,2023年末为2676752千元,同比增长约7.82%[63]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为2247532千元,2023年末为2088883千元,同比增长约7.59%[63] - 2024年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为2.67元,2023年为3.05元,亏损幅度收窄约12.46%[61] - 202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3.05361亿元,主营业务成本9.31352亿元;202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55698亿元,主营业务成本7.2288亿元[72] - 2024年度两个客户贡献营业收入合计4.36945亿元,占集团营业收入的33%;2023年度两个客户贡献营业收入合计4.22822亿元,占集团营业收入的40%[72][73] - 2024年度费用合计23.03396亿元,2023年度费用合计21.19201亿元[74] - 2024年度所得税费用1.0665亿元,2023年度所得税费用3.7361亿元[7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亏损11.2359亿元,基本每股亏损2.67元;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亏损12.34048亿元,基本每股亏损3.05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311563,坏账准备为398065,净额为913498;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68734、235061、833673[77]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应收款为140709,坏账准备为358,净额为140351;2023年无相关数据[78]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35739,坏账准备为9304,净额为26435;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86108、16652、869456[78]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为793365,2023年为777223[81]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547808,2023年为412534[82] - 2024年12月31日账龄超过一年的应付账款为77160000,2023年为64312000[84]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为744273,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为35643,净额为708630;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76311、27322、648989[85]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为431623,较2023年的417851增加13772[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来自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347.3百万元增加4.6%至2024年的人民币363.4百万元[18]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3年的3.473亿元增加4.6%至2024年的3.634亿元[40][41]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3年的3.897亿元减少17.5%至2024年的3.217亿元[40][41] - 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3年的6223.8万元增加126.1%至2024年的1.407亿元[40][41]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由2023年的2.536亿元增加88.1%至2024年的4.77亿元[40][41] 机器人技术研发成果 - 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研发投入,聚焦工业应用场景,推出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及WalkerS1[5] - 2024年公司在机器人技术上取得突破,发布第二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和第三代灵巧手,迭代ROSA v2版本[6][7] - 2024年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创新提出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8] - 2024年公司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上,提升Vslam算法稳定性,使Walker S1定位与导航表现稳定[9] - 2024年公司打造「行知PaaS平台+智能硬件平台」双引擎技术架构,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15] 机器人业务应用进展 - 2024年WalkerS系列进入多家知名汽车工厂实训,完成多项高重复性任务,与3C企业合作构建应用生态[6] - 2024年L4级无人驾驶物流车完成交付验收,实现园区高动态场景下L4级自主无人驾驶,百公里接管率低至1次[10] - 面向K12教育场景,公司构建开放创新产品体系,推出多场景服务机器人等[16] - 2024年公司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在线教育平台触达深圳市近900所学校,230余所纳入常态化教学应用,累计授课超3800次[17] - 2024年公司及合作伙伴在国内25个省份主办、协办60余场赛事,累计服务师生超万人[17]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布局20余国,通过数字营销转化商机700余个,官网用户规模突破8万[17] - 2024年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深耕五大核心行业,推出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19] - 全新发布的瓦力系列无人叉车F3000最大载重达3.5吨,瓦力系列牵引机器人T8000负载能力8000kg,赤兔无人物流车使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13%[20] - 2024年无人物流解决方案及业务覆盖全球5个国家、54个城市和地区[21] - 2024年推出一体式商用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扩展与海外4S店合作并进行功能迭代[22] - 2024年围绕康养机构多领域研发解决方案,导入AI技术实现新突破[23] - 2024年研发多款消费级机器人及硬件设备,深耕海内外市场并布局渠道[25]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牵头多项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国家标准的编制和制定,担任“全国人形机器人标准工作组”副组长[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获授权专利数量达2680项,较2023年底新增23.39%[12] - 2024年公司入选《财富》首届中国科技50强榜单、第十八届中国品牌节「中国品牌500强」[13] - 2024年公司工业人形机器人产品和应用获多项行业认可,产品设计获多项国际大奖[14] 公司人员与培训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191名全职雇员,2189名就职于中国内地[27] - 公司自2015年起批准及采纳多项股权激励计划,并于2024年9月12日进一步采纳2024年H股激励计划[28] - 公司投资持续教育及培训课程,新聘员工需参加职前上岗培训和入职培训[29] - 公司招聘雇员途径包括校园招聘、内部招聘、社会招聘、猎头公司推荐、内部员工推荐等[28] 公司未来研发规划 - 公司将持续投入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新机型研发,提升其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32] - 公司将持续开发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基于亿级高质量工业数据集训练与调优[33][34] - 公司将探索群体智能技术,完善优必选群脑网络架构,积累工业场景数据库与多尺度模型库[35] - 公司将基于端到端学习模型,迭代优化机器人全身运动能力和端到端灵巧操作技术[36] 公司股本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431622824元,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周剑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27.37%的股权[64] - 2024年12月29日起,公司无最终控股股东[64]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64] - 2024年1月公司非公开发行292150股,筹集资金22953000元,其中292000元计入股本,22661000元计入股本溢价[86] - 2024年8月公司非公开发行1420000股,筹集资金112094000元,其中1420000元计入股本,110674000元计入股本溢价[86] - 2024年10月,公司按每股86.18港元价格非公开发售506万股,筹集资金3.73215亿元,其中506万元计入股本,3.68155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 2024年11月,公司按每股83.88港元价格非公开发售700万股,筹集资金5.04952亿元,其中700万元计入股本,4.97952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 2023年2月,公司按每股78.88元价格非公开发行1039.5538万股,筹集资金8.2亿元,其中1039.6万元计入股本,8.09604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股票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按每股90港元价格公开发行1128.2万股,筹集资金10.153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20508亿元),扣除费用后,1128.2万元计入股本,8.66152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财务报表于2025年3月30日由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66]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及以后期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67] - 公司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编制2024年度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71] 公司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周剑兼任董事长及行政总裁[89][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现雇员违反标准守则的事件[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5]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回专利侵权诉讼,该诉讼已结案,对公司无重大影响[
优必选(09880)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