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必选(09880)
icon
搜索文档
优必选一年亏损近12亿 朱啸虎这下更有话说了
36氪· 2025-04-14 20:15
文章核心观点 科技浪潮褪去,人形机器人赛道经历价值重估,优必选亏损、达闼被曝资金链断裂,行业“泡沫论”甚嚣尘上,商业化难题待解 [1][14][17] 优必选财报情况 - 2024年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毛利3.74亿元,同比增长12.4%,但仍亏损11.6亿元,亏损额较2023年的12.65亿元有所收窄 [1] - 消费级机器人业务成营收增长核心动力,同比增长88.1%达4.77亿元,智能宠物设备是关键,如空气萝卜智能猫砂盆系列成跨境爆品,还开拓智能割草机、泳池机器人等业务新品,但该业务高增长未带来利润同步提升,毛利率从31.5%降至28.7% [7][8] - 教育、物流等传统业务增速放缓或下滑,物流机器人业务营收3.22亿元,同比减少17.5%,由第一大业务退至第三大业务,是唯一下滑子业务 [9][10] - 人形机器人业务表现不及预期,2024年研发投入4.78亿元,占营收比例36.6%,仅交付10台,实现收入3500万元,占总收入2.7%,平均售价350万元/台,定制化难令市场信服,2025年千台产能目标存不确定性 [10][11][12] 达闼机器人情况 - 被曝资金链断裂陷入停摆危机,虽辟谣但未打消市场疑云,已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被执行总金额3530.09万元,有多起股权冻结纪录 [14][15] - 过往完成数轮融资,C轮获超10亿元融资,资方有软银愿景基金、富士康科技等知名机构,曾是明星企业 [14] 行业争议观点 - 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称看不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批量退出人形企业,遭众多从业者反驳,张颖称机器人领域有泡沫正常,时间拉长能出大公司,赵同阳称朱啸虎适合快餐式项目 [6] 行业商业化困境与解决方案 - 困境:价格普遍较高,超出多数企业和消费者承受能力;实际应用场景少,主要用于展示、科研;安全性和可靠性制约发展 [19][21] - 解决方案:降低成本、拓展应用场景,头部企业聚焦工业板块,优必选等企业人形产品走进车企车间,优必选透露东风柳汽、居然智家采购计划,预计2025年部分产品实现规模化订单交付 [22]
优必选20250402
2025-04-03 14: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优必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优必选基本面与成就 - 核心观点:优必选在机器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具备全栈技术能力且成果突出 - 论据: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3 月,是全球少有的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的企业,截至 2024 年 6 月底,获得 2450 项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在国内相对突出 [3] 优必选业务板块情况 - 核心观点:优必选业务分布在四大板块,各有表现 - 论据: - 教育机器人:开发平台,将高科技 AI 模型赋能平台作为核心业务,中标比例大幅提升 [8] - 物流智能机器人:包括无人叉车和无人 AGV 小车,增长迅速,赤兔 L 四级无人物流车是典型产品 [8] - 消费型机器人:海外市场表现良好,如猫砂机每年有增量,未来计划布局智能割草机等产品 [8] - 行业定制机器人:包含人形机器人及针对多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千万级人形机器人收入,2025 年业务有望继续增长 [8] 优必选股权结构 - 核心观点:优必选股权结构稳健,核心团队对公司发展有信心 - 论据:2024 年虽有部分一级市场机构退出,但核心团队成员承诺不减持股份,创始人周总直接持有 24%的股份,夏总、熊总、王总及赵总先后发布禁售承诺 [6] 优必选财务情况 - 核心观点:优必选营收稳健增长,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 论据:收入从 2020 年的 7.4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0.56 亿元,2024 年预计达 13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 30%;公司短期仍亏损,但已进入减亏区间,随着收入增长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7] 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核心观点:物流和消费级机器人成增长主线,行业规模效应和营收结构改善 - 论据:物流机器人和消费级机器人成为公司增长的主线,教育 AI 机器人受政府验收等因素影响业绩波动;毛利率和净利率指标显示规模效应提升及营收结构变化带来持续改善,期间费用率伴随收入增长有所改善,但研发费用率仍占比较大 [9] 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人形机器人赛道稳步推进,国内厂商运控有突破 - 论据:从 2022 年 10 月特斯拉发布样机到 2024 年 10 月最新视频发布,赛道稳步推进;海外特斯拉等企业和国内优必选等第一梯队企业推动下游应用,国内厂商从 2024 年 Q4 开始展示稳定行走应用,运控层面有较大进展 [10] 国内政策对机器人行业影响 - 核心观点:国内政策超预期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 - 论据:多地政府机构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百亿级基金,吸引企业进行产能建设,终端市场需求紧俏,多数人工智能厂商上调销售目标,实现批量化量产 [11] 优必选在工业场景应用优势 - 核心观点:优必选在工业场景应用有丰富经验和独特方案 - 论据:公司早期针对工厂场景积累大量 to B 端核心数据进行动作迭代优化,与车企及 3C 龙头富士康合作;提出群体智能,通过云端大脑实现多台机器人协作工作,提高终端负载能力 [12] 优必选硬件技术优势 - 核心观点:优必选掌握多项硬件技术,形成完整平台体系 - 论据:掌握谐波减速器方案、行星结构方案和直线执行器结构等,拥有运动规划与控制等核心技术,在步态规划控制等方面有强大支撑能力 [13] 优必选利用大模型赋能机器人 - 核心观点:大模型赋能机器人任务规划与执行效果良好 - 论据: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 APP builder 平台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实现任务调度与应用开发,展示了大模型赋能机器人的泛化能力,使机器人在感知、规划及执行端均有良好表现 [14] Walker 系列人形机器人特点 - 核心观点:Walker 系列展示公司先进技术水平 - 论据:Walker One 于 2024 年推出,Walker Two 原型机亮相,具备身高 172 厘米、体重 76 公斤等典型指标,装备多个传感器,采用旋转执行器方案集成化头部设计等 [16] 优必选应用落地表现 - 核心观点:优必选在应用落地方面表现出色且持续推进 - 论据:2024 年 10 月与多家机构合作建立创新中心,在多领域展开试点;推出的 X1 机器人在汽车工厂实训;2024 年 11 月子公司提出全站无人物流方案;2025 年与富士康合作探索 3C 制造无人工厂建设 [17]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技术优势 - 核心观点: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上有显著优势 - 论据:通过丰富核心数据库促进模型迭代,适配更广泛搬运业务场景;拥有大量下游客户和广泛应用场景,在工业场景数据收集和模型验证方面有竞争优势;近期发布的天宫行者机器人特性突出且获不错订单 [18] 优必选解决批量化布局技术问题 - 核心观点:优必选开发集群网络解决批量化布局技术问题 - 论据:装载过多机器人时,使用局域网或 4G 网络通信会导致终端负荷过大,公司开发集群网络,将大脑单独负责物体识别感知和任务分配,终端小模型放端侧迅速反馈,降低终端负载,提高效率 [19] 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竞争优势 - 核心观点: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方面有竞争优势 - 论据:基于丰富数据资源不断优化模型,提高机器人动作泛化性和运动控制流畅性;已展示智能搬运等核心技术能力,且能力将随迭代任务加快增强 [20] 优必选未来发展方向 - 核心观点:优必选将加快场景应用落地,保持竞争力 - 论据:在现有数据模型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基础上,加快更多场景应用落地,通过闭环控制迭代提升能力;推广超仿真机器人概念,与居然之家签署 500 台订单并目标销售达 1 万台 [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推出的 Walker One 是相对标准化、具有多个关节自由度的人形机械,能实现行走、跑步和跳跃 [4] - 今年(2025 年)预计人形机器人将贡献大量收入,同比快速增长,未来可能扩展分拣、检测及特种工作等功能 [21]
