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芝麻智能(02533) - 2024 - 年度业绩
02533黑芝麻智能(02533)2025-03-31 07: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74,252千元,2023年为312,391千元,同比增长51.8%[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41.1%,2023年为24.7%,同比提升152.4%[4]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31240万元增加51.8%至2024年的47430万元,主要因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增加[27][29]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23520万元增加18.8%至2024年的27950万元,主要因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成本增加[27][32] - 整体毛利从2023年的7710万元增加152.4%至2024年的1.947亿元,整体毛利率从24.7%增至41.1%[35]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3.625亿元增加5.3%至2024年的14.352亿元[36] - 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10180万元增加18.6%至2024年的1.208亿元[3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19亿元增加15.6%至2024年的3.688亿元[38] - 2023年和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分别为940万元和2910万元[39] - 2024年录得利润3.133亿元,2023年录得亏损48.551亿元[44] - 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304251亿元,2023年为1.254247亿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相关金融资产为16.229亿元,2023年为13.066亿元[48]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89754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30.06万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52007亿元[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分别为674,212千元和0千元,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分别为0千元和12,589,493千元,租赁负债分别为48,187千元和52,448千元,应付关联方款项分别为213千元和3,000千元,总计分别为722,612千元和12,644,941千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零及61.7%[6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74,2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12,391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279,5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5,248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94,7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7,143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696,8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53,982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855,118千元人民币,2023年利润为313,315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公司其他全面亏损为79,20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3,372千元人民币[69]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1.2元人民币,2023年为68.4元人民币[69]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317,23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20,340千元人民币[70]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73,2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0,852千元人民币[7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2,923,1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50,723千元人民币[71] - 2024年负债总额为13,013,95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24,020千元人民币[7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093,2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1,093,616千元人民币[71] - 2024年经营所用现金为 - 1,230,3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083,727千元人民币[76]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46,698千元人民币[76]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52,0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09,135千元人民币[76]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48,106千元人民币,2023年末为1,298,412千元人民币[76] - 2024年年内利润为313,315千元人民币[75] - 2024年因首次公开发售发行普通股,扣除包销佣金及其他发行成本所得款项为865,306千元人民币[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亏损17.53982亿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8975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48106亿元,借款的流动部分为4.72852亿元[81] - 2024年来自客户及于时间点确认的收入总计47.4252亿元,2023年为31.2391亿元[88] - 2024年履约成本确认资产年初结余108.3万元,增加108.7万元,确认为销售成本217万元,年末结余为0;2023年年初结余1386.9万元,增加178.2万元,确认为销售成本1456.8万元,年末结余108.3万元[90] - 2024年年初被列入合约负债结余的已确认收入为730.5万元,2023年为566万元[92] - 