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营业额39.51亿港元,按年下跌2.5%[10][16][21]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4.82亿港元,按年上升20.4%[10][16][21]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率按年上升2.3个百分点至12.2%[10][16]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58.5港仙,2023年为48.6港仙[21] - 2024年公司收入39.51亿港元,较去年40.51亿港元下跌2.5%;股东应占溢利4.82亿港元,较去年4.01亿港元上升20.4%[26] - 毛利约11.64亿港元,较去年上升1.02亿港元[31][37]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2.03亿港元,占总收入约5.1%,去年约2.09亿港元,占比约5.2%[32][38] - 行政费用约2.75亿港元,较去年上升约160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7.0%,去年约2.59亿港元,占比约6.4%[33][39] - 存货周转期90天,较去年100天下跌1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9天,去年22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1天,与去年相同[43][44][49] - 2024年末股东权益总额约59.36亿港元,流动比率1.21,银行存款等2.91亿港元,债务净额3.58亿港元,债务净额对权益比率6.03%[45][50] 化工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化工业务毛利率按年上升3.4个百分点至29.4%[10][16] - 化工业务收入约39.22亿港元,较去年下跌约5900万港元或1.5%[22][28] - 甲烷氯化物每吨平均售价约人民币2850元和2640元,分别上升约4%和7%;烧碱约人民币940元,与去年相约;聚四氟乙烯约人民币44960元,下跌约5%;过氧化氢约人民币860元,下跌约16%[23][28] - 主要产品实际生产量:甲烷氯化物约40万吨,折百烧碱约59万吨,聚四氟乙烯约9000吨,过氧化氢约41万吨[24][29] 物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物业业务售出17个住宅单位,仅余11个待售单位[11][16] - 2024年公司物业业务收入约2900万港元[11][16] - 物业业务售出17个住宅单位,营业额约2900万港元,年末未售住宅单位为11个,已售逾九成[30][36] 公司生产建设与发展规划 - 2024年底公司完成常熟工厂VC生产线建设和珠海工厂FEC产能优化[14][17] - 2025年公司将推动三个工厂应用生产自动化[12][17] - 公司正积极筹划江西新地块发展高端氟聚合物生产线和拓展海外销售渠道[14][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未计入综合财务报表的资本性支出约1.49亿港元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51][56]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约1900名[52][57] - 集团雇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中男性雇员占比约76%,女性雇员占比约24%[145][152] 公司安全生产措施 - 公司每年安排两次应急演练以确保安全生产[54][59] 公司金融合约持有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一项外币远期合约[62][65]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年内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68][7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约一年服务合同,从签署年股东大会结束开始至次年股东大会结束,但不晚于签署次年6月30日[74] - 截至年报发布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71][73] - 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务由不同人士担任[70][73] - 董事会主要着眼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监察财务表现和内部监控[70][73]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公司年内举行两次董事会会议、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及一次股东特别大会,各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2/2)[80][82] - 各位新任董事获全面、正规及切合个人需要的入职指引,公司承担费用安排持续专业发展[84][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85][86]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邢家维、尹志强和王经纬,年内召开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3/3)[88][91][92][93] - 审核委员会定期检讨集团财务汇报、内部监控等,与管理层检讨会计原则及惯例[90][91][92]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为邢家维、尹志强和王经纬,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3][94] - 薪酬委员会就集团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向董事会提建议,确保董事不参与自身薪酬决策[94] - 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23年1月修订,副本公布于公司网站[94]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均出席[96] - 提名委员会年内召开会议1次,所有成员均出席[98,100,104] - 公司秘书为集团全职雇员,年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01,105] - 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23年1月经修订,年内开会1次,所有成员出席[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有关公司购股计划重大事宜需薪酬委员会审议或批准[98] - 公司于2005年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2024年全体董事会成员均遵守守则[114] - 集团建立风险管理框架,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和风险管理专责小组组成[116] - 集团制定并采用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专责小组至少每年识别、评估和排序重大风险[117] - 