优必选(09880):海外机器人系列跟踪报告(七):优必选2024年营收增长稳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赋能
光大证券· 2025-04-03 10: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必选作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稀缺的“技术 + 场景”双驱动标的,凭借全栈式技术布局与工业场景先发优势,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建议持续关注公司人形机器人订单交付情况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情况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 年业绩情况 - 营收 13.05 亿元,同比增长 23.7%,高于 2023 年 4.7%的增长率,受益于消费级机器人和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业务增长 [1] - 毛利 3.74 亿元,同比增长 12.4%,整体毛利率 28.7%,同比下滑 2.8pct,因收入结构变化,消费级机器人收入占比上升 [1] - 归母净亏损 11.6 亿元,同比收窄 8.3% [1] 多元化业务布局情况 - 行业定制机器人收入达 1.4 亿元,同比增长 126.1%,与头部企业合作,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 系列进入全球众多工厂实训 [2] - 消费级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收入 4.77 亿元,同比增长 88.1%,新品跨境热销,海外渠道布局成效显著 [2] - 人工智能教育板块收入 3.63 亿元,同比增长 4.6%,通过“行知 PaaS 平台 + 智能硬件”双引擎架构,构建全链条教育生态 [2] - 智慧物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7.5%至 3.22 亿元,因项目收入确认周期长,部分大项目交付和验收延迟至 2025 年 [2] AI 技术与新品研发情况 - 2024 年投入研发 4.78 亿元,聚焦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开发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推理大模型 [3] - 预计推出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身高 1.76 米,重量 69 公斤,采用 6 种新材料,全身配备 52 个自由度 [3] - 预计 2Q25 推出基于 Walker S2 上半身的轮式底盘人形机器人,1H25 完成东风柳汽 20 台 Walker S1 的首次批量交付 [3] 商业化进展情况 - 汽车制造领域,Walker S1 完成高重复性任务并与无人车协同作业,未来将推出多款产品,目标 2025 年完成百台规模小批量量产交付 [4] - C 端智慧硬件领域,持续推动智能家居产品开发,计划扩展高端型号,瞄准欧美市场需求 [4] - 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全尺寸科研级机器人“天工行者”低价入场,联合高校与科研机构加速技术迭代 [4] - 居然智家计划 2025 年底前采购 500 台仿真人形情感陪伴机器人,合作期内目标销量 1 万台 [4]
优必选(09880):2024年报点评:营收稳健增长,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商业化
东吴证券· 2025-04-01 1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公司物流机器人出货放缓,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20.16(原值23.62)/28.23(原值32.14)亿元,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37.0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16/12/9倍,考虑到优必选人形机器人龙头地位,技术壁垒深厚,商业化落地进程行业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56|1305|2016|2823|3705| |同比(%)|4.70|23.65|54.40|40.08|31.2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34.05)|(1,123.59)|(1,025.65)|(749.64)|(244.58)| |同比(%)|(26.59)|8.95|8.72|26.91|67.3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79)|(2.54)|(2.32)|(1.70)|(0.55)| |P/E(现价&最新摊薄)|(27.17)|(29.84)|(32.69)|(44.73)|(137.09)| [1] 投资要点 - 2024年营收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亏幅收窄,实现营收13.05亿元,同比+23.7%;毛利润3.74亿元,同比+12.4%,主要得益于教育智能机器人和定制智能机器人产品收入增长,归母综合损益额为 - 11.27亿元,同比有所收窄 [2] - 分业务看,2024年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营收3.63亿元,同比+4.6%,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营收3.22亿元,同比 - 17.5%,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营收1.41亿元,同比+126.1%,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4.77亿元,同比+88.1%,其他收入0.03亿元,同比 - 9.5% [2] - 分地区看,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8.77亿元,同比+6.36%,中国香港及海外收入4.28亿元,同比+85.49%,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增速较大 [2] - 2024年毛利率为28.7%,同比 - 2.88pct,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低毛利率的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占比提升,以及毛利率较高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下降 [3] - 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提质增效,销售费用率为40.14%,同比 - 7.80pct;管理费用率为28.35%,同比 - 9.52pct;研发费用率为36.63%,同比 - 9.84pct,三大费用率都呈下降趋势,带动公司亏损幅度收窄 [3] - 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9.14亿元,同比+9.57%,存货为4.61亿元,同比+10.7%,合同负债0.61亿元,同比+4.21%,表明公司在手订单量不断提升 [4] - 打造多场景应用人形机器人应用范式,提出由端云协同的推理型节点和技能型节点灵活连接的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BrainNet)软件架构,形成群体维度下类似人类的“超级大脑”和“智能小脑”,基于DeepSeek - R1深度推理技术,赋予人形机器人类似人类常识的推理能力,支持多台之间复杂任务的高效拆解、调度与协同,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等协同作业的工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5] - 技术转化与产品落地成效显著,聚焦工业应用场景,Walker S系列产品进入多家汽车工厂开展实训,完成自主搬运、质检、零件安装等高重复性任务,与汽车及3C企业合作打造示范工厂,展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另外在定位导航、机器视觉、运动控制与AI结合上取得进展,将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加速 [5] 市场数据 |项目|数值| |----|----| |收盘价(港元)|78.60| |一年最低/最高价|40.80/239.80| |市净率(倍)|14.79|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29,169.40| [8] 基础数据 |项目|数值| |----|----| |每股净资产(元)|4.89| |资产负债率(%)|56.22| |总股本(百万股)|441.78| |流通股本(百万股)|371.11| [9]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还给出了主要财务比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ROIC、ROE等 [11]
优必选20250331
2025-04-01 15:43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优必选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收 13.05 亿元,同比增长 23.6%,毛利 3.74 亿元,同比增长 12.4%,毛利率从 31.5%降至 28.7%,净亏损从 12.6 亿元收窄至 11.6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 -10 亿变为 -8.74 亿元[3] - 费用从 13.96 亿元降至 13.72 亿元,费用率下降 27 个百分点[3] 2. **业务板块表现** - 人工智能教育板块收入 3.63 亿元,增长 4.6%,因大项目部分收入延迟确认[4] - 物流机器人业务收入 3.21 亿元,减少 17.5%,因项目收入确认周期长[4] - 消费级机器人收入 4.77 亿元,增长 88.1%,宠物理毛器等产品驱动[4] - 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收入 1.4 亿元,增长 126.1%,新场景和人形机器人销售带动,人形机器人销售额 3500 万元[4] 3. **研发和资产进展** - 销售费用 5.2 亿元,上升 3.5%,因消费级产品推广费增加;管理费用减少,无上市费用;研发费用剔除股份支付后增加 3600 万元,加大人形机器人研发投入[5] - 2024 年末总资产 51.33 亿元,增加 3.6 亿元,货币资金余额 12.23 亿元,增长 6.82 亿元;2025 年 2 月完成 9 亿港元配售募资[5] 4. **资本市场表现** - 2024 年 2 月起纳入超 100 个指数,股价解禁后回升,近三月成交量超 700 亿港元,日均超 10 亿港元[6] - 港股通占比从 4.59%增长到 21.56%,2 月港股净买入超 45 亿港币[6] - 2024 年 8 月以来六个月内四次 H 股闪电配售募资超 20 亿港币[6] 5.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大研发投入,抢占人形机器人落地智能制造先机,加大股票回购,用股权激励吸引人才[7] - 2025 年深耕 AI + 教育,推进智慧物流方案,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推出 C 端新产品[3][12][13] 6. **技术进展和成果** - 2024 年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多领域取得进展,与新能源车厂 POC 效果良好[10] - 2024 年与人合作打造示范工厂,进入 3C 厂商,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解决方案[11] - 2024 年加速 worker S 系列应用迭代,发布 S - One 等,在软件、具身智能等技术有进展[18] - 最新 S2 机器人有多项创新,U - TUS 轮式底盘机器人将发布[18] 7. **群体智能应用** - 提出群体智能概念,引入多模态学习协同作业和 GreenTech 框架,研发亚翔集成多模态推理大模型[19] - 2025 年下半年在旅游交付项目验证群体智能框架[23] 8. **产品分化计划** - 未来人形机器人产品软硬件技术分化,不同系列针对不同场景,2025 年围绕细分场景研发[21] 9. **成本和交付** - S2 与 S1 系列机器人成本预计降 30% - 40%,2025 年大部分交付 SQ 机器人[24] 10. **数据优势** - 进入多工厂采集大量真实场景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构建仿真环境,整合多业务数据[27] 11. **PLA 解决方案特色** - 软硬件深度融合,全栈技术自研,优化主站与从站系统等,2025 年下半年提升硬件算力[28][29] 12. **客户需求和痛点** - 新能源车厂关注功能实现、安全性可靠性、效率和成本,期望价格 50 万以下,部分环节效率 45% - 50%[30] 13. **数据收集和优化** - 从实际场景收集多类型数据,规模达千万级,有标注团队,未来扩大规模完善仿真系统[31] - 模型优化包括强化大模型、采用蒸馏技术、加快推理认知规划速度,典型场景端到端成功率 90%以上,环境感知鲁棒性 80%[32] - 部署中收集成功和失败数据,通过“数据飞轮”模式优化[35] 14. **2025 年目标和计划** - 推进智能搬运系统部署,实现数据飞轮效应,打造群体智能,完成几百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交付[36] 15. **技术路线和挑战** - 尝试线性关节模组方案,群体智能技术可解决工业场景统筹调度问题[37] - 混线生产工人获取物料信息难、切换工具技能负担大,需群体协同能力[38] 16. **产品定位和规划** - 天空行者面向开发者等,2025 年目标销售 300 台,未来推增强版和可拓展版本[39] - 优娜机器人用于工厂结构化场景和家庭情感陪护,与居然之家合作销售[40] - 新款机器人 Q3 找种子用户测试,B 端明年推出第一版[41] - 悟空二代接入大模型,功能提升,价格有竞争力,与萌友友进入家庭市场积累数据[42][43] - 2025 年在东风工厂部署机器人用于搬运和 SDS 分拣,确保 1000 小时连续工作[44] 17. **效率和质量保障** - 2024 年 8 月工厂搬运效率 30%,12 月提升至 65%,2025 年目标 70%[47] - 不同场景搬运效率有差异,码垛拆垛任务有挑战,S2 腰部改进提高效率[48][49][50] - 保证机器人成功率,优化系统流程提升物流环节效率[51] 18. **系统和产品研发** - 自研智能操作系统,占用资源低,保障隐私,未来形成平台[52] - S3 机器人前期论证,提升功率密度,解决散热问题[53] - 目标产品减重至 60 公斤,S3 突破,未来固态电池或 2027 年应用[54] 19. **技术应用** - 使用 VOLC 强化学习和 WBC 全向运动控制技术,强化学习算法成熟,未来潜力大[55] 20. **竞争优势** - 场景选择和技术路线独特,分三阶段发展,专注实际应用手眼协调操作[56] 21. **行业趋势见解** - 人工智能领域注重实际应用和商业化路径,从单一场景切入优化技术是趋势[6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与美国投资者交流,figuers 公司估值高,Vonex 公司从单一场景切入发展有优势[58][59] 2. Vonex 公司商业化路径能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扩展应用范围[60][61]