2024年总销售成本、销售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以及研发开支为2204316,2023年为2018596[9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313315千元,2023年亏损4855118千元[105]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别就1360.7百万元及1101.6百万元的亏损及可扣减暂时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净值[105]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分别就49亿元和36.326亿元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6]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亏损)分别为3.13315亿元和 - 48.55118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亏损)分别为1.2元和 - 68.4元[109]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分别为 - 17.33297亿元和 - 48.55118亿元,每股摊薄亏损分别为 - 3.4元和 - 68.4元[112]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3.06181亿元和1.8449亿元,减值拨备分别为 - 0.49629亿元和 - 0.20562亿元[113]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账龄分析,最多3个月分别为1.76876亿元和1.03121亿元[114] - 2024年无流动负债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2023年为125.89493亿元[115]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26360.8万股和7100万股[109] - 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的股份加权平均数为51263.7万股,2023年为7100万股[112] - 2024年初优先股为12,589,493千元,年末为0千元;2023年初为8,279,244千元,年末为12,589,493千元[127]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17,293千元,其中最多6个月为86,945千元,6至12个月为2,053千元,超过12个月为28,295千元;2023年为68,085千元,其中最多6个月为43,439千元,6至12个月为6,347千元,超过12个月为18,299千元[128]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27630万元增加58.5%至2024年的43800万元,源于向车企销售增加、产品线扩大及车路云一体化收入增加[30]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保持相对稳定,2023年为3610万元,2024年为3630万元[31]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21720万元增加26.2%至2024年的27420万元,因硬件组件成本略有增加[33] -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1800万元减少70.6%至2024年的530万元,因自研软件及算法授权收入百分比增加[34] - 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3年的21.4%增至2024年的37.4%,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50.1%增至85.4%[35] - 2024年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43.7956亿元,2023年为27.6318亿元;2024年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收入3.6296亿元,2023年为3.6073亿元[88] 芯片产品研发与业务进展 - 2024年公司A1000系列芯片在吉利、东风、比亚迪等头部车企规模化量产交付[7] - 2024年武当C1200系列跨域融合芯片完成城市无图NoA功能验证,获2家主流OEM量产定点[8] - 2024年底公司发布华山A2000系列产品及新一代通用AI工具链BaRT和双芯粒互联技术BLink[10] - 公司围绕自动驾驶技术深耕核心IP研发,突破NPU与ISP两大核心技术[11] - 公司A2000芯片支持多层级自动驾驶场景,正与一级供应商合作开发智驾方案,预计今年完成实车功能部署并争取获头部大客车型定点[16] - 2025年公司将基于C1200及A2000芯片进行城市NoA智驾方案研发及交付,自研技术方案已迭代至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算法[17] - 2025年公司预计芯片产品和方案在机器人领域批量出货,计划与头部智能企业合作开发基于A2000的具身智能算法及硬件解决方案[18] - 公司武当C1200系列芯片支持AI运算与执行器控制并行,已与傅利叶合作为“灵巧手”提供算力支持,与A2000系列芯片共同推动智能硬件技术发展[19] - 公司持续聚焦前沿芯片技术研发,从算力、安全、AI融合及成本控制四方面升级芯片性能[24] - 公司持续投入ISP研发及迭代,新一代ISP技术将在性能、功耗、带宽等方面优化,新增功能并支持多样化工作模式[22] - 公司将基于九韶项目推出新一代NPU,实现高算力与低功耗平衡,支持多种视觉方案与模型类型及复杂AI任务[23] 业务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为行业头部客户提供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产品和技术,向一线终端厂商延伸[13] - 公司获得成都、襄阳、宁波、天津等城市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试点[13] - 公司为吉利“千里浩瀚”提供芯片及解决方案,技术将应用于吉利银河系列等车型,获中国一汽新项目定点,预计今年量产,与东风合作延伸至C1200,推动高速NoA舱驾一体项目量产[15] 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加速新客户、新车型开拓,推动芯片出货量和收入提升[14] - 预计今年公司芯片及计算平台能在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场景产生规模化收入[20] - 公司持续拓展商用车应用场景,升级智驾方案,计划推出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的AI低延时产品和新款边缘计算单元产品[21] 公司社会责任与治理 - 公司在环境方面倡导可持续采购,将环保等因素纳入供应商考量[25] - 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打造合作型文化,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优化工作环境[25] - 公司在治理方面构建合规管理体系,设立举报平台确保治理落地[26]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在2018年4月1日后首200万港元应课税利润按8.25%缴税,超额部分按16.5%缴税,公司截至2024及2023年底无应课税利润未计提[97] - 美国加州附属公司须按21%缴联邦税项,按8.84%缴州利得税,截至2024及2023年底有累计经营亏损净额未计提所得税[98] - 新加坡附属公司按17%缴利得税,截至2024及2023年底处于亏损状况[99] - 中国内地一般企业按25%缴企业所得税,黑芝麻智能上海等多家公司2022 - 2027年享有15%优惠税率,截至2024及2023年底处于累计亏损状况[100][101] - 中国从事研发企业自2018年起可将研发开支175%列作可扣减,2022年起提升至200%[102] - 支柱二法例2025年1月1日生效,公司报告日无相关税务风险,预期不承担重大支柱二所得税[103] - 截至2024及2023年底公司并无应课税收入[104]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适用于本报告期,除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外无重大影响,2023年12月31日“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及“可转换票据”分类为流动负债[83] - 集团未提前采纳若干已颁布且非强制执行的新订会计准则等,预计对集团及未来交易无重大影响[84]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