提名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的董事[113,118]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制定提名程序、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97,99,104,106] - 薪酬委员会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和架构向董事会提建议,确保无董事参与自身薪酬厘定[98]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9] - 公司外聘独立专业机构提供内控审阅服务,风险管理和内审报告至少每年提交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董事会确认现有风控及内控系统有效[121][122][125] - 董事负责编制各财政期间账目,在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时采用合适会计政策和准则[127][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1905千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522千港元,总计2427千港元[130]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31][134] - 公司认为多元化对提升董事会效能和维持企业管治水平重要,将因需监察及订立新目标[132][135] - 公司认可董事会多元化成效,将其视为保持竞争优势重要因素[133][136] - 候选人选拔基于多元化范畴,最终按对公司及董事会整体贡献决定[137][142] - 提名委员会将监测和适时审查多元化政策,讨论并向董事会推荐修订建议[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组成在年龄、教育背景等方面体现平衡[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30 - 49岁有3人,60岁及以上有4人;男性占比86%,女性占比14%;董事服务年资1 - 5年有1人,5 - 10年有1人,10年以上有5人[144] 公司股东权益与回报相关情况 - 公司仅有一种股份,所有股份投票权相同且可获派已宣派股息,股东可召开特别大会、向董事会提查询、在股东大会提建议、提名候选董事,相关程序详情可在公司网站查阅[146][153] - 董事会通过刊发中期和年度业绩向股东提供集团表现信息,股东可通过公司网页获取额外资讯,公司发不少于21天通告鼓励股东参加周年大会,主席、董事及外聘核数师会列席回答业务提问,重大独立事项会单独提呈决议案,载投票表决程序通函会与年报一并寄股东[148][149][150][154] - 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无重大变动[151][155] - 董事会认为可持续股东回报是主要目标之一,向股东支付稳定股息是主要方针,所有股东享有股息及分派平等权利,董事会厘定中期股息、建议末期股息,股息可现金或股份形式分派,股份分派需股东批准[156][157][159] - 公司2019年1月1日采纳的股息政策,董事会考虑宣派/建议股息时会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等多因素,在特定情况下不宣派/建议股息[158][159][160]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情况 - 公司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按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C2要求编制[161] - 2024年公司参照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建立明确可量化目标,加强可持续发展承诺,全年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无违规[163] - 公司坚持“安全第一”原则,采用安全生产标准程序,将绿色技术融入研发生产,持续推进智能化转型,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164][165]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涵盖江苏化工、江西化工和珠海化工的环境及社会绩效[170][174] - 公司关注合规运营、产品品质、废气污水排放和危险化学品管理等ESG议题,设立安环部管理合规及监测事项[172][175] - 董事会牵头订立可持续发展管治方针及政策,各工厂据此设年度环保和排放考核指标[180] - 风险管理小组每年监察包括ESG相关风险在内的事项,根据评估结果计划内部审计工作[180] - 总经理办公室、安环部和审计部高级管理层每周进行工作专题调度会议,跟进生产及风险情况[180] - 安环部和董事会代表举行季度会议,汇报环保和职业安全问题,跟进措施落实情况[181][179] - 报告按“量化”“一致”“重要性”“平衡”原则编制[182] - 公司参考行业惯例等制定内部准则和程序,收集环境绩效数据并提交董事会审核[183] - 公司加强可持续发展承诺,建立清晰可量化目标,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全年无环保违规报告[166] - 公司坚持“绿色产业链、低碳好产品”原则,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以减少碳排放[168][173] - 报告遵循“量化”“一致性”“重要性”“平衡”四大汇报原则,披露统计方法与去年一致[188] - 公司每年进行ESG议题重要性评估,识别环境及社会相关ESG议题[187][189] - 矩阵图X轴为ESG议题对公司业务重要性(内部评估评分),Y轴为对持份者重要性(外部评估评分)[190][192] - 今年较重要议题包括合规运营和运营风险管理、大气污染排放和管理等[191][192] 公司涉及法律法规情况 - 公司生产、工厂运营和销售业务位于中国,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197] - 涉及环境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198] - 涉及薪酬福利、平等机会和反歧视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200] - 涉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200] - 有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200] - 包含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200] - 有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200] - 涉及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 - 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200] - 包含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0] - 涉及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
理文化工(00746) - 2024 - 年度财报