优必选(0988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0 18:2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13.054亿元,较2023年的10.557亿元有所增加[4] - 公司2024年全年毛利为3.74亿元,较2023年的3.328亿元有所增加[4] - 公司2024年全年亏损为11.599亿元,较2023年的12.646亿元有所收窄[4] - 2024年薪酬成本总额为9.407亿元,2023年为10.068亿元,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减少[27]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4亿元,较2023年的5.407亿元减少25.9%,主要与深圳总部建设有关[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5810万元,2023年为6570万元;租赁负债为7190万元,2023年为7700万元[31]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3080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310万元[31] - 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3.054亿元,较2023年的10.557亿元增加23.7%[38] - 公司毛利由2023年的3.328亿元增加12.4%至2024年的3.74亿元,2024年及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28.7%及31.5%[42] - 其他收益由2023年的2723.8万元增加38.2%至2024年的3760万元[43] - 销售费用由2023年的5.061亿元增加1780万元至2024年的5.23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023年的47.9%减少至2024年的40.1%[44] - 管理费用由2023年的3.997亿元减少2970万元至2024年的3.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2023年的37.9%减少至2024年的28.3%[45] - 公司2023年及2024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12.646亿元及11.599亿元[50] - 2024年年内亏损净额为11.59924亿元,2023年为12.6459亿元[53] - 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9.14598亿元,2023年为8.17002亿元[54]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6.08523亿元,2023年为5.15454亿元[54] - 2024年用于营运的现金约为8.836亿元,2023年为10亿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91亿元,2023年为5.209亿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外部银行借贷约为15.376亿元,2023年为14.535亿元[55]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杠杆比率分别为73.3%及71.6%,流动比率分别为1.5倍及1.4倍[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5.376亿元,较2023年的14.535亿元增加[5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305361千元,2023年度为1055698千元,同比增长约23.65%[60] - 2024年度净亏损为1159924千元,2023年度为1264590千元,亏损幅度收窄约8.27%[61] - 2024年末资产总计为5133525千元,2023年末为4765635千元,同比增长约7.72%[62] - 2024年末负债合计为2885993千元,2023年末为2676752千元,同比增长约7.82%[63]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为2247532千元,2023年末为2088883千元,同比增长约7.59%[63] - 2024年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为2.67元,2023年为3.05元,亏损幅度收窄约12.46%[61] - 202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3.05361亿元,主营业务成本9.31352亿元;202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55698亿元,主营业务成本7.2288亿元[72] - 2024年度两个客户贡献营业收入合计4.36945亿元,占集团营业收入的33%;2023年度两个客户贡献营业收入合计4.22822亿元,占集团营业收入的40%[72][73] - 2024年度费用合计23.03396亿元,2023年度费用合计21.19201亿元[74] - 2024年度所得税费用1.0665亿元,2023年度所得税费用3.7361亿元[7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亏损11.2359亿元,基本每股亏损2.67元;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亏损12.34048亿元,基本每股亏损3.05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311563,坏账准备为398065,净额为913498;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68734、235061、833673[77]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应收款为140709,坏账准备为358,净额为140351;2023年无相关数据[78]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35739,坏账准备为9304,净额为26435;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86108、16652、869456[78]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为793365,2023年为777223[81]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547808,2023年为412534[82] - 2024年12月31日账龄超过一年的应付账款为77160000,2023年为64312000[84]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为744273,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为35643,净额为708630;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76311、27322、648989[85]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为431623,较2023年的417851增加13772[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来自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347.3百万元增加4.6%至2024年的人民币363.4百万元[18]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3年的3.473亿元增加4.6%至2024年的3.634亿元[40][41] - 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3年的3.897亿元减少17.5%至2024年的3.217亿元[40][41] - 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由2023年的6223.8万元增加126.1%至2024年的1.407亿元[40][41]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由2023年的2.536亿元增加88.1%至2024年的4.77亿元[40][41] 机器人技术研发成果 - 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研发投入,聚焦工业应用场景,推出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及WalkerS1[5] - 2024年公司在机器人技术上取得突破,发布第二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和第三代灵巧手,迭代ROSA v2版本[6][7] - 2024年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创新提出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8] - 2024年公司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上,提升Vslam算法稳定性,使Walker S1定位与导航表现稳定[9] - 2024年公司打造「行知PaaS平台+智能硬件平台」双引擎技术架构,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15] 机器人业务应用进展 - 2024年WalkerS系列进入多家知名汽车工厂实训,完成多项高重复性任务,与3C企业合作构建应用生态[6] - 2024年L4级无人驾驶物流车完成交付验收,实现园区高动态场景下L4级自主无人驾驶,百公里接管率低至1次[10] - 面向K12教育场景,公司构建开放创新产品体系,推出多场景服务机器人等[16] - 2024年公司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在线教育平台触达深圳市近900所学校,230余所纳入常态化教学应用,累计授课超3800次[17] - 2024年公司及合作伙伴在国内25个省份主办、协办60余场赛事,累计服务师生超万人[17]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布局20余国,通过数字营销转化商机700余个,官网用户规模突破8万[17] - 2024年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深耕五大核心行业,推出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19] - 全新发布的瓦力系列无人叉车F3000最大载重达3.5吨,瓦力系列牵引机器人T8000负载能力8000kg,赤兔无人物流车使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13%[20] - 2024年无人物流解决方案及业务覆盖全球5个国家、54个城市和地区[21] - 2024年推出一体式商用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扩展与海外4S店合作并进行功能迭代[22] - 2024年围绕康养机构多领域研发解决方案,导入AI技术实现新突破[23] - 2024年研发多款消费级机器人及硬件设备,深耕海内外市场并布局渠道[25]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牵头多项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国家标准的编制和制定,担任“全国人形机器人标准工作组”副组长[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获授权专利数量达2680项,较2023年底新增23.39%[12] - 2024年公司入选《财富》首届中国科技50强榜单、第十八届中国品牌节「中国品牌500强」[13] - 2024年公司工业人形机器人产品和应用获多项行业认可,产品设计获多项国际大奖[14] 公司人员与培训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191名全职雇员,2189名就职于中国内地[27] - 公司自2015年起批准及采纳多项股权激励计划,并于2024年9月12日进一步采纳2024年H股激励计划[28] - 公司投资持续教育及培训课程,新聘员工需参加职前上岗培训和入职培训[29] - 公司招聘雇员途径包括校园招聘、内部招聘、社会招聘、猎头公司推荐、内部员工推荐等[28] 公司未来研发规划 - 公司将持续投入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新机型研发,提升其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32] - 公司将持续开发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基于亿级高质量工业数据集训练与调优[33][34] - 公司将探索群体智能技术,完善优必选群脑网络架构,积累工业场景数据库与多尺度模型库[35] - 公司将基于端到端学习模型,迭代优化机器人全身运动能力和端到端灵巧操作技术[36] 公司股本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431622824元,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周剑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27.37%的股权[64] - 2024年12月29日起,公司无最终控股股东[64]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64] - 2024年1月公司非公开发行292150股,筹集资金22953000元,其中292000元计入股本,22661000元计入股本溢价[86] - 2024年8月公司非公开发行1420000股,筹集资金112094000元,其中1420000元计入股本,110674000元计入股本溢价[86] - 2024年10月,公司按每股86.18港元价格非公开发售506万股,筹集资金3.73215亿元,其中506万元计入股本,3.68155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 2024年11月,公司按每股83.88港元价格非公开发售700万股,筹集资金5.04952亿元,其中700万元计入股本,4.97952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 2023年2月,公司按每股78.88元价格非公开发行1039.5538万股,筹集资金8.2亿元,其中1039.6万元计入股本,8.09604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股票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按每股90港元价格公开发行1128.2万股,筹集资金10.153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20508亿元),扣除费用后,1128.2万元计入股本,8.66152亿元计入股本溢价[87]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财务报表于2025年3月30日由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66]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及以后期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67] - 公司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编制2024年度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71] 公司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周剑兼任董事长及行政总裁[89][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现雇员违反标准守则的事件[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5]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回专利侵权诉讼,该诉讼已结案,对公司无重大影响[
优必选(09880):人形机器人应用优势积累,场景应用有望持续落地
长江证券· 2025-03-30 1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必选深耕机器人本体领域,是国内智能服务型机器人领军企业,2020 - 2023 年营收持续稳定增长但未盈利,消费级和物流智能机器人贡献主要营收增长动能 [3] -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海外特斯拉引领产业趋势,2025 年有望量产,国内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化进展有望落地 [3] - 优必选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拓应用场景并率先实现工业场景部署,有望受益产业化发展 [3] 各部分总结 优必选:国内机器人本体龙头,收入规模稳定增长 - 企业+消费级机器人领跑市场,股权结构稳定:优必选是全球少有的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企业,产品包括教育、物流、定制和消费级机器人,截至 24 年 6 月底获相关专利 2450 项,董事长及部分股东发布禁售承诺 [15][20] - 营业收入稳定增长,消费级机器人贡献增长动能:2020 - 2023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12.55%,2024 年上半年达 4.87 亿元,同比增长 86.58%,未盈利但亏损幅度收窄;消费级和物流智能机器人收入及占比提升,2024 年上半年消费级机器人营收同比增长 105.5%,教育智能机器人同比增长 112.9%,物流智能机器人同比减少 22.4%;2022 年后毛利率筑底回升,2024 年 H1 达 38.01%,同比增长 15.4pct [20][23][24]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海内外产业化提速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工业及消费市场空间广阔:2024 年海外主机厂产业化趋势提速,特斯拉引领发展进程,英伟达完善软件平台,2025 年或将成为量产元年,全球销量有望达上万台 [27][30] - 海外企业商业化部署较快,特斯拉 2025 年有望迎来量产:海外众多公司研发人形机器人,特斯拉 Optimus 发展历经多阶段,2025 年计划量产 1 万台,未来产能有望快速爬坡,成本预计低于 2 万美元 [33][34][40] - 国内各地出台产业政策,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逐步落地:2023 年以来国内政策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明确发展路线、产品方向和应用场景,各地建设创新中心,部分省份出台相关政策并设立产业基金 [41][45] - 工厂搬运与拣选:从单机智能到群体智慧,兼顾负载与灵巧操作:工厂搬运与拣选是重点应用场景,存在安全、效率和成本问题,人形机器人可通过提升安全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解决痛点,依赖群体智能、多模态感知与控制、工业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等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包括大负载物料搬运、精密拣选与装配等 [47][48][53] 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率先实现工业场景部署应用 - 掌握多项核心软硬件技术,与国内大模型厂商展开深度合作:优必选具备大中型伺服驱动器研发设计能力,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接入百度文心大模型辅助机器人训练学习 [54][57][62]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发布,持续开拓工业应用场景:2024 年 10 月发布 Walker - S1,与多家企业合作探索应用场景,在汽车工厂实训取得成效,还发布天工行者和小优 Una 等产品,与居然智家合作推动仿真人形机器人家庭应用落地 [63][66][68] - 展示群脑网络+多机协同车厂场景,工业场景落地未来可期:在极氪 5G 智慧工厂开展多台、多场景、多任务协同实训,实现群体智能,解决多项应用问题,已获车厂超 500 台意向订单,东风柳汽将部署 20 台,销量有望提升 [72][73][77]
优必选:促发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觉醒,协同提效有望加速产业落地-20250310
东吴证券· 2025-03-10 04: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至“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3日优必选发布视频展示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成果 [2] - 群体智能是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产业需实现群体智能技术攻关 [3] - 优必选创新提出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软件架构,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为群体智能软硬件实现提供路径 [4] - 基于群脑网络架构,优必选机器人实现协同分拣、协同搬运和精密装配等任务 [5] - 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和核心产品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提升,维持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16.8/23.6/32.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为28/20/15倍,上调至“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08|1056|1677|2362|3214| |同比(%)|23.35|4.70|58.82|40.87|36.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74.81)|(1234.05)|(929.45)|(719.87)|(275.13)| |同比(%)|(5.94)|(26.59)|24.68|22.55|61.7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21)|(2.79)|(2.10)|(1.63)|(0.62)| |P/E(现价&最新摊薄)|(45.41)|(35.87)|(47.63)|(61.49)|(160.9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106.80 - 一年最低/最高价:40.80/275.00 - 市净率(倍):27.16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39634.76 [10]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3.93 - 资产负债率(%):59.96 - 总股本(百万股):441.78 - 流通股本(百万股):371.11 [11]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2917.24|2627.47|2612.08|3286.0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20.90|821.83|283.70|455.70| |应收账款及票据|840.31|698.61|852.94|981.98| |存货|416.02|419.60|507.03|530.74| |其他流动资产|1140.00|687.43|968.42|1317.64| |非流动资产|1848.40|2619.59|3090.12|3332.90| |固定资产|1152.83|1586.54|1786.54|1886.54| |商誉及无形资产|133.70|333.70|533.70|733.70| |长期投资|26.00|26.00|26.00|26.00| |其他长期投资|0.00|1.37|1.87|0.68| |其他非流动资产|535.87|671.98|742.01|685.98| |资产总计|4765.64|5247.06|5702.20|6618.95| |流动负债|1952.11|2991.71|3880.62|4777.33| |短期借款|777.22|1077.22|1327.22|1527.22| |应付账款及票据|416.50|806.93|1098.56|1433.01| |其他|758.38|1107.56|1454.83|1817.10| |非流动负债|724.65|1114.11|1414.11|1714.11| |长期借款|648.99|1048.99|1348.99|1648.99| |其他|75.66|65.12|65.12|65.12| |负债合计|2676.75|4105.81|5294.73|6491.44| |股本|417.85|417.85|417.85|417.85| |少数股东权益|128.47|109.50|94.81|89.2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60.41|1031.75|312.66|38.32| |负债和股东权益|4765.64|5247.06|5702.20|6618.95| [13]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1055.70|1676.66|2361.99|3213.75| |营业成本|722.88|1161.97|1521.09|1910.67| |销售费用|506.11|503.00|590.50|482.06| |管理费用|399.71|419.16|472.40|514.20| |研发费用|490.50|503.00|472.40|514.20| |其他费用|157.04|0.00|0.00|0.00| |经营利润|(1220.54)|(910.47)|(694.39)|(207.39)| |利息收入|8.08|26.05|41.09|14.18| |利息支出|14.95|72.61|96.11|115.61| |其他收益|0.18|36.25|36.25|36.25| |利润总额|(1227.23)|(920.79)|(713.17)|(272.57)| |所得税|37.36|27.62|21.39|8.18| |净利润|(1264.59)|(948.42)|(734.56)|(280.74)| |少数股东损益|(30.54)|(18.97)|(14.69)|(5.6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34.05)|(929.45)|(719.87)|(275.13)| |EBIT|(1220.36)|(874.23)|(658.14)|(171.14)| |EBITDA|(1220.36)|(874.23)|(658.14)|(171.14)| [13]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000.30)|418.25|(558.53)|(6.64)| |投资活动现金流|(505.60)|(745.49)|(434.28)|(206.53)| |筹资活动现金流|1880.31|627.39|453.89|384.39| |现金净增加额|375.50|300.93|(538.14)|172.00| |折旧和摊销|0.00|0.00|0.00|0.00| |资本开支|(531.67)|(633.71)|(400.00)|(300.00)| |营运资本变动|0.00|1330.30|116.17|194.74| [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每股收益(元)|(2.79)|(2.10)|(1.63)|(0.62)| |每股净资产(元)|4.69|2.34|0.71|0.09|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441.78|441.78|441.78|441.78| |ROIC(%)|(48.44)|(26.55)|(21.35)|(5.52)| |ROE(%)|(62.95)|(90.09)|(230.24)|(718.03)| |毛利率(%)|31.53|30.70|35.60|40.55| |销售净利率(%)|(116.89)|(55.43)|(30.48)|(8.56)| |资产负债率(%)|56.17|78.25|92.85|98.07| |收入增长率(%)|4.70|58.82|40.87|36.06| |净利润增长率(%)|(26.59)|24.68|22.55|61.78| |P/E|(35.87)|(47.63)|(61.49)|(160.90)| |P/B|21.36|42.91|141.58|1155.29| |EV/EBITDA|(29.98)|(52.13)|(70.90)|(274.56)| [13]
优必选:促发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觉醒,协同提效有望加速产业落地-20250309
东吴证券· 2025-03-09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至“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3日优必选发布视频展示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成果 [2] - 群体智能是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产业需实现群体智能技术攻关 [3] - 优必选创新提出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软件架构,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为群体智能软硬件实现提供路径 [4] - 基于群脑网络架构,优必选机器人实现协同分拣、协同搬运和精密装配等任务 [5] - 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核心产品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考虑群脑网络助力协同工作能力提升、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上调评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08|1056|1677|2362|3214| |同比(%)|23.35|4.70|58.82|40.87|36.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74.81)|(1234.05)|(929.45)|(719.87)|(275.13)| |同比(%)|(5.94)|(26.59)|24.68|22.55|61.7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21)|(2.79)|(2.10)|(1.63)|(0.62)| |P/E(现价&最新摊薄)|(45.41)|(35.87)|(47.63)|(61.49)|(160.9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106.80 - 一年最低/最高价:40.80/275.00 - 市净率(倍):27.16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39634.76 [10]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3.93 - 资产负债率(%):59.96 - 总股本(百万股):441.78 - 流通股本(百万股):371.11 [11]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2917.24|2627.47|2612.08|3286.0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20.90|821.83|283.70|455.70| |应收账款及票据|840.31|698.61|852.94|981.98| |存货|416.02|419.60|507.03|530.74| |其他流动资产|1140.00|687.43|968.42|1317.64| |非流动资产|1848.40|2619.59|3090.12|3332.90| |固定资产|1152.83|1586.54|1786.54|1886.54| |商誉及无形资产|133.70|333.70|533.70|733.70| |长期投资|26.00|26.00|26.00|26.00| |其他长期投资|0.00|1.37|1.87|0.68| |其他非流动资产|535.87|671.98|742.01|685.98| |资产总计|4765.64|5247.06|5702.20|6618.95| |流动负债|1952.11|2991.71|3880.62|4777.33| |短期借款|777.22|1077.22|1327.22|1527.22| |应付账款及票据|416.50|806.93|1098.56|1433.01| |其他|758.38|1107.56|1454.83|1817.10| |非流动负债|724.65|1114.11|1414.11|1714.11| |长期借款|648.99|1048.99|1348.99|1648.99| |其他|75.66|65.12|65.12|65.12| |负债合计|2676.75|4105.81|5294.73|6491.44| |股本|417.85|417.85|417.85|417.85| |少数股东权益|128.47|109.50|94.81|89.2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60.41|1031.75|312.66|38.32| |负债和股东权益|4765.64|5247.06|5702.20|6618.95| [13]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1055.70|1676.66|2361.99|3213.75| |营业成本|722.88|1161.97|1521.09|1910.67| |销售费用|506.11|503.00|590.50|482.06| |管理费用|399.71|419.16|472.40|514.20| |研发费用|490.50|503.00|472.40|514.20| |其他费用|157.04|0.00|0.00|0.00| |经营利润|(1220.54)|(910.47)|(694.39)|(207.39)| |利息收入|8.08|26.05|41.09|14.18| |利息支出|14.95|72.61|96.11|115.61| |其他收益|0.18|36.25|36.25|36.25| |利润总额|(1227.23)|(920.79)|(713.17)|(272.57)| |所得税|37.36|27.62|21.39|8.18| |净利润|(1264.59)|(948.42)|(734.56)|(280.74)| |少数股东损益|(30.54)|(18.97)|(14.69)|(5.6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34.05)|(929.45)|(719.87)|(275.13)| |EBIT|(1220.36)|(874.23)|(658.14)|(171.14)| |EBITDA|(1220.36)|(874.23)|(658.14)|(171.14)| [13]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000.30)|418.25|(558.53)|(6.64)| |投资活动现金流|(505.60)|(745.49)|(434.28)|(206.53)| |筹资活动现金流|1880.31|627.39|453.89|384.39| |现金净增加额|375.50|300.93|(538.14)|172.00| |折旧和摊销|0.00|0.00|0.00|0.00| |资本开支|(531.67)|(633.71)|(400.00)|(300.00)| |营运资本变动|0.00|1330.30|116.17|194.74| [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每股收益(元)|(2.79)|(2.10)|(1.63)|(0.62)| |每股净资产(元)|4.69|2.34|0.71|0.09|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441.78|441.78|441.78|441.78| |ROIC(%)|(48.44)|(26.55)|(21.35)|(5.52)| |ROE(%)|(62.95)|(90.09)|(230.24)|(718.03)| |毛利率(%)|31.53|30.70|35.60|40.55| |销售净利率(%)|(116.89)|(55.43)|(30.48)|(8.56)| |资产负债率(%)|56.17|78.25|92.85|98.07| |收入增长率(%)|4.70|58.82|40.87|36.06| |净利润增长率(%)|(26.59)|24.68|22.55|61.78| |P/E|(35.87)|(47.63)|(61.49)|(160.90)| |P/B|21.36|42.91|141.58|1155.29| |EV/EBITDA|(29.98)|(52.13)|(70.90)|(274.56)| [13]
优必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东吴证券· 2025-01-27 19: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必选“增持”评级 [1][10][6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和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提升,预计优必选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16.8/23.6/32.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为19/14/10倍 [10][6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优必选: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 优必选创立于2012年,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龙头,提供智能服务机器人及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消费级和企业级,2022年成中国第一大教育智能机器人供货商,销售额市场份额达22.5% [13] - 股权结构集中,截至2024年中报四位一致行动人共持有35.93%股权,董事长周剑合计持股26.49% [14] - 公司针对不同场景研发定制化机器人及解决方案,2023年教育、物流、其他行业定制、消费机器人收入占比分别为33%、37%、6%、24% [17] - 202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12.57%,2024H1收入4.87亿元,同比+86.58%,物流及消费机器人是收入主要增长来源 [18] - 公司近年来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主要因产品结构调整和期间费用率高,毛利率自2022年开始回升 [22] - 分业务看,教育机器人毛利率略有下降,物流业务毛利率低于20%,2020 - 2023年物流机器人收入占比提升拉低整体毛利率 [27] - 期间费用率高企,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2023年分别为48%、38%、46%,相比2020年分别+6pct/+9pct/+4pct [27] 人形机器人:行业风口已至,市场空间广阔 - 人形机器人风口已至,国家政策大力扶持,2023年10月工信部等17部门发布指导意见,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 [30][31] - 预计到2030年,特斯拉汽车工厂/全球新能源汽车工厂对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将达13/50万台 [32] - 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广阔,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已在多项软硬件技术上取得突破,有望从专业领域扩展到通用领域和家用市场 [33][35] 高研发投入赋能,人形机器人已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 2020 - 2023年优必选平均研发费用为4.7亿元,平均研发费用率为53%,截至2023年底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超2100项,全球第一 [38] - 研发团队由熊友军博士带领,核心成员经验丰富,为公司提供强大技术创新驱动力 [40] - 基于全栈式技术提供一体化平台,可降低产品成本、提升效率,满足多元化商业需求 [43][45] - 公司人形机器人经过多轮迭代,2023年底发布的Walker S拟人化和智能化程度更高,已应用于蔚来汽车工厂实训,量产在即 [47][50] - 汽车工厂是人形机器人落地首要场景,预计2025/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为5625/62500台,若公司市占率为40%/30%,预计2025/2030年机器人出货量为2250/18750台 [50][54] - 优必选、小米、京城机电各出资1亿元成立北京人形机器人研发中心,目标打造“硬件母平台”和“软件母平台” [56][57] - 创新中心获1亿元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将重点投向机器人领域,创新中心将受益 [5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年教育机器人收入为4.7/6.1/7.6亿元,毛利率为45%/50%/55% [58][59] - 预计2024 - 2026年物流机器人收入为6.4/9.0/12.6亿元,毛利率为20%/25%/30% [59] - 预计2024 - 2026年定制类机器人收入将达到1.6/2.8/4.5亿元,毛利率为47%/50%/55% [60] - 预计2024 - 2026年消费机器人收入分别为4.1/5.7/7.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5%/30%/35% [60]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16.8/23.6/3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9.3/-7.2/-2.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为19/14/1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